女人梦见鱼是怀孕了吗:【龙门阵】旺几、炮打四门、盒盒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17:49
旺几
小罡
星期五的朋友聚会,李伯伯儿大声武气地对大家说:“架势吃哦,今天这盘鱼很'旺几’,不架势吃可能吃不完哦!”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正把筷子伸向一条整鱼。
好久没有听过这个词了。“旺几”在老成都话中是“多”“大”“扎实”的意思。过去日子过得艰难,买东西都精打细算,东比较西比较。在钱一样的情况下,是否旺几——堆头大,分量多,便是掏钱的人首要考虑的因素了。过去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到菜市场走一圈,到处都在吼“旺几”:
“快来买,快来买,一角钱一堆,'旺几’得很哦!”这是红苕。
“随便挑,随便选,买'旺几’哦!”这是土豆。
我哥哥有一次挨打,就是这两个字惹起的。
哥哥读书的时候,家里困难,爸妈很少有闲钱给我们去买喜欢的书,哪怕是几分钱一本的连环画。哥哥是老大,每天妈妈会拿几角钱给他买菜。哥哥于是打起主意,8分钱一堆的萝卜,他给妈说一角,污下两分钱。哥把攒下来的钱买成书,开始还给爸妈说是借同学的。但书越积越多,只好藏在床底下。后来爸妈还是发现了。问哥哪儿来的钱买的,哥整死不说。爸妈终于想到买菜这个环节可能出现纰漏。于是暗地给大姐了一些钱,让她去买和哥哥一样的菜。那天,当大姐用一角钱买回来的萝卜和哥哥买回来的萝卜放到地上一比,把爸妈气惨了:
“你看你,妹妹买的菜这么'旺几’,你把钱拿到哪儿去了?”
可怜的瘦弱的哥哥那天被打得屁股三天都挨不得板凳。
我停下了筷子。
变化太大了,现在人们早就在往精细的甚或精致的生活方面靠,那些要大要堆头要“旺几”的日子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比如我家里的那个80后女儿,什么东西都要少、小。几年前她就和我理论过她们和我们不可交融的价值观念:“妈妈,你们啥子都要多、大、堆头、'旺几’,太老土了!我们就只考虑它的价值,它合不合适。就像钟和手表一样。钟比手表'旺几’,但手表却比钟贵!”
“照你这样说,'旺几’这个词肯定会绝迹哦?”我心有些不甘。
我把那条整鱼夹到我面前的盘子里,对着李伯伯儿会意地一笑:让那些追求精致的家伙们去追求吧,我们这些在“旺几”声中长大的人,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吧!
炮打四门
林芷
何谓“炮打四门”,听起来很有点炮火硝烟的味儿,其实说白了,不过泡菜是也。这个词诞生在上世纪“瓜菜代”年辰,挂在百姓嘴上寿命不过十来年,如今早已淡出成都人的记忆。
泡菜在川菜菜谱里早就占有一席之地,成都的朵颐泡菜、新繁泡菜就很有名气。泡菜在成都寻常百姓家中会像变魔术一样弄出若干名堂,“泡”出诸多花样:姜、蒜、海椒、黄瓜、苦瓜、豇豆、茄子、白菜帮帮、萝卜皮皮、抱儿青菜……成都平原蔬菜丰富、一年四季品种繁多,大凡能泡的东西,都会被成都人一股脑儿塞进泡菜坛子里。家家的饭桌上,少不得有一碟泡菜下饭。这泡菜也很讲究,萝卜皮皮只泡一晚上,叫“洗澡泡菜”,淋上红油海椒、撒点味精、白糖,脆生生、辣呵呵的,这才送饭哦。暑热天气,煮一碗酸菜粉丝汤,生津止渴清暑热。这泡菜吃法五花八门、好处多多,成都人都懂,就不必在此啰嗦了。
单说这 “炮打四门”,亦可看出成都人在“三个月不知肉味”的艰苦岁月里天生的幽默和乐观。那时,成都人多居住十家大院,吃饭时,家家户户把方桌儿搬到坝子里,呵呵,这家桌上摆的是泡菜,那家桌上摆的也是泡菜。端起饭碗,隔桌彼此相视一笑:“今天都是'炮打四门’喃,这肠子都生锈惨了……”娃娃们做梦都是吃回锅肉了,打“牙祭”了,厌恶顿顿“炮打四门”的日子。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下海做生意发了的张三娃张总经理,天天陪客吃的是山珍海味,三十多岁奶油肚儿也挺起了,像个身怀六甲的怀胎婆。用他的话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除了板凳脚脚,哪样我没有吃过。”有天,他专门回家喊老妈给他捞泡菜吃,要清一清肠子。老妈说,搬新房子,泡菜坛子早就甩了,哪个还稀奇哦。老妈的泡菜做得好,张三娃没吃到,遗憾了许久。
he 盒盒儿
一鸥
此盒盒儿非彼盒盒儿,不是真正的盒盒儿,是上世纪70年代成都街头俚语当中的“女朋友”的意思。
那个时代是“文革”的中期,排山倒海的红色浪潮已经渐渐褪色,在权力争夺的缝隙里,年轻一代的情欲也旺旺盛盛地发育成长起来。那些空虚的革命词汇,丝毫无助于青春躁动的舒解,反而带来许多迷茫。于是,那些曾经登不上大雅之堂却入木三分的街头俚语,就渐渐露出水面,这些词汇善解人意风情万种,且又内涵深厚隐晦莫测,安全程度甚高,很快就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
为什么要用盒盒儿来代表女朋友呢?因为盒盒儿需得有盖盖儿,没有盖盖儿,盒盒儿就不成其为盒盒儿。而盖盖儿就是男朋友的意思。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有如一个没有盖盖儿的盒盒儿,正等待盖盖儿的到来。所以,如果盒盒儿遇到盖盖儿,盒盒儿和盖盖儿又配合得“刚合适”的话,就会有一段好姻缘了。
那阵我读初二。初中女生嘛,总是成群结对地出没。一天放学后,路过学校传达室,大爷叫住我,递给我一封信,寄信人的地址是“内详”。我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已经被同行的女生尖叫着抢过去了。也是,那个时代,这种“内详”的信件都比较暧昧,特别是对于情窦初开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刺激。
信是班上一个男生写的,很简单,一行字:“某某,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这句话放在今天简直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打不上眼,太没有色彩了。但那个时候,朋友也是一个暧昧的词,男生想和女生做朋友,其实就是想追求女孩子。追求女孩子,别人议论起来,就说想“搧”盒盒儿。“搧”是盒盒儿的动词,“搧”盒盒儿,就是谈恋爱嘛。
但是,直接对女孩子说“盒盒儿”或者搧盒盒儿之类词,是很不妥的,因为搧盒盒儿还有“泡妞”的意思。毕竟求爱还是比较罗曼蒂克的哈,用街头俚语,没有诚意,有点混混的流气。所以,在情书当中,实际上很难见到这样的词汇,倒是在口语当中,特别议论他人的时候,用得最多。
那封信没有得到我的回应。虽然我对那个男生没有任何感觉,但是,看到那封信的时候,心跳还是很剧烈的,无论如何,这是从古至今第一个给我写信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