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打死花蛇:这些鱼都叫花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17:12
花鱼
发布日期:2010-01-15   文章来源:  点击:38
花鱼
 
【花鱼的功效介绍】:
花鱼 (《滇南本草》)
【异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
【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
【动物形态】秉氏鲈鲤体形长而侧扁。
长约20余厘米。
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前突出。
口亚上位,呈斜裂。
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长与吻长约相等。
眼前上位,距吻较近。
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
鳃孔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
鳞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鳞片较小,且隐于表皮之下。
侧线鳞51~54,侧线较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中轴。
背鳍Ⅲ8~9,起点在腹鳍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鳍条骨化,基部后缘具细齿。
臀鳍Ⅲ5,末端不达尾鳍基。
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在体侧联成较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凶猛,常捕食其他鱼类。
分布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砻江等处。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用主治-花鱼的功效】《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鲈鲤
百科名片
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青脖。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因此联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
  鲈鲤
型鱼类。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6月间,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 鲈鲤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鲈鲤的另一个亚种――花鲈鲤(P.pingi r
鲈鲤
egani)俗称:花鱼。分布于云南省南盘江水系和抚仙湖。花鲈鲤的形态区别在于:体侧有许多分散的黑色斑点,不组成直行条纹,腹鳍末端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小于吻长。
鲈鲤是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长江上游产量相当大,常见体重0.5-1公斤,最大达15公斤。肉可供药用,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功效:化痰、止血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
  鲈鲤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
资源分布: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鸦江等地,宜昌以下少见。西江流域、南盘江也有。
性味:味甘;性平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出处:《中华本草》
编辑本段鲤形目
鲤形目为鱼类中最大目之一。体表被圆鳞或裸露,头部无鳞;有中喙骨弧,下咽骨呈镰状,脊椎的最前四枚常愈结,且两侧附有4对鳔骨(带状骨,舟状骨、间插骨及三脚骨等)构成韦伯氏器连接鳔的前端和内耳,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背鳍1个,腹鳍腹位,鳍多无硬棘,即使有也是没有超过3根的假棘。目前已  鲈鲤
发现本目有5千种以上,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淡水域,只有2科为海产,我国约有600种。药用价值较高的有鲤科、鲇科、鳅科,胡子鲶科、鮡科,鮠科等。
(A)鲤科Cyprinidae:体侧扁,呈棱形,体表多被圆鳞,头不被鳞;唇须1~2对或不存在,上、下颔无齿,特有咽齿1~3行,至多不超过8个;下颌骨形大而呈镰形;无脂鳍。分布在世界各地淡水中。本科占鲤形目总数的70%~80%,现有2千多种,隶属200多属,我国有100多属500种左右,可供药用的有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Rich)、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CuvieretValenciennes)、白鱼Anabariliusalburnops(Regan)、金线鱼(小鲈鲤)Sinocyclocheilusgrahami(Regan)、倒刺鲃Barbosdenticulatusdenticulatus(Oshima)等。(B)鲇
  金沙鲈鲤
(鲶)科Siluridae:体粘滑无鳞,表面裸出或具骨板;有须4~6条;口大,两颌有利齿,下咽骨正常具细齿;鳃盖下骨不存在;无脂鳍,背鳍甚小或缺,无棘;臀鳍大而长,分枝的鳍条约50~85,尾鳍亦小。本种分2属,普遍分布在我国各地,为食肉性底层鱼。可入药的有鲶鱼Parasilurusasotus(Linnaeus)等。 (C)胡子鲶科Clariidae:主要特征与鲶科相同,但背鳍甚长,有8条须。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非洲的种类最多,我国分布1属两种。如胡子鲶Clariasfuscus(Lacepede)可供药用。
(D)鳅科Cobitidae:体呈筒状,鳞细或退化,上颌边缘仅由前颌骨形成,咽喉齿1排,齿数常较多,有6
  鲈鲤
至8或更多的须,其中常有一或两对吻须,一或两对颌须,还常有鼻须或颐须。胸鳍与腹鳍均不向左右平展。鳔形小,外包以骨质壳。本科鱼的最大耳石在椭圆囊中。本科共分3个亚科10余属50多种。常作药用的有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大鳞泥鳅M.mizo1epis(Gunther)、滇泥鳅M.mohoityyunnanNichols等。鲈鲤
(E)鮡科Sisoridae:本科鱼类的两鼻孔很靠近,共有须8枚,鼻须生在两鼻孔之间,颌须的基部有皮片连吻部,故基部甚宽。鳃孔在下方两边相距很远。脂鳍存在,有时可发展为有鳍条的第2脊鳍。多分布在我国南方山谷溪流之中。共分4属。可供入药的有藏鮡Glyptosternonmaculatus(Regan)。
(F)鮠科Bagridae:鮠科鱼类有2个背鳍,第1个前背鳍短,有锯齿状的棘,第2个为脂鳍。鳃膜与峡部相连。有须4对,1对鼻须,1对颌须及2对颐须。我国有6属50多种,各地均可见到,为最普通的一类。可入药的有中臀黄颡鱼Pseudobagrusmebianalis(Regan)。
编辑本段相关种类
金沙鲈鲤
金沙鲈鲤,又叫大花鱼。尖尖的嘴巴,向前突起的下颌,修长的身材,披着细小的鳞片。
金沙鲈鲤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南盘江水系,生活在江河的中上层,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
  鲈鲤
饲料为主,在江河中,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主。常见的金沙鲈鲤是1到5公斤,最重的可以达到20多公斤,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体长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春季为产卵期。
这种鱼比较稀少,曾经濒临灭绝,如今野生驯化取得阶段性成功,可以人工大面积养殖。而且它的肉质鲜嫩。养殖金沙鲈鲤要求水体的溶氧要高,水质清新,底栖动物比较多,这样会比较适合金沙鲈鲤的驯化、养殖及生长。在饲养时有一点要注意,就是金沙鲈鲤的生长温度最好是在11~17摄氏度之间,这时它的摄食最旺盛,生长最迅速。
小鲈鲤
形体特征: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呈弧形。体长约10余厘米。头的背面平直,稍下弯。吻尖细,吻长较眼后头长为短。口端位,下颌稍向前突出,口裂倾斜,上唇薄而下唇厚。须2对,前、后对长约相等或后对稍长,向后可伸至前鳃盖骨边缘。眼位于头侧正中。下咽齿3行,细长,末端稍呈钩状。侧线完全,侧线鳞73~79,在腹部一段,微弯向腹方,入后延至尾鳍基的中轴,鳞细小,但沿侧线者较大。背鳍Ⅲ7,有硬刺,后缘且有锯齿,其起点距尾基较距吻端为近。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臀鳍Ⅲ5,起点位于背鳍条末端之下。全身呈淡黄色,背部略带青灰色,体侧近背部有许多黑色斑点,各鳍均为金黄色。
生活习性:多生活于静水湖泊中,平时栖息于湖泊出口、水较深处。主要以小鱼为食,产卵期初夏。分布云南东部的昆明湖、阳宗海等湖泊中。
编辑本段烹饪方法
主料辅料
鲈鲤1000克,醋15克,川盐30克,胡椒粉5克,白糖30克,葱段15克,料酒30克,姜15克,味精3克,熟  鲈鲤
菜油500克,酱油30克,鲜汤300克烹制方法
1、选每条约50克的小鲈鲤,经剖杀,去鳃和内脏洗净后,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呈金黄色时捞起。
2、锅内留油100克,烧至五成热时,下葱段煸香,掺鲜汤,下川盐、白糖、酱油、醋、料酒烧沸,放入炸好的鱼,用小火慢至汁将干时,加芝麻油、胡椒粉、味精,推转起锅,装盘即成。工艺关键
1、鲈鲤剖杀后不心去刺,用盐少许稍腌,成菜口味更佳。
2、中火温油,炸酥炸透,连皮带骨一起吃。
秦岭名贵花鱼――秦岭细鳞鲑
发布日期:2008-10-21 下午 03:15:47   浏览:[]  评论:[]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俗称: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英文名:Qinling lenok 。
濒危等级:易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长纺锤形,稍侧扁。头钝,头背部宽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略短,上颌骨后端达眼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和腭骨各有1行尖齿。舌厚、游离,舌齿约10枚,排列呈“∧”型。眼大。鳃孔大。鳃膜不和峡部相连。鳞细小,侧线完全、平直。背鳍短,外缘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腹鳍后伸不达肛门,鳍基部具1长腋鳞;尾鳍叉状。幽门盲囊65-75个。体背部暗褐色,体侧至腹部渐呈白色,体背及两侧散布有长椭圆形黑斑,斑缘为淡红色环纹,沿背鳍基及脂鳍上各具4-5个圆黑斑。
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属冷水性山麓鱼类。生活于秦岭地区海拔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底多为大型砾石处。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干流中见到。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除摄食鱼类外,也食被风吹落的陆生昆虫。摄食时间多集中于早晚前后,阴天摄食活动频繁,全天均可见到。最初性成熟年龄3+-5+龄。性成熟个体于2-3月产卵,产卵场多在浅水砂石底处。产卵水温低于10℃。绝对怀卵量为2670-4510粒。卵沉性,一次排完。
秦岭细鳞鲑为我国所特有,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常见个体多为15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450毫米。由于产区渔业生产极为落后,毒、电、炸的现象却非常严重,致使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人口较多的地区,资源量急剧减少,所能见到的也多为2+-3+龄的未成熟个体,在海拔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区尚有一定数量。秦岭细鳞鲑被列入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
花鱼

花鱼(弹涂鱼)生活于河滩的小洞内,以西大坦出产较多,有一定滋补作用,据说给脾虚的小孩吃后,可增强体质,起着护脾作用。枸杞花鱼汤尤其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