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侦缉档案7粤语:记者探访"淘宝村":家家开网店 农民华丽转身变"网商" - 华军软件资讯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2:15

记者探访"淘宝村":家家开网店 农民华丽转身变"网商"

2010-11-01 14:3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遥 张道生 RSS复制链接打印
核心提示: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目前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在淘宝上开店为生,成了不折不扣的网商。这些“淘宝村”缘何能在短短三五年间迅速发展起来?习惯了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又是如何跟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华丽变身成网商的?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探访了浙江著名的“淘宝村”--义乌青岩刘村。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目前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在淘宝上开店为生,成了不折不扣的网商。这些“淘宝村”缘何能在短短三五年间迅速发展起来?习惯了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又是如何跟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华丽变身成网商的?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探访了浙江著名的“淘宝村”--义乌青岩刘村。亲历“淘宝村”:这里“越夜越忙”原住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义乌市青岩刘村,如今村民们一年在网上卖出的商品总额超过8亿元。淘宝网上交易超过50万笔的“金冠”店铺,近十分之一都在这里。如果你习惯在淘宝上购买日用小百货,十有八九,已经光顾过青岩刘村村民们的网店了。中午时分走进青岩刘村,空荡荡的巷子里,走到底也见不到几个人。然而只要走近街边的楼房,立马就能发现“淘宝村”的玄机所在。“竖起耳朵在村子里走一圈,满耳都是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 嗞嗞 声。“淘宝村”发起人、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说。每户人家从一楼入口下去,你会发现整个青岩刘的地下空间就是近2000家淘宝网店的货源地。围巾、玩具、灯具、创意植物 平常在网店图片里看到的热卖日用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实物。在网商吴立才的仓库,专门负责快递打包的工人就有4个,工人们麻利地重复着撕胶带、封口、贴单的活儿,平均每天有700个快递包从这里寄走。傍晚是青岩刘村最热闹的时候。驻扎在村子里的20多家快递公司统一在这个时段出动,把车开到家家户户门口取件。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被工人们一个个运上车。有的仓库甚至沿着地下室的楼梯用钢条、滑轮和绳索支起了临时“货轨”,把快递箱沿着轨道从地下室拖上地面。送走快递,才是村子里忙碌的开始。记者走访了7家网店,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景:几个或是十几个网店客服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叮咚”“叮咚”的消息提示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网购顾客主要是年轻的上班族,晚上下班后他们有空逛了,我们就得忙着招呼生意,白天轮班休息的客服都得一起上。”负责接待顾客的网店客服们告诉记者,晚上8点到凌晨2点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这个时段交易量至少占总量的70%。“产业链”让农民华丽转身变“网商”原住人口不到2000人的青岩刘村,经营着大约2000家网店,还吸引了七八千名外地人入驻。“为什么青岩刘村会聚集这么多网商?关键是我们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刘文高说。2005年,完成旧村改造的青岩刘依靠着仅一路之隔的义乌最大货运市场,迎来了村子里的第一拨网商。金融危机期间,村民们干脆把青岩刘打造成“义乌淘宝城”。凭借着“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彼时的电子商务已经在义乌零散开花。一个山头立起来,活跃在虚拟空间中的网商们像是找到了组织,来自浙江各地甚至重庆、安徽、辽宁的网商也纷纷住进了青岩刘。安徽人章海洋两年前把经营日用品的网店从老家搬到了青岩刘村。“这里有村里带头谈下来全国最便宜的快递费,需要发货到什么地区,有20多家快递公司可选择。我们开网店需要做页面美工,村子里就有专业的网页设计公司。刚起步的网店提货量小,老板们都是街坊邻里的,一起骑着三轮车去义乌市场 拼单 进货,价格也能更优惠。”章海洋说,这次搬家是搬对了,在村子里开网店“真方便”。村子里发展起来的网商渐渐从零售转向批发,仓库一年搬四、五次是常事,有些甚至要搬到10000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仓库。为了保证规模小的网店不出村就能找到货源,今年年初,刘文高提出建立网货超市,目前村子里已经有十几家。通过网货超市,网商不出村子就能看到几千种商品的实物,拿走包含商品说明和图片的数据包挂在网上,接到顾客订单再来超市集中提货,不必为库存担忧。“淘宝村”的现状已经基本达到了创始人的最初设想--只要租一套房子、带一台电脑就能开始做生意。从注册网店到进货、发货,包括经验传授,都可以在村里解决。 聚集效应带动“淘宝村”组团式升级“嘿,店子升了 金冠 记得请吃饭!”“左邻右舍最热卖的都是取暖用品,我得想想怎么出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网商汇聚的青岩刘村弥漫着浓厚的电子商务气氛,聚集、交流带来的组团式发展让这里的网商不断升级。“村里的网商都说,在青岩刘开店不再是 单打独斗 ,虽然生意在网上,但老板们在生活中都能交流。新网店半个月不开张是常事,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当老师,还有老网商来给你讲讲课,很有创业氛围。”网商张峰说。从两年前拿着信用卡透支来的4万块钱开店,到如今开上了几十万的私家车,为张峰带来第一桶金的“阳光罐”就是他和邻居聊天时发现的。网商们定期分享的“生意经”也是青岩刘村的制胜法宝。村子里有一间会议室,每周六下午是网店老板们固定的碰头交流时间。几年前村子里的网店刚刚起步时,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常常挤满了几十号人,最近热销什么商品,做网页、打广告有些什么困惑,都在这里畅谈。“生意人之间肯定有竞争,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太大了,特别是遇到热销商品,一家店根本做不过来,不如大家信息共享。”刘文高说,2009年日全食时,一名网商在村里的交流会提出可以卖眼镜,结果整个村子忙起来都供不应求,包多少卖多少,一家店一天就能发出几千件。如今,青岩刘村的网商已经呈现出分级错位发展的趋势。村里大约90%的网店做零售,剩下的店做批发,为零售网店供货,还能辐射到周边乃至全国零售网店。刚刚在青岩刘村家门口举办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刘文高领着“淘宝村”的25家代表商户组团亮相,网购、“秒杀”的现场体验活动引来国内外客商关注。“我们在找货源,也在找买家,实践证明零散的网商通过组团将发展得更好。”刘文高说。(本文来源:新华网 )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目前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在淘宝上开店为生,成了不折不扣的网商。这些“淘宝村”缘何能在短短三五年间迅速发展起来?习惯了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又是如何跟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华丽变身成网商的?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探访了浙江著名的“淘宝村”--义乌青岩刘村。

 

亲历“淘宝村”:这里“越夜越忙”
原住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义乌市青岩刘村,如今村民们一年在网上卖出的商品总额超过8亿元。淘宝网上交易超过50万笔的“金冠”店铺,近十分之一都在这里。如果你习惯在淘宝上购买日用小百货,十有八九,已经光顾过青岩刘村村民们的网店了。
中午时分走进青岩刘村,空荡荡的巷子里,走到底也见不到几个人。然而只要走近街边的楼房,立马就能发现“淘宝村”的玄机所在。“竖起耳朵在村子里走一圈,满耳都是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 嗞嗞 声。“淘宝村”发起人、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说。
每户人家从一楼入口下去,你会发现整个青岩刘的地下空间就是近2000家淘宝网店的货源地。围巾、玩具、灯具、创意植物 平常在网店图片里看到的热卖日用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实物。
在网商吴立才的仓库,专门负责快递打包的工人就有4个,工人们麻利地重复着撕胶带、封口、贴单的活儿,平均每天有700个快递包从这里寄走。
傍晚是青岩刘村最热闹的时候。驻扎在村子里的20多家快递公司统一在这个时段出动,把车开到家家户户门口取件。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被工人们一个个运上车。有的仓库甚至沿着地下室的楼梯用钢条、滑轮和绳索支起了临时“货轨”,把快递箱沿着轨道从地下室拖上地面。
送走快递,才是村子里忙碌的开始。记者走访了7家网店,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景:几个或是十几个网店客服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叮咚”“叮咚”的消息提示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网购顾客主要是年轻的上班族,晚上下班后他们有空逛了,我们就得忙着招呼生意,白天轮班休息的客服都得一起上。”负责接待顾客的网店客服们告诉记者,晚上8点到凌晨2点是他们最忙的时候,这个时段交易量至少占总量的70%。

 


“产业链”让农民华丽转身变“网商”
原住人口不到2000人的青岩刘村,经营着大约2000家网店,还吸引了七八千名外地人入驻。“为什么青岩刘村会聚集这么多网商?关键是我们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刘文高说。
2005年,完成旧村改造的青岩刘依靠着仅一路之隔的义乌最大货运市场,迎来了村子里的第一拨网商。金融危机期间,村民们干脆把青岩刘打造成“义乌淘宝城”。凭借着“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彼时的电子商务已经在义乌零散开花。一个山头立起来,活跃在虚拟空间中的网商们像是找到了组织,来自浙江各地甚至重庆、安徽、辽宁的网商也纷纷住进了青岩刘。
安徽人章海洋两年前把经营日用品的网店从老家搬到了青岩刘村。“这里有村里带头谈下来全国最便宜的快递费,需要发货到什么地区,有20多家快递公司可选择。我们开网店需要做页面美工,村子里就有专业的网页设计公司。刚起步的网店提货量小,老板们都是街坊邻里的,一起骑着三轮车去义乌市场 拼单 进货,价格也能更优惠。”章海洋说,这次搬家是搬对了,在村子里开网店“真方便”。
村子里发展起来的网商渐渐从零售转向批发,仓库一年搬四、五次是常事,有些甚至要搬到10000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仓库。为了保证规模小的网店不出村就能找到货源,今年年初,刘文高提出建立网货超市,目前村子里已经有十几家。
通过网货超市,网商不出村子就能看到几千种商品的实物,拿走包含商品说明和图片的数据包挂在网上,接到顾客订单再来超市集中提货,不必为库存担忧。
“淘宝村”的现状已经基本达到了创始人的最初设想--只要租一套房子、带一台电脑就能开始做生意。从注册网店到进货、发货,包括经验传授,都可以在村里解决。


 聚集效应带动“淘宝村”组团式升级
“嘿,店子升了 金冠 记得请吃饭!”“左邻右舍最热卖的都是取暖用品,我得想想怎么出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网商汇聚的青岩刘村弥漫着浓厚的电子商务气氛,聚集、交流带来的组团式发展让这里的网商不断升级。
“村里的网商都说,在青岩刘开店不再是 单打独斗 ,虽然生意在网上,但老板们在生活中都能交流。新网店半个月不开张是常事,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当老师,还有老网商来给你讲讲课,很有创业氛围。”网商张峰说。
从两年前拿着信用卡透支来的4万块钱开店,到如今开上了几十万的私家车,为张峰带来第一桶金的“阳光罐”就是他和邻居聊天时发现的。
网商们定期分享的“生意经”也是青岩刘村的制胜法宝。村子里有一间会议室,每周六下午是网店老板们固定的碰头交流时间。几年前村子里的网店刚刚起步时,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常常挤满了几十号人,最近热销什么商品,做网页、打广告有些什么困惑,都在这里畅谈。
“生意人之间肯定有竞争,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太大了,特别是遇到热销商品,一家店根本做不过来,不如大家信息共享。”刘文高说,2009年日全食时,一名网商在村里的交流会提出可以卖眼镜,结果整个村子忙起来都供不应求,包多少卖多少,一家店一天就能发出几千件。
如今,青岩刘村的网商已经呈现出分级错位发展的趋势。村里大约90%的网店做零售,剩下的店做批发,为零售网店供货,还能辐射到周边乃至全国零售网店。
刚刚在青岩刘村家门口举办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刘文高领着“淘宝村”的25家代表商户组团亮相,网购、“秒杀”的现场体验活动引来国内外客商关注。“我们在找货源,也在找买家,实践证明零散的网商通过组团将发展得更好。”刘文高说。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