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害中国留学生:五福临门(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40:12
第四章    康     宁(第三福)
一、疾病的起因——病由业起、业由心造
常常听人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盖被,着凉了,所以感冒了。”他把感冒全归罪于没有盖被。其实错了。没盖被不一定着凉,盖了被也不一定就不会着凉。没盖被只不过是感冒的“缘”和“导火线”罢了,这不是感冒最要本的原因。
同理可知:“过度疲劳”和“淋到雨”......等也都只是感冒的“外缘”,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人淋到雨不会流鼻水,或者虽然工作劳累仍然不会患感冒的。有许多青年人喜欢以“细菌传染”来解释一切疾病,其实也大有问题。细菌只能解释像天花、白喉、淋病等传染性疾病,而无法解释像胃弱、血癌、糖尿病等机能性的疾病。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没有仔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只传染给某甲、而却不传染给某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难道完全是必然的吗?行医五十五年的医勒(Bieler)先生在其所著的“食物是你最好的医药”(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一书中,曾这样地解释: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细菌,而是由于血液中毒素,造成细胞学博士毕组织破坏以后,才引起细菌的侵袭。他把所有的病病归罪于“错误的饮食”,所以他特别提倡天然食物。
问题又来了,错误的饮食也不能够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疾病的起因。为什么呢?有些人每天吃同样的食物,而却生了不同的病呢?而且有些疾病是“不适当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例如:吃饱后运动造成胃病,精神紧线导致胃溃疡等。更难以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婴儿一出生,就会带有黄疸病和血瘤遗传,为什么有些婴儿不幸会染上这些呢?只有用佛家的“业力”说,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疾病的起因。为什么某甲躺着看书得了近视眼,而某乙却不会呢?因为某甲过去造了近视眼的业因,所以现在加上躺着看书的助缘,就会产生近视眼的果报。
所以《维摩诘经》上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过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说:“众生因为执著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病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杂念”(《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归根究底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所以在身体、语言和意念上造上造作了许多疾病的因子当的助缘,就会开花结果,而生出病来。而我们前面所提到“淋到雨”、“细菌传染”、“错误的饮食”、“不适当的生活方式”、“遗传”等都是疾病的导火线和助缘,而不是根本原因。由于过去曾造作了会导致疾病的“业因”,所以遇到了那些“缘”,才生出疾病的果报。《黄帝内经》说得好:“只要我们谈薄欲望,宁静心神,四肢勤于劳动而不疾倦,生理机能就会顺畅,身心安泰,疾病怎么会侵入呢?
二、疾病的内在和外条件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一切病其实都是心病。”因为假如过去没有妄念和恶业,今生就不会遇到导致疾病的因素和条件。如果过去没有种下致病的业因,纵使遇到不好的环境和恶缘,也不会产生疾病。生病的条件到底有那些呢?《大智度论》上说:生病有“外缘”(外在条件)和内缘(内在条件)
(一)外缘(外在因素)
1、受到寒热饥渴;2、摔伤、或碰伤;3、细菌感染——空气传染、饮食传染、接触传染;4、饮食的材料本身有问题——加毒等。5、食物调配不当——如豆花加蜂蜜有毒。6、滥服用药物——贺尔蒙和维生素等7、使用不当的东西——如塑胶杯和柏油遇热会产生致癌因子。8、鬼神和其它动物的冤报;9、遗传带来;10、污染的环境造成——如噪音、污水、浊气等环境污染。11、遇到挫折和打架;12、农药和洗洁剂余留的毒素。13、食用变质的食物。
(二)内因(内在因素)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2、纵欲贪爱;3、生活方式不当或坐禅的方法不对;4、常发脾气;5、操劳过度;6、忧郁烦闷 7、紧张恐惧 8、无知及焦虑 9、心理不平衡和内心的冲突 10、幻觉和错觉。11、欢笑过渡 12、思虑过多
内因和外缘有时是不易严格要求划分的。例如恐惧和此张有时是因为错觉和幻觉引起的,有时是因为外在实物的刺激,但主要还是人格心性修养的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我们把恐惧归纳在内在因素中。
三、贪著五尘会引发疾病
《摩诃止辅行》的第三十二卷上说:”贪著美好的色、声、香味、触这五样东西都会产生疾病。因为色、声、香、味、触这五样东西,会蒙蔽我们的心智和德性,所以叫做“五尘”。
(一)沉迷色境的人多半会生肝病
(二)贪享声音的人多半会生肾病
(三)贪爱香气的人多半会生肺病
(四)贪图口味的人多半会生心病
(五)眷恋触觉的人多半会生脾病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地清净到“一尘不染”时,才能没有病痛。否则举心动念攀缘五尘境界都是在造罪业和病因。这是多么恐怖呀!
四 现在医学的疾病分类
(一)身病
现代的医学把人类身体的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机能性疾病”、“心因性疾病”三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所感染的,例如:肺结核。机能性疾病在病人的机体上是找不到毛病,而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因为长期忧愁而造成的食欲不振或肝病。
(二)心病
现代的精神病学把人的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病”(Neursis) 和“精神病”(Psychsis)两种。前者较轻,后者较严重。“神经病”又名“精神神经病”(Psychoncurosis),它包括“精神衰弱”(Neurasfhenia)、“神经衰弱”(Psychasfhenia)、“歇斯底里病”   (Hsyteria)或者把神经病分为:“焦虑性的反应”  (Anxiety reaction),“分离性的反应”   (Donverionreaction)、“恐惧性的反应”   (Phobic reac-tion)  、“迫害性的反应” (Obsessive Compulsiveraction)、“压抑性的反应”   (Depressive reaction)等。
神经病包括“妄想病”(Paranoia)_神经过敏(nerves)、“狂郁病”(Manie-deperssive Pszchosis)“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精神现也可分为“机体性的精神病” (Organic Psychosis) 和“机能性的精神病” (Functional Psychonsis) 两种。机能性的精神病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详见Herhert A.Caroll  所著的MentaHygiene_The Dynamivs of Adjustment Fourth Editionl)第二百一十三页至二百十五页。)
五、  佛典的疾病分类
(一)身病
疾病可分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本来已达到没有病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病而没有心病(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六脏忧愁、憎恨、愚疾等苦恼。《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
1、四大五脏病相——
甲  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1)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  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2)水大增者,痰阴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3)火大增者,煎寒壮热,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4)风大增者,虚悬上战掉,呕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乙  五脏所生的病:
(1)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
(2)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
(3)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 (肺主鼻故);
(4)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真恚,头痛无味等   (脾主舌故);
2、鬼神所作病相——
怨鬼缠绕,令人身体不安,或行瘟疫,或生疮变毒等。
3、业报所感病相——
有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感受恶病的报应。
也有因为今世破戒,带动过去的业力而生病的。例如:
以恶口毁谤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舌的报应。(以上见《大方广告总持经》)
过去毁谤别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聋口哑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过去遮盖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肤长又丑又黑。
过去鞭挞众生,所以今生身上长恶疮;(以上见梁皇宝忏)
过去杀生的罪业,会引发肝脏和眼睛的毛病。
过去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过去邪淫的罪业,会引发肾脏和耳朵的毛病。
过去妄语的罪业,会引发脾脏和舌头的毛病。
过去饮酒的罪业,会引发心脏和嘴巴的毛病;(以上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在这里顺便想提到的是:今生持戒有时也会引动罪业而生病。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千万不可因持戒时生了病就退心。因为今生持戒才使得过去的罪业减轻,并且提前报销,这是罪业将要消除的好现象。比方说,我们前世造了某种很重的消的罪业,本来应导致将来在地狱和饿鬼道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今生持戒而转变成为头痛。头痛过后业报就会消而平安无事。这就是“本应在地狱受重罪,而却变成在人中减轻偿还”的道理。到底应如何判断那些疾病确实是因为持戒引发的呢?譬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前世偷盗的罪业会经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当我们持守不偷盗戒后,肺部和鼻子出了小毛病,这就是真的“持戒引动罪行而轻受果报”。但假如我们五戒当中只有持不偷盗戒而没有守不饮酒戒,后来心脏出了毛病,这就正在受过去饮酒罪业的报应,我们只要随着自己五脏(肝、肺、肾、脾、心)五根(眼、鼻、耳、舌、口)所生的毛病,和所持戒律相对照一下,比较因果关系,就可断定那病是不是因持戒而引起的。这就是《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一卷上所说:“随根判戒 ,以验罪来。”
(二)心病
佛经上说:由于众生的心理现象和所造的恶业错纵复杂,所以众生身心疾病的种类无量无边。随着众生所造的罪业越多越复杂,疾病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末法时期众生的疾病不断地在增加,例如:小儿的“痘疹”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的。“箭风”这病是清朝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
心病主要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以归根为八万四千种。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又名“八万四千尘劳”。诸君不要以为“八万四千”过兴不是一个吓唬人的形容词罢了,其实,“八万四千”是一精心归纳所得的正确的数目。如果您要知道详细,请您查阅《教乘法数》的第八百六十八页,就可一目了然了。
八万四千各烦恼也可以浓缩为“贪、真、痴”三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一个“痴”字。痴就是不明事理,就是无知。由于愚痴,所以才会有我捃;由于执著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下面我们引用《百法明门论》的说法,来谈谈烦恼的种类:
1、根本烦恼:
(1)贪(爱)——
外贪——对男女身分和五尘境界,心生贪著;
内外贪——于他于已,起贪染心;
遍一切处——于所有外境,心生爱著。
(2)真(憎恨)
非理真——没有外来的恼乱,而自己憎恨;
顺理真——受其他事物恼乱,才生憎恨;
诤论真——争论是非,而起憎恨。
(3)痴——
俱生无明——与生俱来的无知;
分别无明——成长过程中才污染和学习的无知。
(4)  慢——
慢——甲、于劣计已胜——轻视不如我自己的人,认为我胜过他们很多;乙、于等计已等——对于和我自己差不多的人,认为我又何必恭敬他呢?慢过慢——于胜计已胜——对于胜过我的人,反而说我胜他多多,像“夜郎自大”一般。 我慢——执著色身为“我”,其余事物为我所有,而起傲 慢:增上慢——没有证得圣人的境界和神通智慧,而妄说自己已经证得;卑劣慢——甲、某人胜过我很多,我却认为只不过输他一点点罢了;乙、自 甘卑劣、自暴自弃;邪慢——自己没有道德,却认为自己的修养很好而且轻视圣贤,认为圣贤的道德只不过如此,何必恭敬礼拜他们?
(5)疑——
疑自——怀疑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疑师——怀疑老师是否真的有学问;
疑法——怀疑所学的法门是否真实,是否有用。
(6)不正见——
身见——执著身体是我;
边见——甲、断见——以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乙、常见——以为人死了以后,还是为人;畜生死后,还是畜生;富人死了还是富人;穷人死了还是穷人。
邪见——诽谤没有善恶果报,没有圣人;
见取见——自己证得了不究竟的境界,却以为是证到圣人究竟的果位。
禁取见——执著无益的苦行,而以为升天和涅正确的方法。
2、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
(1)大随烦恼——以下烦心会同时生起,而且会产生不善和无善无恶的行为。
不信——不信因果和圣贤
懈怠——不努力断恶修善
放逸——放荡纵逸
昏沉——神志昏沉,常爱睡眠
掉举——境界不动,而心中杂念纷飞;
失正爱——又名“失正念”——忘记受持禅定、智慧和善法
不正知——邪见人心,不知正法
散乱——心中随境界的改变而乱动
(2)中随烦恼——下面两种烦恼有时会同时生起,而且会引发一切邪恶行为。
无惭——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潜能,内心没有羞耻心,敢作恶事。
无愧——作恶事不怕对不起别人,或者作了坏事不敢坦白告诉别人。
(3)小随烦恼——这十种烦恼都会各别生起,而行相粗猛,并且都发生在意识(第六识)里。
忿——遇到逆境,心里气愤不平;
恨——逆境过后,结怨在心,怀恨不已。
覆——隐藏自己所作的过失和罪恶
恼——侵犯其他众生和事物
诳——虚伪不实,欺骗别人
诌——诌媚巴结别人
桥——恃着自己的品德、才能、健壮、富贵、善行、美貌而骄傲。
害——损伤骚乱众生的意念。
嫉——嫉妒别人的德性、学问、名利、才能、品貌等。
10悭——吝惜自己的财物和学识,不肯施舍或教导别人。
六、身病的对治法
治病有时不要花什么钱。例如:有许多人患了神经痛和骨膜发炎。到处吃药打针都治不好,后来吃了白糖泡热开水,却痊愈。
由于治病需要对症下药,才能够很快秦效,所以必须先正确地诊断病情和病因。诊断越精确,治好病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摩诃止观辅行》的第三十二卷上说:“一个好的医生只要听到病人的声也辨别各种疾病的症状。上等的医生只要听到病人的声音,就能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中等的医生需要看气色;下等的医生一定要把脉,才能够知道病人的病情,现代的医生连把脉都很少人会了何况看气色和听声音的认断技巧呢?现代的医生虽然比较不会察言观色和把脉,可是他可以借助于精密的科学仪器。例如:X光、断层扫描等。
因为诊断病情相当复杂,而且属于较专业的问题。所以笔者不打算多加介绍。如果读者有兴趣,请参阅《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下面我们不来谈谈疾病的治疗法吧!
(一)现代医学上的方法:
1、传染性疾病——(西医)用“抗生素”来结冶。(中医)用药草等交人身体调到最好的情况,产生抗体,而把病菌逐出体外。或者用汗法、吐法、泻法等。
2、机能性疾病——用“天然食物”或药石来治疗补充所需的营养或维生素,同时进行运动和松驰身心。
3、心因性疾病——用“心理治疗”对治。
(二)佛典对治身病的方法
1、治身体和五脏失调的疾病——
(1)药石(包括草、木、金石等药)
(2)针灸
(3)天然食物
(4)运行和养生(如瑜伽木、拜佛、太极拳、曼殊大师的实用锻炼实用锻炼身心法);
(5)按摩法和捏痛法;
(6)修定功(静坐)
(7)修观想;
2、治鬼神所作的疾病——
(1)、诵经;
(2)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往生咒、三十六兽咒等(参见,止观辅行》等32卷)
(3)念佛名;
(4)诵三归、五戒、菩萨戒等。
3、治业报所感的疾病——
(1)忏悔;
(2)发愿;
(3)放生;
(4)念佛;拜佛;
(5)诵经
(6)修福回向
七、心病的六种对治法(一)
众生的心病由烦恼而起,也可以说烦恼即是心病。烦恼无量无边,所以对治的方法也多得不可计数。假如把烦恼归纳为八万四千种,那么,对治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种之多。(详见《教乘法数》第869页)一般来说,有六种可以专门对治烦恼的妄念的方法。其中五种方法就是《天台四教仪》和《大乘义章》里所说的“五停心观”。
1、不净观——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可以对治贪欲。贪爱心特别强的众生适合修不净观。
例如:假使我们贪恋女色,可以观想人死以后,尸体发胀、变坏、腐烂终归散灭的样子。这样,我们的贪欲就会减轻或消失。
2、慈悲观——观想一切众生受苦的现象,可以平息我们的憎恨心。
3、因缘观——观察人生的因果,例如,因为过去有无明所以今生才会投胎。现在有了贪爱和执著,所以将来就会有生老病死。观察因缘可以破除愚痴。
4、数息观——注意数自己的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并且只数出息或入息,而不可出入处同时数,这样练习可以治疗我们的散乱心。
5、念佛观——念佛拿来名号、智慧、功德和庄严的身像,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可以破除我们的执著。
6、空观——观察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体,可以破除我们的执著。
八、心病的六种对治法(二)
《摩诃止观》上说,治疗心里的疾病,有六种治法;
1、对治——只用一种药方或一种法门来治疗一种疾病。例如,用“不净观”来治贪欲,用“慈悲观”来治憎恨。
2、转治——即改变药方或所修的法门来治疗一种疾病。例如,用“不净观”来治贪欲,贪欲没有完全止息,就改修“慈悲观”来治。这样是所谓的“病不转而药转”。
3、不转治——治好某种疾病后,运用同样的药方或法门来治疗另外的病症。例如,运用“不净观”效果特别好,把贪欲平息了以后,还有憎恨和愚痴等毛病,也可以再用“不净观”来治。即“病转而药不转。”
4、兼治——同时运用两种药方和法门来治疗两种毛病。例如,有的人不但贪欲很盛,而且憎恨也相当强,就同是兼用“不净观”和“慈悲观”来治。
5、具治——运用上面四种方法来治,有时“对治”,有时“转治”,有时“不转治”,也有时兼治。
6、第一义治——不是“对治”,不是“转治”,也不是“不转治”,就好像运用“万灵丹”(经上叫做“阿伽陀药”)可以治好所有的疾病。例如“观心法”可治一切疾病。所谓“观心”就是不必假想,直观心性,从内外推究:心性了不可得,那有生病和爱苦的主体呢?例如南岳大师就曾运用“观心法”来治好毒肿,(参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九、天然食物和食疗法
《备急千金药方》的第二十六卷上曾引用汉朝名医张仲景的话:“人的身体本来平衡和顺,只需要好好调养就行了,不要随便乱服药物。因为药的力量比较强,而且偏助身体某一个器官和机能,吃了会使人五脏的气不平衡,容易感受外来的疾病。“(注:”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六卷)。
孙思邈也说:“人类保健身体,一定要靠食物,只有救除紧急的病状,才需要使用药物,不知道正确的饮食,无法维持生命。不明白医理的禁忌,无法除去疾病。一个好的医生,应当洞悉疾病的起源,知道他那里出了毛病,先用食物治疗,食物治不好,然后再开处方或药单。因为药性刚强猛烈,好像凶暴的军队,运用失当,后果非常严重,怎么可以随便派上用场呢?(参见《卫生饮食宝鉴》
孙思邈的食疗观念和西洋医学之父希波克莱(Hippoclates)的天然食物医疗有许多相吻合的地方。希波克菜斯说:“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又说:这一派的医生毕乐(Bi elor)认为:人类的痛苦和疾病的真正治疗者许多是由于错误的饮食和药物所引起的,因为食物中含有许多有毒的废物。譬如肉类、人造香料、色素、防腐剂、化学合成物、过份炼制的成品。即使我们选择的是完美天然的食物,也可能因为已经过不适当特性:
(一)不可吃的食物
1、凡是会浮在水上的肉都不可以吃。(张仲景)
2、有红点的肉不可以吃。(张仲景)
3、腐败的鱼肉饭菜,吃了会伤人。(张仲景)
4、禽畜自己死而闭着嘴巴的肉,不可以吃(张仲景)
5、动物的肝脏变青色的,表示中毒,不可以吃(张仲景)
6、颜色是暗褐色或紫色的肉,都不可以吃,因为那表示快腐坏了。(《饮食防毒论》)
7、没有弹性的肉,不要吃。(《饮食防毒论》)
8、因急性恶性传染病死的动物,不可以吃。(张仲景)
9、动物的内脏和鱼,丢在地上,不会沾尘土的,不可以吃(张仲景)
10、狗和小鸟不吃的肉,不可以食用。(张仲景)
11、蜘蛛掉落的食物,最大好不要吃。(张仲景)
12、苍蝇叮过的食物,不要吃。(张仲景)
13、叭在地上死的动物,其肉不可食用。(详见《卫生饮食宝鉴》)
(二)和某种体质不合适的食物
1、白萝卜——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吃;
2、茶——空腹的人,不适合喝;失眠的人,不适合喝;瘦的人,不适合喝;(详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姜——怀孕的人,不可多吃;
4、胡椒——咳嗽、吐血、喉乾、口臭、齿浮、流鼻血、痔漏的人不适合吃。
5、麦芽——孕妇不适合吃。
6、薏仁——孕妇不适合吃
7、杏仁——小孩吃得太多,会产生疮痈膈热,孕妇也不可吃。
8、西瓜——胃弱的人,不适合吃;
9、桃子——产后腹痛、经闭、便秘的人忌食;
10、绿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
11、枇杷——胜地胃寒的人不宜食;
12、香蕉——胃溃疡的人不能吃
(三)调配错误的食物
1、蜜蜂加葱、蒜、豆花、鲜鱼、酒一起吃会腹泻中毒死亡。
2、牛奶和菠菜一起吃有毒;
3、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腹泻、肚泻;
4、羊肉和豆酱一起吃会发痼疾;
5、羊肉和酪起吃会伤五脏;
6、羊肉和醋起吃会伤心害心脏。
7、葱和鲤鱼一起吃容易生病。
8、李子和白蜜一起吃会破坏五脏的机能。
9、芥菜和兔肉一起吃会引发邪恶的病。
10、用薤和牛肉作羹,食了全成瘕疾。
11、猪肉不可和田螺一起吃,会使人眉目脱落。
(四)饮食时间不当的食物
1、酒后饮茶会伤肾
2、酒后吃芥和辣物,会缓人筋骨;
3、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血脉。
4、八月九月勿食姜,会伤神损寿。
5、正月不得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6、正月吃薤菜,损人滋味;
7、九月份不可吃狗肉,会伤人的神(以上均指农历)
(五)不可多吃的食物
1、葱多食令人神昏。。
2、醋多吃会伤筋骨、损牙齿。
3、木瓜多吃会损筋骨,使腰部和膝盖有力气;
4、乌梅多吃会损牙齿、伤筋骨;
5、杏仁吃太多会引起宿疾,使人目盲发落
6、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
7、芋头不可多吃,动宿冷。
8、李子多吃,会使人虚弱。
9、安石榴多吃,损人肺部;
10、胡瓜多吃,动寒热,积淤血热;
11、姜吃得太多,令人少志少智,伤心神;
12、酒喝得太多会伤肠胃、损筋骨、麻醉神经、影响神智和寿命;
13、盐吃得太多,伤肺喜咳,令人皮肤变黑色、损筋力。
14、糖吃得太多,会蛀牙,使情绪不稳定,胜地气暴躁。
15、饼干吃太多,动火气,喉部干燥,容易感冒。
16、菱角吃得太多,伤人脏腑,损阳气。
17、肉类吃多,害处最大,引起血管硬化和心脏病等。
例如《神农本草经》把猪肉列为“下品的食的。”请详阅《本草纲目》
(六)可以防治疾病的食物
1、莲藕——止吐血、补虚劳,凉血、散淤、解酒清热。
2、葡萄——益气倍力,补血利尿、安胎、治下腹充血症、肝脏病。
3、栗子—补肾、治溏泻。
4、茴香——辟热,除口气。驱风,去痰。
5、覆盆子——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6、甘蔗——消痰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
7、菱角——可治癌症;
8、海带——治甲状腺肿大。
9、瓜子——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不饥。
10、枸杞叶——补虚益精。
12、萝卜——防炎症,解面肿毒;
13、花生——催乳法,疗水肿。
14、菊花——明目,清热、平衡血压。
15、杨桃——解渴、消暑,治喉咙痛。
16、橄榄——解酒、止喉痛。
17、梨——止咳化痰,止喉痛
18、柿子——开胃消痰,止渴润心肺。
19、桑椹——治风寒湿痹诸痛;
20、柚子——消食,解酒毒;
21、枇杷——镇咳化痰
22、芒果——止渴、止哎、止晕
23、西瓜——利尿、治肾脏炎浮肿、糖尿病、黄疸
24、芥菜——利九窍、明耳目
25、胡萝卜——下气补中,安五脏,补血,明目,治感冒;
26、包心菜——益肾补髓
27、金针菜——利尿、上血、消肿
28、生姜——散寒、止呕、消痰、解毒。(《本草纲目》)
29、丝瓜——活血、解毒、止痛、止血、利尿、消痰
30、胡瓜(大黄瓜)——利尿、解渴
31、苦瓜-—补吕益气,解热、消暑
32、红豆——利尿、冶脚气、水肿、黄疸
33、绿豆——利尿、解热、解毒
34、甘薯——健脾胃、强肾阴
35、向日葵——活血、润肠、止淋浊、消痈肿
36、茶——提神利尿。饭后以茶漱口,防蛀牙(详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郭家梁的《食疗医话》,薛聪贤的《蔬香果乐》。)顺便建议诸君:洗碗盘最好不要用“洗洁精”或“洗洁剂”,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化学物质有毒性,而留在碗盘上的残余毒很难冲洗干净。最好用淘米水或煮面取而代之,就安全无虞了。
(七)食物的五味疾病的关系
《备急千金药方》的第二六卷上说:酸、咸、辛、(辣及葱薤等辛味)苦、甘甜这五味都不可吃得过多。吃得过得,对身体有不良的副作用
1、酸走筋入肝,多食酸令人癃,使人肌肉又厚又皱,所以筋病不可吃酸。
2、咸走血入肾,多食咸令人渴,使人血脉凝涩,所以血病不可吃咸
3、辛走气入肺,多食辛令人愠心,使人筋急而爪拔,所以骨病不可吃苦。
4、苦走骨入心,多食苦令人变呕,使人皮杭而发落,所以肉病不可吃苦。
5、甘走肉入脾,多食甘甜令恶心,使人骨痛而且发落,所以肉病不可吃甘。
《摩诃止观辅行》行三十二卷上也说:适义的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所以脾病不可吃酸。
适度的咸味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所以心病不可吃咸。
适度的辛味对肺脏有益,却会损肝脏,所以肝病不可吃辛。
适度的苦味对心脏有益,却会损肾脏,所以肾病不可吃甘。
先看看我们自己五脏有什么毛病,然后再吃对那一脏有益的食物,而禁止吃对那一脏有损的食物。五味都不可吃得过多,因为五脏是相生相克的,吃得过多必然会伤到某一种脏腑,而造成恶性循环,甚至暴毙。例如,适度的酸,虽然对肝脏有益,可是酸吃得太多就会伤脾,脾脏不好又会影响到肾脏,肾脏不好又会影响到心脏、肺脏,最后还要伤到肝脏。季节对食物也有关系,孙思邈先生说:“春天宜少吃酸,多吃甘来保养脾脏。夏天宜少吃苦,多吃辛以保养肺脏。秋天宜少吃辛,多吃酸来保养肝脏。冬天宜少吃咸,多吃点苦来保养心脏。四季宜少吃甘,多吃点咸来保养肾脏。”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也说:“春天应吃凉性的食物,夏天应吃寒性的食物,秋天应吃温性的食物,冬天应吃热性的食物。”(《本草纲目》)卷第五十二页)
请注意:西医说肾脏病的人不可吃盐,因为盐中草药有钠离子。中医认为盐的味道带咸、带甘又带辛。因为甘味伤肾,而盐中又带甘味,所以不能吃盐。
再者咸味可入肾,所以补肾的药,多半要用盐水落石出服送,才能发挥力量。
中国的药理很复杂,药不但有五味,而且也有四气,“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所谓“四气” 就是寒、热、温、凉。例如石膏和知母因为带有寒凉的特性,所以能治疗热病。附子和肉桂因为带有温热的性质,所以可治疗寒病。例如我们只考虑到药材的“味”,而忽略了“气”,以热药治热病,那岂不是火上加油,更增加病的严重性:同样的道理,以寒药治寒病,也是危险而行不通的。
有的药材只有一种味一种气,有的药材只有一种气,而却有很多种味。例如桂枝性温而味辛甘,升麻性微寒流而味甘辛,还带微苦。同样的温性,有生姜的辛温,厚朴的苦温,黄芪的甘温,木瓜的酸温,蛤蚧的咸温。又例如同一种辛热,有石膏的辛寒,薄荷的辛凉,附子的辛热,半夏的辛温。(请
参见吴仪络所著《增注本草从新》的“药性总义”和秦伯未的《医学入门捷径》第四章)。
(八)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断食得法也可以治病,不过这方法太痛苦,而且有危险性,所以我赞成减食。“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这一句话出自唐朝百丈大智禅师二十条丛林要则中的第四条。
这二十条要的原文是:
1、丛林以无事为心盛;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6、是非已不辩为解脱;  (有了是非,就会引起纷争,而不能安心修道)
7、处众以老成为真情;
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入门;
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16、凡事以视预立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20、济物以慈悲为根本。(见《禅门日通》第136页)。
这二十条要则的含义都很深。因限于编幅的关系,现在我们只来解释为什么疾病要以头减食为汤药。
1、少吃东西是人类生病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充分休息,而且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组织恢复活力,白血球和抗体充分发挥驱除病菌驱除病菌的效能。2、有很多的疾病是由于饮食太杂和太多引起的,所以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节制饮食,可以防治疾病。3、《摩诃止观辅行》上说:“吃得少,心智才清明。”心智清明,修行止观的工夫才能得利,才能运用止观有来治病。4、吃提越多、人越昏沉。饮食过量,不但会伤肠胃,而且过多的养分留在体内,排不出去,会变成毒素,尤其脂肪或者维生素A、D、E、K这四种油性的维生素过多,无法排出体外时,会造成血管硬化可怕的疾病。减少饮食,可以把遗留下在体内的毒素排出,对于强化身体机能很有用。5、虽然《神农本草经》的把一切食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常吃有利而无害的食物,中品是少吃有利、多吃有害的食物。下品是本身具有毒性,除非当药治病,否则不能食用的食物,现在由于大量生产,农作物普遍有喷洒杀虫剂农药,很多好东西都变质了。再者,食品加工,大多掺放了色素和防腐剂,碗盘上洗洁剂的毒又很难洗干净,所以再好食物还是不宜多吃,以免伤害肝脏和身体机能。6、食无求饱,随遇而发,才能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天天讲究美味,贪求口福,则必然会起分别比较自在,少吃则对物质的依赖也相对减少,容易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既不必为生活而奔波,又可对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7、减食最明显的理由,也许是因为现代人普遍都吃得过多。吃得过多会造成身体机能的负荷太重和操作过量,身体机能长期亢历,最后可能导致他的病疾。糖尿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十、肉食的害处
(一)从医学和营养的观点来说
1、食肉会抑制维生素B12的合成,而且肉类缺乏维生素C,容易造成贫血;2、食肉会阻碍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因而引发糖尿病;3、肉类的蛋白质虽多,但是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却很少,人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只有七十至九十克就够了,这一数量很容易从值物食品中获得过,食肉会造成蛋白质过量,而产生肝病、高血压和血管硬化;4、肉类含有尿酸,吃肉会使人体的机能衰退和疲倦;5、吃肉容易导致癌症,尤其是烤焦的焦的鱼含有“致癌因子”。而蔬菜正好相反,蔬菜水果中以化解“致癌因子”;6、肉类常带有传染病菌、抗生素药品和环境污染的残留物质;而且肉类是一种很好隔离体,病菌等不易因烹煮而消灭;(以上摘自《慧炬》)7、素食者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脂的含量,比肉食者低得多,可以防治血管的硬化。
(二)从经济的观点来说
1、肉食造成高蛋白谷在的巨额消费,因为动物吃了八磅谷类,才生长一磅肉,使肉食文化和世饥饿间关系更为密切。
2、生产一吨牛肉的土地,可以生产十至二十吨的高营养蔬菜食物;
3、肉比蔬菜昂贵,吃肉使经济负担加重,贪执肉食,可能使人铤而走险,谋财害命,以满足口腹之欲。
(三)从伦理道德的面点来说
1、食肉杀生会导致对于全体生物的冷漠残酷肉食者比素食者的犯罪率和虐待狂要高出了很多倍;
2、食肉者较容易生“败家子”或“不良的后代”;
3、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吃肉无异在吃我们的老祖示,从六道轮回的观点来看,一切动物过去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眷属。
(四)从心理卫生的观点来说
1、食肉会损害仁爱心
2、食肉会增长贪欲和烦恼;
3、食肉会使内心充满憎恨、残忍和仇杀
4、食肉的人常作恶梦,容易昏沉。
(五)就人类的前途来说
1、吃肉会破坏生物的情谊与和谐,《愣伽经》上说:一般小动物闻到食肉者身上的气味,会恐怖远离,而老虎、狮子野狼却特别喜欢伺机啖食吃肉的人;
2、杀生吃肉,会冤冤相报,导致国际的战争和凶杀
3、杀生食肉的人来生多病而且短病;
4、杀生食肉会使大地变得咸卤没有养分,药草无力,一切树木果实变得没有甜味,甚至苦涩。    (六)就人体的生理结构来说
1、人的牙齿平齐,适合咀嚼素茶,不像肉食动物的牙齿都向外露出(獠牙)
2、人的肠胃长达十八尺,适于消化素菜,吃肉下去容易在肠内发酵腐败,而引起肠胃病,所以一般肉食动物的肠子都比较短;
3、肉食动物都有利爪,而人类却没有锐利的指抓,表示适于吃素。
(七)就美感的同点来说
1、吃肉其实就是在吃动物的尸体,吃肉无异在苦中作乐;
2、吃罐头就产“开棺”,切肉就好像解剖尸体。
3、动物一死,很快就腐烂、僵硬、变臭、尤其市场的那股腥味,更是难闻;
4、肉类被割时那血淋淋的样子,看了实在很令人恶心。
(八)其他方面
1、吃肉会防碍修行,污染心灵。
2、吃肉会使所念的咒语不灵。
3、吃肉会保护身的善神远离,恶鬼变于亲近。
4、《左传》上说:食肉的人容易坠落,不能深虑远谋。
十一、养生之道在适可而止
要健康长寿不可过度逞强,过度逞强会伤害身休。所以孙思邈告诉我们“六伤”和“十二莫”的道理:
(一)六伤——
1、久听伤社;2、久视伤血;3、久卧伤气;4、久立伤骨;5、久坐伤肉;6、主行伤筋
(二)十二莫——
1、莫强食 2、莫强酒  3、莫强攀重 4、莫忧思 5、莫大怒 6、莫悲愁 7、莫大惧 8、莫跳动 9、莫多言 10、莫大笑 11、莫贪欲 12、莫怀恨。(以上参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     《备急千金药方》也启示我们:生活起居,一切动作都要柔和安详,不安仓促粗暴,甚至连吐口水都不可用猛力。要修身养性必须做到“十二少” 1、少思(因为多思则劳神); 2、少念(因为多念则志散) 3、少欲(因为多欲则志昏) 4、少事(因为多事则形劳) 5、少语(因为多语则气乏)   6、少笑(因为多笑伤肾)7、少愁(因炎多愁则心慑) 8、少乐(因为多乐则意溢)   9、少喜(因为多喜则忘错昏乱) 10、少怒(因为怒则百脉不稳定调和);12、少恶行(因为多恶行则憔悴无欢)。养生之道重要的就是不要向外攀缘。不攀缘外境,内心才会宁静而不浮躁。常学习孔子说的“思无邪”,或者黄帝的“内视法”,(详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道林养性篇;。
遇到一切境界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时常轻微柔的和地劳动身全,而不可运动到身心疲倦。更重要的是历事炼心要把握“身动心不动”、“事忙心不忙”的原则。
不可勉强思想,不可极目远望,不可得意忘形喜乐过度,不可久谈言笑彻夜不眠,不可沉醉呕吐或者饱食即卧,不可极饥而食,不可极渴而饮,不可过饥过饱,或者强忍大小便,过饱会伤胃和胜脾,过饥会伤气。五味都不要吃得过多,尤其不要吃冷到冻牙齿,或者热到会烫嘴唇的食物或茶水。
夏天不可过度贪求凉快,冬于不可过度贪图温暖,(详见《备急千金药方)第二十七卷)睡觉最好不要吹电扇。
十二、按摩法和育捏法--附指压与痛捏治病法
希腊的哲学家艾皮科蒂塔曾说:“哲学的要旨在使人生活时,能尽量少依赖外在的事物而得到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探讨治病的方法时,不准备把重点在药物、注射和针灸上,而把重点放在“按摩”和“以心力治病”这两个主题上。因为这两种治病法,安全可靠,又不必花会么钱,你实施以后,每年可以省下一大笔医药费,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例如:救人危急,救助贫病,放生,印经,供养三宝等。
按摩穴道、脚掌和手指都可以产生治病的健身的功效。按摩不但不花钱,而且没有副作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即舒服,又没有针灸和注射的恐怖,也没有吞药苦恼。
按摩的次数多少不拘,时间也可随意按,假如能养成习惯,每天早晚按摩两次,持之以恒,效如必然常显著。按摩如果能配合静坐,在打完坐以后实施,治病的效果将会更佳。所以《摩训止观》和〈小止观〉都非常强调、打完坐以后,要摩擦双手,把手搓热,然后摩擦脸部、四肢和全身。万一你没有时间静坐,在按摩以前最好先双手互相摩擦三十六次,把手搓热以后,再进行按摩的活动。下面我们引用蔡耀培居士编的《经穴按摩健身图说》来说明按摩经穴和治病的关系。
(一)经穴按摩法
1、头颈按摩——
方法:两手密合,用力磨擦三十六次,(此时已温热,带有静电),然后将两手全部手指,从前额鬓毛起,一直到后脖颈,稍微用力摩擦三十次。效果:经过经穴,有百会、风府、风池。防治头疼,眩晕、秃头、高血压、视力减退等。
2、后颈按摩——
方法:两手如上擦热后,将两手指掌慢慢柔和地按摩后颈部三十六次。
效果:经风府、哑门、风池、天柱、完骨、天窗等经穴。防治神经机能障碍、头晕、户膀僵硬等。
3、晴明指压——
方法:两手磨擦后,用两手中指和无明指,放在两眼上下眼皮,轻压眼球,使左右转动各三十六次。
效果:经晴明、系竹空、瞳子   等经穴。防治一切眼疾,如远视、近视、白内障、结膜炎以及眼角皱纹。
4、耳部按摩——
(1)耳根按摩——
方法:两手磨擦热后,用两手食指和中指,挟的、住两耳朵,就耳根部,用力上下磨擦三十六次。
效果:经颅息、瘛脉、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等经穴。
防治耳疼、耳鸣、耳炎等。
(2)耳壳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用两手掌各将左右耳壳,前后左右细心各捋三十次。
效果:经一切内脏经穴。防治一切耳病及内脏四肢毛病。
(3)打天鼓——
方法:先将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屈下,再把耳壳掩在耳公安部上,即将此屈下的手指,压在耳壳上,然后将食指弹打耳后头骨十次,打时答答作响。
效果:分泌荷尔蒙,防止老化。
(4)耳壳揉搓——
方法:两手擦热后,用两手抓住两边耳壳,普遍揉搓三十六次,然后再把食指指头手进耳穴,使劲旋转十次,最后再把食指堵掩耳穴,用力压迫两三秒钟,急速拿开,如此连续亦做三十六次。
效果:防治一切耳病。
(5)鼻部按摩——
方法:用手擦热后,用两手中指肚,贴紧两边鼻唇沟,用力上下揉搓三十六次,又用拇指和食指指端压住迎香经穴(鼻根)捏擦十次,再用食指扭转素 经穴,防治鼻炎、感冒、鼻蓄脓等。
(6)人中按摩——
方法:两手磨擦热后,用一边手的食指,柔和的在人中部位,横着按摩三十六次。
效果:经人中、禾  等经穴,防治感冒,腰酸背痛等。
(7)颜面按摩——
方法:用手擦热后,先用一只手作遮掩脸部状,从颧骨经下颏到喉咙,使劲由上往下按摩,然后用另一只手,同样按摩,如此左右交换按摩共三十六次。
效果:经承泣、四白、巨髓、地仓、大迎、人迎等经穴,防治肌肉粗糙、皱纹、牙痛、喉痛、气喘等。
头颈部


(8)太阳穴——
方法:两手擦热后,用两手的拇指使劲搓压左右太阳穴,各三十六次。
效果:防治头痛、耳鸣等。
(9)口腔运动——
方法:用舌头在嘴里乱舔,积聚唾液,然后分三次慢慢吞下,又上下牙相咬作响。
效果:防治口臭,牙槽脓漏等。
A、头颈按摩法
代号
经穴
防治项目
1
上星
头痛
2
印堂
头痛
3
素*
头痛、 鼻塞、感冒
4
人中
腰酸、背痛、感冒、鼻塞
5
睛明
结膜炎、白内障、近视眼
6
迎香
鼻塞、鼻炎、感冒、鼻脓
7
禾*
鼻塞、感冒
8
承泣
结膜炎等眼病
9
四白
颜面神经痛
10
巨*
同上
11
地仓
同上
12
大迎
牙痛等牙病
13
人迎
气喘等喉咙病
14
丝竹空
眼角膜炎等眼病
15
瞳子髓
同上
16
太阳穴
头痛晕眩
17
耳门
耳聋、耳鸣、耳炎、等耳病
18
听宫
同上
19
听会
同上
20
百会
头痛晕、秃头、高血压
21
风府
头痛、头晕
22
哑门
头痛晕、神经疾病
23
天柱
肩膀僵硬、神经疾病
24
完骨
耳鸣
25
风池
头痛晕、眼鼻病、高血压
26
天窗
头痛晕、脖颈僵硬
27
颅息
耳聋、耳鸣、耳炎等耳病
28
瘛脉
同上
29
翳风
同上
(二)躯干按摩法
1、腰部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挺胸昂首,用力在后腰部上下按摩三十六次。
效果:经命门、肾俞、志室、京门等穴道,强化腰部、肾部、防止闪腰。
躯干部


2、胸腹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先用右手指掌,从右胸经过肚脐,一直按摩到左腰。旋用左手指掌从左胸经肚脐到右腰。左右交换按摩各三十六次。可稍用力。
效果:经中府、神封、鸠尾、巨阙、承满、腹哀、章门等经穴、防治肋骨神经疼、胃、肠、肝,又治便秘。
B、躯干按摩法
代号
经穴
防治项目
1
中脘
胃痛、呕吐、下痢
2
脐中
昏倒、月经痛、小便病
3
关元
肋间神经痛
4
神封
胃痛、心痛
5
鸠尾
心跳、心悸
6
巨阙
胃痛、腹筋痉挛
7
承满
胃痛、月经痛、下痢
8
天枢
肺脏疾病
9
中府
胃肠障碍、便秘
10
腹哀
肝脏疾病
11
章门
肝脏疾病
12
命门
腰部疾患、阳萎、早泄
13
肾俞
同上
14
志室
同上
15
京门
腰痛、肾脏疾病
16
肩胛
肩痛、神经痛、疲劳
(三)上肢按摩法
1、五指指压
方法:用手捏住各指甲的两侧,使劲揉搓各三十六次,各指指头所有的经穴,拇指有少商,属肺经;食指有商阳,属大肠经;中指有中冲,属心胞;无名指有关冲,属一切内脏;小指有少泽和少冲,属一切内脏;小指有少泽和少冲,属心脏和小肠。五指指压随时随地无妨多做。
效果:强化肺、胃、肠、心,以及其他的内脏。
2、合谷指压——
方法:合谷在拇指根与食指根交会处,柔软陷入的地方,法用拇指搓热后压在合谷上,用力旋转揉搓三十六次,此合谷指庄简单易为,效果广大,无妨随时多作。
效果:促进稍化、止头疼、牙痛、肚疼、喉疼、退热、消炎、止痛。
3、腕部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交互按摩两手腕部各三十六次。效果:加强一切内脏。
4、劳宫指压——
方法:把中指和无名指屈下,压在掌心,夹在两指端中心处,即是劳宫经穴,劳宫指压法用两手中指尖,交互压在两手掌心营宫经穴,闭目屏虑,静坐二三分钟。效果:镇定心神。
C、上肢按摩法
代号
经穴
防治项目
1
尺泽
咳嗽
2
内关
胃痛呕吐
3
劳宫
安定精神
4
少商
肺脏疾患
5
商阳
大肠疾患
6
中冲
心包疾患
7
关冲
一切五脏疾患
8
少冲
心脏疾患
9
少泽
小肠疾患
10
曲池
腕痛
11
列缺
头痛、晕眩
12
合谷
消炎、止痛、一切痛症
上肢部


(四)下肢按摩法
1、膝盖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把两手指掌放在两膝盖上,使劲日旋转揉搓三十六次,膝盖和后头劲一样,集中有无数经穴、经络,所以这两部位按摩,对一切内脏,均有大脾益,可多做。
效果:经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血海、梁丘、曲肠、阳陵泉等穴道。防治神经痛、关节炎、风湿痛、加强血液循环、经络流痛。
2、胫骨按摩——
方法:两手擦热后,两手指掌交互按摩两腿胫骨,从膝盖下方,一直按摩脚脖处,各用力按摩三十六次。
效果:强化胃肠、增进食欲、治胃溃疡、肠炎、喉痛、咳嗽、疲劳
3、涌泉经穴——
方法:涌泉经穴,在脚掌的中央,也就是在内心和二三趾中的交会处,属于肾经。法把两脚心并拢,相对按摩三十六次,或用擦热日手掌代摩亦可。
效果:防治失眠、神经疾患、又能旺盛肾气。
D、下肢按摩法
代号
经穴
防项目治
代号
经穴
防项目治
1
血海
月经不调   生殖器病
10
三阴交
小便不正常、月经痛
2
三里
胃肠疾病 疲劳、强化内脏
11
照海
咽喉痛
3
上巨虚
腹痛、肚泻、强化胃肠
12
涌泉
神经疾病、加强肾气、头痛
4
丰隆
胃肠病、喉痛、咳嗽
13
委中
腰酸、腰痛
5
下巨虚
急慢性常炎
14
承山
脚部疲劳、膝盖
6
梁丘
膝盖关节痛
15
悬钟
同上
7
曲肠
同上
16
昆仑
脚扭伤
8
阳陵泉
同上
17
太冲
头、喉痛、晕眩、眼病
9
解溪
脚腕扭伤
18
内庭
腹痛、牙痛
下肢部


十三、修定治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定心病处——把心专注在身体上有病痛的部位, 不出三天,一定会产生治病的效果。因为心是身体的主人,所以心像王,疾病象盗贼,好比帝王所到之处,盗贼和宵小之徒,自然逃散。再者,门开的时候,风就地跑进来,门关起来时就平静无风,心攀缘外境,就好像开门,把心专注在病痛的部位就像关门,所以能平息想能的不顺。
(二)止心丹田——把心专注在丹田,外了可以治愈许多疾病。丹田在肚脐下面一寸到二寸半的地方(《肾首五教仪》说一寸,《摩诃止观》说二寸半)因为丹田是“气海”,把心专注在丹田,气息就会调和,所以能把病治好。把心专注在丹田,对于两胁痛、烦不能食、上热下冷、气喘等病特别有效。
(三)住心足下——把心专注在脚底,也可以治病,因为心火上升,所以身体机能才不调和。现在把心专注在脚底,上身就会觉得轻松舒适,所以可以治病。
(四)系心脐中——把心专注在肚脐,可以治病,也可以引发禅定。因为我们把心放在肚脐为界限,可以体悟“诸法无常”的道理。而且肚脐靠近肠胃,把心专注在肚脐,容易看见身体的不净,因此能消除贪欲。
(五)息心法界——放宽心胸,使心遍布整个宇宙,而没有任何执著,可以治疗身体所有的疾病。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才产生的,没有实体。当我们明白一切事物,体性本空的道理,不执取一切病相时,病就会好转。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内心的杂念和忆想,激荡我们的身体机能,所以才有疾病产生。当我们心地平静,不起妄念时,全身就会感到特别舒畅,一切疾病都会不药而愈。所以《维摩诘经》上说:“一切的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产生杂念。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执著和杂念,就不会病了。”(参见《五教仪》注第三十七及〈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十四、观想治病的方法
(一)运用音气治病的六气的治病法
嘴里轻柔而且缓慢地念“吹、呼、嘻、呵、嘘、四”这六个字,念时只动嘴出气而不出声,耳朵当然就听不到嘴里所念的声音了。因为这六个音念得很轻,感觉上好像有很柔和的气缓缓地流过舌头和牙齿。所念得气虽然轻柔,但心中却全神贯注,字字分明。而且心里要放轻松,不可紧张。
念“嘘”可以治肝脏的疾病
念“呵”可以治心脏的疾病
念“四”可以治肺部的疾病
念“吹”可以治肾脏的疾病
念“呼”可以治脾脏的疾病
念“嘻”可以治三焦的疾病
到底“三焦”是什么呢?三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消人系统或消化的路线,“焦”就是焦腑的意思,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在嘴巴以下,胃部以上,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食物的输送。中焦在胃里,主要的功能在使食物便于消化。下焦在膀胱上面,主要的功能在于排泄。
用死背的方式,较不容易把这六个字和所对治的脏腑记牢。如果我们能把下面这一首偈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四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旦言嘻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不但可治好五脏的疾病,而且也可以治疗身体机能的不调顺。例如:身体感觉到冷时,可以用“吹”来治。身体感觉热时,用“呼”来治。百节疼痛和风邪用“嘻”来治。烦胀上气,用“呵”来治。有痰阴,用“嘘”来治。疲劳厌倦,则用“四”来对治,简而言之,“吹”可去寒,“呼”可去热,“嘻”可去痛,“呵”可去烦,“嘘”可散痰,“四”可补劳。
春天用“嘘”来治肝脏的疾病,夏天用“呵”来治心脏的疾病,秋天用“四”来治肺部的疾病,冬天用“吹”来治肾脏的疾病。这样,效果会特别好。“呼”治脾脏的疾病和“嘻”治三焦的疾病则四季通用。
还有,六气也可以治同一脏的疾病。五脏之中任何一个内脏,有冷就用“吹”来治,有热用“呼”来治,有痛就用“嘻”来治,有痰就用“嘘”来治,虚劳无力用“四”来治。
(二)观想呼吸疗病的十二息治病法
一般人的身体依赖着呼吸才能活命,高明的人从一个人的呼吸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态和生了什么病。
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呼吸,譬如当我们愤怒时,呼吸的气息就会变得又急又粗。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透过观想和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呼吸,达到治病的效果。在还没有介绍运用呼吸治病的方法以前,我们需要明白     呼吸的四种现象:
1、风相——心里感觉到鼻子呼吸有声音
2、喘相——虽然没有听到呼吸的声音,可是呼吸不顺畅
3、气相——呼吸虽然没有声音也很通畅,但是呼吸所出入的气息不细微
4、息相——呼吸不但没有声出入通畅,而且气很微细绵长,若有若无,不容易被察觉。
前面三种呼吸的现象都是不谐调的。因为呼吸粗糙急促的人容易生病,而且情绪不稳定,心神难宁静。如果要治好这种呼吸的现象,需要学打坐,首先放宽身体,把心情放轻松,然后一心专注丹田,再先放宽身体,把心情放轻松,然后一心专注丹田。再想像呼吸的气息遍布全身,随着八万四千个毛细孔或出或入,没有任何的障碍。
当我们把心定下来以后,呼吸自然就会微细绵长。呼吸微细绵绵长的人,不但不会生病,而且心情愉快,神识安稳,心容易入定。所以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的第二卷说:“呼吸像风的人,心中一定散乱,呼吸像喘的人,心情结滞而不通畅。呼吸像气流的人,身心容易疲倦。只有守住微细的呼吸,心情才能宁静,而进入禅定的境界。”
当你呼吸微细绵长,心情宁静以后,运用呼吸来治病就轻易多了。下面,我们来谈谈“十二息治病法”十二息治病法就是我们运用观想呼吸的二十种状态,来产生治病的功效。
1、上息治沉重   2、下息治虚悬       3、满息治枯瘠       4、焦息治肿满   5、增长息治赢损
6、灭坏息治阴膜 7、暖息治冷病       8、冷息治热病       9、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
10、持息治掉动不安  11、和息可通治身体机能的不调        12、补息可滋补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虚劳
善于运用这个原理,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请依此类推。(请参阅《小止观》卷下和《摩诃止观行》第三十二卷)
(三)专用观想的治病方法
前面“十二息治病法”是在呼吸的气息上加以观想。观想的用途很广。譬如我们运动前可以观想自己身体站在大莲花上,面部带着微笑,心情喜悦和乐,观想天上地下,四面八主都有清净的色光明;然后运用深长而且均匀的呼吸,观想白光从鼻孔吸入,一直降到腹腔部,腥部圆满清净,如中秋月轮,再随着呼吸观想腹腔部的白色光明,逐渐上升,散布在全身三百六十个骨节,然后缓慢地从八万四千个毛细孔中散发出来,这种观想方式,对于身心的裨益很大,请详见峨眉山的曼殊大师所著的《成金刚身内功修养学》。曼殊大师所创的“实用锻炼身心法”非常值得学习。因为他把观想和运动配合得很好,每天作,不但费时短少,容易学会,而且又有健身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谈纯粹用观想治病的方法和原理。
1、观想治病的原理
为什么运用观想可以治病呢?因为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凡夫过于执著物质的表相,以致心力脆弱,无法运用心灵的力量来改变外境,所以产生“心随境转”的现象,圣人可就不同了,他们心中没有杂念,心力强而且专一,所以能“境随心转”用心力来改变外境,产生“神通”和“奇迹”的现像。
观想是锻炼心力的一种方法。治疗越严重的病,就需要越精纯的观想。古人“望梅止渴”和“悬沙充饥”都是运用观想到成效的最好例证。《小止观》上面也记载:有一个人患了冷病,他就观想身上生起了热气,对果当真把冷病治好了。
善于运用观想来治病的例子,大藏经中多得不胜枚举。例如: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观想六道的实况。在《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教导弟怎样运用观想六道的实况。在《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教导弟子怎样运用观想来灭除贪爱、憎恨和愚痴等心理的毛病。在治贪淫法、治利养疮法、治犯戒法、治沉迷音乐法、治失心法,以及鬼魅所著种种不安,不能得定的方法。仅就智者大师当时所读的本《杂阿含经》中,佛陀就说了七十二种治病的方法(注:《治禅病秘要法》的“治阿炼若乱心病七十一法”,即摘译自古本的《杂阿含经》中,然而,这些方法当中有许多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很难学会的。现在我们只介绍其中几则较简单的实例:
2、观想治病的实例
(1)用观想治治疗腹部有疾病
从前有一个腹部结了硬块的疾病,他就观想一只金针进入腹部刺散那一小块硬块。这个人天天这样观想,终于有一天腹中的硬块果然没有了。可是腹部却忽然发生疼痛。于是他就去请问善知识,说:”为什么我腹部的硬块好了,却又是会痛呢?那个人就回答他:“你观想金针破除腹部的硬块,可是金针却留在腹部里面。所以你应再运用观想来把那只金针除去。”他回家后,依照那位善知识的话去做,肚子痛的毛病也就痊愈了。
(2)用观想治疗身体虚弱
从前有一个人身体虚弱,后来他观想自己的头顶上有温暖的醍醐,一滴地滴入脑中,然后灌注五脏,流遍全身,滋润肢体。果然治愈了虚劳损伤的疾病。
(3)用观想治疗颈部的毒瘤
从前有一位法师,颈部长了毒瘤。这位师父就天天观想这毒瘤像蜜蜂的巢一样,本来有许多蜜蜂都很快地飞出蜂巢,脓血都从毛细孔流出,像蜜蜂走了以后,只剩下一个空巢。观想纯熟以后,颈部的瘤也就痊愈了。
(4)治吞食蛇影的两种方法
过去有一个吃东西的时候,吞了一种很像小蛇的食物(其实,可有是蛇的投影),分就自以为是真的吞进了一条小蛇,因为他每天都时常这么想,所以生病了。后来一位聪明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趁那位病人下痢的时候,拿了一条死的蛇放在便盆里,然后对那位病人说:“蛇已经出来了!”说也奇怪,从此以后那人的病居然就好了。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很相似的故事,那就是“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典故记载在《晋书》的“东广传达室”。故事虽然相似,可是治疗的方法却回异其趣:乐广有一们很好的的朋友,自从上次离别以后,就很少到乐广东省的家里拜访。乐广就写信去问那位朋,那位朋友说:上回乐广请他喝酒,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当时很恶心不敢喝下去,因为碍于情面。于是硬着头皮喝下了,没想到从那时候起就生了一场大病,直到现在没有痊愈。
乐广看见壁上挂了一把弓,开头很像蛇,他推想,杯中的蛇大概就弓的影子吧。于是他又在原来的地方摆了酒席,派车子请那一位朋友来吃饭。那位朋友在杯中见到了蛇,他说:“这跟我上一次所见到的情形完全一样。”乐广就把原因告诉他。那位生病的朋友,豁然意解,病马上就好。
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来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可是心夫都执著这个假相以为真实,产生了许多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和“杯弓蛇影”的情形很相似吗?所以佛陀才大慈大悲地告诫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第五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当我们的心中没有偏见和执著时,才能解脱苦恼而得到大自在。
(5)转移注意力的治病奇迹
从前有一个人生了一个会致命的恶疮,手臂上也长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疔。他请了一个高明的医师来治疗。那医生对他说:“你这个大疮没有什么要紧,倒是你手臂上的寻疔很严重,有生命的危险,你要好好注意!”病人听了医生这一段话,他就把注意力转移了专门注意手上的小疔,而不去理会大恶疮,久而久之,身上的疮却全部都好了。这也是观想治病的一个好例子。
(6)笑病可不药而愈
从前有一个人每天用功读书想考取功名:后来果然考上状元。没想到从考中状元的那一天起,他就因为太得意笑个不停,他得了很严重的“笑病”。
京城里很多医生开处方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有一位高明的医生把了他的脉以后就很认真而且严肃地说:“你得了必死的绝症!这种病我没有办法治,据我所知,只有一位老先生才能治好你这种绝证,幸好我认识他,稍慢可就不及了!”接着,这位医师很详细地描述病因和将来的严重性。
那状元听说他得了凶险的绝症,而且天下只有一位老先生能治,吓得脸都发青了,再也笑不出来了,急忙放下万缘,专程赶去。他到了那里,没想到老先生说:“你的病全好了,可以回去啦 !因为你得了笑病,药石难治,那位医生不得不用致死的绝症来吓唬你,才能把你的病治好,请你不要见怪。”
十五、运用心力治病的十个条件
运用心灵的力量来治病,需要遵守下面十个条件:
1、信——相信这个方法能治病
2、用——随时常用,以免生疏遗忘
3、勤——用时专精不懈,直到病愈为止
4、常住缘中——常把心放在对治疾病的方法上,而不胡思乱想。
5、别病起因——辨别生病的起因
6、方便——灵活巧妙地运用对治的原是和正确的方法
7、久行——实行还没得到利益时,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继续不断地练习而不生怠惰心。
8、知取舍——知道练习得了益处,就应勤加实行,有了害处,就应马上舍弃
9、护持——明白禁忌的意义,而且不去触犯
10、遮禁——得到利益,不向人夸耀;受到损失,不生怀疑和毁谤。(《贤首五教仪科注》第三十七卷)
假如能够彻底做到这十点,心灵的力量一定能够发挥出来,可产生治病的效果。
这里必须说明的两点是:以精神的力量来治病,需要平常不断练习,有了相当的定力后,才容易奏效。还有,遇到像发烧和胃出血等紧急情况,最好还是赶紧去医院吃药打针,以免误事。
十六、拜佛诵经治病的实例
《北史。上记载:后周时,有一位孝子姓张名元,字孝始。他十六岁时,祖父双眼失明。因此,他就昼夜礼佛,以祈求佛菩萨保佐他祖父。他虔诚地拜了三年。有一天,他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看见经上有“盲人得视”的经文,于是他就点燃了七盏灯光普遍施舍给所有法界的众生。希望我能代替祖父失明,而使他老人家的双眼恢复光明!”他很诚恳地拜了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晚上,他梦到有一位老先生用金郫(治眼病的工具,音毕)在刮他祖父的眼睛,并且告诉张元说:“你不要耽心,三天以后,你祖父的双眼就可以复明了。”张元很高兴地从梦中醒司,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再过了三天,他祖父的眼睛果真完全好了!
住在屏东后火车站的德萌师,十八年因为拜佛而治好了药石不能治的疾病以后,每天拜佛、念佛、诵经长达十支香,从不间断,这十八年来他很少生病,也从不看医生或吃药打针。感冒了,最多只喝两碗姜汤就好了。由此可知,拜佛诵经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十七、怎样化病苦为助缘——因病百起利人的心念和行为
聪明的人生病时能够以病痛来激发慈悲和行善的决心,并使人容易体悟“人生无常”的道理,贪欲和傲慢也会相对地减少。所以,病痛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心智,而且是修道的助缘,病痛会使我们更加奋发图强。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也是由于心志劣弱,常发脾气,不能忍辱和平心静气所造成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会随遇而安,不发脾气了。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用功精进的程度不够,以致道业未成,又不能消除灾难。”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加精勤不懈了。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禅定的功夫不好,才会被病魔扰乱。”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用功修定功了。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应观想:“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智慧不行,不能明白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所以才有病痛。”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更精勤修学智慧了。这就是《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下卷所说的“以病苦为良药。”和《摩诃止观》第三十二卷上所说的:“病痛时也可行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