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号星期五杰森的脸:五十年将相文彦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5:48:45
8.五十年将相文彦博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先代本姓敬,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及宋翼祖赵敬(太祖赵匡胤之祖)讳改姓文。宋仁宗赵祯时,由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后任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等。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文彦博任参知政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拜文彦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管理图籍典册的官署)大学士。再后又曾任河阳三城(原建于孟津黄河南北两岸及河中洲上的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兼领河南府(治洛阳),封潞国公。
    当宋仁宗身体不佳时,文彦博与富弼曾“乞立储嗣”,得到宋仁宗的同意,后此事因故搁置。宋英宗即位后,曾下诏要文彦博入宫朝见,并对他说:我今天登基继位,全靠你的大力支持啊!文彦博听后诚惶诚恐地说:陛下继承大统,这是先帝(宋仁宗)的心愿,也是皇太后协助扶持的结果,我当时不在京城,是韩琦他们作为顾命大臣,承先帝遗愿,辅佐你继统,我确实没做什么事。后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陈升之居相位,宋神宗赵顼下诏,曰:“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迂贤之意。”时任枢密使的文彦博却对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居宰相之上者,独曹利用例外,我愧知礼义,不敢像曹利用那样做。”因他坚决推辞,才没有如诏行事。这表现了文彦博的为人谦让和不伐功归己的个人品质。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文彦博任太尉(最高武职),并再次兼领河南府。宋神宗又说到宋英宗立储之事,文彦博仍称那是仁宗“知子之明,慈圣(仁宗曹皇后)拥佑之力”,而自己没有功劳。宋神宗感慨道:“虽云天命,亦系人谋,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西汉大臣,曾建议立汉宣帝),真定策社稷臣也。”
    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契丹使者来京,由苏轼陪同朝拜宋哲宗。当契丹使者望见文彦博在殿门外时,立即改容说道:这是潞公吗?多么壮伟啊!又拱手曰:“天下异人也!”后来文彦博退居洛阳,西羌首领有名马,请求赠送给文彦博,得到了皇帝批准。故《宋史》说文彦博“名闻四夷,为外国人所敬”。
    还是在宋神宗时,因疏导洛河通汴水,“遏绝洛水”,不再流经洛阳城,给洛阳人带来了许多不便。文彦博便通过朝廷派来洛阳的使者,上言宋神宗,于是神宗下诏,令洛水仍像以往那样流过洛阳。这给洛阳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文彦博辞官后退居洛阳,与邵雍、二程兄弟往来“如布衣交”;又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  仿白居易“九老会”故事,饮酒赋诗自乐,排次序按年龄,不按官职高低。建堂宇,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历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公忠直亮,临事果断”,“虽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卒年九十二岁,追封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墓位于伊川县城关镇罗村西北,有墓冢,冢前有碑。一年四季,多有文氏后人及游客前往观瞻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