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恐怖袭击事件 新闻:一年到头挣点钱 挡得住过年的“人情风”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9:13
核心提示:2012年元旦刚刚过去,2012年农历新年便接踵而至,辛苦一年的人们纷纷踏上归乡之路。在经历过“买票”的荆棘之后,返乡之路未必就此畅快无阻。据新闻报道,一般家庭过年开销林林总总要花上五六千,面对春节期间强烈袭来的“人情风”,很多白领成了“恐归族”。而春节同时也是官员滑向腐败的高危节日,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干部要过一个“廉洁年”。春节,做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真的需要多一点感情,少一点人情。

【核心提示】上个世纪,70年代赊肉过年,80年代花两百元过欢乐年,90年代花上千元迎新年,进入21世纪过年要花多少钱?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每到春节前后,网友们都要在网上晒出过年账,数字有高有低,有辛酸的也有高兴的。昨日有媒体记者就过年开销这一话题进行随机采访,看看不同人群过年的预算和开销是多少?发现一般家庭过年开销林林总总要花上五六千。
●单身白领
月工资+年终奖够用了
受访者:方先生,IT企业白领
主要开支:与女友两人回家路费,孝敬父母、给晚辈压岁钱,好友结婚提前赶礼,预计总开支1.4万,单位将报销交通费60%,实际花费1.2万多。
个人感受:年终奖加上一个月工资足够了。
●工薪阶层
俩月工资+年终奖都不够
受访者:黄先生,在媒体上班
主要开支:孝敬双方父母,给老婆的弟弟买电脑,向双方亲戚拜年,预计总花费2万。
个人感受:俩月工资外搭年终奖还不够,感到压力不小。
●新婚夫妇
为省路费寄钱回家
受访者:冯女士,单位职员
主要开支:想到回家要花三千多路费就纠结。
个人感受:不准备回家过年,给双方父母各寄两千元。
●私企老板
开支上10万 大部分花在应酬上
受访者:姚先生,私企老板
主要开支:宴请客户,给员工发年终奖及公司团拜宴,总开支预计10万元以上。
个人感受:看似花费很大,但只要来年生意更好,值得。
过年消费弹性大 中等收入家庭要花五六千
回家路费、备年货、吃团圆饭、孝敬长辈、给压岁钱、买新衣、送礼、放烟花、外出旅游,这些是过年的主要消费支出项目,构成了每个人的新年第一账。记者调查发现,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总体而言是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如果不计算过年交通费、外出旅游等并非每人消费项目,成都中等收入家庭在蓉过年多数花费为五六千元。
四十年变迁 过年开销节节高
A 70年代借钱过
代表镜头:提前洗好补丁衣服迎新年;买点年货要凭批条。
过年开支:一角多钱一斤的大米,面粉售价跟大米差不多,猪肉卖七角多一斤,尽管很便宜,但穷困人家则是靠借钱、赊肉过了一个年。
基本账单:
1、新衣:几乎都是扯上几尺布自己做,或请裁缝做,总花费也就四五块钱。过年穿新衣还属奢求,多数人穿的还是补丁衣服。
2、年夜饭:菜多肉少,一顿年夜饭花费几块钱。
3、压岁钱:以角为单位,一般为一两角钱,能收到压岁钱算不错了。
4、过年礼品:点心、花生粘、南瓜籽,多数花费一两元钱。
B 80年代抠着过
代表镜头:鸡鸭鱼肉除夕之夜端上桌;小孩穿上新衣盼过年拿红包。
过年开支:过年零食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主要买些鸡鸭鱼肉等年货,另外给孩子压岁钱,购买过年新衣。
基本账单:
1、新衣:有人在商店买、有人扯布请裁缝做,花费10元左右。
2、年夜饭:有鸡鸭鱼肉,自制腊肉端上桌,基本上花费几十元。
3、压岁钱:虽然只有几毛到几元钱,但已开始流行发压岁钱了,这成为小孩过年的最大期盼。
4、过年礼品:送自制腊肉、糖果、饼干、水果之类物品,一般花费几元到几十元。
C 90年代肯花钱
代表镜头:杀猪过年,走亲串户拜年;喜庆烟花染红天空。
过年开支:收入提高了,过年肯花钱了,年货、新衣、送礼、压岁钱等面面俱到。
基本账单:
1、新衣:开始讲究款式、面料、喜庆,基本上家庭成员都要买,花费多为两三百元。
2、年夜饭:家家户户桌上鸡鸭鱼肉不可少,好酒好饮料可谓丰富,花费大约两百元。
3、压岁钱:开始时兴“两位数”,一般为10元、20元,也有给50元、100元的。
4、过年礼品:礼盒装的水果、糖果、腊肉香肠、烟酒、保健品等,礼品较为丰富,花费弹性增大,一般为几十元到百余元。
D 21世纪舍得钱
代表镜头:酒楼餐馆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红包里装的要么几张百元钞要么购物卡。
过年开支:相比于钱更在乎亲情,亲朋好友团聚酒楼吃团圆饭,给长辈晚辈时兴封红包。
基本账单:
1、新衣:羽绒服、皮衣,更加注重“质”上享受,花费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2、年夜饭:称谓改为吃团圆饭,上酒楼下馆子吃,每桌几百上千元,在家自做的好酒好菜好肉也要花几百上千元。
3、压岁钱:一般是双数的“三位数”,200元、400元……甚至上千元。
4、过年礼品:大礼包的保健品、高档酒,小礼包的虫草、购物卡,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来源:和讯网 作者:杨富

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在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的话就不回来了”。
众多网友跟帖称“你并不寂寞”,有人将这些因受节日回家种种烦心事折磨而决定不回家的人,统称为“恐归族”…

元旦您是怎么度过的?不少人在2012年的第一天就奔赴在“随礼”的路上。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被很多人认为是结婚随份子的最高年,2012年农历年关将至,更多人还将面临人情消费的考验。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当下,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大经济负担。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拜师、招工参军、看病求医、乔迁新居等各种由头引起的五花八门的人情礼难以胜数。
原本是表达人与人之间情谊的“人情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物质化”、“金钱化”,从情谊往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感情投资”。不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表达变了味道,也给人们带来不小的经济包袱。
面对人情消费,不少人不赞同,但事到临头却又不得不“随大流”。而一旦进入“人情消费圈”,“投资”给了别人,又不愿意“到自己为止”,怕吃金钱亏。结果,人情消费的链条就愈发紧密。
其实,用来增进感情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用金钱的多少表达感情的薄厚。古人就有“君子之交淡于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名言。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人情关系,一方面需要人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逐渐刹住这股人情消费风。 (肖 岚)
“年光族”的账单
春节回来上班,一些年轻同事纷纷抱怨,春节长假花销巨大,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积蓄所剩无几。网上论坛中,关于职场新人的过年开销,更是五花八门。
“北漂”黄于在网上贴出了过年的账单明细:给父母买衣服,不超过1000元;给自己买衣服,200来块钱;亲友礼物,花费500元左右;北京到福州的往返机票,打完折1074元/单程……加上其他交通费,共2700元左右。此外,堂妹表妹和侄女儿,压岁钱600元;过年期间浙江的亲友结婚,礼金500元,外加600元车费。春节期间总消费,接近10000元。
多位网友表示,自己回家的成本,跟黄于差不多,“几乎勾销了一年的存款”。
在英国BC公司广东办事处供职的朱莉,向记者详细“申报”了“过年账单”:从深圳飞昆明机票1050元,搭车回攀枝花;回来时,从攀枝花乘火车到成都187元,成都飞回珠海1480元;此外,朱莉给妈妈买礼物花了300元,过年时恰逢家里换饮水机,朱莉自告奋勇出了600元;其他开支,同学聚会,几乎都是AA制,大概200元;还有去亲戚家串门,给了小孩子红包200元……加起来,总共4017元,赶上一个月工资了。
不管是1万还是4000元,这些钱对于刚刚工作一两年的职场新人来说,几乎花光了他们一年的“结余”。一些人发微博说,过去说“月光族”,我们现在成了不折不扣的“年光族”。
家在河南洛阳的女孩张敏,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月薪2500元左右,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年的“收支表”——在五棵松附近与女同事合租房,每月每人大概700元;公司地点在西坝河,每天地铁换公交,一个月交通费将近200元;通信费150元,吃饭500元。平常只是逛逛街买买衣服,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开支平均压缩在200元以下。这样,每月能攒750元。年终时,公司发了一笔2000元的年终奖。一年下来,张敏省吃俭用攒了10000元。
张敏拿出1000元,给爸爸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买了一盒营养品,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硬座票,因为火车票实在太不好买,只买到一张站票,“没办法,站票能比卧铺省一点点。”于是,她拎着大包小裹,在火车上站了一夜。
回到家里过年,张敏给小姨买了一件衣服加一些营养品,用去600多元。按理小姨不应该是张敏“孝顺”的对象,“但我工作离家远,很少回去一趟,平常都是小姨陪我妈。”此外,张敏给二姨家的小孩送了两套丛书,花去几百块;又给舅舅家的女儿买了套衣服;每次回洛阳还要去看她爷爷,给了爷爷200元。除了给亲戚们买礼物,张敏还给了妈妈7000块钱。“一开始我妈妈说不要,让我自己买点好吃好玩的,对自己好一点。我就把钱打到她卡上了。”张敏说,她一直希望妈妈在洛阳买一套房子安度晚年。“我知道我攒多少钱都不够,能承担多少,就承担多少。”     现在,张敏的账上不足1000元了,“给家里这么多,其实也挺有成就感的。但新的一年,我必须更加努力工作赚钱,不然还要当‘年光族’了。”
关注“恐归族”:春节何以变成“春劫”?
新华网南宁1月27日专电(覃星星 辛林霞)如今“常回家看看”对很多人而言已经有不少难度,越来越多外出打拼的“恐归族”面对“过年为什么不回家?”这个问题,正遭遇着各种各样的“心病”,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上,事业、爱情、生活正在成为现实与老家之间的“分水岭”。
出来打拼的年轻人怀揣着还没能实现的种种梦想,不少仍然单身的青年男女不回家过年的重要原因是害怕父母催婚。“过年回家免不了同学聚会,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同学结婚了或者那个同学生孩子了之类,那时自己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在北京教委下属一家教育服务机构上班的高先生,说起春节不回家语气很无奈。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对许多外出打拼的人而言,确是“生存不易”。春节回家也许花销不菲,但这还是小事,回想当初义无反顾出门闯荡的誓言,最重要的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的慨叹,不由得止住回家的念头,春节在不少“恐归族”眼里也变成了“春劫”。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认为,过春节本来是件喜庆的事,可对那些仍在打拼中、对现状仍然不满、感叹事业无成的人而言,却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他们觉得自己在城市还没完全站稳脚跟,还没有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也不是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只是觉得混得不好而没脸回家,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年轻人的“恐归”心理跟他们的价值观不无关系。“老一辈对乡土的怀念单纯而深厚,现在的情感有些物质化了。因此,物质和情感的双重付出让一些年轻人有些不堪负荷。”
“酷抠族”传经验 “富日子穷过”省钱过年
春节,亲戚朋友一大群,三头六臂也探不完,回到家花费特别多,一年的存款几天就花光了。因此,城市白领对回家的路途也只能“望而却步”,这也多多少少折射出了一些“恐归族”的心酸和无奈。而“酷抠族”却对回家过年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们平常就在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即使是到了过年大花费的时候,“酷抠们”也能千方百计省钱,“抠”出一个幸福的春节来。
不打的不“血拼”,上班记得爬楼梯;不下馆子不剩饭,家务坚持自己干——这首略有夸张意味的打油诗,正是用来形容金融危机后,都市里大量涌现出来的一个新兴族群——“酷抠族”。他们有着高学历和高收入,却天天拿着算盘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也就自然成了各大网站、论坛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在许多贴吧里,《酷抠教你回家过年》、《抠出来的过年钱》等贴子也备受网友们的关注,过年回家,“酷抠们”虽然不能“腰缠十万贯,骑鹤回扬州”,但是,他们“一分钱掰两半儿花”、“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的生活理念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洒脱?
酷抠族过年了我们照样
抠“酷抠”才是真“时尚”
其实,“酷抠族”可绝对不是大家眼里的贫困族,更不是守财奴,精打细算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谁规定了有钱就不能过穷日子?粗看之下,“酷抠们”无论是外出吃饭下馆子,还是平常的交通费、旅行费,或是钟点工的开销,都在忙着为自己省钱。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用为生计发愁,只是在常年的高压工作之下,他们开始试着去思考幸福的本源。本来也是如此,在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里,“时尚”的概念如过眼云烟般变得飞快,今天流行的东西,没准儿明天就落伍了。“酷抠们”认为,简简单单地追求本真,这就是永恒不变的“时尚”。比如说放长假时,他们会带上简单的行李去民风纯朴的农村,过几天鸡鸣而起、日落而息的逍遥日子,并且常常乐不思蜀。吃饭时,水果和蔬菜是他们的最爱,甚至有的“酷抠”在乡下租块地自给自足。下班后,他们穿上舒适的T恤与休闲牛仔沿着马路边散步,也能活得逍遥快活。总而言之,如今的“抠”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为了一种境界,在富裕时将可省之处省却,把自己的生活逐渐过滤到精致、精品。
“抠”出幸福春节
“酷抠”的理念是既要“抠”,又要“酷”,最好是花一块钱就能买到十块钱的东西。众所周知,春节过年是一个“大花费时节”,各种名目的费用常常让大家束手无策。面对这样的窘况,“酷抠们”当然有着自己的办法,只要是能够省钱的地方,他们统统不会放过,在“抠”的道路上,他们自然是要一条胡同走到黑。就拿过年这事儿来说,首先就是如何回家,他们能坐火车的,绝不坐飞机,能坐硬座的,绝不买卧铺。家隔得近一些的,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找人“拼车”,多找一个人就能省一半的钱,何乐而不为呢?到家后,就算是再忙再累,他们也坚持在家里弄年夜饭,不仅仅是省钱,而且家庭气氛也更温馨,剩的饭菜还能下顿接着吃。过年嘛,当然少不了送礼,对那些花花绿绿,来来往往的礼品,“酷抠们”从来都是东家提来的,就送到西家去,反正横竖不会自己掏钱去买礼品。至于小孩的红包,“酷抠们”也不会给的太多,过年图的是一个喜庆和团聚,包一个吉利的数字给孩子就是了。凡此种种过年“抠法”,简直不胜枚举。不过,“酷抠族”这种特有的“时尚抠法”也的确给在过年金钱问题上“恐归”的白领们带去了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让他们在是否归家的问题上不再纠结,也让人们明白,原来过年“抠门”也可以很“酷”。
酷抠族他们到底有多抠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人“抠”,多多少少是带着一些讽刺的意味的,甚至是在说那个人已经到了吝啬的地步。但在广大的“酷抠族”之间,他们却经常互相调侃对方为“抠抠”、“小抠”,大有惺惺相惜的味道。他们的口号是:“将酷抠进行到底!”“我是酷抠我怕谁?”等等。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在平常的生活中,这些“酷抠族”们到底有多“抠”?
交际:对频繁交际说NO
“都市酷抠族”其实都崇尚简单的人际关系,凭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吃饭,他们讨厌虚伪,追求真诚,情感泾渭分明,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喜欢的就“张开怀抱”,讨厌的就“我先走了”,简单得像个孩子,他们踏踏实实地干事业,做学问,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在工作上,而不是消耗在无谓的应酬上,他们对频繁交际说NO!
居住:把一切多余的东西拿走
“酷抠族”他们的家没有统一的布局,但却有着一个相同的特点:简约。他们摈弃了一切粗放和奢华的修饰,强调简洁通畅来疏导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理念是:把一切多余的东西拿走!甚至许多“酷抠”家里的客厅都随意而空旷,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沙发明显是一个多余物!
饮食:把“绿色”都端上餐桌
“酷抠族”们早已厌倦了每天吃吃喝喝的应酬,渴望的是简单而又符合营养的饮食。早晨冲杯麦片,午餐是快餐,晚上有时间做顿晚餐也是去繁从简。
爱情:结婚发个E-mail
“酷抠族”们不仅生活上极其简约,就连他们的爱情也异常朴素。有的“抠抠”们结婚根本就不设宴请客,也不提倡浪费,他们采取“素婚”的形式,只是发个E-mail告诉了几位要好的朋友,就悄无声息地结了婚。这是一种简单的爱情,没有太多的附加条件,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不怕人们的指指点点。
穿衣:自己穿着舒服就行
在他们的眼中,装扮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在普通人眼里,“酷抠”们的装扮往往有一点点酷的味道,极具个性。他们说,繁文缛节的日子其实是为他人生存的日子,简约才是个人理想的生存方式,自己穿着舒服就行,别人看着舒不舒服,那可就顾不上了!
娱乐:在“低调”中享受
“抠”并不代表着他们没钱,其实他们是收入中上的一群人,但他们的娱乐却有些低调。他们现在最喜爱的休闲方式,是在家里享受家庭影院的乐趣,听听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大片。他们认为,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和电影,这种感觉最为踏实、轻松、愉悦,这是一种和谐、快乐和幸福。
“都市酷抠族”的三纪律:
→1能省则省。
→2不能省,也要省。
→3如果非要花钱不可,那一定要保证“一分钱,十分货”。
“都市酷抠族”的八注意:
→1尽量不打车,如果非要打车,打到你能步行的地方就OK。
→2尽量在公司打电话。如果离公司不远,跑也要跑回公司打电话。
→3登录各大“二手”网站。因为这样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二手”都能当“一手”用。
→4就算是去菜市场买菜,也要分时间段,拿捏准各个“便宜点”才是买菜之道。
→5去酒吧永远是和朋友一起去,因为这是一个AA的时代。
→6简化你的娱乐过程,因为有时候玩,玩的就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7抵抗完美主义的侵袭,因为你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8学会变废为宝,有些东西并不是不能用了,而是你没有找到用它的地方。(从一)
90后“态度哥”网上PK恐归族 引春节红包论战(图)
有人说,网络成名很容易,只需要一个观点、一场论战就成。最近,一个90后的网友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因批评恐归族(害怕回家的人)“没钱包红包就不敢回家”这种态度而走红的“态度哥”———他抛出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数轮口水战,在短短五日里,他就经历了网友们由赞许到质疑、再由质疑到崇拜的心路历程。
起因:恐归族引出态度哥
本月5日,网友“哥服了你了”在华龙网两江论坛上发帖称,自己成了恐归族———已经年过三十,既没女朋友又没钱,春节回家没法给晚辈孩子发红包,压力很大,以至于不敢回家。
这引来了一位90后网友发帖反问:春节回家长辈一定就要给晚辈红包么?没红包钱就不回家了?春节回家人们的心情都应该是放松的,不应让红包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和压力。何况长辈也没有绝对的义务要给晚辈红包,孩子也不应该一味地向父母和长辈索要红包。
此帖一出,网络上一片哗然。该90后网友也因此被众网友封为“态度哥”。据悉,他是一名印度尼西亚华裔。
发难:被质疑“不懂传统”
短短几日,态度哥的言论就在网上迅速传播,天涯、新华网、优酷网等上百家网站转载,百度上出现上万条有关此帖的消息。跟帖中,虽然部分网友表示支持,但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印尼长大的态度哥不懂中国春节的习俗,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包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长辈对晚辈发红包已经成为习惯。
网上的质疑声很快就有了效果。态度哥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几天连朋友都称他不懂中国文化,不应该乱说话,有网友还满世界的人肉搜索他,这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倒戈:一日之间大逆转
网络的爱恨情仇可能真是在一闪念之间。10日,为更加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想法,态度哥再次在两江论坛发帖。这一次,态度哥稍微转变了一下角度,号召90后网友一起行动起来,在过年时给父母和长辈包一个红包,送上自己的心意。
事情在此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帖子发出去不到一个小时,就有数百位网友跟帖回复表示支持,质疑声一日之间突然消失,对态度哥的溢美之词充满论坛,曾经对其抱有质疑态度的网友似乎也转而同意起了他的观念。不少人都声称,支持态度哥要在过年时给父母送红包的提议。
他触碰了网友的内心
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周矩称,如今“过年”被戏称是“过年关”,由于就业不乐观、物价上涨、收入增长缓慢、单身大龄青年增加、春节期间红包支出过大等多方面因素,广大网友普遍感到压力巨大。在这种背景下,网友“哥服了你了”的情绪发泄和态度哥的反驳迎合了大量普通网友的内心世界———虽然现实很无奈,但年终究还是要过。另外,态度哥的90后印尼华裔身份和他极富哲理的话语之间也形成了巨大反差,潜意识中迎合了一些人对于反传统文化的需要。
他已在我市高校留学三年
据记者采访得知,态度哥名叫Agus salim,今年20岁,印度尼西亚华裔。其父母在雅加达开米店,生意还不错,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目前已在重庆某高校留学三年。
记者:当时在网上发言的意图是什么?
态度哥:我有个幼稚梦想,那就是让节日(特别是春节)过得更现代,变得轻松、无压力。
记者:你身边的朋友是支持还是反对?
态度哥:大部分表示支持。有一些老人就对我说,很希望孩子能对自己表达一些爱和感谢。还有一些同龄人说,他们其实很想让他们父母开心,但没能力也没机会去做。
记者:你理想中的春节应该怎么过?
态度哥:人们不太在意面子,没钱买新衣服就算了,发红包也不必关心钱多不多。最重要是家人一起相处,互相表达亲情。晚辈们可以送祝贺卡或者小小的礼物给长辈,没有压力,只有开心快乐。
一月成"送礼"高发期 各地检察官拒礼拒请过"廉节"
一月缤纷季,廉政敏感期   将“廉节”进行到底
拒礼拒吃请,修身修“洁”气
看检察官――

姚雯/漫画
一条消息
【河南:社旗县检察院】
元旦后上班的第一天,河南省社旗县检察院内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检察长赵新强在节假日点评会上表扬了两件事,一是反贪局干警信燕舞节前拒收贿金5000元,二是公诉科干警李铮拒绝了当事人的宴请。
2011年12月29日,信燕舞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城郊乡某村党支部书记张某贪污了建垃圾处理场的占地补偿款,并伙同其他村干部私分了原村部平房拆除后开发成商品房的卖房款,另外,县里拨付的4万元新村部建房款没有在村财务账上显示。信燕舞向局领导和主管检察长汇报后,被安排到该乡调取账本。
29日下午,一个在乡政府工作的熟人找到信燕舞,说张支书体谅检察官办案辛苦,晚上想请办案组的同志们一起吃顿便饭。信燕舞当即婉言回绝,并打电话通知同组办案人员:当事人已听闻查账的事,若有宴请绝不能答应。接着,张某又打来电话,说晚上想到信燕舞家里坐坐,再次遭到拒绝。
30日晚上,张某委托的人来到信燕舞家,闲聊几句后,放下5000元现金就走。信燕舞抢上拦住:“对不起,你一直是我比较尊重的人,以前工作中遇到难题,我都打电话请你指点。可今天,你给我的印象却大打折扣。谁都有三朋四友,但替朋友办事要讲原则。请你把钱拿回去,再帮我劝解当事人,有问题就勇敢承认,没问题就相信我们会秉公办理。”一番话,说得来人心服口服。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
2011年12月30日,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祁某来到公诉科干警李铮家,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在某宾馆订了一桌酒席,请李铮赴宴,并拿出几张购物券以示心意。李铮当即谢绝,“老祁啊,让你取保候审是考虑到你知错能改,且一家老小都需要你来照顾。这是院里慎重考虑后依法作出的决定,不是我个人对你的恩惠。你要表示感谢,是不是该给检察院每个人都送一份?”祁某被问得哑口无言,心里却很服气。
原来,祁某的前妻李某是社旗县农保所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因涉嫌职务侵占携款30余万元外逃。公安机关经侦查,认定祁某与李某虽然在2006年离婚,但他们未成年的儿子在郑州上学期间,李某经常到郑州看望。有证据证明,近期祁某与李某有过接触,祁某清楚地知道李某的下落。随后,祁某因涉嫌窝藏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进入公诉程序后,经检察官做思想工作,祁某如实交代了藏匿李某的犯罪事实。考虑到祁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而他的母亲已90岁高龄,在家无人照顾。本着人性化办案原则,该院决定对祁某作取保候审处理。
(本报记者赵国勤 通讯员宋德明 赵学玉)
一张存单
【江苏常州:武进区检察院】
“1月份节日多,考验也就多,大家得时刻绷紧弦儿。我们的所作所为,当事人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听了院领导的这番话,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控申科检察官庄亚仙又想起了老方。
说起老方,控申科干警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上世纪90年代,他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老方认为法院判决有误,自己应当无罪,十多年来一直不停地上访,要求启动再审。因其申诉理由不成立,省市两级法院都先后予以驳回。2011年8月,老方来到武进区检察院,要求检察机关解决他的问题,该院依程序受理了案件。从此,老方成了控申接待室的常客,几乎每星期都要来坐坐,每次都不是空手而来。炎炎夏日,他捧个大西瓜送到接待室,说是给检察官们解解渴;大闸蟹上市了,他又拎来一篮子,说让检察官尝尝鲜……这些“小礼物”,都被检察官耐心说明办案原则后拒收了。
201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庄亚仙正准备下班,老方又来了。“庄检察官,我这里还有些东西要交给你们。”老方从包里拿出一叠材料。“老方,你这是什么意思?”庄亚仙接过材料,却看到上面放着一张存单。“我的案子麻烦你们了,你们帮我办案可能要出差,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这里面有一万九,就当我给你们的办案费用。”老方回避着庄亚仙的眼神,有些不自然地说。
“老方,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啊,你快收起来吧,我们办案有专门的经费,不用你出钱!”庄亚仙一边说一边为老方倒上荼。“那就当我的一点心意吧。为了我的案子,你们费了不少心。我一趟趟来,你们都不厌其烦地跟我解释。上次陈检察官给我读原先的供述,我看到她做的阅卷笔录都有好几十页呢,工作真细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谢谢你们。”“认真负责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您放心,案件我们一定会秉公办理,但存单您一定得带走。交往了这么久,我们的纪律您还不知道吗?”庄亚仙语重心长。
“就冲清廉这点,我相信你们!”老方收起存单,临走时这样说。
自打存单被拒,老方就再没来过检察院,直到2011年11月初的一天,案件复查结论出来,办案检察官打电话通知他来取通知书。当天早上,老方来了,检察官向他宣布了复查结论。虽然申诉理由仍不成立,他却握住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上访十来年,这回我是真的服了!”
(本报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朱晓燕)
中纪委发廉洁令,怎样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良好风尚。(人民日报,12月29日)
每年元旦春节前夕,中纪委监察部都要发出通知,就廉洁过年过节提前打预防针,这无疑是一种爱护与保护措施,目的在于提醒党员干部不要犯低级错误。
但是,对于极少数贪腐者来说,这种训勉恐怕是春风不入驴耳。任你这里怎么再三强调,他那里依然我行我素,有的甚至认为纪委的提醒很烦人。从近年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少贪腐者都是利用逢年过节之节,打着收礼送礼的幌子,大搞行贿受贿的勾当。远的不说,就拿近日开庭受审的原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天福来说,他在法庭上还振振有词:收礼和送礼不等同于受贿和行贿,“茂名有惯例,逢年过节下属都要给上属送礼,我收礼送礼也是延续这个惯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么,中纪委的廉洁令如何才能起到警示作用,笔者认为要点有四:
一靠“宣”。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中纪委的廉洁令,大张旗鼓地宣传“逢年过节更要廉洁”的道理。具体而言,这就需要对贪官的歪理谬说大张挞伐,对搞歪门邪道的人大加揭露,让廉洁的人香起来,让贪腐的人臭下去,真正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在笔者看来,年节之际送礼收礼,在民间本是亲朋好友之间表达友谊、相互联系的正常之举,礼品礼金价值也不高,而且是礼尚往来,绝没有官场受贿行贿那样只收不送、动则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道理。而区别送礼收礼与行贿受贿的标准也很简单,一看额度,二看对象。行贿受贿者不过是假借节日以遮颜面,实则干的是钱权交易的勾当,其行为是对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亵渎,已超出了一般人际关系的礼尚往来范畴,必须严抓落实。
二靠“文”,以文化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彻底瓦解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收礼送礼”之类的腐败风之所以盛行,与廉政文化的缺失大有关系。不少人信奉“厚黑学”,把见不得人的勾当视作“潜规则”来奉行,总认为不请客送礼就办不了什么事,结果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都受到污染。其实就算是被斥为 “蛇鼠之智”的谋略学鼻祖《鬼谷子》,其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手段,也是把送钱送物之类的结交之道视为末流的。
因此,我们要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着力用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高地,弘扬清风正气。文艺部门要抓作品,抓精品,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有说服力、感染力、渗透力的廉政文化精品,以清风驱浊气,荡涤人们心里的阴暗面,以真善美抗击假丑恶,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避免具体描绘封建社会勾心斗角、作为“审丑”一类的庸俗作品出现。
三靠“察”。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年节期间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在年节期间违反《廉政准则》的行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严格控制财务的支出和公车的使用。同时,要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严禁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等等。对顶风违纪的,一经查出,要坚决曝光,以起到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四靠“惩”。惩处有力,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威慑力。对利用年节之机搞腐败的人要坚决查处,绝不留情、绝不手软。今年是换届之年,对利用节日之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以及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更加从严查处。吏治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也是干部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以往资料显示,不少查出来的贪官,其供述出来的买官保官者不少,对这些买官的,就要让其从什么地方来,回什么地方去,其原来是什么职务,就回去干什么工作,甚至还要贬官一级,把贪官卖出去的官帽子再收回来,而不只是收缴贪官的贪腐所得。如此方能震慑那些通过买官以图晋升的侥幸者,避免贪官倒了、卖出去的官却照做的情形出现。
回家过年需备多少钱? 中等收入家庭要花五六千

【核心提示】上个世纪,70年代赊肉过年,80年代花两百元过欢乐年,90年代花上千元迎新年,进入21世纪过年要花多少钱?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每到春节前后,网友们都要在网上晒出过年账,数字有高有低,有辛酸的也有高兴的。昨日有媒体记者就过年开销这一话题进行随机采访,看看不同人群过年的预算和开销是多少?发现一般家庭过年开销林林总总要花上五六千。
●单身白领
月工资+年终奖够用了
受访者:方先生,IT企业白领
主要开支:与女友两人回家路费,孝敬父母、给晚辈压岁钱,好友结婚提前赶礼,预计总开支1.4万,单位将报销交通费60%,实际花费1.2万多。
个人感受:年终奖加上一个月工资足够了。
●工薪阶层
俩月工资+年终奖都不够
受访者:黄先生,在媒体上班
主要开支:孝敬双方父母,给老婆的弟弟买电脑,向双方亲戚拜年,预计总花费2万。
个人感受:俩月工资外搭年终奖还不够,感到压力不小。
●新婚夫妇
为省路费寄钱回家
受访者:冯女士,单位职员
主要开支:想到回家要花三千多路费就纠结。
个人感受:不准备回家过年,给双方父母各寄两千元。
●私企老板
开支上10万 大部分花在应酬上
受访者:姚先生,私企老板
主要开支:宴请客户,给员工发年终奖及公司团拜宴,总开支预计10万元以上。
个人感受:看似花费很大,但只要来年生意更好,值得。
过年消费弹性大 中等收入家庭要花五六千
回家路费、备年货、吃团圆饭、孝敬长辈、给压岁钱、买新衣、送礼、放烟花、外出旅游,这些是过年的主要消费支出项目,构成了每个人的新年第一账。记者调查发现,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总体而言是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如果不计算过年交通费、外出旅游等并非每人消费项目,成都中等收入家庭在蓉过年多数花费为五六千元。
四十年变迁 过年开销节节高
A 70年代借钱过
代表镜头:提前洗好补丁衣服迎新年;买点年货要凭批条。
过年开支:一角多钱一斤的大米,面粉售价跟大米差不多,猪肉卖七角多一斤,尽管很便宜,但穷困人家则是靠借钱、赊肉过了一个年。
基本账单:
1、新衣:几乎都是扯上几尺布自己做,或请裁缝做,总花费也就四五块钱。过年穿新衣还属奢求,多数人穿的还是补丁衣服。
2、年夜饭:菜多肉少,一顿年夜饭花费几块钱。
3、压岁钱:以角为单位,一般为一两角钱,能收到压岁钱算不错了。
4、过年礼品:点心、花生粘、南瓜籽,多数花费一两元钱。
B 80年代抠着过
代表镜头:鸡鸭鱼肉除夕之夜端上桌;小孩穿上新衣盼过年拿红包。
过年开支:过年零食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主要买些鸡鸭鱼肉等年货,另外给孩子压岁钱,购买过年新衣。
基本账单:
1、新衣:有人在商店买、有人扯布请裁缝做,花费10元左右。
2、年夜饭:有鸡鸭鱼肉,自制腊肉端上桌,基本上花费几十元。
3、压岁钱:虽然只有几毛到几元钱,但已开始流行发压岁钱了,这成为小孩过年的最大期盼。
4、过年礼品:送自制腊肉、糖果、饼干、水果之类物品,一般花费几元到几十元。
C 90年代肯花钱
代表镜头:杀猪过年,走亲串户拜年;喜庆烟花染红天空。
过年开支:收入提高了,过年肯花钱了,年货、新衣、送礼、压岁钱等面面俱到。
基本账单:
1、新衣:开始讲究款式、面料、喜庆,基本上家庭成员都要买,花费多为两三百元。
2、年夜饭:家家户户桌上鸡鸭鱼肉不可少,好酒好饮料可谓丰富,花费大约两百元。
3、压岁钱:开始时兴“两位数”,一般为10元、20元,也有给50元、100元的。
4、过年礼品:礼盒装的水果、糖果、腊肉香肠、烟酒、保健品等,礼品较为丰富,花费弹性增大,一般为几十元到百余元。
D 21世纪舍得钱
代表镜头:酒楼餐馆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红包里装的要么几张百元钞要么购物卡。
过年开支:相比于钱更在乎亲情,亲朋好友团聚酒楼吃团圆饭,给长辈晚辈时兴封红包。
基本账单:
1、新衣:羽绒服、皮衣,更加注重“质”上享受,花费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2、年夜饭:称谓改为吃团圆饭,上酒楼下馆子吃,每桌几百上千元,在家自做的好酒好菜好肉也要花几百上千元。
3、压岁钱:一般是双数的“三位数”,200元、400元……甚至上千元。
4、过年礼品:大礼包的保健品、高档酒,小礼包的虫草、购物卡,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来源:和讯网 作者:杨富
(责任编辑: 邱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