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女儿奥巴马女儿:农民,凄凉的晚年谁来为你养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1:20
农民老人养老靠捡破烂农民老人治病靠烧香拜佛

10月31日
  佝偻的身躯,蓬乱的头发,在路边的污水沟里半侧身弯曲着腰去捡拾一个比香烟盒略大的纸板。由于弯腰、侧身过久,当她捡到后抬起头来,已是喘着粗气,站在路边上面无表情地大口大口喘着气。这时,我才看清她已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

  到永胜县三川镇,我是应在丽江市认识的一位卢姓大姐的邀请而来,这位卢大姐是位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她的心底非常善良,尽管她在外已有十多年,现在在丽江市开一家素食餐馆,生意也比较好。可她总是时常牵挂着老家的一些孤寡老人和生活艰苦的人们,在她的餐馆吃饭时我们认识,当她知道我所从事的工作后,就邀请我到她老家去,看能不能帮一些困难的家庭解困。我结束了丽江和宁蒗的帮扶考察后就绕道到了这里。因我原本计划结束丽江市、宁蒗县的帮扶考察后就进入四川回上海休整了。

  这天上午我到了三川镇所在地金官(原金官镇,现合并三个乡镇改为三川镇),那位在丽江的卢大姐她早晨从丽江赶回来与我在她的家乡会合。当我到了金官第一个进入视线就这位捡拾破烂的老人。

  我与卢大姐见面后,她给我说要去的第一户人家是一位依靠捡破烂为生的老婆婆家,此刻我想到在马路边看见的那位老人,莫非就是去她家?放下随身携带物品,吃过午饭我就匆匆前往。当我们敲开一扇紧闭的大铁门,走进一个比较整洁、宽敞的院落,院角一处还养着一只蹦来跳去的猴子,我心中开始纳闷,这么好的一个院落,怎么还会有人靠捡破烂为生呢?

  就在我暗自思忖时,卢大姐给我指着在这个院落一处不起眼的角落说:“那个房子就是那个老人住的地方,她是一个人住在这里。这个大院子不是她家,只有那间土坯房子是她的。”我这才明白,原来老人与这个大院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她的住处被人家包围在里边而已。当我们弯腰、低头走到那间“房子”跟前时,才看到没有人在屋内。院中的邻居说老人捡破烂中午不回家,老人一天只吃早一餐晚一餐,从不见她吃午饭。卢大姐给老人的邻居留下话,请帮忙告诉她回来后晚上等我们。

  离开老人的住处,卢大姐边走边告诉我,老人有个儿子,也有孙子,她并不是一位孤寡老人。可是由于儿子为人老实又没有文化,所以从不敢出门打工挣钱,就在家种地。他全家的生活都依靠他和母亲两人的土地(人均七八分,不到一亩地),可他生有两个儿子,正在长身体,口粮基本上只能勉强糊口。其次母亲年岁已高,早就不能下地干农活了。母亲的土地儿子和儿媳就种着,每年给老人三百斤稻谷,让老人单独生活。可这三百斤稻谷辗成米就只有二百来斤了,怎么也不够老人一年的口粮。还有老人的穿衣和油盐酱醋根本没有着落,儿子连自己一家四口的日子都难以为继,哪里还有什么余钱和余粮来赡养老人?

  就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农村老婆婆,就只有力所能及地捡拾一点破烂勉强度日。可是在这个四周都被大山包围着的小小盆地中的乡镇,人口和人流量都极其有限,就是在乡镇集镇所在地也捡拾不到多少破烂。

  我们没有见到老人,出门后在卢大姐的带领下去了镇上的一家养老院。这家养老院里只有三位老人,也都是老婆婆。一位已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因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吃饭就依靠另外两位老婆婆给她送一点饭菜。那两位老婆婆也已经七十多岁,她们帮那位瘫痪的老人席地把被窝铺在地上,便于她爬出爬进、吃喝拉撒。能够走动的两位老婆婆虽然生活是在自理,但是她们的生活来源都是完全依靠自己搞来食物,养老院唯一能给她们的就是一间不透风不漏雨的住处。她们也同样加入了捡拾破烂的队伍,同时她们还多了一样让我大为吃惊的“创收”和“治病”方式。

  当两位老人对我们讲起她们在养老院的生活时,我生平第一次听到如此的“养老院”。三位老人,一切的生活全部依靠自给自足,也就是说食物的来源要依靠自己“生产或者筹集”,购买蔬菜和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的经济来源也是自行解决,穿戴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来可把三位老人给逼上梁山了,一位瘫痪不能行动,就剩两位老人,三个人要活下去,怎么活?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为棘手而又苦涩的问题,生命也不能轻易放弃,两位老人就开始在这家“养老院”继续为生存而“劳动”。

  白天,能够行走的两位老人出门捡破烂,晚上回来学习手工制作香烛。香烛一部分卖给一些她们熟悉的一些好心的信仰佛教的村民,此一项可以给她们逢年过节贴补一点,另一半香烛就留作自用。自用的这部分就是我前边说到的“治病”,怎么“治疗”呢?就是每天焚香拜佛,为自己和那位已经瘫痪的老人祷告,祈求神仙、佛祖祛除她们的疾病,减少她们的病痛,这也就是三位老人的“医疗保障”。

  看着她们吃的一些食物简直不如泔水桶里捞出的残羹剩汤,我的心就象被她们焚烧的香烛般灼烫着疼!我问她们是否还有亲友,结果她们的回答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两位家里都有儿女,可是儿女的日子过得不比她们强到哪里去。由于儿女们的日子过得也非常艰难,什么孝敬、赡养老人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如同登天,看着自己的妈妈受苦受难,儿女们也只有无奈、苦涩地仰天长叹。三位老人也只能寄居在这个所谓的“养老院”养老了!

  晚饭后,我们又去了那位独居老人的“家”中。她正坐在门口等着我们的到来,看到我们后急忙站起,蹒跚着迎了上来。我们示意她不要过来了,她还是坚持向我们走了过来。

  推开门,还未进入老人的居室,一股呛人的霉变味扑鼻而来:在两间泥土篱笆墙的窄小屋子里,杂乱地堆放着捡拾回来的垃圾、破烂,在屋门一旁的小小空间里放着一个很小的煤炉子,炉子上放着三只不同大小烧得黢黑的搪瓷杯,另一旁的一个大点的盆子里放着一个小盆子,盆子里盛的就是老人的食物(见照片)。

  看到这一切,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在下午我就已经知道了老人的一些情况,能埋怨谁呢?责怪她的儿子不孝敬老人?我无法去评说什么,我只觉得老人太可怜了!老人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究竟是谁的错?是老人自己的错?是儿子的错?还是社会的错?我无法去评说。

  我让老人坐下来说会话,其实我已经无话可说,只是想在老人跟前坐坐。我坐在了老人的对面,伸手握住老人的手,就这样我默默地握着老人的手坐了许久,之后起身与老人告别。

  临别,老人送我们出门时,她说的几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震撼了我的灵魂。她说:“开放了,农村的老人依不上儿女们了,农村的人老了不知道能指望谁给口饭吃给口水喝?国家让我们依靠儿女,这都是瞎话。国家的人(在老人记忆和印象中在城市的居民和工作的人都是国家的人),儿女也都是挣钱的。他们有退休,退休还有钱,农村的老人一直要干活干到死,要不然就要饿死。农村人的儿女都是农民,挣不来钱,反而要管老人,管得来吗?管不来了,我捡点破烂还能买碗饭吃,还有动不了的就只能等死。我不可怜,可怜我做什么?我们农民就是这个命。”

  说完,老人轻轻叹了口气,扬了扬手示意再见。

  在这个夜里,我脑海里出现许许多多我在“万村行”中见到的农村老人,他们艰难生活的情形又一个个清晰的出现在我眼前,怎么也挥之不去。由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农村里农民的养老问题,已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农民养老再也不能这样依靠“养儿防老”的传统方式来对待。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些老人们把青春、把粮食奉献给了国家建设,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仅仅是养家糊口的口粮。到了土地承包后,尽管温饱解决了,有些地方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农民的养老问题。土地虽然是承包给了他们,可他们到了老年是再也干不动农活了,用土地让他们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阻碍和困难了,因为农活一天不劳作,一年就会颗粒无收,他们年老之后再也不能承受强重的体力劳动了,可他们老了也要生活啊!不说他们的其它生活来源,就是如那位老婆婆所说“谁给口饭吃”?他们的养老究竟由谁来承担?是他们自己?是他们儿女?还是其它?

  总之,农民养老的问题,已不是一件小事。建设和谐社会,农民养老问题也是根本之一。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95083.jpg[/img]
甘肃八十多岁的农村老奶奶依然要下地干活,由于长期屈膝跪地收割粮食,双腿再也直立不起来了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106211.jpg[/img]
江苏独自生活的老人,看看他双脚上的鞋子就可知他的生活情景了!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113289.jpg[/img]
云南以捡破烂为生的老奶奶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113120.jpg[/img]
  拣拾破烂老婆婆的生活现状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82075.jpg[/img]
拣拾破烂老婆婆吃的“饭菜”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123160.jpg[/img]
老奶奶的生活用具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102895.jpg[/img]
破烂的屋子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97666.jpg[/img]
当地政府 
[img]http://img.bbs.163.com:88/country/ca/cac88/768x576_67074.jpg[/img]
美丽的三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