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6电影院鬼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略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02:26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略考

   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卷篇即是发表于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并作题注:“此文是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

  一、写作背景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国内革命形势变得复杂。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一批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国民党老右派中央委员邹鲁、谢持等人,在北京西山召开所谓中央会议,形成“西山会议派”。他们在上海成立伪国民党中央,以与广州的革命的国民党中央对抗,宣称要驱逐共产国际的代表,要取消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人的党藉,不准共产党人主持教育行政,并不准参加群众运动。

  国民党政府中,以蒋介石、戴季陶为代表,宣扬阶级合作,反对革命运动,反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叫喊“要充分发挥三民主义的中国国民党之生存欲望所必须具备的独占性、排他性,统一性、支配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存在着两种倾向:中共领导陈独秀,由于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不能区分敌友,自动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有“左”倾思想的张国焘,只注意工人运动,根本认识不到农民的力量,找不到革命的同盟军。此时的中国共产党,正陷入到哪里去寻找革命同盟军的困惑之中。

  这一年,32岁的毛泽东同妻子杨开慧携两个幼小的儿子,回到家乡韶山,一边搞农村调查和农民运动,一边研究实际的农村阶级斗争。在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这次回韶山后,让他体会到湖南农民的战斗性。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回忆在湖南时期的情况时说到:“以前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但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以及在继之而起的政治活动的巨浪中,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9月,毛泽东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授课,途中会见了中共宜章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一师同学)高静山,一起探讨了对湖南农村阶级状况的看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已在酝酿之中,11底完稿。

  二、主要内容和意义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给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

  文中,毛泽东将当时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类,逐一分析了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第一类,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第二类,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第三类,小资产阶级,包括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他们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在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右派分子也附和着革命。第四类,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他们经济地位不相上下,对于革命宣传能够接受,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第五类,无产阶级,包括工业无产阶级、都市苦力工人以及农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经济地位低下,生活最感困难,“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问题,他们的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他们的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提出了农民是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的思想。这些思想闪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真知,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版本介绍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自1925年12月发表后,被各家刊物转载,编入党的文献、《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收录书刊情况一览表 

发表时间

收录书刊

出版者

说明

l925年l2月1

《革命》(半月刊)第4期。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

 

l926年2月1日

《中国农民》第2 转载

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

个别文字上改动

l926年3月13日

《中国青年》第116117 连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

多处修改

1946年4月

《土地政策重要文件汇集》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编印

内部出版

l947年1月

《土地政策选集》

中共太岳区党委编印

内部出版

 

《土地政策重要文件汇集》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后来编印

内部出版

1951年2月

补编入《六大以前》

中共中央办公厅重印本

 

1951年10月

《毛泽东选集》第1卷(开卷篇)

人民出版社

作者作了修改和补充,并作题注

1964年6月

《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第一版(开卷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5年3月

《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

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

增录此文

l986年8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第一版

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

《毛泽东选集》第l卷(开卷篇)

人民出版社

订正写作时间为1925年12月1日

  l927年4月1日中共汕头地方党和共青团组织主办的汕头书店出版发行了该文的第一个单行本。据《<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介绍:汕头书店,是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由中共汕头地方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集资在19 25年3月创办起来的,对外则称由当时共青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创办。汕头书店版单行本《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共28页,全文直排。封面左边居上一行为“毛泽东先生著”6个字,正中是书名,右下一行则写有“一九二七年四月一日印行”字样。版权页上端加黑框横排“不许翻印”4个字,并有“著作者毛泽东”、“印刷者汕头书店”、“发行者汕头书店”、“经售者各大书坊”、“定价大洋八分”等字样。左上方还有一行引人注目的文字:“中华民国十六年再版”。这说明,此书在19 27年4月前就已经出版发行过了,这次是再版。汕头书店何时第一次出版印刷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已无从查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初版版本,如果对此作一个推断的话,它初版的时间大概在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初之间。1927年4月的汕头书店版单行本最后一页的版面设计是颇具特色的,该页无正文,但天头仍和版心各页一样横排着书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0个字,版面正中却画着一艘停泊海中的帆船。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着此版本。

  上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将该文录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后,各种版本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单行本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达到了数十种,其中汉文版(包括注音本)9种,少数民族文版10多种、外文版50多种,此外还有盲文版1种。据《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记载:1950年编辑《毛泽东选集》第l卷时,因尚未发现《革命》半月刊文本和《中国农民》文本。所以作者是以《中国青年》文本为底本进行校勘的,写作时间也按《中国青年》标为1926年3月。l991年6月人民出版社再版《毛泽东选集》时,才将写作时间改为1925年12月1日,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到的1951年-1991年间出版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几十种不同版本,所记载的写作时间全为“1926年3月”。

  1951年9月,该文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作者作了较大修改。删除了文中的某些文字、段落、表格,文笔更加精炼。《中国青年》版原文,包括表格,全文有7500多字,《毛泽东选集》版删节后约4000字。对《中国青年》版原文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使用了建国后规范化的阶级划分概念,文章更具有理论色彩;同时,作者亲自加写了文章的题注。

  四、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收藏版本图例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收藏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50年代-70年代单行本版本共32种,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14种,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外文版15种,民族出版社、文字改革出版社、西安群众日报出版社各1种版本。现选取几种版本列举如下:

  西安群众日报 竖排本(繁体字) 9页 32开 无版权页,出版时间不详

  人民出版社 1951年7月北京初版 竖排本 16页 32开 定价:800元(旧币)

  人民出版社 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竖排本 14页 32开 定价(甲1)700元(旧币)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0年1月第1版(注音本)18页 32开 定价0.06元

  本书根据1952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第一版第四次印刷排印

  人民出版社 1966年1月第1版 24页 64开 定价0.04元

  民族出版社翻译出版1977年10月第1版(维吾尔文) 29页 32开 定价:0.05元

  外文出版社 1966年袖珍本第一版(世界语版) 27页 64开

  外文出版社 1968年第一版(孟加拉文版) 27页 64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