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翁特殊鱼点boss:45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25:09

45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课堂教学的有效离不开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和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导不得法、导不得力和学生主体的差异。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因教学目标不明而低效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它是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指南。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生成有效的基础。上课之前,教师要非常清楚输出的教学信息的目的,并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十分清楚重,难点放在哪儿。教师要知道该教什么,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依据每个学段的训练重点来考虑教材重难点的定位和安排。而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是当前课堂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因教学活动走过场而低效

在课堂上我们还常发现这种情况,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备教材,精心设计了较好的教学环节,可最终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有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学走过场。

教学走过场体现在课堂活动安排上,只求形式多样,不管活动的价值。低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质疑问难比比皆是。

三、因课前准备不足而低效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非常重要。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试想课堂教学都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的,何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前准备不足,没有好好地备好学生,忽视学生的原来知识和经验,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高。

四、因教学方法陈旧,课堂“广种薄收”而低效   

大纲教材一变再变,自己的教法一成不变。依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段段分析,句句讲解,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讲得生动一些,学生还能听得一二,如果讲得乏味零碎,学生老盼着下课。如此教学,45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课前准备的草率,课堂节奏的松散,教学方法的陈旧和教学“改革”的浮华,共同“造就”着语文教学的“课堂低效”。“45分钟里,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应当成为每一节语文课后,老师留给自己的“课后思考题”,只有关注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效益,才能提高整个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走出低效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

第一:把兴趣融入课堂,让学生拥有课堂的快乐。

大凡语文教学的板块,我觉得不过三大块,一是基础积累;二是问题探究;三是扩展教学。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接受并吸收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兴趣。如果一堂课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无论老师如何的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得不偿失。因此在每一教学板块中挖掘兴趣所在,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至关重要。

在每一块语文教学内容中,每一位语文教师只要备课时稍微想想,不难从中挖掘出切入课堂的兴趣点。

(一)在基础积累板块中,兴趣是点燃学生好奇心的关键。

诗词的引入,对联的练习,成语故事的讲解,歇后语的穿插等等都不乏兴趣点,单就作者的经历介绍而言,只要教师注意讲述的形式,都会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我在上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古诗时,特地从文学常识入手,从介绍苏轼入手。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特地设置了一个题外的话题:俗话说,嫁人要嫁苏子瞻。(苏轼,字子瞻)师提问。

学生一下子就被我的提问给吸引住了,有些学生还说,只听说嫁人要嫁灰太狼,没有听说嫁人要嫁苏轼的,老师,给我讲讲,好吗?

接下来,我就讲了苏轼对妻子的挚爱与忠贞,还引入了《悼亡词》佐证,接着我还介绍了苏轼的诗情才气和他的豪迈旷达的性格,学生凝神静听,被我的讲述吸引了,学生的情趣就这样被调动了,为下面教学课文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在问题探究板块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执教十余年来,课堂当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是我最大的收获。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问题设计如果太过繁琐艰深,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反之学生会消极对待,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课堂就会出现一潭死水的局面,我认为,精设问题,有思考和讨论的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另外设置的问题还要做到投学生之所好,要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一个精巧高明的设计,远胜过一堆价值不高的教具和教师冗繁的分析。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三)在扩展教学板块中,生活体验更是学生兴趣的源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传统教育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轻视“做”,轻视行动,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扩展生活化的活动时空其目的就在于“教、学、做三合一”,在做中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一般来说,语文课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活动,在这种活动的组织训练下,如何联系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是让学习过程呈现多元化。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 ,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音乐使气氛和谐,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依据教材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  

学了《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我让学生演一演聪明的元方,学了《月亮上的足迹》,我请他们当一回小导游,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探究的渴望,使学生的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有明确目的但无需更多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透彻理解,对课外知识有了丰富积累,把皇帝、大臣、小偷、孩子等人物形象演得血肉饱满、栩栩如生,教学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生活化的表演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明白了说话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场合。这样就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动了学生积淀已久的情怀。这时,教师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作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整体把握课文,还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表演,激情满怀,生动逼真。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活水相沟通,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些训练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应对复杂的生活:介绍商品需要语言智能;想象绘图需要空间智能;根据不同的资源设计相应的促销方式,使它成为畅销的商品,需要数理逻辑智能;与不同的顾客沟通,需要人际智能。由此可见,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从而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一举多得。

第二,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拥有课堂的温暖。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么怎样创设民主、和谐、温暖的课堂教学环境呢?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

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2.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优化语文教学组织。

语文课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语文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语文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3.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笑不起来的教师是不称职的。上课时,教师应当合理使用体态语言,特别是微笑,是啊,微笑,是人们互相交往的连心锁,微笑是友好,预示着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心理距离,学生的生命是灿烂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紧绷着脸去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呢?

在人文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的微笑就显得格外重要。平时,我们大多注意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学得更好。然而却忽视是否给学生带来快乐。殊不知“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是快乐的。”

班级就是一个用爱心营造的温暖家园。在每一节课语文课堂上,当教师以甜美的微面对每一个学生,用温柔、亲切的话语和他们交流,授课的老师面带着笑容、风趣幽默,还能引经据、启迪思考,试问我们的学生能不心情愉快,能不听得轻松、学有卓效吗?

当然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笑。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只有真正有爱心的老师,她的微笑才能给学生带来温暖,学生才会特别的尊重你。

“笑一笑十年少”,当我们在遇到烦恼时多想想开心的事,让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我们的教室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家园,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尊重学生,把微笑留给学生,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课堂!

第三,把“闲暇”带进课堂,让学生拥有课堂思考的余地。 

本期开学这段时间特别忙,报名注册,制定班规制度,采集学生信息等等,隐隐的这几天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安萦绕心头。这段的状态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怎一个忙字了得”,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没有了闲暇,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心灵的自由。

于是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授问一个中国的留学生,课余时间你都在做什么,学生说:“我在学习”,教授又问还做些什么?学生的回答依然如故“我还是坚持学习”。教授勃然大怒:“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那么你哪有时间去思考呢?”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我们就是那位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的“留学生”。

语文教学十多年来,越来越觉得:学而不思则罔,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有沉思默想的时间,如能有意识地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老师的提问,相信课堂的“沉寂”会带来更多的精彩。

在我的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观,当一个学生没有答对一个问题时,我并不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 “再想想”,对学生的回答延迟评价,正如布鲁姆所言“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学得好,其他的学生也能学得好”,“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于思考,很多时候,是老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没有让学生拥有自己课堂上的“闲暇”。一节课弥漫的是老师的“讲”和学生间低效的、集体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少讲”,致力于让学生“多想”,讲在当讲之处,而留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去想,“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帕克.帕尔默。

如果一个数学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懒于思考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灾难,也是语文教育的失败。所以,一个高明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课堂上的“闲暇”时光,让学生的思考从容行走于“闲暇”。

第四,把宽容带进课堂,让学生拥有“纠错”的机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总希望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与我们预定的答案一致。特别在公开课上,更怕学生出错,常常有意无意地防止学生出错。一旦出错,教师或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再想想,让其他学生补充;或直接指明正确的方法,把学生的思维生硬地拉回到预设的轨道上。

案例中,当学生把《石壕吏》中“忽闻泣幽咽”到底是谁在深夜抽泣回答成是那个已被抓走的老妪时,如果执教的老师对该生的态度是微笑着面对,因势利导,像一缕和风吹进学生的心田,我想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宽容中觉悟,并积极思维的,就算效果不令人满意,该生也可能再次的回答错误,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关注是值得肯定的。类似的情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学生对待问题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做深入细致的探究、思维,便随心所欲的回答问题,令人啼笑皆非,于是不免做出无奈状:怎么会遇到像你这样愚笨的学生啊,类似的错误老师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怎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甚至也会这样安慰自己:我已经尽了责任,××实在是太“笨”了。

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剪裁好的衣服板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学生对待问题有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简单否定后,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传授给他,这种不经过学生头脑思维的答案并不能真正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常会出现案例中那样的情况: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并不领情。其实,我们不妨先听听学生的“错理”,让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不同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案例中的那个把《石壕吏》中“忽闻泣幽咽”到底是谁在深夜抽泣回答成是那个已被抓走的老妪时的学生,就会得到自省。由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如果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的问题答案,大多数学生或许能够领会明白,但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却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一部分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积极对待,耐心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了解学生的“错理”后,就可以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纠错,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理解学生的错误成为我们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起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关注学生的错误而精彩!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面。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