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拳小子 蝎子扮演者:平台化软件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2:35
平台化软件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7-3)
使用平台软件的一大好处是“技术后台化”,许多与技术相关的东西将变得非常简单,以至于许多专业程序员觉得自己参与项目“遭受冷遇”。
管理软件是伴随着西方工业化成熟和信息技术兴起而产生的,放到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有它新的空间和解释,然而很多人在软件公司的蛊惑下认为,西方企业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和未来,只有认真做以SAP为代表的精细化信息化工作,才能获得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在这样的前提下,做信息化工作就形成了一套逻辑——必须是高投入的、长周期的、有技术门槛的、系统是相对固化的。以至于有人在搞信息化软件在管理活动中的标准化工作,企图再进一步固化它,这实在让人困惑。
而平台软件进入商业领域后,屡次和成熟商业软件形成对决,虽然远远没有成为大气候,但是后发之势不容忽视。说到这里,我的意见其实已经很清楚,就是支持选用平台软件。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选择平台软件,怎么通过这个工具实现企业自己的信息化战略?自然,战略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成功来实现的,从案例情况来看,不管以前的基础如何,智博公司的信息化采用平台软件之后CRM项目就是第一个项目,它的使命不仅是把CRM怎么做好,还有繁重的规划任务和基础准备任务。这里给智博公司提出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到平台软件不仅在生产力上大幅度改善了软件的生产方式,还将在软件生产关系上发生本质的变化。平台软件所运作项目的流程、方式方法与传统的商业软件是有很大区别的。
传统商业软件面对企业的需求是做功能裁剪和补充(所谓“二次开发”),它调研的目的是找现实需求与软件功能的差异。平台软件则没有这些限制,它是提供一种机制让你自己设计的(这就应该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在传统商业软件下的调研、选型、二次开发、测试将统一在一个“共同设计”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这就要求王卓要和雷啸主动交朋友,让两支团队共同进入项目。
事实上从案例介绍的情况看,雷啸的需求表达是无可厚非的,他希望一个安全的、有说服力的系统来支持他的工作。如果最终开发出一个“量体定做”、“可持续发展”甚至容纳他的一些个人管理意志的软件来,雷啸自然会非常满意。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卓和雷啸的目标是相同的。
使用平台软件的一大好处是“技术后台化”,许多与技术相关的东西将变得非常简单,以至于许多专业程序员觉得自己参与项目“遭受冷遇”。因此,项目组的成员可以用更多的精力集中处理业务本身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也是平台软件带来的重要“资源”。
二、企业用平台软件来构建自己的信息化事业,最需要向传统商业软件公司学习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管理办法,二是商业软件中的管理智慧。
关于项目管理办法,在上面已经提到,平台软件下的项目管理和传统商业软件公司的项目管理是有很大差异的,但是就项目控制方法来说是有共同规律的,比较突出的就是要设置出几个“里程碑”来描述项目的进度,并进行过程的全面控制。一般来说第一个项目,如智博公司的CRM项目由一个熟悉平台软件的软件公司来操作是比较合适的,可以直接体验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平台软件并不提供实际的应用,所以从商业软件中学习管理智慧就显得迫切。由于平台软件的特殊架构能力,商业软件的智慧可以不通过代码而直接“仿制”过来,当然也包括从其他途径来“汲取”,这样的参考学习对操作一个成功的CRM项目是很必要的,可以基本杜绝让系统停留在简单的“经验层次”。
三、要清楚使用平台软件所存在的若干风险,最重要的风险依然是我们对系统的控制能力,这里需要企业的一批“自己人”。
传统商业软件已经有一套静态的风险控制办法,企业用户所关注的不需要很多,平台软件则不一样,它更多的是一种自主前提下的控制,是系统性的。需要王卓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在建设期过后整个系统有2-3个经常性的人员编制应该就可以了。这些人主要的工作也是系统维护方面的,不完全是技术层面的。和任何信息化项目一样,细致的各方面的沟通、用户的全程深入参与是成功的基本保证。这个CRM项目也不例外,这是我所强烈建议的。
企业利用平台软件构建自己的信息化事业,从投入来看也是非常合算的,直接的投入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后续费用也很低,对于一个以1~2亿规模为起点的成长型企业来说是比较恰当的。就商业软件来看,要实现的多个方面的信息化部署直接投入至少需要300万元。这些还没有测算其中的间接成本和投入。这点恰恰是智博公司的领导层所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