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什么最赚钱:过来人说:邪门,感叹号与智商成反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59:15

感叹号与智商

 

网络上有个说法:感叹号的数量是和智商成反比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写文章、发帖子满纸都是感叹号,他的智商绝对高不到哪里去。当然,故意为之的“咆哮体”除外。

 

果真如此吗?我有点好奇。拿别人做例子容易得罪人,于是我到自己的博客上去翻从前的文字。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写评论好多年了,果然是越往前翻,感叹号越多,文字也越令人难以卒读,简直是空话套话加口号,当中还夹杂着不少假话和违心之论。不由老脸通红,几欲动手将类似文字来个彻底的大清理。转念一想,算啦,好也罢、歹也罢,这些文字也算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吧。所幸的是,现在写东西使用感叹号的频率极大降低,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自己“不断在进步”吧。

 

其实也知道,所谓感叹号和智商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不见得有多靠谱。但忽然发现,热衷于使用感叹号者多为两种人,一是年轻人——若干年前的我,不知可否归入此类?一是官场上人。年轻人年轻气盛、精力充沛,正是渴望获得关注和重视的年龄,时不时“感叹”一下无可厚非。而官场上人何以也对感叹号趋之若鹜呢?有个段子说得生动: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而所有的胜利、隆重、重要,都需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表达、来强化。特别是如果那些所谓的胜利、隆重、重要不过是自说自话、自我吹捧,就更需要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来虚张声势。感叹号虽小,也称得上是“应时而生”哩。

 

有形的感叹号以书面形式存在于报纸上、报告里,还有一种无形的感叹号,则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几乎也是无所不在。例如说吧,某单位要召开廉政动员大会了,台上台下的官员都正襟危坐、神情肃穆,一脸的“感叹号”。领导开始发言了,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他强调,他指出,他重点提到,在谈到XX问题时他说……讲到高潮部分,领导或拍桌子或挥舞双手以助声势——这些动作,谁说不是形象化了的感叹号呢?可是,忽然警车就来了,当场将丑事败露的领导带走。警笛声中,大小官员心怀鬼胎面面相觑面如土色,又何尝不是“忐忑”版的感叹号啊。

 

某些主流媒体的头版重要报道也离不开感叹号。特别是到了最后一段,该“高举”该“紧密团结”该“全面推进”该“从胜利走向胜利”该“万岁”了,感叹号们也倾巢出动、晃人眼目。类似场面几十年如一日,未曾有多少改变。不知究竟是炮制这些东西的人水平有限,还是把“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当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