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公蝎母蝎:金岩石:挽救股市的当务之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21:24

金岩石:挽救股市的当务之急

2012年01月06日 09:26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2011年股市收官停在沪综指2199.42,有调侃者戏称为“俺要救救市哦!”刘纪鹏教授对股市“熊冠天下”怒发冲冠,慷慨直谏实施股市“新政”,但中医问诊需对症下药,中国股市是否有了新的病症呢?我看没有,还是旧病的后遗症。

  中国股市的旧病是什么?一为股权分置,流通股只有交易权,没有参与权;二为一股独大,为国企脱困的政策导致国企股份独霸市场;三为鼓励融资,歧视投资,这是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三大顽症。中国股市一再倡导投资者教育,这和股权分置的政策一样,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事情,因为在成熟市场中,监管者倡导融资者教育和从业者教育,从不歧视投资人。郭树清主席上任第一次讲话就直言内线交易就是偷窃,而有内部消息的人不是融资方就是从业者。中国股市过去的十年,没有被ST的股票有994只,其中涨幅在十倍以上的仅12只;被ST的股票有300多只,其中翻了十倍以上的接近三分之一!试问:有哪些人能够在被ST的垃圾股中获取暴利呢?中国股市至今仍未开启程序性退市,上市者皆弹冠相庆,退市者可借尸还魂,长此以往,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必将赶超美欧!在2011年,以指数计算的市场业绩“熊冠全球”,而以融资计算的市场业绩却“牛气冲天”,这是一个投资人的大熊市,融资人的大牛市。

  股市的三大顽症之一是:保护融资,歧视投资。在美国,证券业从业者签约入行的第一个承诺是“反对内线交易”,独立开业的第一个承诺是“知道你的客户”。监管者从不关心券商是否盈利,更不关心有多少家公司上市,他们只关心两件事,其一是投资者保护,其二为市场的诚信。所以监管者对上市公司及从业者要定期检查,随机取证,经常越过券商直接发信给客户询问是否有需要投诉的事情。在美国证券业,合规注册并在运营的券商逾万家,其中有股票发行业务的投资银行不到券商总数的千分之一,美国注册券商绝大多数都是靠投资人的交易佣金吃饭的,一级市场的发行费并不是证券业的主要收入。
尚福林主席主政之时,中国股市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的改革,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结束了在国企脱困阶段的“一股独大”,股市的“原罪”在《证券法》的修订中得以克服。证监会针对中国股市的两大顽症动了手术,成绩斐然,但对股市第三大顽症的治理收效甚微。在发审委+保荐人的制度下,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增长,再加上非流通股的分期解禁,短短几年之内,中国股市的总市值超越日本股市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股市。保荐人制度培养了一批百万年薪的专业人士,居然会发生在招股说明书上搞错公司名称的低级错误,这就像在结婚证书上写错当事人姓名一样。并购重组委员会抓出了“内鬼”。这些个案的发生暴露了新股发行体制的寻租行为,包含着对股市投资人权利的蔑视。  在一个被认为是鼓励融资歧视投资的市场中,如果监管者不能控制融资规模和融资价格,不能控制上市公司的总量和增量,就不是真正的核准制。如何在核准制的前提下控制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这才是挽救股市的当务之急。不控制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的核准制必然鼓励一级市场侵犯二级市场。目前,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对一级市场的发行定价几乎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地接受保荐+发审+核准的结果。保荐+发审+核准的流程对于控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有着无可争议的优点,但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无限供给。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更要控制股市融资的数量,这才是真正的核准制。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依然在升值,说明央行依然在紧货币。尽管,随着2011年年底资金暂时短缺状况的缓解,回购定盘利率有所回落。但只要人民币坚持升值,那货币的紧张状态就不会彻底消失。原因很简单,央行现在维系人民币升值状态,必须大量投放美元,而换回人民币。人民币归入央行口袋,又不通过其它渠道投放出去,这不是紧缩吗?

  2011年年底,各大银行揽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短期理财产品利率(折年)已近6%。这不仅说明银根过紧,而且意味着银行不允许储蓄分流,以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难度巨大,这也是中国股市目前的重要困惑之一。

  中国股市的历史证明,股市上涨的资金动力主要来源于储蓄分流,这与中国股市的散户特质密切相关。如果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资本市场无疑将处于枯竭状态。实际上,所谓机构投资也一样,比如基金就是典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工具,如果居民储蓄不能变为对基金的持有,那基金的资金又从何而来。

  储蓄为什么转化不成?因为央行把商业银行的资金抽得过紧,加之银监会刚性的监管指标,银行为了保住存款,保住存贷比不越红线,便不断变相加高利率。当以理财产品形态存在的“存款利率”不断提高之时,试图流向股市的资金必然被银行截留。当然,股市不断遭遇包括“无度扩容”在内的各色空头势力的压制,风险巨大,以致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或购买理财产品。
有个十分荒谬的说法:认为银行贷款会流入股市。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但在现行监管条件下,贷款流入股市的问题不严重。不是吗?当股市无度暴跌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贷款因股市下跌而变成烂账的问题。所以,我们期待央行放松银根,并非希望看到贷款流入股市,而是在压低银行存款利率的同时,储蓄更多地流向股市。所以应当说,央行的池子不仅锁定了银行的贷款,更重要的是锁定了股市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口子都被堵住了。

  有人说,要让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业。说法不错,但必须得有资金才可能谈得上流向实业,没有资金的话,谈什么流向?有人说,市场资金充沛,不缺钱。可资金在哪?我找不到。能够看到的聚集之地就是理财产品,那基本等同于储蓄。

  还有一笔大钱在央行的“池子”里。如果说,10%左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正常的准备金状态,那么,21%的法定准备金率则意味着8万多亿元超出正常值的基础货币被锁定,按照2011年三季度央行给出3.71的货币乘数,意味着30万亿元流动性被冻结。这其中当然有相当一部分本应属于股市的资金,但被央行冻结。

  所以我们看,过去两年的股市下跌,基本基于以下两条逻辑线:其一,货币过度紧缩和监管大动作使得储蓄被锁定于银行系统,储蓄转移不成,股市资金枯竭;其二,股市毫无节制地IPO,加剧了股市抽血效应,股市资金更加枯竭。
从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无论是监管者还是上市公司,都应密切关注市场承载量,切不可竭泽而渔。

  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起伏不定的今年,美欧股市尽管亦有波动,但道琼斯指数依然在12000点上下波动,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表现最好的中国,A股今年以来却连创新低,沪指逼近2200点,一跌回到十年前,在彭博跟踪的全球89个市场指数中表现最差,叫亿万股民悲催不已。

  看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要想摘掉股市暴涨暴跌的帽子并非易事。

  股市的炎凉无常,使得不少人相信它远非中国经济的合格“晴雨表”,尽管从本原意义来看应该如此。为什么呢?让我们细观刚刚成年的中国股市生态,尽管不乏市场亮点,却也杂草丛生。今日中国证券市场称得上是真正合格的参与者还不是很多。前段日子某些实力雄厚的劣质市场主体,在取得充裕的流动性之后为了一己之利,先是吹旺股市虚火,然后获利抽逃,进而把股市推向了难以控制的境地。幸好央行银监会及时察觉了信贷隐忧,于是赶紧动手扎紧篱笆,但是在市场亢奋高度依赖流动性的情况下,一向吃力不讨好的央行一方面要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向证券市场发出可能被误解的信号。于是,本应相对独立的最高货币政策机构只能一再重申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既定政策。真难为了如今的央行,想不被市场情绪绑架,实在不容易!   偏偏所有进场的人都想赚大钱快钱,就像所有下河捕鱼的人都不愿空手而归一样。这也无可厚非,股市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就将其作为一种价格发现机制以让参与者进行动态博弈。可悲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尽管业绩并不耀眼,但贪婪指数却很高,甚至连华尔街那帮老手都自叹不如。一级市场整体市盈率普遍高于二级市场。难怪有人说,如此高价圈钱的股市怎能叫人去爱?
IPO如此,再融资和增发亦贪婪。君不见,某家银行去年人均收入高居各上市银行之首。却屡屡拿股民的钱补窟窿,其市场素质可见一斑!

  捕鱼可以,但不能竭泽。人们不会忘记,前几年的股市暴跌,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平安(601318)的天量再融资方案击垮了市场的心里承受力。上市公司可以无视那些无法用脚投票股民的抗议,但不可逆市场规则行事。当一个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变成各大公司轮番圈钱的公地时,缺乏源头活水的市场只能以暴跌作为对参与主体的惩罚。

  我们冀望,已经多次上演“公地悲剧”的中国股市不能重蹈覆辙。眼下的股市好比一个刚刚生了场大病的青少年,亟需各方小心呵护。管理层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新股发行的速度、规模、节奏和市盈率,严格审查和控制再融资;在宏观调控方面日益老辣的中国,是完全可以也应该管理好证券市场的。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股市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有效的监管、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配套的制度环境。以建设性举措彻底清除制约股市健康发展的沉疴,避免股市在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中打转。而作为对市场稳定负有最大责任的监管者,亟需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监管错位,纠正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的功能错位问题,尽快变行政性监管为市场监管,营造中国股市发展和演进的制度基础。   当然,管理层更应将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金融体系以及配套的制度环境方面,通过设计透明交易机制、加强市场监察系统和实施严格信息披露标准。尤其是建立透明和有效的契约法及执法体系、良好的会计制度与惯例、公司治理制度和可靠的支付与结算制度。将重心放在股市基础制度的建设上。只有当这些基本条件具备了,才能使监管理念尊重市场规则成为可能。进一步地,针对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相关部委应密切配合,强化风险防范,切实加强对银行信贷流向的监管,确保信贷投向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真正好起来了,资本市场焉有不繁荣之理?
2011年4月下旬以来,中国股市跌跌不休。10月24日探底2307.15点后,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短期反弹,11月中旬后又进入了下行通道。证监会换帅和最近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类“利好”,似乎并没有改变中国股市的下行趋势。12月8日,沪指探底到2302.65点,12月9日,深成指探底到9439.84点。

  近一两年来,人们一再追问:到底中国股市怎么了?中国股市还有救么?

  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上来看,尽管GDP增速呈现下行趋势,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今年全年经济增速超过9%看来已没有多少悬念,明年经济增速低于8%的可能性也不大。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陷入经济萧条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相比,中国经济至少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仍然是最好的。另外,中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大企业的利润也在大幅度增长,故中国股市也不差上市公司的业绩。再从资金面上来看,到10月末,中国的本外币存款高达80.85万亿元,广义货币M2也高达81.68万亿元的天量,中国经济体内从任何理由上说均“不差钱”。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中国股市既不缺整体宏观经济表现,也不差上市公司业绩,更不差钱,且相比欧美和周边国家,政府和企业日子都较好过,但为什么中国股市却连连下挫?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最近,不少股评家常常说,尽管欧美各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政府、企业和个人困难重重,但他们的股市却一直比我们好,主要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内资金短缺。尤其是每当央行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一些股评家们马上会说,这肯定对股市是利空。这类股评家,说他们没学过宏观经济学因而根本不理解金融市场中货币循环的基本原理,可能有些冤枉;但说他们根本没用脑子认真思考问题,只是人云亦云,大概没错。
为什么这么说?在中国具有80多万亿天量本外币存款的情况下,说股市缺钱,实在是不知所云。当然,2011年以来,央行已经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1%的历史高位,加上各商业银行在上一轮大规模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实施时释放了大量贷款,导致大多数银行的存贷比都在72%以上,有的甚至接近或超过了75%的红线。这样算来,中国银行(601988)体系内确实存在着全国大范围的资金紧张。根据央行的月度公报,9月底全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只为1.4%。根据各种渠道和口径估算, 201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大致也只有两三万亿元。在中国具有80.85万亿元本外币存款和81.68万亿广义货币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内部出现大面积的“钱紧”,这是事实。但是,要知道,银行内部资金的紧张和短缺,并不意味着股市就一定缺钱。

  从股市二级市场与银行系统的资金循环流来看,只要股民对未来有信心,在二级市场增仓买入股票,既不增加流动性,也不减少流动性。由此来推论,只要有天量的广义存款在那里,二级市场就应该“不差钱”。当然,在股市的专业术语中,有每天资金的“净流入”和“净流出”之说,且每天的股市播报总有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的数字。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股市的每天交易量,总是买入总额等于卖出总额,二者总是相等,因而股市的净流入和净流出只是个相对而言的数字。

  我们不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一只股票开盘股价为5元,这只股票共有500股,那么它开盘时的市值是2500元,如果股民乙预期这支股票会涨,他从银行账户中转出1200元,出价6元买了该200股该股票,而持有200股的甲股民则同时愿意6元抛出,成交的结果就是甲原来投入的1000元赚了200元,共1200元流回到他在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的池子中,或再转到他在商业银行的储蓄账户中。但是不管股市涨还是跌,不管从股市出来的钱是暂时停留在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中,还是转回到股民的银行储蓄账户中,股市一天的交易结果总是买入总额等于卖出总额,货币总额一分也没多,一分也没少。故股市的交易量,与广义货币总量多少无关(即既不增加广义货币,也不减少广义货币),且与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的宽松与紧缺,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各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总额,又总是隔夜存放在各商业银行的账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