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酒活的好还是死的:露与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59:27
  露与藏

    孔子讲中庸,老子尚无为。千百年下来,中国人崇尚的是隐忍与含蓄,忌讳的是直露和张狂。有学者还研究说,中国人的性格是植物性的,以守、忍、藏为特征,西方人的性格是动物性的,则以攻、狂、露为标志。
  在古人的经典中,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老百姓的哲学中,说的是“露头的椽子先朽”,“枪打出头鸟”。在我们家乡,如果谁“打牌先出尖儿(A),喝酒先过圈儿”,那是说这个人有点“二”的。中国的诗书画讲究的也是个含蓄,诗要蕴藉,书要藏锋,画要留白。中国的武术讲的是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太极十年不出门。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哪位武者一上场就张牙舞爪,锋芒毕露,不用再往下看,这人的功夫肯定不行,一准是个配角或丑角。发展到体育竞赛上,我总认为我们在长跑、竞走等项目上有优势,而在短跑的项目上不行,就与这藏与露密切相关。在长距离的比赛中,我们可以后发制人,藏而后露,蓄而后发,这就对上了我们的脾性。而在短跑比赛中,那是一开始就要竭尽全力的,一上场就能燃烧的,这就和我们习惯不一致,我们的运动员就很不适应。好在现在出了一个不知深浅的刘翔,他大概没读过《中庸》和《老子》,他在赛场上就不讲什么含蓄和礼让,他只知道拼命,结果他居然获得了奥运会110米跨栏的金牌,不久还破了世界记录。一些深藏不露的中国人这时也拎着胡须,说,这也不错,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但小刘在生活和竞赛中,还是要大度一些,谦虚一些,这样才更好。
  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记载了太多的关于露与藏的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真能委曲求全,以至到了不要脸皮的程度。而楚霸王项羽心里却藏不着事,又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他就远不是刘邦的对手,最后只能在四面楚歌中,上演一出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悲剧。汉朝那个韩信,一开始是知道藏的,为了实现他的人生目标,胯下之辱对他只是小菜一碟,忍了。如此,他才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可当他功成名就,炙手可热之时,他却不知道了藏。老谋深算的张良劝他功成身退,还对他苦口婆心地讲“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春风得意的韩信那里听得进去,结果不知进退的韩信最终死于吕氏之手。战国时的楚庄王,表面上花天酒地,不问世事,别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谁知他在暗里攒劲,终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当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生擒后,他深知藏的哲学,他竟然亲口品尝吴王的粪便,来诊断吴王的病情,又把越国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他对吴王可谓是毕恭毕敬,比孝子更孝。终于赢得了吴王的好感和信任,把他放回了越国。此时,他深知露的时机还不成熟,他还要藏。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蓄20年的力量,最后一举攻破了吴国。当夫差也要求降,想学当年越王的样子反过来当回孝子时,勾践早已深知露与藏的玄机,他不会再给夫差那样藏的机会了。可怜的夫差只好仰天长叹,自缢身亡。这种风尚,至今依然。一个年轻人再能干,如果他胸无城府,棱角分明,在是否对他提拔时,领导就会说,这个人还不太成熟,再等等看吧。如今,夹着尾巴做人,已成为不少人的人生哲学。
  总体上看,中国人是倾向于藏,但也有露的人和事。比如竹林七贤中的阮藉善藏,嵇康则喜露。唐时的诗仙李白乐于去露,而诗圣杜甫却宁愿去藏。人如此,诗也如此。有善于讽谏的邹忌,也有勇于直谏的魏征。有一露到底的李逵,也有先藏后露的林冲。同时,露与藏又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用笔的藏锋,不是没锋,而是锋蕴其中,若没了笔力,就没有锋可以藏了。那国画的留白,是用来衬托大量用墨的,如果一张纸上一点墨也没有,还谈什么留白。当熊熊大火烧着身体的时候,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总攻的胜利,邱少云忍着剧痛,把身体更深地藏下去,他做的好,干得英勇。当敌人雕堡里的火舌阻止了我军的前进,黄继光不愿藏在别人的身后,他勇敢地冲了出来,用自己的胸膛堵着了敌人的枪眼。我们同样向他的“露”致敬。是的,当面对歹徒,面对烈火,面对洪水,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我们岂能三缄其口,视而不见,我们要做的是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周易》上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了北京大学的校训。细思量,这自强不息是近于露的,要刚,要直,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做到壁立万仞;这厚德载物是近于藏的,要容,要虚,要乐于谦虚礼让,要做到海纳百川。
  露与藏,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该露的时候要露,该藏的时候去藏。藏,决不是妥协、沉默,而是谦虚,是韬光养晦,是蓄而后发。露,也不是露骨,张狂,而是责任、勇气和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