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拉青屎是什么原因:高尔夫球场审批乱象曝光 停建禁令形同虚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5:05
 

高尔夫球场审批乱象曝光停建禁令形同虚设(图)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1年02月26日19:01

  高尔夫球场审批乱象曝光

  近日,国土资源部再次声称要大力整顿高尔夫球场建设。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来,这样的整顿实则“进退两难”。

  7年前,高尔夫球场兴建被禁止;7年之后,高尔夫球场数量反而增长了5倍:全国高尔夫球场数从170余家暴增至1000余家,仅北京周边的高尔夫球场的面积就相当于5个宣武区的面积。

  在混乱的审批下,高尔夫球场的停建禁令形同虚设。

  禁令下的野蛮生长

  高尔夫球场数量的暴增,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来自国土资源部的信息表明,2011年土地执法的一个重点就是摸清全国高尔夫球场的数量,并整顿违法占用耕地。

  海南省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亚龙湾高尔夫球场总经理陈亚雄给中国高尔夫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自1984年广东诞生中国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后,高尔夫经历了从1984年到1994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这10年全国共兴建9.5个(一个高尔夫球场以18洞为标准,其中一个是9洞)高尔夫球场;从1995年到2003年,属于发展比较迅猛的阶段;2004年之后,则是发展最快的阶段。

  2004年之后的高尔夫球场的增长实际处于灰色状态。基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房地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中规定,从2004年1月10日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截止到禁止令发布时,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大约为178家。其中,仅北京就有38家。按照标准,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用地均在60公顷到80公顷之间。也就是说,当时北京高尔夫球场的占地面积相当于2个宣武区的面积。

  高尔夫球场因对土地资源大量占用引发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7年过去了,该禁止令并没有阻止高尔夫球场的“蓬勃发展”。《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获悉,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经完成兴建高尔夫球场600余个,这其中还不包括正在兴建以及大量的练习场。东铭国际体育发展公司总裁苏宝成估计,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应该有1000个以上,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数量有100多个。禁止令不仅没有使高尔夫球场减少,反而在禁止令颁布后,全国的高尔夫球场呈野蛮增长状态。

  多部门审批

  禁止令为何形同虚设?“这与监管机制有很大关系。”万柳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詹国勇认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地出现的高尔夫球场大多数以体育公园、休闲公园和生态公园等名义兴建。“只要取得工商和税务执照就可以营业。”陈亚雄说。

  兴建高尔夫球场没有规定到哪个部门该走哪些程序,由于招商引资的需要,这些兴建的球场被不同级别、不同部门所批准。

  这就形成了高尔夫球场兴建审批的独有特色。“很多部门都可以审批高球尔夫场,上到国务院部委协会,中间有各级政府,下到村委会,都自行审批过高尔夫球场。”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和研究中心主任韩烈保表示。他曾于2005年8月受国土资源部的委托,对全国高尔夫球场进行过全面摸底调研。

  据了解,中国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是当时外经贸部批准的。为举办1990年亚运会高尔夫球竞赛,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北京高尔夫俱乐部;而北京昌平区沙河一高尔夫球场则是该村村委会批准的。“在没有审批部门的前提下,经过合法政府机构批准应该算合法的吗?”韩烈保曾经在调研报告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没有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高尔夫球场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在此之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就曾建议要对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进行调研,加强审批制度。

  而事实是,高尔夫球场属于多头监管,没有哪个部门愿意出面主抓这个事情,结果高尔夫球场则呈现“禁而不管,蓬勃发展”的局面。

  这是否意味着官方不知情?据业内保守估计,高尔夫球场上官员数量占打球总人数的20%以上。“禁而不管才是高尔夫球场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陈亚雄认为。

  “聪明”的招商引资

  多头审批下,高尔夫球场遍地开花。“不是来一个严厉政策就能解决的。”陈亚雄指出,“基本上每一个球场的兴建,都是经过了相关方面默许的,且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记者在走访上述由村委会批准的高尔夫球场发现,该球场原来是一个大型垃圾场,给周边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污染。村民多次向政府反映,但政府没有资金来清理。无奈之下,村委会自行出面招商并与投资者签订了“名为绿地实则高尔夫球场”的合同。让投资者投资绿地显然是不现实的,高尔夫球场作为商业项目既能解决政府无钱治理环境的难题,也能解决投资者获益的问题。由此,诞生了村委会批准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先例。

  而北京永定河“高尔夫生态走廊”更是所谓“多方共赢”的典型。由于上游环境的破坏,永定河断流30年。在2000年左右,由于盗采砂石,永定河也成为北京沙尘暴的主要源头,成为政府异常头疼的事情:想治理却缺乏资金。于是,在招商引资中,高尔夫球场因为有大量的植被,成为治理永定河的首选。截至目前,永定河上有7家高尔夫俱乐部。如果按照18洞标准计算,永定河上陈列着17个球场。

  同样,在北京市四环和五环之间的城市绿化带上散落着大量的高尔夫球场,这些球场兴建的原因和永定河的类似:如果修建绿化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放任不管,则风沙肆虐。各个区县开始考虑高尔夫球场,万柳高尔夫球场就是这样出现的。高尔夫球场成为政府解决绿化问题的“聪明”的选择。

  这或许可以解释官方反复用“整顿高尔夫球场违法用地”的说法。截至目前,被国土资源部公开认定为涉嫌违法用地的高尔夫球场基本上都是那些违法占用耕地的。相反,类似上述政府招商引资的高尔夫球场,比如永定河上的高尔夫球场,则被私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监管陷入两难。

  之前有媒体报道,全国只有10家高尔夫球场是合法的。作为从业者,詹国勇承认,在禁止令之后,如果严格按照规定,全国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场在土地使用上都是违法的。

  “必须把规划高尔夫球场的未来提到日程上来。”北京高尔夫运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范越认为,不能让高尔夫球场永远是黑户。陈亚雄建议,要从长远和产业等方面考量来布局规划高尔夫的发展,制定准入门槛和用地限制,以及球场监管等方面配套政策。“禁而不管的弊端远远大于管而不禁。”陈亚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