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有血丝黏液图:非凡气质何处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3:16

非凡气质何处来

荣远德

此文曾在“史上最昂贵”的征文大赛中获得50万元现金奖励。

征文举办方从上万篇征文中评选出30篇优秀文章,在网站上公布,由网友投票,据统计此次活动共获得了19445张选票,其中头奖《非凡气质何处来》获得了8591张选票,阅读次数达到了两万多人次。经过初审、再审、网友投票、专家评论4轮严格筛选,该文获得一等奖50万元。奖金由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与孙颖女士私人掏腰包。本次征文比赛要求取材于日常生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诠释自己的生活理念,内容精简、积极健康。

气质是什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它是个人内在知识和修养的自然外露。非凡气质,是外在之“气”,和内在之“质”的梦幻组合。有“气”无“质”,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质”无“气”,那是钻石当成了鹅卵石。孔子当年办了一个跨国精英培训班,理念就是“文质彬彬,然君子”。君子气质,就是外在的“文”和内在的“质”最佳二合一。

非凡气质在生活中作用巨大,杀伤力超强。试想:那梨花带雨,那玉树临风,那英姿飒爽,那秀外慧中,那高贵端庄,那白水生晕……如此气质一出,效果是必须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鸟见鸟发呆,车见车爆胎,卡扎菲见了当场认栽。

非凡气质哪里来?山珍海味吃出来的吗?非也非也。玉盘珍羞,甘旨肥浓,可以让你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很难让你气质高、品位高。人参补中气,补不了气质。鲍鱼补体质,补不了气质。如若不然,多吃人参,不是吃出人参气质?多吃鱼翅,不是吃出鲨鱼气质?更严重的是,万一经常吃甲鱼,岂不要吃出甲鱼的气质来!

游山玩水玩得出非凡气质吗?非也非也。游山玩水不等于《高山流水》;西出阳关,不等于《阳关三叠》;踏雪寻梅,不等于《梅花三弄》。游遍万水千山,可赏心悦目,可广博见闻。不过,有说画家气质,有说诗人气质,旅游家气质有没有?这是五条腿的大熊猫——少之又少。郦道元被人所记,那是他写了《水经注》。徐霞客被人所记,那是他有《徐霞客游记》。后人并不遐想他们本人,郦道元像不像周润发?徐霞客像不像周杰伦?

非凡的气质究竟哪里来?

非凡气质来源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与气质成正比,是气质的天然化妆品,也是最佳“营养品”和“保健品”。气质是树叶,是荣是枯,决定于根部营养足不足。艺术是个大家族,音乐、文学、绘画、玉器、古玩等等,门户独立,又盘根错节,难舍难分。音乐是气质的摇篮,可以净化心灵,涤荡心胸。《黄河协奏曲》淘尽多少人心头杂念;《蓝色多瑙河》荡去多少人心中尘埃;《春江花月夜》让多少人沉淀争斗纷扰;《渔舟唱晚》让多少人看淡是非成败。

音乐声中长大的孩子,和麻将声中长大的孩子,气质有无不同?极左的时候,上海有过钢琴“大扫荡”。有人观察细致,那些有钢琴“小资家庭”的孩子,穿着就是普通衣衫,气质总和一般人不一样。钢琴大师刘诗昆,一人一马一匣琴,独闯天涯。非凡的艺术气质摆平数十个国家领导人,包括美苏这样超级大国首脑。钢琴不是中国特产,是洋大人的“舶来品”,欧美历来盛产钢琴大师。刘大师单枪匹马杀入钢琴“娘家”,征服钢琴“娘家人”。这比令狐冲摆平岳不群和东方不败难多了。

曾记否?林黛玉的气质是“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她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滋养而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林妹妹不是读书的,是杀猪的。大开杀戒几年后,大家一见林妹妹:哇!你杀猪的气质“杠杠滴”。你是“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杀猪匠。可能吗?此为乌龟壳上剪羊毛——异想天开!

非凡气质来源于言谈举止。有人温文尔雅,有人粗俗野蛮,有人飘逸潇洒,有人猥琐不堪,有人英气逼人,有人浊气逼人。《水浒》里有“二李”,李逵和李师师。李逵是“天杀星”,经典动作是打、骂、杀三大件,先后获得“北宋驰名商标”和“北宋名牌”称号。李逵没什么朋友,大家爱看大老粗取乐,几人真想和大老粗交朋友?师师在东京“天上人间”KTV演出,抚琴时细柔曼妙,歌舞时衣袂飘飘。“大总统”宋徽宗看得口水如泉水。师师要是李逵那般举止,任她美貌绝伦,宋徽宗也吓得心肌梗赛。举止决定气质的档次。孙悟空翻跟头,这是可爱。观音菩萨翻跟头,这是什么?是可笑!猪八戒一边走,一边吃肯德基套餐,样子很“神气”。如来佛一边走,一边吃肯德基,样子很“神经”。

非凡气质来源于紧跟时尚。要风靡世界,必须跟上世界。要倾倒万人,必须跟上万人。时代不同,风尚各异。“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这是战争的豪放。“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和平的婉约。一张旧船票,登不上今天的客船。踩准最时尚的节拍,才能培育非凡气质。一个大家都着晚礼服的温馨之夜,你一身秦始皇兵马俑打扮,必然大煞风景,国宝变成“现世宝”。恰似一条大乌贼,闯入一场金鱼的聚会。在轻曼柔和的音乐中喝红酒,别人是“品”,你是“灌”。别人一杯没品完,你灌下去半桶。如此只会气人,焉有气质!

时尚来源于生活,但高于一般生活。“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背着一个胖娃娃”。这是生活气息,不是时尚,更不是气质。否则我左手十只鸡,右手十只鸭,背着十个胖娃娃,不是有十分的气质?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非凡气质不是一天养成的。贵族身份有时候是生出来的,贵族气质一定是培养出来的。艺术也罢,举止也罢,时尚也罢,都需要学习修炼。向大师学,向名师学。看多了,学多了,练多了,气质自然水涨船高。非凡气质的培养,就像草丛里的西瓜,每天看不见生长,有一天必然会又大又甜。 

                  

择死与择生

张曼菱

我们在史铁生的地坛中面对过死亡,我们在王羲之的兰亭中探寻过人生,我们在哈姆雷特的追问中思考过生存还是毁灭,我们在字里行间见证过太多的生生死死。生与死的抉择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乌江自刎,“举世混浊我独清”的屈大夫怀沙自沉,同样是面对生与死,手持汉节的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镌刻青史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受宫刑。无论是血战沙场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无论是直面杀戮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抑或是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韧”的战斗,他们的生死抉择似乎都让我们听到了那不让须眉的豪迈之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择生还是择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每一次对生死的叩问都是一次灵魂的涤荡,一场精神的洗礼。一起跟随张曼菱的笔迹,走近屈子,走近司马迁,用再一次的探求开启我们思索的门。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这是一篇文采与情怀俱佳的散文。作者对王维诗中“明月清泉”的品读过程,就是作者自己生命体验不断丰富,人生志趣日渐成熟的过程。从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到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直至人到中年,“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才真正体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在作者眼中,王维的“明月清泉”,既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作者借之来寄托的是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即那种保持高洁的心性和淡泊的情怀,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作者以类比的手法,用爱因斯坦的人品和学识来衬托王维人品和学识,以当代青少年熟知的人物来与王维比较,使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王维的诗品与人品的清雅、高洁。作者诗一般的语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将王维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与自己的体验完美的融合为一,读来情味浓郁,口有余香。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认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那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生命的宽度

雅 蒙

公车上,偶然发现小偷行窃,目标是一位富态而张扬的中年妇女。因其一直在跟自己的手机“战斗”,根本没有感到小偷正在对自己下手。我正欲下车,看到此番情景,用包碰了一下那位阿姨,想提醒她提高警惕。谁知竟惹来强烈不满,其把注意力从手机上移开,指着我一通怒吼:“你的包碰到我了,知道吗?旁边那么大的地儿,偏往人身上撞,眼睛往哪儿看呢……”

如此恶言种种,道了歉,却依旧不依不饶。瞧那架势,大有让我赔偿精神损失费的劲头儿。售票员过来解围,那位才算放我一马。下了车,我一边蹓达,一边无奈失笑——这年头儿,好人还能做吗?

回到家,看到朋友发来的一段话:生命的宽度在于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老太太摔倒,所有人都上去扶她,让她一时不知道讹谁。

这是调笑,细想下来却也让人心里着实不舒服。何以出现这种“宽度”呢?是因为人心在日益变窄?瞧瞧这些人吧——摔倒了被扶起,不知感恩,反倒想要讹诈对方一头的;撞了人不知搭救,反倒想到撞死比撞伤赔偿金要少的;眼瞧着一个弱小生命倒在车轮下,一个个宁愿躲得远远的……

就是有那么一撮人把自己生命的宽度放得“很宽”,把别人的生命宽度缩到无限狭窄。永远只看得到自己的委屈和不甘,把所有的温情都框在一己之利里,然后变得冷漠、回避、不知感恩与帮助。

就这天的事情来说,倘若不是遇到小偷,就算是无意间的触碰,也不至招来如此恶言恶语,况且已经讲了“对不起”,对方依旧揪住不放,势要在自己的“宽度”里舞蹈。就是这样的循环往复,才会使冷漠的更加冷漠,回避的更加回避吧?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曾经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宽度”无非是一个没有温情的壳子而已,眼光所及的世界里只剩下一个干瘪的自己。

当然,我更宁愿相信这样的人是少数。我在电话里跟朋友大发感慨,朋友问我:“下次再遇到,你还管这闲事儿吗?”我想了想说,“还是忍不住要管的。”但是用书包去碰被偷者这招儿,我估计自己是不会再用了,毕竟有了心理障碍,怕人家真找我讨要个精神损失费什么的。或许下次,直接用包去撞向小偷?这是个值得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