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可以吃羊蝎子吗:非传说墨脱:藏在峡谷中的最高梦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18:23

非传说墨脱:藏在峡谷中的最高梦想

2011年07月07日 08:17
来源:西藏旅游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西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茂密的丛林里,藏着“在路上”的悍客们最高的梦想——墨脱。这里是高原之上海拔最低,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这里也是塌方、泥石流、蚂蝗、野兽、毒虫、暴雨、烈日、高山、峡谷、雨林完美结合的中国最顶级户外徒步路线。而此刻,我要告诉你一个非传说的墨脱:轻装+探险+乐活。

2006年初夏,我完成哈巴雪山攀登。在庆功宴上,同行的驴友提到墨脱之行,我想也没多想,凭着对中国第一顶级徒步圣地的膜拜和向往,牙一咬对领队说:“去!”就这样,我的墨脱之行迈开了第一步。

不知是哪个多情的爱花之人想为这株花延续生命。

卸掉你沉重的装备,轻松上路

波密→80K→108K→墨脱→背崩→老虎嘴→汉密→拉格→派乡→八一

不论你选择以怎样的方式穿越墨脱,波密和八一是驴子们约定俗成的两个起点。我们选择从雪山、冰川、河流、湖泊会聚的波密开始墨脱之旅,心理和身体的考验即将开始。

向墨脱进发前,我们一行7人在波密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墨脱的资料汇总,研究出一个完整的墨脱穿行方案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就在我们的“汇报会”开得热火朝天之时,与我们同在一个青年旅社里的陌生驴子加入进来,几句闲聊我们得知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皮肤黝黑自称二哥的户外驴竟然已经数十次进藏,两次带队穿越墨脱,他提供的信息比我们在网上查阅的资料更加实用。

二哥是个很酷的人,干事情也利索,听完我们的种种疑问,话也不多说一句,便帮着我们整理上路的装备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因为二哥,我们一行铁定会全副武装闯进墨脱,然后被肩上沉重的行囊折磨得半死不活。

睡袋、帐篷、一切辎重,被二哥毫不犹豫地扔出背包。牙膏有半支就不带整只,牙刷能折断一半绝不带一支。我们一行站在门外瞪着眼看着忙碌的二哥,偶尔也交流几句内心的担忧。背包精简的结果:我们7个人的装备,淘汰出两个大麻袋的“无用件”。而处理“无用件”的最佳方式就是在波密的汽车站,找一个中巴车托运到八一镇——墨脱之行的终点。

波密到80K,藏族司机在烂泥路上“漂移”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事先预约的藏族司机白登师傅已经将他的丰田4500越野车停在路边了。

从波密开始到80K,道路比想象中更加恶劣,崎岖的山路,路面坑坑洼洼的满是烂泥和碎石,道路宽度也仅够容纳一辆车通行。遇上对面来车,其中一方就要倒退几公里,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容纳两辆车通行的地方再进行会车。遇上有车在路上抛锚,就唯有等待了,直到那抛锚的车能修好。

跨过帕隆藏布江,车子转入了一条小道。白登师傅很有经验,他告诉我们走这条路除了底盘高的丰田4500越野吉普和大卡车,其他车辆,很少有人敢开进去,就算是平时看起来强悍无比的三菱越野,也未必应付得了。

从波密到80K还有一种方法是搭乘颠簸的大卡车,但全程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从波密出发到52K,第二天再从52K出发到80K,车费只需100元/人。可大卡车是没有减震可言的,在这颠簸的路上行驶,人在卡车上唯一能做的就是双手牢牢抓紧车上的栏杆以防自己被颠下车去,两天下来,怕是肢体早已僵硬,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权衡之下,我们决定包车,用一天时间到80K,白登师傅的报价是2000元,砍价后1700元成交。人均多花了140元却买了一份舒坦。

白登师傅是这条路的熟手,用他的话说:“墨脱这路,我闭着眼睛都能开。”于是,在一个接一个的连环弯道上,他开得飞快,无论是过弯还是下坡,油门都不松一下。而坐在车上的我大气不敢喘,脑海中不断想起《头文字D》。

1 2 3 4

“秋名山算什么,在这儿漂移才算狠呢!”我对队友说。

北京吉普在崎岖的路上“疾行”。

车过了24K,要翻越海拔4322米的嘎瓦隆山垭口,所以24K有几间木房子供来往车辆休整。而接下来翻越垭口的道路,弯道之多,路况之差,位置之险,和川藏线上有名的72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180度的拐弯一个接着一个,身边不是悬崖,就是峭壁。这条道路,一年之中只有夏季短短的几个月才能通行,除此之外,大雪封山,再有经验的老司机也不敢驶这路了。

 

白登师傅没机会“漂移”只能缓慢爬行。不过,这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嘎瓦隆山上的两条大冰川和天湖。

52K也有一个中转站比24K热闹多了,这里还有供过路司机和驴子休息的客栈。客栈里人来人往生意兴隆,因此,如果要吃炒菜,要等上1个小时。而我们可等不了那么久,离今天的终点还有28公里,在平时,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到了,可是在这样的路上,平均速度也就10公里左右,估计还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80K。于是,12包方便面一人分到包半,将就填饱肚子上路了。

下午4点,我们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80K,从这里开始,我们即将告别白登师傅,用双腿丈量墨脱的土地。

80K,渝州招待所吃住凑合,却也舒坦!

80K路上的风光不论哪个角度都是大片。

80K是墨脱最重要的物质中转站之一,虽然地方不大,10分钟就能逛完,但比52K更加热闹。这里的商铺、客栈多是四川人开的,因此,这些店铺名字也跟四川有关。我们买补给的商店叫“渝城商店”,而住宿的地方则叫“渝州招待所”。

渝州招待所没有厨子,我们入住后,老板亲自下厨做晚餐,不多时,就是一大桌菜。在经历了一天的颠簸和方便面凑合的午餐之后,大家的唾液都急速分泌着,眼里闪烁着绿光,饭菜只要一上桌,立马被抢光。

招待所的房间,不论是标间、还是单人间都不带独立卫生间,房间被子虽说不上干净整洁,但厚实软和睡着也舒服。原本以为有澡堂就可以洗澡,但当我们看到浴室门口木牌上的大字“营业时间:每月1日、10日、20日欢迎各位光临”时,也只得悻悻而归了。

“大厅”里有电视机,虽然没有闭路线,但是这里几乎每家都有卫星接收装置,所以能够看到的频道还是很多的,画面也很清晰。身处80K还能看上新闻联播让我们兴奋不已。同时,既然能看电视,摄影器材、手机、GPS也就能充电了。

80K—108K的断路点,一样能搭车?

早上6点,吃过老板娘为我们弄的早餐,确认随行装备,在招待所的门口留了一张合影,我们正式出发了。

离开80K后就是一段下山的盘山路,走这条路,我们7人全都穿上了高帮登山鞋,裹上了严实的冲锋衣。因为这里海拔低,气候温润,植被茂密,放眼望去尽是绿意盎然的雨林。传说中的小吸血鬼——蚂蝗就藏匿于此。在行走的道路边随便瞟一眼,都能看见在枝叶上蠕动的蚂蝗。但好在道路较宽,只要不靠近两旁的树丛,蚂蝗也亲近不了你。

其实80K—108K的道路情况,基本上和24K到80K的一样,能够通行大卡车。而我们之所以不能坐车原因是因为“断路点”。这是目前墨脱到底通没通公路的争论焦点。从严格的定义上来说,墨脱已经算是通公路了,大卡车、越野车都能到达墨脱县城。但是实际上又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车,因为在80K到墨脱的路上,特别是80K到108K这一段,塌方相当严重,很多时候公路会被很大的塌方区分割成几段,连人想通过都很勉强。所以说,如果想从318国道上的波密开始,就乘坐一辆汽车直接进入墨脱县城,目前仍是不可能的。

精明的旅行者即使是探险也会为自己找一种最舒服的方式上路,要想搭车进墨脱也有诀窍。因为此地的塌方区位置相对固定,所以说在几个“断路点”之间,当地人在路还通时就特意将车辆留在了里面“值班”:跟着汽车甲来到“断路点”一,下车后去到“断路点”一的另一头等待的汽车乙,然后搭乘汽车乙到“断路点”二,再转乘汽车丙……如此循环,小段徒步和搭车配合,也有助于体力恢复。

一路上,我们脱鞋蹚过过水路面、小心翼翼地穿过无数个小塌方路段,在快近中午时偶遇两个孩子。跟着他们,我们来到92K附近的村庄,在村庄商店里面买了几瓶饮料,要了几壶开水,泡上方便米饭,对付着吃了。而在80K之后,所有的饮料都不按照常规定价销售,无论是可乐还是红牛,全部统一售价10元一瓶。

后半段的路塌方区基本没有了,但路面情况依旧不佳,而且头顶的太阳愈发热辣,身上豆大的汗珠流不停。因此,每到有干净溪水的地方,我都会取下毛巾,擦拭一下。就这样走走停停,天色渐晚时,108K处一排整齐的木屋出现在眼前。身体顿时恢复了力气,一步不停直冲客栈。而等到屁股落在客栈的门口时,连喘气的劲儿都快没了。

为墨脱选一条路,绝不回头。

墨脱的原始森林中,简易的木桥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河水冲断。

探险不是玩命,凡事都得量力而行。在108K休整一天,次日,又是6点的闹钟,同样的上路准备,只是目的地不同了,今天我们即将进入江湖传闻中的墨脱县城,从108K到141K,33公里路,艰难或轻松前途未卜?

 

离开108K,在一段长长的上坡路的尽头竟然出现了岔路,一条向上一条向下,两条路宽度差不多,周围的杂草生长程度也差不多。而从这个方向进入墨脱县城,所有的资料上都是只有一条路,那么根据经验判断,这两条路应该是新路和老路的区别,老路应该是比较崎岖的,而新建的路应该是比较好走的,虽然两条路都能够达到目的地,但是考虑到新路应该比老路好走,而且距离相对比较短,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往下走的路。为了方便认路,我们用石块和树枝弄了一个简单的路标。而后来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向上的路确实是老路,不过是最近才弃用的。

新路风光无限,瀑布、小溪、丛林……让人应接不暇。当我们转过不知多少个弯道后,视野突然开阔起来,雅鲁藏布江出现在我们眼前。而此时此地的雅江,少了几分磅礴的气势,多了一分淡淡的柔情,它慢慢地流淌着,浑浊的河水不停地拥抱岸边的礁石,激起朵朵洁白的浪花。两侧的峡谷,满是茂密的树林,犹如一双绿色的手臂温柔地搂住这一泓江水。

一路上,有雅鲁藏布江作伴,走得也惬意,午饭时间,我们来到一个小村庄,村里大概有20户人家,还有一所只有三间教室的小学。我们在一个小店里吃了午餐又买了补给,同时,也在店铺老板那儿打听到很多关于墨脱的“情报”。

“从这里到墨脱的路,都比较好走,县城的条件也不错。但是过了背崩,路就不好走了,塌方区特别多,你们队伍中又有女孩子,一定要请背夫,背夫的价格在墨脱是公开的:100元/天……”于是在这个小店,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背夫,一个群众公认的帅哥。

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一个开摩托车的人开始拉客:“到墨脱,100元一位,到80K,300元一位,不讲价哟……”看来去墨脱还有更舒坦方式。

快到墨脱的路上遇见一辆大卡车,司机是一个中年男子,很热情,也不向我们要钱,就让我们上车了。30分钟之后,视野极处出现了白色的楼房和袅袅炊烟,莲花之地——墨脱!我们来啦!

我们是“拾荒者”。

我们一行并不是专程在墨脱玩自虐,所以,既然请了背夫,就要合理分配调整装备:尽量让女队友负重减少,男的视情况而定。我的包只有40L,自己觉得还OK,能淘汰的东西宁愿丢掉也不带上路。

还是早上6点,天微微亮时我们就上路了。经过一天休整,大家身体状态恢复得还不错,同时,我们的英俊背夫又为我们介绍了另一位年仅18岁、第一次当背夫的新人加入。我们的肩上的负担轻松了,脚步也迈得更快了。

7至9月是进墨脱的最佳时节,夏季的墨脱常常笼罩在大雾之中,颇有神秘色彩。

在路上,年纪稍长的背夫告诉我们:“从墨脱到背崩,路况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差,只是路途相对遥远,多下坡路。”听完背夫的话,我心里的顾虑被打消了很多。

走出墨脱县城,有很长一段下坡路,路两旁覆盖着厚厚的植被,太阳虽然升起来了,但是短时间内热量还无法驱散所有的雾气,所以整条道路都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当中,有种独特的感觉。但正是道路被潮湿的气包裹,蚂蝗也活跃得很。在路边的草丛中、树叶下,这些没有眼睛却感官发达的生物,它们能轻易地感觉到血液的热量,只要你一靠近,它立刻发起进攻。一路上背夫不断提醒我们走路的时候不要贴着路边的草堆,要走中间。休息的时候也不要把背包随意摆放,以免蚂蝗乘机爬上去。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墨脱到背崩整段路几乎都是在下坡,为了合理分配体力,我们保持着行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的原则,尽量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当中。

到了中午,我们跟着背夫兼向导来到一户人家,说是在此可以自己动手煮饭吃。那户人家门前悬挂着一串鸡蛋壳,是典型的门巴族人家。虽然墨脱是位于西藏,但是其原居民并不是藏族,而是门巴族和珞巴族。

午后,天气越发炎热,体能消耗很大。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路人丢弃的垃圾:喝光的易拉罐、塑料口袋、矿泉水瓶……这些堆积在墨脱的垃圾,是人类破坏生态的罪证。这些年,随着墨脱声名远扬,越来也多的人涌进这片净土,墨脱的生态环境也在遭到破坏。我们不忍心看着这些垃圾躺在自然的怀抱中,尽管前进的步伐并不轻松,但一路上我们也走走停停,当起了“拾荒者”。

就这样,徒步绿行,在太阳西沉时,我们终于看见今天的目的地背崩乡。

一条小溪,一簇水花让墨脱情调不减。

穿越塌方区,险些丢了小命

背崩以后的路,一直到汉密,我们才认识到“中国第一徒步圣地”绝不是浪得虚名。

刚开始,我们走过解放大桥,顺着雅江走一小段,然后拐入多雄拉曲江,湛蓝的河水是从遥远的多雄拉冰川中融化,流淌过多雄拉峡谷,奔流到此,汇入黄色的雅江中,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景象。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多雄拉曲一直要陪伴我们,直到我们翻越多雄拉垭口。而这段路也一直是上坡,从解放大桥到垭口海拔从700多米爬升到4400多米,徒步难度大了不少。最可怕的是,因为这条道一直在修路,到处都有爆破点,因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大块石头,单纯用人力没法清除,只能爆破。按照安全规程,爆破地两头都有专人进行路面封锁,确保路人安全。不过有一个例外:队友小东和老康走在前头,我们在后面慢慢走,突然他们两个从前头跑回来,大口喘气,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前面想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一屁股坐下来,正要点烟,发现屁股旁边竟然有一条已经点燃的引线,吓得两个人脸都白了,马上抓起背包往回跑,要是他们没有发现那条引线,恐怕小命不保!

 

还有些塌方区路面已经严重塌陷,能通行的路面也十分松软,过路时,只能是用脚和手杖先去掂量一下,确认后才能迈出下一步。还有超大的塌方区,大片的山体夹杂着树枝、石头滑落下来,把原有路面完全覆盖,只能顺着当地民工踩过的那些勉强能够称为路的方向前进。好在这几天天气不错,有很多人在进行修复路面工作,在一些比较大的塌方区,都有一条比较明显的路让我们通过。最惊险的是一个超级塌方区,地面已经下降了,完全不能落脚,只能在两端设立梯子,让人爬下去再爬上来。梯子是那种最简单的木梯,看起来还算坚固,不过为了安全,向导还是让我们一个一个顺着下去。

我们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没有下雨,如果是在下雨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通过的可能。墨脱的雨,一下就会下个不停,如果真的下雨了,我们也就被围困在这里了,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通过。

在老虎嘴吃过午饭,稍作休息继续上路。经过连续的爬坡和塌方区的考验体力几乎快耗尽了,队伍也安静下来,因为徒步的时候说话会影响呼吸的节奏,耗费体能,所以大家低着头专注脚下,默默前行。

老虎嘴实际上就是一条开凿于悬崖半腰山岩的栈道,旁边就是深深的多雄拉峡谷,底部,多雄拉曲急湍而下,地势十分险要。整个峡谷呈V型,过老虎嘴路段全长2公里左右,垂直落差200多米。走这段路,大伙儿小心翼翼地丝毫不敢有任何闪失。

又是很长的一段路,当我们看到远方的房子渐渐多起来时,安静的队伍热闹起来,大家像疯了一样呐喊着:“汉密!汉密!汉密……”

四海旅店,墨脱的“星级旅店”?

汉密大名鼎鼎的四海旅店,在去墨脱的徒步者当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他的老板曾四眼是四川人,放弃了四川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墨脱,曾经是一个背夫,后来有了一定资本之后自己就在这里开了一家旅店,专门为过往的徒步者服务,而且,汉密所有的住宿地,只有四海旅店有电灯,所以绝大部分的徒步者都是在这里住宿的。

别看这四海旅店小,但是里面提供的服务,在墨脱徒步线路中可算是最佳的了,如果在墨脱范围里面进行一个旅店客栈的分级评选,那么四海客栈完全是五星级的。走进四海旅店,你会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干净的大厅里面摆放着一张桌子,墙上有各种装饰品,还有杂志。房间床铺上的被褥也是相当干净、软软的。需要洗澡的驴子,曾四眼还会为客人烧热水,一人一大盆,不够还可以加水,保证洗舒服。旅店门口还有一个阳台,几张凳子、桌子让过往行人休息,一张长凳子上还放有一个靠枕。而旅店最大的特点就是客厅里的那面英雄墙,上面贴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曾经到过这里的徒步者的留言。透过字迹各异的语言文字,我的胸中涌动着一股热流,那是属于墨脱驴特有的感动。

晚餐,曾四眼为我们准备了八菜一汤,有荤有素,分量十足,吃得大伙直叫爽!不仅如此,曾四眼还很健谈,与我们分享了许多有关墨脱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命在墨脱不值钱。

一年之中,由于天气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墨脱是对外封闭的,封山期间内部的物质消耗都是依靠平时的积蓄,但当物资匮乏时,即使是在封山期,也有当地人自发组织翻越多雄拉山口运送物资。在隆冬时节,多雄拉垭口上冰雪覆盖,无数的冰窟窿是致命的杀手,稍有不慎人就会坠落,毫无生还的希望。还有雪崩,有时候运输的队伍遇上大雪崩,几十个人全军覆没。等到来年开春时,尸骨暴露在外,死者家人才知道自己的亲人遇难了。

汉密到拉格,穿越仙境般的雨林

刚离开汉密的一段路在泥泞的开阔地里前行,依旧与蚂蝗为伴,沿途路边草丛里,绿油油的叶片下密布着一条条蠕动的东西,很是壮观。在这条路上休息,如果一屁股坐下来随便把背包乱扔,等你重新背起背包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蚂蝗在包上安家了……

没多久,我们钻进了雨林中,起初还在泥地上走,后来逐渐变成了在水中行走。因为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整条石头路面都变成了一条小溪。水不深,但水中的石头表面光滑,有些还长满了青苔,稍不小心就会跌个四脚朝天。但最美的是一种叫不出名字的紫色野花,花蔓和花瓣浸在水中,顺着水飘摇、流淌。再走一段路,不止这种紫色的野花,更多叫不出名儿的,颜色形状各异的花朵散布林间,行走与此,心情也愉快,仿佛漫步仙境。

路在雨林中曲曲折折,一路上能看见很多路口,背夫兼向导带着我们一路走近道,一会儿上上下下翻越大树倒伏形成的路障,一会又挥着刀在枝藤蔓延的林中砍出一条路来。而这一路是没什么人家的,所以中午饭也就是随便吃点干粮喝点水应付着。

墨脱,只要不下雨,太阳就毒辣得很。即使在树木密不透风的雨林中,穿过树枝空隙的阳光射到头顶也能让头皮灼热。所以从正午过后,徒步的体能消耗便加剧了,合理的分配体力尤其重要。

下午4点多,我们在一个名叫大岩洞的地方休息,这里有一片空地,四周被群山、树林包裹,一条小溪从中流过。空地上,当地人建起了小卖部、客栈……供过路人休息。因为大岩洞离拉格已经不远了,路也比较好走,我们终于松了口气,安心地等待体力恢复,然后继续上路去向拉格。

翻越多雄拉山口,对墨脱SayGoodbye!

清晨,我们走出拉格客栈的时候,太阳刚从远山外探出头来,雾气也逐渐散去。放眼望去,对面竟然就是一座小雪山。而这雪山的出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此时此刻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已经很高,高原在向我们招手。而这最后一程,我们将翻越多雄拉山——墨脱徒步路线的最高点。

这一路,海拔逐渐升高,道路附近出现了积雪,起初路上的溪流,现在变成了瀑布,走过的时候,风吹着水雾,水珠轻敲在脸上,有冰凉而舒服的感觉。翻越多雄拉山口时,有两个平台,可作休整,平台处聚集着很多驴子。有的是为了探险来墨脱,也不请背夫,自己背着沉重的行囊上路。有的则颇有几分旅行者的样儿,仅一个小腰包,其他东西全教给背夫了,轻装上阵,舒坦地前进。

终于,我们到达了垭口,这里和西藏所有的垭口一样,挂满了五彩的经幡,山顶的大风吹着经幡发出呼、呼、呼的声响。尽管垭口气温很低,队友们还是止不住内心的激动,索性放开嗓子大喊:“再见,墨脱!”

下山的路很轻松,但因为我们得在松林口坐到派乡的大卡车,所以也不敢多停留,全速前进。因为,这辆车在墨脱属于稀缺资源,一日只往返一次,早上从派乡发车,下午一两点左右在松林口返回派乡。如果赶不上这车,只有在派乡住一个晚上了。幸运的是我们不仅赶上了车,还在颠簸的车上睡了一个舒服觉。等一觉醒来,传说中的南迦巴瓦——中国最美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

从派乡看南迦巴瓦,洁白的雪峰,映衬绿茸茸的山体,夕阳照射在西边一侧的山坡上和另一侧的山体构成光影的明暗,整个南迦巴瓦的轮廓清楚地勾画了出来。而我们,也在这幅神山的幻景中,转乘派乡到八一的车,告别两位年轻的背夫,告别墨脱。(文/秦艺菡 图/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