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杏树观赏地点: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巅峰之作:中道管理之虚以控实的道理(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17:16

     “亲民”是用相亲相爱的方式来正人,就是孔子主张的“安人”。“安人”是管理的最高理想。管理者可以“逞权威、施压力”来“管人”,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亦越强,不能使追随者心悦诚服,表面或许顺从,但内心殊为不乐,因而可能会暂时忍耐,应付了事。管理者如能用“敬重、信任”来“理人”,就比较容易收到“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效果。追随者深感知遇,当然会加倍努力。管理者以“仁”安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管理者好像北极星,静居在那儿,满天的星斗自然都环绕着它而运行。追随者慕名而来,自然人才济济而又人尽其才了。
  (二)掌握根本,分清楚本末、轻重、先后、缓急,管理才能够有效。我们中国人不管到哪里去发展,他一定做一件事情,回家拜祖宗、扫墓。这就是表示我们不忘本。我觉得中国人最可爱的就是他永远不忘本。我们中国人开口就是“谢天谢地”,就是天地是我们的根本,没有天地就没有人类。
  管理哲学是根本。掌握了根本,就可以分清楚本末、轻重、先后、缓急。任何事情都是有轻就有重,有先就有后,有缓就有急,一定有两边的,而最根本的就是本和末。所以中国人都是抓住根本再讲。因此我们有时候不太注重细枝末节,保持无所谓的态度。
  (三)从格物致知着手,以诚意来正心,便是用理智指导感情,使心意的活动,正当而光明。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科学只是起点,不是全部,因此要以诚意来正心。我们慢慢会感觉到,你有诚意,别人就对你讲真话;你没有诚意,别人是不会对你讲真话的。你心意正,员工就会交心给你;你心不正,那些干部首先就跑掉了。从这几十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心不正的人,他上去很快下来也很快,最后就会坐牢。
  我们有一句话,是古人没有讲清楚的:“中国人很讲感情。”这是好还是不好,很难讲。人没有感情,和动物一样,那不算人,可是我们现在乱用感情就糟糕了。《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则说:“仁也者,人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而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能知仁、义。人类要进步,必须造就高尚的人格。而要造就高尚的人格,就要减少兽性,增多其人性,使人性中的动物本能服从理智的指导,符合道德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用理智来掌控我们的感情,这样就对了。
  《大学》认为人应该有感情,但是感情最后变成人的包袱,这就糟糕了。一个人感情用事,这个人就失去了理智,那就很麻烦。所以他找出一条路来,便是用理智来指导感情。所以孔子不主张我们控制,不主张我们节制,而是主张让感情合理地发泄,这是很人性化的。
  我们要使心意的活动很正大、很光明。所以北京故宫乾清宫的匾上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字。意思是说,皇帝要做到“正大光明”,才会“国泰民安”。
  (四)谋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一切从自身做起,少怨天尤人。管理者以修己为第一纲领,从自身内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诚、正,然后层层扩大,齐家、立业、治国,推到平天下止。我们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步地往外推的。老实讲,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去管别人?
  因此要谈管理,就应先把自己管好。外国人没有这种观点,只有中国人有。我们经常有这种观念:“你想管我?先把自己管好再说!”“你自己都管不好,别想管我!”中国人有一句话很可笑:“凭他那副德性,也想管我吗?”这是外国人怎么也听不懂的,因为他没这种概念。
  (五)德本才末,是选用人才的可靠标准。先看品德修养的表现,再就合乎标准的人选,量才而用。西方人是能力本位,没有品德观念。而在中国,有才的人,我们不一定敢用。我相信大部分人喜欢品德好、也有才能的人,对那些品德不好、有才能的人,却怕得要命。中国许多有才华的人,经常会受到打压,经常觉得自己有志难伸,好像才能被埋没了,原因就是别人怕他。
  我问过太多的企业家:“如果两个人都很有能力,你怎么选?”他说:“我选有品德的人。”我说:“如果两个人都没有品德呢?”他说:“选没有能力的人。”我就问:“为什么?”他说:“没有能力的人即使想害我,也害不了我。”这是很聪明的人。所以中国人十分清楚,两人品德都好时,他敢用有能力的人;只要对品德没有信心,他宁肯用那些庸才,也不用没有品德的人才。
  德本才末,这是我们选择人才的一个标准。怎么知道谁的品德最好?中国有一句话很重要,“忠诚从孝中来”。所以中国人会看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处得好不好,处得不好,这个人就可怕了,将来他一定会把别人害掉的。所以中国人重视孝道,是有道理的。一个人不孝顺父母,就是他忘本。一个忘本的人,栽培他是没有用的。
  六、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之道,它应该是一种不能改变的常数。管理者的理念,是决策的根本原则,不可以变来变去。
  “道”是一种“常数”,管理不可以没有常数,否则变来变去,会变得没有定准。“易”的意义,包含“不易”和“变易”,便是看出“宇宙是变动的,但变动中有其常则”。管理者秉持“常道”去“变易”,才能够“万变不离其宗”,不是乱变,而是变得有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满脑子“什么都要变,什么都可以变”,其实这是错误的。管理者的理念,就是决策的一个常数,是不能变来变去的。
  “道”属于“智慧”的层次,无形无影,难以捉摸,甚至是空洞的;它不像“知识”(knowledge)层次那样明确而具体。现代人受到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实证哲学”(positive philosophy)的影响,一切都要观察事实,要求实际、清楚而具体,逐渐远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殊不知管理原本就是依据这种近乎空洞的原则来做决定的。形式是虚的,质料才是实的。管理哲学一定要虚,才能够十分灵活、非常灵光地达成“虚以控实”的目的。
  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是“虚以控实”。管理者想要把管理科学应用得更有成效,首先就要依靠这套很虚的、隐隐约约存在的、永远不可能讲得很具体很清楚的经营理念,并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当做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管理者有了透彻的、协调的、系统的管理观,便不致“想到就做”、“爱变就变”,甚至自相矛盾而不自知。
  管理者把自己的经营理念确立起来,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没有办法很具体化,因为任何东西到了非常具体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弹性,就无法应变了。最后就会害死自己,把自己捆绑得死死的。我们要有一个“常道”作为调整、变革的依据,但是不能把自己捆得死死的,而要根据这个常道,经常去随机应变、因时制宜,就会越变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