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汇大宗商品交易中心:2004年中國青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53:17
2004年中國青年 沈 傑

2004年,中國的改革和發展進程更加深入一步,中國青年的發展也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這一年,黨和國家對青年發展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社會有關方面在努力為青年發展不斷優化環境和營造有利氛圍。

2003年12月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做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強調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對於青年發展而言,這也是促使廣大青年努力成為中國現代化有用之才的一種激勵。

2004年中央和國務院發出了一系列直接或間接地關係我國青年發展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央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等。

尤其是,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不僅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而且也對中國青年發展及其環境的變化産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 青年的發展環境與自身狀態

1.未成年人保護:有關法規政策在進一步完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發佈之後,一些省市又出臺了新的法規政策,從制度和機制層面上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例如,深圳市政府公報發佈新修改的《深圳經濟特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第10條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人格尊嚴,不得隱匿、拆閱或者廢棄未成年人的信件,不得擅自查閱未成年人的日記。”同時,第43條對違反該辦法的行為做出了處罰規定:“違反本辦法第10條規定的,由其所在單位批評教育或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寫入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條文,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與國際接軌的姿態。不僅對父母在尊重子女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而且對父母違規行為的處罰限制措施也考慮到了我國的具體國情。

再例如,據悉上海擬將“不得公佈學生的考試成績名次”規定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納入正在審議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這意味著今後上海的教師如果當眾宣讀或張榜公佈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有可能變成違法行為。上海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1998年就明確規定,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學校不排隊、不公佈”。從減輕學生壓力、保護其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為該內容可以上升為法制規定。

2.凈化青少年網路環境的工作力度加大

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統計,截至2004年6月30日,我國網民數量已達8700萬,比2003年同期增長27.9%,其中學生比例與半年前相比,上升最為明顯,超過70%。但是,據保守統計,目前全世界互聯網色情網站至少有70萬個,並以每天200~300個的速度增加。青少年是最脆弱的受害者。有關調查表明,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強姦案位居第三。而觀看黃色淫穢內容是導致青少年性犯罪的重要誘因。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少年法庭的隨機調查顯示,在100名在押少年犯中,有61%的人曾經常瀏覽色情網站。面對這種嚴峻局面,2004年7月中旬以來,中宣部、公安部等14個部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經過3個多月的集中整治,網上淫穢色情資訊氾濫的現象已得到扭轉。據全國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協調小組通報,截至11月9日,全國公安機關已依法關閉境內淫穢色情網站1442個、賭博或詐騙網站365個,破獲淫穢色情網站方面的刑事案件24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8名。目前,已向檢察機關移送起訴淫穢色情網站案件217起,檢察機關已提起公訴131起。122起已經法院一審宣判,197名犯罪分子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12起案件的19名犯罪分子一審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陳山:《“網毒”不除 誓不收兵》,中國網,2004年8月10日。

網路對於當今青少年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網路的凈化,可以大大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進城務工者子女受教育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有關調查表明,在我國的流動人口中,18周歲以下者達1982萬人,其中正置義務教育年齡段的青少年中,有9.3%的人處於失輟學狀態。調查還顯示:3~6周歲流動兒童入托比例為60.7%,低於城市戶籍兒童入托率;6周歲兒童中46.9%的人沒有接受入學教育;近20%的9周歲兒童還只上小學一、二年級,13和14周歲還在小學就讀的人佔相同年齡流動少年的31%和10%;在12~14周歲失學流動兒童中,有60%的人已經開始工作。

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農民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多渠道安排農民工子女就學。並對流入地政府提出明確要求,要盡可能地保障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全國各地都採取了一些具體的措施來落實這個通知精神。例如,北京市繼免收農民工子女借讀費後,又進一步著手解決流動兒童就學問題。計劃在下一階段適當放寬打工者自辦學校的辦學條件。目前進入北京市的流動兒童近29萬人,比3年前增加了14萬多人,2004年執行對來京務工農民子女免收借讀費的規定,各公辦學校已接收了21.4萬流動兒童。北京市政府要求,對以接受來京務工農民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各區縣在審批中,在確保學校師資配備、安全、衛生等方面完全達標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放寬其他辦學條件。對學校校舍等教育教學設施基本達標,而校長、教師資格未完全達標的可准予其籌備辦學並規定其達標期限,對在期限內達標的予以批准。目前,全市已經批准建設23所專門接受流動兒童的民辦校,今年還將再批准建設20所。

4.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斷增加

自1999年開始,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使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邁進了大眾化階段。其所帶來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使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逐漸增多。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人數達到400萬人,比2003年實際錄取增加20萬人,增量部分主要是本科招生數。

200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達到33萬,比2003年增長了22%,再創歷史新高。2004年研究生招生政策比上一年有所改變,考生報考時不用再出示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報名登記表中也不再要求考生所在單位簽署意見並蓋章。對參加統一入學考試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與非應屆畢業生此次制定了同樣的進入復試的最低分數線。此外,教育部還要求對推薦免試的碩士研究生應實行公示,公示內容包括學習成績等。全國共有90所院校實行網上報名。

據教育部統計,2004年碩士生報名人數又創歷史新高,增幅平穩。2004年全國有約94.5萬人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比2003年的79.7萬人凈增長14.8萬人,增幅為18.4%,凈增數和增幅都比上一年度有所回落,2003年的報名人數比2002年凈增17.3萬人,增幅27.7%。其中報名參加統考的有82.5萬人,比2003年的67.3萬人增長22.6%;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人數為47.4萬人,佔報考總數50.2%(2003年這一比例是48.2%),比2003年的38.4萬人凈增9萬人,增幅23.4%。

由於2005年考研實行網上報名,所以,到目前已得到的統計結果是,2005年考研人數將超過170萬,比上年增加了近80萬人。

5.青年的就業或成才機會正在增加

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專門提到這個問題。在部署2004年政府主要工作時,他説:“今年仍是高校畢業生高峰年……要認真做好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如此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這在歷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是第一次。

2004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並召開有關會議,不僅提出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目標,而且進一步明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和措施。9月28日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佈的最新數據表明:截至9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73%,達到並略高於年初提出的就業率為70%的目標,比上年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就業率為93%,本科生就業率為84%,高職(專科)生就業率為61%,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比2003年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

有關部門在匯總就業情況時發現,從專業上看,工程技術類和一些行業特點明顯的專業就業率較高。2004年到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工作以及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佔總數的48%。

此外,大學畢業生人才資源開發的力度正在逐漸加大。按照國務院會議精神,2004年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志願者總數為10000名。除2003年招募的2年期志願者外,按照公開招募、自願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新招募6000名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到西部12省(區、市)以及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兩個自治州的貧困縣的鄉鎮一級從事為期1~2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願服務工作。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招考公務員工作已經開始。根據有關規定,中組部、人事部決定組織實施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垂直管理系統所屬機構考試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工作。共有103個部門的8400余個職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

按照年初共青團全國青年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提出的目標,2004年各級團組織要通過多方努力,幫助20萬名青年掌握創業本領,幫助5萬名青年創辦自己的企業,開發青年就業崗位30萬個;為下崗失業青年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150萬人次,力爭使服務對象的再就業率達到60%。同時,為城鎮新增青年勞動力、農村富餘青年勞動力提供切實有效的就業服務。

二 青年的價值觀念與社會心態

1.傳統文化在大學生中具有較高的認知度與認同度

在迎接五四運動85週年之際,《新聞週刊》做了一項以“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為主題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大學生。

調查結果表明,關於傳統文化對當前中國社會的意義,59%的人認為很重要,40%的人認為有一些作用,1%的人認為可有可無,沒有人認為與現代精神格格不入。可以説,大多數人對於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社會的應有作用給予了肯定。

對於傳統文化的現狀,20%的人認為勢力仍很強大,認為還有影響的佔40%,認為很難判斷的佔16%,認為正在消逝的佔24%,沒有人認為已蕩然無存。

對於傳統文化的未來,表示很樂觀的佔5%,表示比較樂觀的佔18%,表示很難説的佔44%,表示不樂觀的佔29%,表示很悲觀的佔4%。可見,多數人對傳統文化在未來的發展並不十分樂觀。

對於有的人大代表提案把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列為法定節日,被調查者中36%的人非常支援,27%的人比較支援,20%的人未表態,10%的人不贊成,3%的人表示反對。

對於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都多次看過的人佔15%,都看過的人佔27%,看過其中一兩部的人佔48%,都沒看過的人佔10%,沒看過並且也不打算看的人佔0%。

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古代讀書人的理想,10%的人認為一直“是我的理想”,69%的人認為“我會考慮”,14%的人認為“是別人的事情”,7%的人認為“已經過時”。

對於全球化與傳統文化的關係,10%的人認為全球化就是美國化,而且全球化將導致傳統文化的衰微甚至消失殆盡;54%的人認為全球化與傳統文化並行不悖;30%的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將會在全球化的洗禮下完成涅NB231;6%的人表示不清楚。

儘管處在一個開放和變遷的時代,當今大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仍表現出了較高的認知度與認同度。而且大多數人認為現代化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共同存在的。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信心,與對外來文化的開放態度同時並存。從這裡表現出了一個正在走向崛起的大國的青年所應有的健康心態。

2.閱讀心態需要有關方面加以正確引導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對我國18~39歲青年閱讀情況的調查結果,揭示了青年閱讀心態的主要態勢。本次抽樣調查採用入戶問卷調查法,受訪者為人口在20萬以上的262個城市中的青年。調查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瀋陽、成都等。有效樣本量為6000多個,問卷有效率達97.6%。調查對象分為18~19歲、20~29歲、30~39歲三個年齡段。從受訪者學歷看,高中、中專的青年所佔比例最高。其中20~29歲被訪者中,高校學生比例最高,30~39歲被訪者中,服務業人員或工人的比例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讀書越來越重要”的各年齡段青年都在85%以上,讀書對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已成為青年的普遍共識。各年齡段青年都有70%以上的人認為,讀書是為了增加知識、開闊眼界,其次是為了提高修養。基本不讀書的青年的比例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加。在讀書的青年中,每月讀1~4次的人的比例也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加。

調查表明,青年不讀書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時間”,其次是“不習慣讀書”,這種情況在各年齡段中都排在前兩位。其中20~29歲青年“沒時間讀書”的比例最高,達到61.6%。在其他一些不讀書的原因中,選擇“不知道讀什麼書”的比例較集中。可見,還需要更多地對不同年齡段青年的讀書活動進行引導。

以最近半年與前一半年相比,18~19歲青年中有39.5%的人讀書時間增加了,20~29歲青年中25.3%的人讀書時間減少了。讀書時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或學習上的需要”。調查還表明,獲得閱讀圖書的最主要來源是購買。在家讀書是各年齡段青年讀書的首選地點。

調查顯示,18~19歲青年具有網上閱讀習慣的比例在半成以上。網上閱讀習慣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大有網上閱讀習慣的人數比例越小。20~29歲和30~39歲青年網上閱讀內容比例最高的均為新聞。

3.擇業心理:職位多和專業廣的機構備受青睞

由四川《華西都市報》與中國成都人才市場聯合進行的大學生就業調查的第一期主要涉及找工作時首選什麼單位、想通過哪種途徑找工作、選擇企業的標準是什麼這三個方面的問題。20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線上參與了此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4.65%的人在畢業找工作時首選是企業;23.36%的人則選擇政府部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10.3%的人選擇學校或科研機構;1.98%的人選擇個人自主創業。

至於選擇企業時最看重的標準是什麼,62.69%的人選擇“單位對我有良好的發展空間”;19.9%的人選擇“先就業、再擇業”;9.45%的人選擇“我最看重薪水”。

對於“你想通過那種途徑找工作”,26.89%的人選擇“參加人才市場舉辦的大型招聘會”;24.73%的人選擇“校園招聘會”;18.55%的人選擇“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10.4%的人選擇“直接去目標公司的網站尋找機會”,而選擇“自己創業、做自由職業者”的佔2.06%。

大學畢業生之所以將企業作為擇業首選的主要原因在於,與其他就業機構相比較,企業不僅提供的職位較多,而且需要的專業較廣,從而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成才機會。而人才市場、校園招聘會由於資訊量大、可信度高,所以成為畢業生們最青睞的擇業途徑。

4.低齡青年群體的歷史意識有待加強

2004年,為紀念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講話發表60週年,我國拍攝完成了故事片《張思德》。在影片上映之前,有關方面在社會公眾中進行了一項調查,其結果表明,知道張思德的人佔63%,不知道的人佔36%;知道《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的人佔78%,不知道的人佔22%。從年齡段上看,40歲以上的人中知道《為人民服務》的佔90%,有些人還可以順口背誦出其中的幾句話,但是,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不知道的人卻佔了半成左右。

可以説,在傳媒發達、資訊爆炸的今天,青少年所接受的資訊量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成年人,但是,青少年對於張思德知之不夠多的原因則在於,在我們社會當今的各類教育中,教育內容中缺少了一些重要的歷史知識,從而導致了青少年較少相關的歷史意識。

三 青年的生存壓力與成長問題

1.待就業人群呈現逐漸增大的趨勢

由於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畢業生數量每年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離校畢業生待業的現象開始出現,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2002年7月份,全國待就業大學畢業生為50萬人,2003年7月份達到70萬人。高校中出現的“校漂族”現象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據有關調查,在大部分沒有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準備考研者佔絕大多數。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社會上出現的“人才高消費”現象,一些用人單位“惟學歷是舉”的做法,使不少本科畢業生在求職時屢遭“學歷歧視”、“學校歧視”,於是,痛下決心,選擇“漂”在校園,準備通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第二,一些大學生對職業預期過高,對就業持觀望態度。例如在北京,僅2002、2003年這兩年,就有近萬名京外生源畢業生將戶口、檔案保留在學校。特別是允許高校畢業生可將戶口暫時放在學校的政策出臺後,不著急就業的“校漂族”似乎有擴大之勢。這些人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通過就業網,對4025名畢業生進行了就業意向問卷調查。其中有高達93.8%的人就業首選地是北京,而把北京作為第二選擇地的人數比例也遠遠高於將其他地區作為首選地的比例。第三,還有部分人之所以選擇“校漂”,則是出於對社會的逃避心理。這部分畢業生大多家境富裕,留戀校園舒適清靜的生活,他們不找工作,對考研也缺乏信心。雖然已經畢業,但仍滯留在校園,尋求“心靈的慰藉”,而感到對外面的世界無所適從。

2.進城務工女性的合法權益亟須得到維護

有關調查表明,在進城務工的青年女性中,大部分人屬於非正規就業,因此得不到勞動法保護。即使受勞動法或其他法律保護,但當其權益受損時,也常因自身法律意識較弱或是缺乏社會支援系統,從而導致其無法有力地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例如,在北京有約300萬流動人口,其中250萬人以上屬於務工者,而超過1/3的人是女性。這些務工女性多數從業于服務行業,例如家政服務員、餐館服務員、美容美發店的小工和做小買賣等。

一份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當進京務工女性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有37%的人自認倒楣、放棄維權,只有21%的人明確表示會到有關部門投訴;而即便採取了維權行動,真正維權成功的只佔14.3%。在被訪者中,有60%的人是通過朋友和老鄉介紹找到工作的,70%的人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而在30%與用人單位簽有勞動合同的人中,有28%簽訂的是單位事先擬訂好的格式合同,即被訪者沒有商談和討論的餘地。即便是簽訂了這種已經擬定好條款的合同,其中有42%的人手中並不掌握這份合同。在被問及沒簽合同的理由時,有21%的人説是由於單位的原因,有24%的人説是自己沒有要求。

調查結果還顯示,有8%的人在找工作時遭遇過黑職介,有17%的人上崗前被要求交押金,有56%的人上崗前沒有經過培訓,有44%的人只接受過一天到一週時間不等的培訓;有7%的人試用期超過6個月,有15%的人在試用期待遇很低或沒有工資。

有17%的人沒有休假日(大多是家政工和保潔員),只有21%的人每週可休息一天,有33%的人休息時間不一定(大多數是餐廳服務員和銷售員),有6%的人每月僅可以休息1天,有16%的人每月可休息兩天;有27.6%的人有超時勞動現象;有25.5%的人加班沒有加班費。

只有50%的人雇用單位為其上了社會保險,有6%的人其工作環境沒有安全保障,有10%的人受了工傷沒人管。

當被問及“來北京打工都辦理了哪些證件”時,有71%的女工回答辦理了暫住證。辦理就業證的佔26%,辦理健康證的佔53%,辦理婚育證的佔27.6%,在租住的社區須辦理出入證的佔10%,沒有辦任何證件的人佔7%。在辦理這些證件時,花費了5元的人佔15%,花費6~50元的人佔4%,花費51~99元的人佔9%,花費100~199元的佔13%,花費200~299元的佔12%,花費300~399元的佔5%。還有8%的人辦理各種證明的花費在500元以上。2001年,國家有關部門就規定,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辦理有關證件除了工本費5元以外均不準再收取任何費用,即使加上辦理健康證須體檢所收費用也不應高於120元以上。因此調查中花費高於200元以上的人都可視為遭遇到亂收費的侵害,統計結果顯示,比例高達25%。

進城務工女性的基本權益,包括勞動權益和公民權益的維護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加以高度關注。一方面,必須進一步加強務工女性的維權意識和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則必須促使有關方面真正為外來務工者提供制度化的公平待遇。

3.心理型犯罪正在日益引人注目

在當前的青少年犯罪現象中,除了物欲型犯罪和性慾型犯罪之外,心理型犯罪似乎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受到高度關注的現象。

在2004年,最引起全社會震驚的青年犯罪現象莫過於馬加爵殺人案。在校大學生馬加爵因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為瑣事與同學積怨,即産生報復殺人的惡念,並經週密策劃和準備,先後將四名同學殘忍地殺害,其作案手段殘忍,殺人後藏匿被害人屍體並畏罪潛逃,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極大。人民法院做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

在當今社會急劇變遷時期,較易産生的種種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嚴重時還會導致自殺現象,甚至使人走上犯罪道路,這方面的案例近年來屢見報端。因此,心理問題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應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

當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隱憂不小。據有關調查,全國約有3000萬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問題,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者為21.6%~32%;大學生有心理障礙者佔16%~25.4%,而且還呈現上升趨勢。

目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有效的防範機制還未有效地建立起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不少學校從教師到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還很淡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仍相當薄弱。據有關統計,北京67所高校中,設有心理諮詢機構的只有28所,佔41.8%。相比之下,在國外高校,每2000名學生就有一名心理輔導員。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被看作塑造其綜合素質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成為全面提高教育品質的關鍵以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 促進青年進一步發展的有關建議

1.使科學發展觀具體落實到青年發展的各個領域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不僅是保證社會協調發展的指導理論,而且也是保證青年有序發展的指導理論。科學發展觀為青年的有序發展提供了兩方面的重要指導。第一,社會做到全面發展,就能夠為青年帶來更加豐富多樣的發展機遇。第二,社會做到協調發展,便能夠使所産生的成果在各種青年群體之中的分配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化。這樣的話,將有助於解決青年發展中的兩個重要問題:一是青年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如青年的就業機會、青年的入學條件等問題;二是青年發展的文化性問題,如青年因面對各種文化困擾而難以確定的人生觀、擇業觀等問題。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應該形成一種嶄新的青年發展觀。其核心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應該把“以青年為本”作為青年發展的基本原則。所謂以青年為本,就應該體現為充分尊重青年作為社會主體、特別是作為利益主體的不斷增長的多種需求的滿足,這是促進青年發展的最基礎層面;第二,應該把青年的全面發展作為青年發展的根本目標。在這種嶄新的青年發展觀的指導下,促進青年研究的理念、範式和青年工作的政策、機制向現代化所需要的取向全面而深刻地轉型。

2.繼續制定與完善促進青年發展的社會政策

青年發展的推進及其相關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於社會政策的途徑來加以實現,因此,有關促進青年發展的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應更進一步地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並將其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當中。當前主要應該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繼續完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政策陸續出臺。例如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切實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完善並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社會就業總體規劃當中,對畢業半年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組織進行失業登記。提供積極的就業服務和組織參加公益性勞動,研究制定青年見習和創業計劃,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國家還提出,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對於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以及到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要按照有關規定,在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維護其合法權益。這一系列政策措施,要在現實中得到落實,需要制定更具體的工作配套機制。與此同時,還必須按照就業市場化的要求加快大學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

第二,不斷健全下崗失業青年的社會保障體系。經過幾年的努力,大部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已實現了再就業,現在仍無法再就業者,往往是那些文化程度、技能水準偏低的人員。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已處於最為不利的地位,就業難度越來越大,其中一些人實際上已無實現再就業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解決這部分人的基本生計問題的重點,應放在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健全方面。

第三,儘快建立進城務工者的培訓體系。目前我國從農村進城務工經商者已達到8200多萬人,而且在廣大農村仍有近2億個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出來。進城務工者在勞動力市場上面臨的就業困難最大,而就業難的結構性問題也最為突出。從當前進城務工者的就業情況來看,一方面,很多人共同競爭一份工資較低、技能較簡單的工作;另一方面,有很多需要較高勞動技能、收入較高的工作則沒有合適的人去做。其原因在於,進城務工者普遍缺乏勞動力市場所需的技術或技能。因此,解決進城務工者就業問題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其勞動技能素質。而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進行相關的培訓。如果能從國家層面出臺有關政策,協調政府的農業、勞動和教育等部門的職能,啟動全國性的進城務工者的教育培訓工程,將會極大地改進這部分人口在城市的就業狀況。

3.建立一個青年發展的強有力社會支援系統

要有效地幫助青年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問題,需要社會各個方面做出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個強大有力的社會支援系統,即由家庭、學校、就業機構、社區、媒體、社會團體和政府等方面構成的通力合作體系。

對於目前青年發展面遇的最大問題即就業問題而言,社會支援系統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在擇業之前為青年提供就業指導,人才培養機構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使青年及時掌握人才市場資訊,促進就業機構改變就業歧視現象,幫助青年調整自身的就業觀念,適當定位就業的預期目標等。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健全諸多工作機制,主要包括:進一步完善就業市場和就業服務,這是促進青年就業的關鍵因素;應儘快建立全國性的青年就業資訊網路;儘快建立和完善全國各高校、各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就業率、畢業後收入等指標的定期發佈制度;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應開設專門的窗口,對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後,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等。

4.幫助青年制定自身發展規劃以及做出職業選擇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市場經濟進程的日趨深入,人們開始能夠自主地選擇職業類型、選擇就業地區,而且所進行選擇的自主性和空間越來越大。由於擇業者開始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和風險,而且進入就業市場的程式越來越複雜,因而使得科學合理地設計自己的職業前景及其進程即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變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關的活動與任務的計劃或預期性構想,它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人對於人生理想、職業價值觀、興趣愛好、個性特徵、能力狀況等主體方面的認識;第二,個人對其一生中職業發展、職位變遷及工作理想實現過程的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則是基於對決定或影響個人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主體和環境條件進行分析和衡量,從而確定個人努力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及其道路。職業生涯規劃要求一個人根據自身的興趣、專長,同時也考慮外在條件的支援與制約,最後將自我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身優勢的職業位置上,選擇最符合自身綜合因素的事業去加以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説,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初的專業選擇和最初的職業定位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而處在擇業階段的青年,則有必要主動地調整就業觀念、完善自身素質,以充分適應社會。

首先,正確認識就業形勢與擇業困難之間的關係並理性地確定擇業意向。即便在一個社會中由於就業適齡人口數量大於社會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而形成了就業絕對困難情境,但在個人擇業者層面上,實際上只存在就業相對困難情境。而個人在擇業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將決定其就業相對困難程度的大與小。基於這一緣由,處在現實社會背景下的個人,擇業時對自身就業意向的恰當定位和及時調整,將會有助於促進其就業難度的減小。

5.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營造一個能感受到理想和意義的精神家園

在社會轉型加劇的時期,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便迫切地顯現出來。因為現代化是由諸多因素構成的複合動力機制所推動的社會系統的整體性變遷,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越來越需要文化轉型和心理變革來加以促進和保證。經濟、社會、文化、心理之間必須全面協調發展。

由於變遷加劇,文化模式的更替常常比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結構的轉型要緩慢一些,換言之,一種嶄新社會文化體系的建立,比起一種嶄新社會體制、經濟體制的形成而言顯得滯後。當原先的價值觀念變得失效而新的價值觀念尚未形成之時,文化創新的重要性就表現在:它的成果可以避免人們心理上的某種無所適從或行為上的某種“失范”狀態。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優秀的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成果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起一個能感受到理想和意義的精神家園。

建立一種多層次的文化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種由主流文化的導向作用與亞文化的豐富功能,以及理性文化、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理念意義與感性文化、流行文化、大眾文化的感受功能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體系。作為一種豐富、開放、多層面的社會文化體系,它能滿足不同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不僅是提供精神支柱和價值導向的意義,還應具有心理滿足、行為調適的作用,甚至包括情緒表達、壓力釋放的功能等。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本文摘自社科文獻出版社《2005年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中國網200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