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sun:完美主义的四宗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5:11

  完美主义的前世今生

  对美好的追求并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并不只是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是不完美让她们深深的感到恐惧。与单纯的追求更好不同,完美主义者在达到所谓“完美”之前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自己不够好,不会被别人接纳和肯定。因为“完美”绝对是无法完成的目标,所以完美主义者几乎一生都在“完美”的诅咒中度过,而很少能够真正的喜欢自己。这样的完美主义其实是对失败和缺陷的恐惧,它只会让快乐与满足走开。

  完美主义者的诞生有几种原因,首先是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一般的父母都会奖励成功,但是过分的奖励成功会让我们认为只有成功别人才会爱我们,才会以我们为荣,于是我们学会了有条件的接纳自己,不断勉强自己满足别人各种各样的期望与条件成为我们获得爱与支持的生存策略;当然如果父母对失败过度的惩罚,出于逃避痛苦的原因,我们也会变得不允许自己失败。还有一种隐性的惩罚,那就是一旦做得稍不完美,我们就根本得不到奖励,这也会让我们逐渐深信只有坚持完美别人才会始终如一的爱我们。当然如果我们的父母是完美主义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变成完美主义者。最后,还有一些人由于性格上的因素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的四宗罪

  第一宗:“没有一刻钟我真正满意过”

  L从事销售工作,虽然入职才两年但是业绩已经让她可以傲世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尽管工作表现出色但是L坦言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满意过,每当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她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即便别人由衷的鼓励她也从来没有坦然的接受过。L发现她的目标越定越高但快乐却越来越少。

  解析:日本名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一刻钟我真正满意过”,这也许是对完美主义者内心痛苦最精辟的总结。完美主义者也许经常取得成功但是她们却很难享受成功,因为在她们的内心成功是应该的甚至很多的时候她们会把成功归结于运气而不是自己的努力与能力。成功只能短暂的冲淡长久以来对于失败的恐惧,就像一剂短效的头痛药水。药效一过她们就会进一步提高标准以期获得更加长久的疗效,但是她们忘记了病根其实是对自己价值的不确定,表面上是不满意自己取得的成就,其实是不喜欢自己。这些大大小小的成功不仅没有根治病根,反而让她们觉得这是唯一的解药,最终在完美的路上一去不回。

  建议:学习喜欢自己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并不容易,但也并非绝无可能。不妨从庆祝自己的成功开始,请不要把你取得的成就视为自然,仔细想想这些成就说明了你有怎样的能力?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不妨在你取得成绩的时候请几个要好的朋友吃个饭,问问她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关于你自己也请认真把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

  1. 如果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你可能会喜欢她们的哪些地方?

  2. 从小到大你从别人嘴里听到的你的优点有哪些?

  3. 那些真正理解和关心你的人会如何描述他们为什么喜欢你?

  第二宗:“当更好成为好的敌人”

  C在公关公司工作,几乎每天都要用PowerPoint与客户交流。原来学机械设计的她总是精益求精,从幻灯片的版式到配色,从字体的大小再到行间距,她总是不厌其烦的修改,虽然每次都能得到老板和客户的满意,但是每次准备幻灯的几天里她几乎不眠不休,数十遍的修改,不到最后一秒钟她总觉得不够好,以至于现在一提起做幻灯她就感到焦虑。

  解析: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断努力追求至臻,另外一群同样是“因为没有最好”而选择接受好或者差不多。完美主义无疑属于前一种,而且她们认为这真是永不妥协的坚持。追求更好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追求更好的动力只是因为无法接受“不完美”,那么这样的追寻必定是充满强迫和焦虑的。在完美主义者追求更好的道路上,被丢弃的是一个个被否定的自己,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的自我挫败。更好逐渐成了好的敌人,因为更好从来都没有标准可寻,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只要我们不计较代价,永远都可以更上一层楼,不过生命从来都是有限的,不计较成本的追求更好也许会让生命沦陷在不分主次的强迫中。虽然细节可能决定成败,但是是否真的所有的细节都同样重要?再说更好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又能知道那些被早早否定的方案在别人眼里不是更好?

  建议:过度花费时间精力的专注细节不仅有的时候得不偿失,而且会让人倍感压力,特别是当时间紧迫或突发性的工作任务,而且不分主次的追求完美会让你工作占去你所有的时间甚至影响到你的私人生活。不妨参考一下60/80法则:请不要简单的用“好”和“坏”来评定自己的表现,因为通常让你完美主义者说好实在是比登天还难。所以请先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按重要性分一下优先级(比如极重要、重要和一般),对于极重要的可以继续追求你的“满分”,对于“重要”的可以接受自己80分的表现,对于一般性的事物60分就足以,对于特别紧急的事情也可以从接受60分开始,如果时间允许再努力提高。即使对同一件事情我们依然可以采用类似的分级方式,比如幻灯的内容是最重要的,配色和版式属于重要的而字型属于一般重要的,慢慢你会发现接受“够好”与追求“更好” 其实并不矛盾。

  第三宗:“挥之不去的选择恐惧症”

  N本来是一名美容顾问,几年的工作经验让她自信能帮助最挑剔的女顾客挑选出令她们满意的护肤用品,但是在自己的生活她却患有选择恐惧症,每天早晨她在镜子前面不知道穿那件衣服合适,每次买衣服她不知道该选那种颜色最终每种都买了一件,她最害怕去餐馆点菜这让她更加无所适从……最近她因为工作出色被升任管理岗位,而她发现做决定从没像现在这么困难。

  解析:满足别人的标准绝对是完美主义者的强项,没有谁比她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完美主义者给别人提供意见的时候几乎无懈可击,她们能从各个方向贴近别人的需要,能让最挑剔的人感到贴心和满意,更多的时候她们给的比别人想要的更多。但这里面的问题是,最终决定还是别人做出的。一旦需要她们自己做出决定,一旦她们要考虑自己的标准似乎一下子又无所适从,因为她们从来就没有所谓“标准”,因为每个标准都不完美,每个选项都有缺点,所以她们宁可不选择,也不想承担后悔和自责的痛苦。究其根本还因为是完美主义者害怕失败和缺陷,所以她们宁可在选项中耗时的徘徊犹豫、挣扎痛苦,甚至最终被动等待时间做出裁判也不愿意做出自己的选择。

  建议:请接受没有完美的选择这一事实,很多时候没有对错只有愿不愿意,而且没有舍就没有得,所以做决定前请把你想要的东西按重要性列个单子,比如有5项,那么如果你只能保留四项你会留下什么?如果三项、两项、一项呢?最后剩下的才真的是对你最重要的,对于完美主义者模拟失去可能会帮助她们更快的做出决定,因为她们想要的太多。面对选择恐惧还可以自己设定一个deadline,比如根据选择的难易程度设定决定所花的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没有做出决定那就随机选择或者选择那一个难以接受。

  第四宗:“最后一分钟Lady”

  B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金融公司,目前的工作是办公室助理,主要负责一些填写报表等事务性的工作。本来B做事一项守时,但是最近一位同事突然辞职,她不得不承担了一些协助经理完成计划书的任务,这位女经理干练而挑剔。她发现现在自己经常拖延完成工作,特别对于经理交办的任务不到最后一分钟她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为此她一筹莫展。

  解析:拖延是完美主义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在上面的例子中B是一名被动型的完美主义者,她对完美的追求来自上级的要求。即便B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职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老板日益“完美”的要求面前,为了立足与发展她也很难不要求自己完美。拖延的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个是恐惧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所以迟迟不愿意动手,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这里的潜台词是“不做至少不会错” 。不过,事实上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等到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再做,就算生命也往往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戛然而止。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担心别人的评价,仔细回想一下不难看出那些被拖延的事情往往最终都要接受别人的评判,所以晚一天做似乎就能晚一天面对这样的压力。很明显这不过是拖一日算一日的鸵鸟政策罢了。拖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我们有了接受不完美的借口,“不是我不行,是时间实在不够用”。

  建议:拖延的人总有理由,“环境太吵了”,“今天剩下时间不多了”,甚至“开始前我必须先把办公桌打扫一下”……所以如果你想改变拖延的习惯请先从停止寻找各种借口开始。 为了减少完成任务的压力可以把任务分解成几个小部分,做每一部分的时候不要想其它的部分何时完成,同时把那些让人分心的东西从身边拿走无论是小玩具还是手机。请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与喜欢做的事情穿插安排,让那些你愿意完成的成为你努力后的奖励,否则那些你不想面对的永远排不到日程表上。避免拖延的根本办法是改变的你的根本信念──“做完比做好更重要”,这样你不仅会早些完成,还会有时间把它们做得更好。请不要在一开始就评判自己好不好,头脑风暴式把想到的先都写出来,过早的自我评判是迟迟无法完成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