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te partnership:心理解析—完美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24:00
心理解析—完美主义

什么是完美主义心理?

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尽善尽美的极端性格,其虽能驱使人奋发向上,努力达成目标,但也因为树立标准过高,行事缺乏弹性,加上好求心切,要求无懈可击,结果反而患得患失,徒增负担压力.
其实,人追求完美并没有错,应该辨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追求完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完美的期待,很容易导致做人做事随便马虎,得过且过.但是,追求过度完美,以完美标准来苛求一切,这种追求带来的杀伤力,无异于自己向自己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只让自己陷入无穷尽的烦恼,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总是苛求自己,总是不满的论断,会导致朋友的疏远,亲人的隔膜,从而使自己更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Hewin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
一: 要求自我型 他给自己设下完美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出于自己.
二: 要求他人型 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
三: 被别人要求型 他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完美主义着的潜意识总会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如"我一定要完美否则就会让.....很失望","这次问题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提前预料到...."
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Basco认为具有完美主义的人通常具有以下几种特性:
注意细节;
要求规矩,缺乏弹性;
标准很高;
注重外表的呈现;
不允许犯错误;
自信心低落;
追求秩序与整洁;
自我怀疑;
无法信任他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以完美作为为人处事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关注点,总是给自己和他人设定过高的标准,当人,事,物让他不满意时,他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厌恶和斥责.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内心深处还往往有一种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害怕被别人拒绝和否定;为了避免不完美,他们不惜花许多时间,气力去做事情,结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效能.

 

题记:写给一位因自卑而优秀,因自卑而忍受着内心痛苦的朋友

"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学分析√

与其说人追求理想,不如说人被欲望驱赶;与其说人统治世界的主人,不如说人是情绪控制的奴隸]。人在历史、人事、命运的江湖中,脆弱、无助、身不由己。

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无法驾驭的力量,它常常以异己的面目出现,抵抗着我们的意愿,使我们举棋不定、表里不一。这种强大的力量从何而来,将经历怎样的变化,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以此尝试着把握它,控制它,战胜它。

 

(一)自卑和自信的心理根源

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他在人群中生活,用物理和心灵之眼时刻注视着他人。在这种注视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如通过太阳或树木以确定方位一样,通过他人的评价,我们得以揽镜自照。是便是自我评价。以水平直视为参考点,他人的注视有有高于参考点的仰视和低于参考点的俯视之分。仰、俯之间,自我评价便获得了方向性的定位,此谓自卑和自信。

自信者常常这是肯定自我,“我来到人世是必不可少的,是爱与欢乐的结晶,是他人的福音”。而自卑[2]者常常这是评价自我,“我来到世上是不合时宜的,我是一个错误,是他人的负担”。“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自卑者叹息着;“幸好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自信者欢呼着。人生的悲观与乐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3]在这里崭露头角。

一般来说,这种自卑和自信的倾向确立发生在自我意识[4]之前,根源于集体无意识,与个体无意识密切相关。前者与父母遗传的心灵图式相关,后者与终年时家庭氛围,父母的态度,兄弟姐妹的关系相关。当我们第一次睁开心灵之眼,打量世界,控制身体,形成了外部世界的整体印象和朦胧的意识,开始增长知识,开始培养判别能力的时候,自我评价的俯仰倾向便基本形成。它有着强大的能量,成了心灵世界中纷繁芜杂的底色,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决定着我们的性格,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二)自卑和自信之心理分析

绝对水平很难,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观察的倾向总有仰俯之分。仰视者,倘若过于强烈的感受着自身着卑下——多余,不合时宜,一个错误,这种精神包袱就可能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他看到的总是自己的不足、缺陷和失败。由此自信便很难确立,自卑情结便开始萌芽了。他不知道自尊为何物,他总是战战兢兢,总是想着别出错,别丢人现眼。他没有主见,他的内心根本无法支撑自己的想法。软弱是他性格的主调。如果这样的自卑者在现实中没有被吞没,也不过是被人讥笑的、依附强势的小人物。“奴才”是这些不幸者的名字。倘若他们被残酷的现实吞没,便会被人当作草芥弃之。生存之初的重负如此沉重,意志还没来得及成长就被扼杀了。

如果说俯视者常常是现实遗儿,那么仰视者便常常会成为现实中的幸运儿。但仰得太高,就有危险。太高的仰视倾向容易使仰视者目中无他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同情,什么叫体谅他人。欲望毫无限制的增长,控制了情绪,人便成了欲望的奴隶。任性——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理取闹;嫉妒——认为他人的成功都本应该属于他的;自我中心——无法平等的看待他人。自然这种仰视是在家庭的放纵下成长的,而当他走进社会,便会强烈的感到一切都不对劲了。什么都与他为敌,一切都叫人无名忍受。欲望在“目中无人”的自傲中一再放纵,左右着激情和理性。在现实中,他将成为征服社会的暴君还是被社会征服的暴徒,这与他的天性和命运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性已不复存在了。

俯仰之间居间者甚。这时一般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极端。自我意识、意志力可以得到发展。在天性和意志张力之间,人性便呈现缤纷的色彩。

仰视者: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乐观,相信人生是值得一过的;积极,相信人生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开朗,相信友谊能给予人们克服苦难的力量。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俯视者:同情弱小,他们深切的体会着个体的脆弱和人在命运中的无助;谦恭,他们总是小心翼翼的追求着,慷慨大方的回报着;宽厚,生命太脆弱,人太渺小,他们总是欣然宽恕别人的过失。他们是默默无闻的献身者,在人类的精神家园守卫着脆弱的灵魂。他们是默默无闻的献身者,在现实生活中付出很多很多,只要很少很少的回报,并总是自问:“我是不是拿得太多了”。

看到仰视者因自满而撞得头破血流,我们或许会为之惋惜。当我们在谦卑、宽厚中看到俯视者那沉重的脚步、那忧郁的眼神、那似乎因过于沉重而低垂的头,当我们体会着俯视者心灵深处欲望与意志的恶战,一种别样的感动油然而生,带着忧伤,带着沉痛。

人性的每一次提升都是对天性、本能遏制的结果。文化就是这种艰苦卓越的产物。当我们带着天性中的俯仰倾向打量着各民族的集体灵魂——文化精神时,最突出的莫过于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了。一种是仰视之美,源自内心深处自信而产生的高贵,是神性对人性的提升。一种是俯视之美,源自内心深处的自卑而产生的宽容,是一种海纳百川般的包容。

站在断臂美神维纳斯的塑像面前,你心中会涌起一种激情。在梦中、在心灵深处苦苦追寻的形象突然出现了。这是完美人性的形象!在这种形象面前,你感到渺小,一种超越自我的激情从心底升腾。而从女神宁静的神情里,从这种只有在佛学得道高僧的入定时才会有的宁静中,你感到了一种驾驭自身、征服欲望的强力。在这种强力的提升下,人似乎达到了神性的高度。或者当你在人生的征途疲惫、厌倦、甚至绝望时,从她的女性的美丽中,你会体验到一种在绝顶中俯视深渊的惊悚。这不是对死亡的绝望,而是生存的回归。绝望、厌倦的人渴望这种回归,也只有这种回归才能安置被厌倦扼杀了激情、陷入绝望的灵魂。

当美超越情欲,占有便成了灵魂的提升。

这就是仰视的高贵给予我们的美感体验。当我们从西方“光芒四射”的美神那里转向东方的女子,转向古老的中国,你看不到这种高贵的女子,看不到这种美丽。只有当浸淫其中,细细品位,才能感觉一种特别的体验,一种特别的美。

那是一种对大地的俯视,宽广、深厚,无声无息却包容一切。在这种端庄、含蓄,带着淡淡的忧怨的美中,人性得到了抚慰。你会感到一种冲动,脆弱灵魂渴望拥抱的冲动。在这种抚慰、拥抱中,生命中一切苦难消退了。同时这种渴望安全的拥抱、抚慰又被另一种激情所牵引。这种激情感受着美的脆弱,感受着这种俯视之美的底下那颗无助的心的脆弱。在这种美里,拥抱与爱抚,抚慰与关怀交织,交织的平衡中有至宁至静在。

在文化艰苦卓越的铸造中,自信因高贵而将人性提升到了神性的高度,而自卑因宽容而将苦难、死亡化作回归故里的宁静。

 

(三)意志与自卑的对抗——完美主义者的本质

以上一般的讨论了自卑与自信情结对人生的影响,还谈了文化在这方面卓越的成果。下面讨论一种具体的自卑情结。自卑者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对自卑的克服,但并没有真正超越自卑情结。

意志与天性的对抗,自我与超我的纷争,常常在心理世界中掀起巨浪。不过,强大的自卑在生命之初就先发制人,在本我深处铸造成了超我的异己力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情结,并给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一种相助的关系模式,有物质和情感之分。在物质方面,我们需要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立足社会。而自卑者常常因无法正确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而不能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他或者觉得自己太差劲而感到受之有愧;或者把一开始别人看得太高,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便觉得上当受骗了。在情感方面,他不知道怎样表白自己的内心情感,以获得心灵的认同。他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以获得他人的帮助。他的胆怯常常事与愿违。情感的交流给他的更多的是失望,恼怒,甚至是对他人的恐惧。“他人是地狱”[5],是他们时常有生活体验。

人际交流的失利,常常使自卑者把目光转向理想和事业。意志顽强、自尊心强烈的自卑者为了补偿和掩盖自卑,常常会选择极高的事业追求。这种追求常常使他面对理想与实现的巨大鸿沟。这种鸿沟或许会在短时激发他的热情,使他在人生的路上飞奔。激情冷却后,面对一次次的挫败,自卑会粉碎他的理想,将他打回原形。与其说这种极高的理想是他的动力,不如说是他生存的重负;与其说它是生活的明灯,不如说是生活的障碍。

偶而,也有能够一次次面对失败,顽强不屈的前进,最终跨过鸿沟的自卑者。这种前进的力量或许是无法忍受低人一等的生存状态和在挫折面前软弱的自尊心,或许是害怕成为他人的累赘的恐惧,或许是仅仅想证明可以自立的愿望。而正是这种力量遏制了自卑者的沉沦。于是出现了完全异趣的心灵图式,有了令我们感动的心灵对抗。面对困难,胆怯变成了勇敢,软弱变成了坚韧。他大步流星般的前进着,将身边的人远远的抛到了后面。他的成就获得了亲友的赞赏,引来了同事的惊叹,博得了师长认可的微笑。成功使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心灵的放松,自我认同的喜悦。

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重新打量身边的人,当他看到别人艰难的处理着他轻而易举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他很轻松的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他人还再艰难的跋涉,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我不再低头了,我可以平静的直视他人了”。

可是,来自遥远的童年的自卑倾向消除了吗?自卑情结真的完结了吗?心灵深处“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多余的人”的自我评价真的消失殆尽了吗?当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打量着自卑者的心灵,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我们很快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

 

他从来没有把成功归因于他的天赋,只是是意志力的结果,艰苦劳作的产物。他不会忘记那些比他强的人,不会忘记那些时常难住他的问题。他很少想到把成功转化成爱好,注入激情的力量,变成一种优势,变成一种追求,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不,在这方面我算得了什么“。对于他的缺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也没有人比他更失之片面的了。他总是小心翼翼的避免因缺点陷入尴尬。在别人眼里,他或许表现得很得体和自然了。而这种自然常常是他耗掉了他整夜、整天的规划的结果。可是,人为总是达不到自然的效果,于是结果总会让他失望,于是要求更多的规划。

自卑者天生便对内心的苦痛非常敏感,在他人身处困境时,总是乐于助人。想到可以帮助别人,可以帮助身边那些一直以来“非常优秀,需要仰视”的人,特别是想到自己卑微的才识可以给他人排难解忧,那是怎样的陶醉!自然也从来没有人像他那般刻骨铭心的体会被人拒绝所带来的伤害。于是,他总是那么热心,来者不拒,甚至主动帮忙。他害怕别人会因自己的优秀而自卑,他害怕因为自己而伤害他人。可是,这是一个需要独处、需要自己安排每一天、每小时的时代。对于别人的求助,有欠周到的、不合时宜的求助,他的自我要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他的热心肠不忍拒绝。他想说“不”,他心灵里有一种力量使他害怕,他没有力量拒绝。自然,给他人的帮助可以给他自信,足以补偿因安排打乱后的不便。但他还收获了别的:对自己不能拒绝的恼怒。这种恼怒使他不安。反诸自身,他会渐渐地害怕打扰别人,麻烦别人。即使别人乐于效劳,他宁愿自己多花点力气,不愿打扰别人。

主动的给予帮助,尽是避免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是他交往的原则。倘若所有人都“多给予,少要求”,这能够形成一种平衡。但是这种要求未免苛刻。自然他便在人际交往中一再受伤了。

不过,在这种伤害中,他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了。他开始认识到有很多人不如他。而在别人眼里,他不仅仅是优秀,而且还是一个执著的追求者,对人对事苛刻要求,追求十全十美。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可是,他知道,他非常清楚自己是怎样与那些真正“追求卓越、傲视群雄”充满个性的完美主义者,那些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超越的人貌似神离。他非常清楚自己是怎样的羡慕那些把他当作“完美主义者”的人为人处事的优雅得体、圆滑世故,怎样羡慕他们在体面圆滑中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追求着似乎有点过分的利益的言行。他非常清楚自己是怎样的在人生道路上举棋不定、在对待自己的理想选择方面是怎样的随便、马虎。他非常清楚自己在人生追求方面是怎样的懒散、不思进取。唉!要是他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他怎么会为普通人的一声赞扬,一句客套的感谢激动不已呢?要是他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他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而放弃克服缺点、提高能力的机会呢?

他的才华,那只是掩盖心灵深处自卑的遮羞布;他的勇敢,那只是胆怯的伪装;他的坚韧,那只是逃避“缺陷”的借口;他的热心肠,埋葬了多少少年的激情;他的高要求,苛刻,那只是内心深处那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而导致的胆怯和怯懦。

的确,这种所谓的完美主义使他克服的自卑,有了一般人的自信。但他并没有克服自卑情结。当自卑消除,这种俯视之力便变成了“完美主义”,变成了内心的怯懦。这就是性格中的懦弱,这就是常常让他害怕、胆怯的力量,是超我中的“汝应”。

人常常只是被天性驱赶的奴隶。

 

(四)克服“完美主义”的可能

 

无需否认,财富、地位、荣誉、名声会增强自信。巨大的成功甚至会使自卑者不再自卑。但对于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对于已经溶入血液中的怯懦,现实的成功只是一种忘却,一种抑制其危害的暂时麻醉。而另一方面,这种成功所获得的功名往往会成为一种诱惑,威胁那些建立在自卑之上的美好品性:同情、谦恭、热心。结果往往不是消除了自卑情结,而是扼杀了自卑情结下成长起来的人性之花。

如果真有什么医治自卑情结的良药,恐怕只有人间的爱了。忘我的母爱,超我的父爱,回归自我的手足之情,这些构成了战胜困难的坚实基础。让心灵不再孤寂的友情是战斗的动力,是迷茫中的指路灯。而爱情,那心灵的长相厮守是真正治疗心灵怯懦的力量[6]。在爱情的狂喜中,灵魂经受着圣洁般光辉的洗礼。它洗尽了心灵中沉积多年的污垢。

倘若心灵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7],那情绪是涌动的波涛,是前进的动力。而自卑情结就是江河上游的一个源头,一个冒着灰暗的污水的源头,它给涌动的波涛蒙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在这样的比拟下,现实中的成功就是命运和意志合力抛到河里的石头。它激起了层层浪花,在阳光的反射下,五光十色,遮住了污水的灰暗。而爱情,这人间的奇葩,是另一个强大的源头。清澈的活水源源不断的流出,稀释着、中和着生命之初的污水。

还有另一种方式,不是中和,而是直接堵住源头。这是最彻底的方式,自然也是最危险的方法。到底有多少人成功的顶住了河水的冲击,最终堵住了污水的源头,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古训中,从那些执著的心灵追求者僵硬的神情、孤僻的性情中,或许可以稍稍体会到那将是怎么的生存冒险。

不过,现代的心理学[8]给我们带来了福音,而传统的佛学、道教从某种意义中说是这场战斗的有力支持者[9]。通过知识的积累形成的意志力;通过阅读心理学小说[10],激发情感的力量,通过日常生活观察人心,通过一点一滴的克服其怯弱的各种不良习惯,慢慢的增加战胜自卑的勇气,直到有一天:

有了自己的标准,有了自己的爱好,有了真正的人生追求。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完美主义者,不再害怕拒绝,不再怯懦。而内心的自卑情结,那份俯视变成了在高处的俯察,是傲慢,是自信,是对人性的悲悯和对苦难的同情。如果他还对自己苛刻,他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完美主义者:追求卓越,追求人性的超越。如果他不再对自己苛刻,他将过一种恬淡、平静的生活:生命之河静静的流淌,带着淡淡的喜悦。



[1]“命运和情绪统治着世界。” 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录》,箴言第435条。

[2]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是无所适从的表现,他是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的。这里,自卑是一种因对外界的恐惧而生产的自我评价。

[3] 心理学谓之为内倾和外倾,参见荣格的《心理类型学》。

[4]自我婴儿无“我”的意识,要到5-6岁才会出现自我意识。

[5] 《存在与虚无》,萨特。

[6]这里的爱情是一种经得起心理学考验的心灵感动。在现代社会,很少见,故下文把爱情看做人间的奇葩。

[7]这里不同于詹姆斯的“意识流”,更多的是表征了人的欲望的流变、心灵的情感变化。

[8]主要指的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

[9]这是荣格在《东方冥想的心理学》里的论断,他认为:佛教和道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他们是最早关注心灵的心理学家。

[10] 指的是茨威格和陀思妥耶列夫斯基的小说。

 

克服完美主义的困扰
完美是人人都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在生活中,如果一个过度要求事事完美的人,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常常要求别人也要像他一样的将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对自己而言,完美主义者也要求自己完美无瑕,所以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并为此常常自责而闷闷不乐,经常有挫败感。他们通常是以完美主义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及他的同事、部属、朋友和子女。他制定了很多规则与标准来束缚自己,牵绊他人,结果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苦不堪言,不胜其累。
  从心理学来说,“完美主义”是对完美过分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那种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比如,你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这就是为自己定了一个过高的理想标准,而且也带有强迫的特征;你会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就紧张焦虑,这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完美主义者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却是非常自卑。比如,你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且总是不知足,也很少肯定自己。不知足就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所以,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是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完美的角色,完美主义者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比如你,很想可又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你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你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给自己的却只有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对于别人的褒奖,你只会感到诚惶诚恐,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你违心地满足别人的要求,委屈自己,打肿脸来充胖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界发现有这样一类求治者:他们是成功的商人、艺术家、医生、律师和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努力并未给他们带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治疗家们发现他们具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的成功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感受。他们寻找心理治疗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并克服空虚感。
  治疗家发现这类人的自我系统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可以体验欢欣;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层的无价值感和自卑感。正是这种匮乏导致了他们将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倾向当作护身的盔甲。他们抱怨所有的成功似乎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他们自己。他们的整个生活都在隐蔽自身中不被自己接纳的那部分,通俗地说他们不能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这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几乎全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他们而不加赞美。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被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当事人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有人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可以说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人生并非上帝为人类设计的陷阱,好让他谴责我们的失败。人生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那么步步皆错。人生其实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甚至是射门得分。
  可见,醉心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毕竟是抽象的,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也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你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一定就会达到完美。你现在应认真思考一下,你到底需要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你总想扮演“好人”的角色,但你应该知道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人”。 请你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你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
  “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完美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请你最好脱下虚假的外套,亮出真实的自我,当我们不再注意自己是否完美时,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往日渴求的完美,今天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