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phone中国直营店:五百金身罗汉图【带注释】【500P】(241-26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36:39

五百金身罗汉图【带注释】【500P】(241-261)

第貮佰肆拾壹尊:持善法尊者 持善法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善法,为佛教修行之大法。   佛教分五戒十善与三学六度,其中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即所谓不犯十恶,谓之十善。五戒十善之法,为在家修行的居士所受持的善法。三学为:戒学、定学、慧学,戒学以防人生恶业,定学使人性静心澄,慧学使人观达真理辨是非。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度,即渡。度,即渡。六度可使凡俗渡生死苦海,至清静乐土。三学六度为出家僧尼受持的善法。尊者严格按照善法要求,居俗受持五戒十善,出家受持三学六度,循序渐进,坚持修行,终于脱离垢染,证得正果。此尊与第308尊同尊,可互参。

第貮佰肆拾贰尊:提多迦尊者 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一说摩突罗国)人,其姓未详,初名为香众。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五祖。   据《景德传灯录》等书载,尊者出生时,其父梦一金色太阳从屋顶穿出,照耀大地。依《阿育王传》卷六载,尊者从优波鞠多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初日即得须陀洹果,第一羯磨时得斯陀含果,第二羯磨时得阿那含果,第三羯磨时证得阿罗汉果,后得优婆鞠多付法。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尊者具大神通、大威力,说法不倦,后行化至中印度,付法于弥遮迦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说完偈语,他踊身上虚空,作十八变,人火光三味自焚其身,而入涅槃。弥遮迦和八千比丘悲感,乃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供奉之。   提多迦,又作提知迦、地底迦。意译作有愧。

第貮佰肆拾叁尊:水潮声尊者 水潮声尊者,即一切海潮声菩萨。《楞严经》把佛声音譬如海潮。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慈大悲佛之声音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   世间的江河湖海,其名虽异,然潮音相同。世间诸佛的名称不同,所讲的经卷有异,但都是为了大众获得解脱。尊者学习世间诸佛的修身养性方法,倾听世间诸佛讲解经卷,亲身故经受诸佛的教诲。由于尊者广学诸佛之法,因此他脱离世俗盖障,心性清净如明月,通达佛性。佛兴慈悲,哀悯众生,发海潮音。尊者哀怜众生,能应众生的需要,应时而至,帮助他们脱离生死苦海。

第貮佰肆拾肆尊:智慧海尊者  智能海尊者,即智能菩萨。《无量寿经》说:“如来智能海,深广无涯底。”尊者以之命名,说明他智能超群。所谓智能,即“于法观达”、“无境不照”的精神状态。   智能海比喻尊者智能如大海般瀚无际,涵容一切。据《新年华严经论》卷十七载,尊者“以智能成满,方能随俗善人生死”,也就是说,他并不以自己得道为满足,而是以慈悲为怀,教化众生,积大功德,因而获得幸福的佛果。“入于一切众生生死之地,同一切众生之利而教化之,令信顺入正法。”又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卷上载,佛陀佛身故放光明,普照十方,十方大菩萨各说偈语,尊者偈曰:“此人无慧眼,不能得见佛,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第貮佰肆拾伍尊:众具德尊者 众具德尊者,即隋朝著名,僧人信行(540-594)。魏郡(河南安阳)人,俗姓王。又称三阶禅尊者,为三阶教之祖。   尊者少蕴悲怀,慧悟奇拔。四岁出家,博涉群经,洁身自爱,备爱尊敬,后蒙隋文帝召请,位于长安。认为佛陀之时代为正法时代;其次,正受教法之时代为像法时代;即今(隋)正值佛教衰微之时,故经典与特定之佛皆无济于事,乃倡三阶新义,称第三阶佛教,解行颇异前人。又谓当世之人成就我见、边见,或偏学一乘、三乘,或偏念弥陀、法华,爱此僧彼,故提倡“普真普正宗”。即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舍弃具足戒,与民众同劳动、共修行,故产生一日一食之严格规律。隋初,被召入长安,居真寂寺。躬自劳役,乞食度日。因其人格高洁,教义简明,海内英杰也前来拜访,故信徒云集,其教大行于世。人称“四依菩萨”。至唐朝,其弟子信义设立一庶民金库,称无尽藏院,以利济民众。然于隋开皇二十年(600)至唐开元十三年(725)间,此派系四度遭到禁令与压迫,安史乱后,乃见销歇。尊者于开皇十四年正月入寂,享年五十五。撰有《对根起行杂录》《三阶位别集录》等书三十五部。后随三阶教的禁遏而湮没。今仅存者为《三阶佛法》四卷一书,其余对根起行法等数书则仅余断片残篇。

第貮佰肆拾陆尊:不思议尊者 不思议尊者,即不思议菩萨。   据《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载,在佛陀于毗舍离城奈氏树园举行的法会上,他曾阐释自己对菩萨慧的理解:“无为不离有为,有为不离无为,解知有为无为悉无所有,于中净身口意,是谓菩萨慧。”又据《大宝积经》佛说决定毗尼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书载,当佛陀向众菩萨询问何人“能于众末世擅改持正法”时,他说“我能堪任愍念,成就饿鬼众生,令得解脱。”他还曾向佛祖发誓,在佛祖涅槃后,“护持正法,于十方界广泛流布,使唤不断绝。”佛陀曾亲口告诉大众说,以他为首的七十个大菩萨已历经无数劫,供养过无数佛,常修梵行,心不疲倦,善擅改佛法的大菩萨。他们以慈修身,不舍大悲。众生临死时若称尊者之名,虔心皈依,死后便可往生佛国净土。

第貮佰肆拾柒尊:弥遮仙尊者  弥遮仙尊者,即弥遮迦。中印度人,八千仙人的导首。为西无二十八祖中之第六组。   据载,尊者曾是天上的仙人,由阿弥陀向他传授仙法,因而仙术超群。他博闻多达,有大辩材。率有大仙八千,后逢付法藏第五祖提多迦尊者,遂与诸仙共发菩提心,成为提多迦之弟子。提多迦入灭时,以法藏付嘱。并嘱他广传正法,引导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后游化北印度,得婆须蜜付嘱大法,入于尊者子奋迅三昧,身跃虚空,复归本座而自焚化。众人收其舍利,建塔供养。

第貮佰肆拾捌尊:尼陀迦尊者  尼陀迦尊者,据《贤愚经·尼揭下度缘品》载,原为除粪人,译作因缘,属于地位低贱的首陀罗种姓。佛陀不分贵贱,以平等心对待众生,将他度之。尊者虔诚归信,恪遵戒律,精勤修行,终证阿罗汉果。   尼陀迦尊者,又作尼驮迦、尼陀、尼提。

第貮佰肆拾玖尊:首正念尊者 首正念尊者   首正念书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正念,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一。正念是谓集中思想观念书于修习佛法中去,不令离散和邪念滋生。   尊者皈依佛法,修炼佛性追求思维境界的清净。心性稍有驰散,偏离其如,即收心敛意,回归法性。久而久之,将心身与法性融为一体,使法性成为自身天然之性。无论游巡于有情世间,还是身居寺院清净刹土,其佛性都不改变,群垢不能染,众苦不能恼,外道不能歁,磨灭不能损,种种干扰犹如浮云,自身的佛性则如明月,他以朗朗明光施惠于天下众生。

第貮佰伍拾尊:净菩提尊者 净菩提尊者,即唐代禅僧净觉(683-750?)。俗姓韦,为唐中宗庶人之弟。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佛,意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故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又作卢舍那、净满。   尊者于太行山剃发受具足戒,居某禅师之旧兰若,猛虎舐足、毒蛇熏体、或山神献果、天女散花,亦未尝喜怖。曾师事北宗禅之始祖神秀。神秀寂后,闻东京有玄赜者,即承受从要受指导,律仪周密,深解经典。尔后于太行山灵泉谷撰《楞严师资记》,复往长安大安国寺。入寂后,荼毗于少陵原赤谷兰若。王维撰有《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尊者塔铭》,收于《全唐文》卷三二七。尊者致力于阐明北宗禅之祖统,著有《注般若心经》,入室弟子逾七十名。   尊者诸恶灭尽,居于净土,众德悉备,功德圆满,有极高的思维认识能力,能破除众生的忧恼,使大众皆受用广大法乐。

第貮佰伍拾壹尊:梵音天尊者 梵音天尊者,为佛陀的侍者。梵音,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   尊者为印度的创世神,梵天生于金胎梵卵,卵壳分成两半,一半化为天,一半化为地。他创造了(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魔鬼与灾难。佛陀从兜率天降生人世时,梵天是释迦的侍者,手持白拂在前引导。佛祖成道后,成为佛陀的弟子。施舍出自己的宫殿,请佛祖在殿内为诸天神说法,他自己则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大梵天能发出五种声音,声音曲折微妙,清净悦耳,作这样的声音诵经,宣扬无上正法,使闻者欢喜,易于从中领会佛教清净奥妙的道理。据传,佛教法会开始时,众生咏颂如来妙色金身,赞叹佛祖的大德。使众生听后心神寂静,肃然起敬,这一仪式是由大梵天延续而来的。   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或世王。

第贰佰伍拾贰尊:因地果尊者 因地果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与“因位”同义。是指修行佛道之位;果地,则指成佛之位。   《楞严经》卷五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同书卷四云:“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尊者发心与成佛同在一处,这说明他本具慧眼,诚心修习大乘之行,兢兢业业,一刻也不松懈,终于修习到了菩萨果位。

第贰佰伍拾叁尊:觉性解尊者 觉性解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觉有二义:一为觉悟之觉,二为觉察之觉。觉是佛教中最高的思维与认识能力。佛祖悟得世间大道,为众生指明了解脱的方法,故被称为“觉王”、“觉皇”。他根识清净,见闻佛法,便理解其中的道理,洞开真智,了达通悟,并能勤行精进,远离一切迷妄,自始自终,坚持不懈,达到了既能觉己又能觉人的地步。证得罗汉果位。

第贰佰伍拾肆尊:精进山尊者 精进山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慈恩上生经疏》卷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趋求曰进,故名。精进,谓勇猛勤勉地修持诸善法,即于修善断恶、去除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进。   尊者勇猛精进,自强不息,从不懈怠,艰苦修习佛法,就象登山一样。终证得阿罗汉果。

第贰佰伍拾伍尊:无量光尊者 无量光尊者,即甘露光菩萨,密号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无量光,称赞阿弥陀佛光明之十二种名称之一谓佛光不可胜数。   尊者精通显教教义,熟悉各种戒律;同时通达密宗各种教法,能解释秘密真言的含义,随心所欲进入各级禅定。他善于摧破一切外道,邪见与魔鬼。

第贰佰伍拾陆尊:不动义尊者 不动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不动义,性虚空十义之一,谓真如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之意。   《摩诃止观》卷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意,即是心在对事物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的思考。不动意,即意不动,即入于禅定,心如止水。这里意仍指意力,即求不觉之意志、毅力,《无量寿经》净影疏云:“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尊者求佛之心坚固不动,以禅定为修行途径,常使意志定于一处,任何外物皆不能动

第贰佰伍拾柒尊:修善业尊者 修善业尊者,佛陀前世身。名善事,为宝镜王长子。   据《贤愚经》卷九载,往昔古世有一宝镜王,王有二子,长子名善事,次子名恶事。二人奉王命一起入海求宝,在回归的路上,被其弟恶事贪图财利而将双目刺瞎。然积有历代善行功德,盲目不治而愈。空手返回国内,宝镜王闻知大怒,决意惩治恶事。尊者宽大为怀,再三请求下父王赦免了恶事的罪过。尊者后转生为佛陀,其弟后转生为提婆达多。佛陀灭度后升往忉利天,提婆达多因不修善业,坠入地狱。

第贰佰伍拾捌尊:阿逸多尊者  阿逸多尊者,为佛陀弟子之一。   尊者为国王时,曾为女色财气所迷,国家大乱,因而被杀,堕入地狱。在地狱中他深刻反思、潜心修练,终于往生兜率天。他修慈最胜,慈曰与乐,遵奉阿逸多尊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安乐。《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及《贤愚经》卷十二载,尊者阿夷哆,于未来久无人寿为八万岁时,愿成转轮王,名号为螺。阿氏多比丘于有而起意乐,起胜解,起欣慕,起希望,起寻求,故佛呵斥之。慈氏菩萨于有不起意乐乃至寻求,于利乐诸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故佛赞叹之。此等皆说阿逸多与弥勒实为两人,同为佛陀时代受佛教化之弟子。   阿逸多,又作阿氏多,阿恃多、阿嗜多、阿夷哆、意译无胜、无三毒。依《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载,以阿逸多即为弥勒。

第贰佰伍拾玖尊:孙陀罗尊者  孙陀罗尊者,又名孙陀利,生于舍卫城外一村落。   尊者降生人世时,室内有泉水涌出,清香甘美,有珍宝随水流出。尊者容貌端正,殊似天仙,令观者惊叹。波斯匿王以此事为奇异,将他带到迦兰陀竹林拜见佛祖。尊者见佛祖光明似日。伏身便拜,听了佛祖讲解四谛法,心开意解,当即出家为僧,精进勤学,证得罗汉果位,佛祖对波期匿王说:过去世有一万八千比丘在山林中修行,一长者将众僧邀至家中,先备香水供众僧沐浴,又将珍宝放在水盆中施级众僧。长者今世转生为孙陀罗,而且容貌端正,心性灵慧,得道迅速。

第贰佰陆拾尊:圣峰慧尊者  圣峰慧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圣慧,即佛陀的智慧。   尊者以修“定”而得:“慧”。他以佛祖之智慧往来于众生间,关心众生疾苦,帮助他们求得精神上的永远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