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旅馆中国模仿者:文化大革命与兔死狗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31:56
作者:知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23    更新时间:2006-9-15
文化大革命与兔死狗烹
作者:知原
昨日和一位友人聊天聊起了文化大革命的事情,友人认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兔死狗烹。
关于兔死狗烹,懂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就是指帝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诛杀手下的功臣,中国的许多王朝在建国初期都发生过兔死狗烹的悲剧。在友人看来,文化大革命只不过是又一场兔死狗烹,是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发动的又一场诛杀功臣的运动。我相信友人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但我是不赞成友人的这一观点的,我向友人提出了两点反驳意见从而说服了友人,我之所以将这次辩论写成文章是希望以此说服更多的人,让他们对文化大革命、对毛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我向友人提出的第一点反驳意见是,如果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兔死狗烹,那么为什么不是发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而是发生在1966年之后呢?这一点反驳不是主要的,是可以找出种种理由加以解释的,主要的反驳意见是第二点。
我对友人提出的第二点反驳意见是,兔死狗烹发生的情况一般是,帝王本人的才能并不太高,其政权主要是靠手下有才能的大臣们建立的,这样在天下已定之后,帝王们由于畏惧大臣们的才能及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强大权势和功劳,所以不得不以诛杀大臣的方式来解决功臣们的威胁(相反的情况是大臣们推翻帝王而成为新的帝国)。所谓的功高震主,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所谓的“敌国破,谋臣亡”,就是在这一情况下必然会发生的悲剧。
但是以上情况对毛完全不适合,即使讨厌毛的人也极少有不承认毛的才能的。虽然毛手下的大臣们也都是很有才能的,但与毛相比起来还是不可相及的,其功业也都远不如毛大。没有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这话是对的。所以毛完全没有必要以兔死狗烹的方式解决大臣们的问题。
在西方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一原理用在政治统治上就是指,如果一国的统治者是无能的人,那么这个统治者就是只能容忍一些比他更无能的人作他的下属,而这些下属又只能容忍一些比他们更无能的下下属,这样整个国家就不会容忍有才能的人;只有当国家的统治者是国家中最有才能的人,这个国家才会形成一个按能力等级排列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模式。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人们一般是喜欢有才能的人的,即使一个非常愚蠢的人也会喜欢手下那些能为自己办点事的人,没有谁会喜欢一个什么事都不会办、甚至只会将好事办坏的手下。但是对于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则要区别来看,有的人比较大度,会喜欢和欣赏那些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有的人心眼比较狭窄,只会嫉妒那些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如果下级比上级更有才能,那么嫉妒之心会占主流;如果是上级比下级更有才能,那么喜欢和欣赏之心会占主流。如果上级和下级之间涉及到权力之争,那么下级比上级更有才能是一种危险的模式,即使这位上级是一位宽宏大度的人,却也可能由于权力欲的原因而加害其下属,下属也会想方设法搞垮其上级。所谓的兔死狗烹就是在这种危险模式下必然会发生的悲剧,解决兔死狗烹的根本方法也就在于实行能力治国。
如果认为彭德怀之死与毛岸英之死有关,这是说的过去的,但这与兔死狗烹没有关系;至于刘少奇之死,那主要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与兔死狗烹也并无关系(有人可能认为刘少奇之死是由于刘比毛会治天下,而毛的才能主要是打天下,所以对毛的政权产生了威胁才造成其死亡。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这样看,如果毛认同刘的路线,那么刘就不会对毛产生多大威胁,因为以毛的威望运用有某一方面突出才能的人对其是不会有什么威胁的,因此我认为说刘是死于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因为毛不赞同其路线更正确);至于林彪之死,这也看不出和兔死狗烹有什么关系。
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不是兔死狗烹的悲剧,而是因为毛受马克思的影响太大、其思想充满了太多的理想主义色彩及平民意识,他看到了他经过多年努力所消灭的官僚权贵阶级在他所建立的新中国中悄然复兴,在他的眼皮底下逐渐成长,他感到愤怒,他又一次站到了平民这一边决心再一次打倒这些权贵阶级。因此他将这一场革命与其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相比,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第二件大事。然而第一场革命他是全胜,第二场革命他却是大失败。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战乱年代一般是旧统治秩序瓦解的年代,和平年代则是新统治秩序成长的年代。第一场革命毛顺应了历史规律,因而是大获全胜;第二场革命他违背了历史规律,因而他是大失败。不过,毛或许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认为文化大革命应该每过一些年搞一次。毛的第二场革命虽然是大失败,但是他站在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边的立场却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