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罗恰跨过摔倒模特:战神春秋:春秋战国至楚汉战争的全记录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3:51:07
作者:傲睿  发表日期:2007-5-25 23:37:00
作者:21tc_bianzhou 回复日期:2007-5-25 13:25:15
~~~~~~~~~~~~~~~~~~~~~~~~~~~~~~~~~~~~~~~~~~~~~~~~~~~~~~~~~~~~
闵公二年之载为共、滕二邑,为国人。按周礼所载,25人一乘,则一车分于国人125——175左右所有(国人一户5—7人),相合。
野人出兵,乘马法所载,一甸576户出一乘,按野人每户3—4人记,约为2000人出一车。然,兵制非有常之事物,以鲁国丘甲制为例,改为丘出一乘,即500人出一乘。假使晋行丘甲之制,以晋最多时各家族私兵4900乘,全国估计五、六千乘的兵力,则其全国人口不过300万。可见乘马法不假,而四、五千乘之说也不假。
晋楚停战后,左传有郑改行甸制,即恢复一甸一车。左传注文言其减少军备,放弃丘甲。可见,乘马法576户出一车之制,在战争最激烈时,已广为列国加强。故,春秋兵制到后期,乘马之法也已不够用,丘甲制应已经广泛兴起。576户一车的强度最终还是被突破,改为144户一车。
所以,576户一车之制与四、五千乘大国之称谓,以及两、三千万总人口的数字,均不矛盾。不知老兄是否认同?

西安世园会
“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绿色引领时尚!

天域·燕子沟
神山·圣水·净地

奶牛梦工场
DIY贺卡,送大礼,2011梦想大礼等你开启
更多品牌专区>>
',1)">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5-25 23:44:10
另外.兄言秦佣。战国时车战已经非主流,步兵军阵已更加完备,骑兵也已兴起。战车情况当与春秋不同。以秦佣之制度春秋兵制,恐有不当。
作者:一人江湖 回复日期:2007-5-26 00:51:26
^0^哈欠~~
分页沙个发.
睡去也
作者:21tc_bianzhou 回复日期:2007-5-26 13:21:43
兄台钻研先秦史已久,考证得肯定比我仔细些。对于春秋兵制与春秋人口的关系,我一直有很多很疑惑的地方,比如说,就在接下来的晋文公献楚俘于王时不就有“驷介百乘,徒兵千”的记载?禹鼎中也有“遣禹率公戎百乘,斯奴200,徒千。”的说法,都是一车配徒兵十人。该兵制未见于司马法,可见司马法佚文未必没有缺漏。
主要是对后来战国时的万乘之国的疑问,如君所言,后期兵役普遍加重,500人即须出一车,不过几大万乘之国仍有500万以上人口的话,总人口数还是偏高的。是否可以认为国家本身就有战车储备,然后每逢有军需扩大的必要时再行征集战车?就好比后来,虽然有如一条鞭法规定了农民的赋税总额,但是皇朝每每加派,加派往往多过当初设定税制数倍,然后民众无法忍受,然后再统一税制,然后再加派,如此循环。春秋战国之时行政体制还不如后世完善,想必后世的一些问题当时也避免不了吧。
这样吧,不妨先问问兄台对史记中的战国兵数的记载怎么看?当时的物质能力真的足够支撑动辄数十万的部队吗?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5-27 6:37:23
对于献俘问题,我觉得很多人存在考虑上的误区。误区是,被俘人员是成建制的吗?当然不是。如果军队发生崩溃,车量将被敌方缴获,兵员有伤亡,也会有被俘,更会有逃散。俘虏与车量的比例中少了死者和逃兵的数量,本就不成比例。其次,车量如有损伤,很难再继续机动,就好像坦克被毁后坦克兵可以逃,但坦克却瘫在那儿了。所以,在车战时代,车的损失较多,这一情况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用缴获来代替军制,没有什么意义。
另外,我不知道春秋战国时代谁是拥有万乘战车的。“万乘之尊”是周代给天子的一种美称。晋国顶盛时不过五、六千乘,楚灵王曾号称北向囤兵四千乘。至于后世万乘、五千乘之说,不过是大国、次国的代称,并非实指。战国时代更是步兵的天下,万乘战车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至于战国兵数,《战国策》中有苏张二人过招的策文,山东六国策文中每人每国一策,共十二策,每国兵员皆出其中。此一系列为托附,不实。但是,《战国策》大致可分三类文章,一类是内容性极强的希世策文,应多出自《国策》一书,价值极高,且内容决非小说家可拟造;二为后人托前人之口发表的个人意见,如苏张十二策,其话虽非苏张所说,但后人之言亦非妄谈,也多是对当时国际民生的反映,同样有很高价值;三为完全扯淡言论,毫无真实性可说,除扰乱视听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战国兵数,出自第二类,属后世对前事的看法,有价值,但非实录。我认为,自丘甲制开始(144夫出75兵),春秋时的中国军制已经达到2丁抽1的标准,可动员人口占总人口近五分之一,已是全民兵的水平,战国时更不用说。不说远的,说近的,西汉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以3郡53城、不到百万人口的家底,竟然一夜间征兵20多万、号称50万,可见动员强度之大。而战国时还没有几次战争的动员比例能达到吴王刘濞的标准。考古材料也多有一家壮丁三人、两人出战的情况。战国时的战争规模自然不会小。以在下对战国时各国经济、军事政策的了解,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保持数十万军队是可以做到的。
其实,战国时战争虽多,但真正倾诸全国之力一战的战役只有四次。我称之为战国四大决战:
五国破齐之战(赵、燕、齐三国总动员,秦、韩未,魏不明);
秦破楚鄢郢之战(楚总动员,秦未);
秦赵长平之战;
秦灭楚之战。
我对战国时每次战役的军队数量记载,多数信任,少数有疑。信任者如赵攻中山20万、长平之战45万、灭楚之战60万等等,有疑者如吴起阴晋之战5万破50万、燕赵之战60万数。
作者:Northkid 回复日期:2007-5-27 12:09:06
记号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5-28 09:30:04
^O^哈欠一个……
看到分野了以为有更新。
作者:走过来走过去 回复日期:2007-5-28 09:55:57
稀饭ing…… 占个坑慢慢看

作者:倒行逆施尤鸟倦 回复日期:2007-5-29 03:06:05
记号
作者:科学思维 回复日期:2007-5-29 8:38:28
ding
作者:杨素 回复日期:2007-5-29 17:57:47
好久没来,顶一下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5-29 20:41:49
忙了好几天了,待续一下……
作者:云之滇 回复日期:2007-5-30 00:58:51
非常喜欢战国历史,楼主的大座风趣幽默,非常喜欢读,收藏了!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 1:18:56
24 战后格局
(一)楚集团的瓦解
公元前632年,晋军在卫国城濮,即今天的河南濮阳,取得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会战的胜利,重创楚军,遏制了齐桓公死后楚国大举北上的强劲势头。
战斗结束后,楚将子玉带着残部南撤,晋国的军队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在原地逗留了三天,以防楚军反扑。在确信楚军的确南返已远,晋文公这才放宽心,放火烧毁了楚军营地,移师而去。
城濮之战,楚军失败了。失败的第一原因是统治层内部已然表面化的危机。军队南撤的途中,楚成王就迫不及待的赐死了子玉,又撤了司马斗宜申的职,换上素来与若敖家不和的蒍吕臣继任令尹。但是,楚王室与若敖家的矛盾并没有如此了却,楚成王借战火消耗若敖家族实力的企图也不算圆满达成。作为斗争牺牲品被调往前线的若敖六卒并没有在战斗中受到损伤。六卒私兵与中军的其他部队一样,在最关键的时刻被子玉拉下了战场。真正受到损失的是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右军,和申、息两县地方兵组成的左军。尤其是楚左军,它是由楚国北疆最精锐的申、息守军主力,多少年来一直是楚国全国部队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它的被歼不能不说是楚王的一大损失。可若敖氏呢?诚然,子玉死了,斗宜申也撤职了,可若敖家的实力还在,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削减。若敖氏英材辈出,没有了子玉,依然有的是人身居军政要职,这一家族对楚王权威的威胁还是像过去一样严重。楚成王清楚,事情还没有完,他不得不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从对外扩张转向处理内部矛盾,何况子玉的战败和自杀也正是处理内部问题的最佳时机。至于报仇雪恨,还是留待日后再谈吧。
子玉又被逼自杀,楚国内患深重,这是晋文公最乐意看到的。听说子玉已死,晋文公大喜过望:“太好了,子玉死了,没人再来害我了。”楚国短时间不再有暇顾及北方,晋文公立即着手建立他的“战后新秩序”。
晋国的军队从城濮战场搬师西进,进入了郑国,到达郑国的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晋军一到,原本一心一意支持楚国的郑文公立即感到大难临头。一阵手忙脚乱之后,郑文公之好底下高贵的头颅,向晋文公认输,派出使者向对方求饶。和宋国一样,郑国也是实力仅次于四强的二流强国,收拾起来会费点劲。晋文公不忙动手,暂且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跟他签订了盟约。
此前,晋军已经灭掉了曹国和卫国,鲁国退居中立,现在楚集团中实力最强的仆从郑国也向晋文公屈服,楚集团宣告瓦解。趁热打铁,晋文公马上在践土修了一座豪宅,工程进展出奇的快,三下五除二就盖完了,说是献给周襄王当行宫,顺便还送去了一千名楚国俘虏和一百辆楚军战车。早就被晋文公捏在手里的傀儡周襄王不敢待慢,连忙赶到践土慰劳凯旋还师的晋文公。他在这座新落成的超豪华别墅里摆下盛大酒宴,用一辆大辂(天子车驾)、一辆戎辂(战车)、一把彤弓(红色弓弩)、一百枚彤矢、十把玈弓(黑色弓弩)、一千枚玈矢、一卣秬鬯(一种美酒)、三百名虎贲勇士做为回礼,“赐”予晋文公,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在法律上赋予他统御诸侯的权力。
拆散了楚国的联盟,又取得了合法依据,晋文公就以侯伯的名义召集诸侯前来会盟,即著名的“践土之盟”。邀请函很快到了齐、宋、鲁、蔡、郑、卫、莒、陈八国君主的手里,一场喧然大波也跟着席卷而来。
(二)战后新秩序
战前,中原小国都是实心实意地跟着楚国混,它们和楚国的关系也是出奇的融洽。晋文公呢感战胜楚国,即不靠什么主义的政治口号,也没有任何具有号召力的言行。晋文公的成功靠的是瞧准了机会,抓住了时机,而且找到了方法。
所谓机会,一是秦的野心,二是齐国的困境,三是宋国的仇恨。
秦穆公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君主,极副战略远见。他知道,秦国如果想要有发展,东进中原是唯一的途径。只有打通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才能输入东方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也能获得更加广大的扩张空间。困守在关中戎狄之地,永远只是一方土皇帝。秦穆公自即位以来做的所有事,几乎都是在为东出崤函而努力。秦国是一条想称霸、尚未称霸的谗嘴的狼。的晋文公看到了这一点,也利用了这一点。
齐国几百年来一直是东方大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且文化先进。做为昔日的霸主和永远的东方大国,他的存在始终是周边小国的威胁。齐国的衰落给了小国联合起来抗击他的机会,这造成了齐国的苦恼。齐国是一头称过霸、想复霸、复不了霸的受伤的虎。晋文公看到了这一点,也利用了这一点。
宋国,在国际舞台上大致享有地区小强的地位。论实力,仅次于齐、楚、秦、晋四大强国,属二流强国。地缘方面,宋国地处黄淮,近于南方,更准确的说它是北方国家中最靠近楚国势力范围的,而且也是楚国周边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宋楚之间颇有些先天对立的味道。宋襄公失败后,宋国是唯一一个被楚国牢牢卡死的国家。国仇家恨,怎能善罢甘休?宋国是一只争霸失败、一心复仇的恶狗。晋文公看到了这一点,也利用了这一点。
战争当中,晋文公很好的利用了世界各国现有的矛盾冲突,利用了仅有的三个能为己所用的国家,组成了新集团,向以楚国为首的敌对集团挑战。一匹狡猾的狐狸窜腾着一只仇恨的恶狗、一头受伤的病虎、一条谗嘴的野狼,打败了为内忧困扰、却把持着国际领导地位的楚国。而除了这三个国家之外,其他人都是站在楚国一边的。如何处置楚国留下的这群待宰羔羊,如何与盟国分配战后利益,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晋文公规划的战后新秩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扶鲁遏齐;二、扶宋制楚;三、瓜分弱小,继续扩张。
鲁国在战争当中是楚国的盟友,也是战争的发起人。按照一般人的思维,鲁国不被晋文公收拾就算不错了。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晋文公不但没有收拾鲁国,反而把被晋军灭掉的曹国一分为三,一份并入自己,一份赠予宋国,另一份就送给了鲁国。晋文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要拢络原来的敌人?反观战争当中顶力支持晋军的齐国在战后却一无所得,事情再清楚不过了。晋文公是在拢络和扶持齐国的天敌,用鲁国来牵制齐国。鲁国朝思暮想的不就是摆脱齐国的压榨吗?正好,晋国的霸业也不允许齐国的复兴。楚国失败了,晋国与齐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不存在了,加强鲁国来对付齐国完全符合晋国的现实需要。
宋国是中原一带的二流强国,具有一定实力,但却不足以成就霸业;在地理上又近于楚、而远于晋,对晋国不产生威胁,却与楚国存在地缘对抗性。扶植宋国有利于对楚国的封锁。晋文公把曹国和卫国的大片土地划到了宋国,大大的加强了它的实力,又进一步拢络了它,使它成了压制楚国北进的一座重要的桥头堡。通过对曹、卫的重新分配,制楚遏齐的战略体系基本形成。
曹、卫两国是晋文公制楚遏齐战略的牺牲品,它们经过此番大难,实力大为削减,国际地位迅速下降。更要命的是,这两个国家不但在战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被当成屠宰的对象,两家的君主又都因为当年没能好好招待流亡途中的晋文公而倍受磨难,两个人都险些丧命。
在流亡期间,晋文公带着狐偃、赵衰等一班手下,辗转几千里,走过了当时视也所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先后到达过狄、卫、齐、曹、郑、楚、秦,共七个国家,以顺时针方向来了一次“环球旅行”。一路上经历了不少磨难,也遭遇过许多挫折,又很幸运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帮助过晋文公的,比土齐国、宋国、楚国、秦国;得罪过晋文公的,比如卫国、曹国、郑国。正所谓小人得志,今天的重耳了不得了,翅膀硬了,会飞了。为了扩张,晋文公不但继承晋文侯、晋献公这些先人的心狠手辣,以残食无辜弱小、包括同姓国在内的任何触脚可及的国家。恩将仇报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以毫不犹豫地对付恩人楚成王,也不在乎卸磨杀驴对付齐国。晋文公是一个为达目的不则手段的人,没有道德底线。他会怎样对待得罪过他的人呢?谁心里都没底。
在所有得罪晋文公的人当中,最另他恨得牙痒的是曹共公。按史书的说法,曹共公不但没有好好招待晋文公,还曾偷看他洗澡。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一国之君怎么会吃饱撑着干这种无聊的事情。晋楚大战中,曹、卫两国本来都被晋军给灭了,也都得到了复国的承诺,可晋文公根本就不打算履行曹国复国的诺言。曹国也就被排除在践土之盟的与会国之外。后来晋文公生病,曹共公派人贿赂了为晋文公的巫师,叫他把文公的病因说成是灭了曹国。巫师看有钱可拿,也乐得做件好事,他对晋文公说:“曹国的先君叔振铎是文王的儿子,卫国先君康书是武王的儿子,都是我们的同姓兄弟。现在您号令诸侯,却要灭亡兄弟之国,这是不是有点缺德啊?你不是答应了让曹、卫复国的吗?现在卫国已经复国了,你却不让曹国复国,这既是不讲信用,又是在搞差别待遇。不守信用,刑罚不公,难怪老天爷要你生病!”晋文公听了害怕,凭他再怎么心黑歹毒,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跟老天爷斗,连忙恢复了曹国。
不过晋文公对曹共公恨意难消,始终处心积虑的想要谋害曹共公。要不是不久局势有变,晋文公又忙活起别的事来,还真不知道曹共公最终的下场会是个什么样。曹共公知道晋文公心胸狭窄,容不下人,所以打那以后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低着脑袋走路,夹着尾巴做人,不留半点口实给晋文公,勉强留下一条性命。
接到晋文公发来的召命,卫成公慌了。当年晋文公流亡到卫国,卫成公显然没赐候好这位日后的霸主,城濮之战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就是紧挨这南阳的卫国。卫国被灭掉以后,卫成公早早逃到了楚国。战争进程中晋文公因为对付子玉的需要,又许诺让卫国复国,可这个诺言还没有对现。晋文公召他会盟,他也不敢去,只是北上到了陈国。
陈国是宋、楚之间的一个小国,城濮之战中也是楚的盟国,和蔡国一起组成的楚右军,参加了最后的决战。现在陈、蔡两国也都接到了晋国的召令。卫成公到了陈国就给国内写信,叫大夫元咺陪着弟弟公子叔武代替自己参加会盟,自己却继续观察动静。
卫成公很聪明,这是一条不错的自保妙计。如果晋文公在盟会上不给元咺和叔武好脸色看,他自己身在陈国,随时可以退回楚国;如果晋文公对现准其复国的诺言,而且靠的住的话,到时再会国也不迟。可惜阴谋诡计没有人比晋文公更会玩,卫成公到底还是斗不过人家。
没等元咺和叔武回来向卫成公复命,前方就传来了元咺将私立叔武为新君的谣言。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最有可能造这种谣的正是晋文公。这是晋文公要引卫成公这条蛇出洞的把戏以此来激卫成公。卫成公果然中计,把跟在自己身边的元咺的儿子杀了。
但是卫国的大夫们很争气,元咺的儿子被卫成公杀了,他却没有因私废公。国难当头,内部如果一乱,只能给恶贼以可乘之机。元咺刻守使命,陪着公子叔武参加完盟会,又陪着叔武回国摄政。卫国执政大夫宁武子(宁俞)也同样尽忠职守,他和元咺一道号召国人团结一心、共度难关,很快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宁武子又到了陈国,迎请卫成公回国。就这样,办错事的卫成公幸得有这么一帮识大体、顾大局的忠心臣子,就这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国了。
从陈国回到卫国,卫成公的心情依然很紧张,他还是不放心大夫们,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对自己不利。车驾准备进城,公子歂犬作为车队的前驱,架车行驶在最前担当前哨。公子叔武听说哥哥回来了,高兴的洗头洗到一半不洗了,捧着头发就往外跑,兴匆匆地来迎接。不巧撞在了前驱的枪口上,公子歂犬抬手就是一箭,立马要了叔武的小命。
误杀事件马上另刚刚恢复平静的卫国风云再变,即使卫成公杀死歂犬向国人澄清,但也无济于事。元咺再也不相信卫成公了,连夜逃到了晋国。晋文公总算等来了报复卫成公的一绝好机会,又在南阳的温盟会诸侯,假借天子的名义责难卫国,命令卫成公前来与元咺对诉。前次践土会盟都不敢露面,这次会议矛头更是直接指向自己,卫成公更加不敢去了,只能派了一个长的像自己的替身,在宁武子和另一名士荣的大夫的陪同下前去应诉。没有任何悬念,卫成公败诉,冒名顶替的把戏也被揭穿,替山被削去双腿,大夫士蓉被杀。惟有宁武子德高望重,幸免于难,安然无恙。晋国军队随即侵入卫国,逮住卫成公押到东周关了起来;送元咺回卫国,让他拥立公子瑕为新君。事情做到这一步,晋文公还是不肯罢手,竟然使起了下三滥的招数,派人毒杀被囚的卫成公!幸好宁武子早有查觉,用重金贿赂了医师,毒药剂量没下够,没毒死。一直关了两年禁闭,在鲁僖公的调解下,大难不死的卫成公才从见天日,得到晋文公允许,被周襄王释放回国,回国后就杀公子瑕复位。
(待续)
作者:wushuang1943 回复日期:2007-6-1 3:49:13
记号..........
作者:走过来走过去 回复日期:2007-6-1 12:03:45
等着继续看哈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 13:25:38
谢谢照顾
作者:一人江湖 回复日期:2007-6-1 13:43:56
不谢,照看照顶。^0^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 21:58:07
(三) 入侵郑国
战争结束了,晋文公正以霸主姿态到处施暴,无情的打击报复恩人和仇人,建立他的战后新秩序。在晋国的新秩序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除了摆在楚国肘掖之下的宋国和齐国卧榻之畔的鲁国,谁都买捞到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打击和残蚀。除了前面说过的曹国和卫国,晋军当年还入侵了许国。晋文公回国后,一支被称为“三行”军队又组建了起来,这是为曾经给予自己十二年庇护的母舅之国,狄国,精心准备的一道大餐。三行是独立于三军之外的另一支武装力量,周礼明文,惟天子可有六军,所以三支新编部队不称“军”,而称“行”。三行专职负责与北方狄戎作战,扩展北方疆土。这样一来,晋文公就能将原有的三军主力专门投入到维护中原霸权和向南扩张。
也就是一年的时间,晋文公已经把曹、卫两国收拾的服服贴贴,加强宋、鲁两国的工作也已完成,离楚国最近的陈、蔡、许等几国也向晋国表示臣服,以晋国为核心的全新国际秩序已大体成形。但晋文公的狼子野心没有底线,他的喂口出奇的大,仅仅得到诸候国的屈服远不能另他满足。完成了对曹、卫两国的削弱和与宋、鲁两国的联盟,晋文公自以为已经稳操胜券,晋国掠夺者的铁蹄悍然踏进了此前尚未受到真正打击的,中原二等强国,郑国的土地。公元前630年,也就是城濮之战结束后两年,晋文公亲自率军发起了战后大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露出了凶狠的扩张獠牙,企图一举灭亡郑国。
郑国的所在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南郑州市。都城新郑,就是今天的新郑。郑国的地理位置在春秋时代为它招来了很大的麻烦,它的正西面是东周王畿,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市所在;其东是以齐、鲁、曹、卫位主的东方诸国;其南邻近楚国的卫星国蔡国;北面又悬着晋国的南阳之地。人称“中国(中原上国)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拒中国”。齐桓公争霸,先收服东方列国,进而便西进并联郑国,打通与东周的联系,建成了一个东起大海、西达成周战略联盟,将楚、秦、晋三国全部隔绝在战略核心区域之外。楚成王北上,首先也是取得了郑国的归顺,进而联接东方诸国,压宋称霸。晋文公大肆扩张,务必征服的也是郑国。只有征服了眼皮底下的郑国,控制了中心枢纽区域,才能保证晋国的触脚畅通无阻的升向任何一方。就连秦穆公预想中的东进战略,也是打算东出函谷,越过东周,占领郑国,以其作为自己摆在中原的战略前哨。所以,在整个春秋时代的大国争霸战中,除了春秋末前吴国争霸之外,郑国永远都是大国欲图征服的首要目标。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现实,让郑国吃尽了做三明治肉馅的苦头。
当时,晋国花了一、两时间,把那些不经打的最弱的国家收拾差不多了,新格局也基本形成;恰巧郑文公又是个家庭生活一团遭的人,三个老婆、一名小妾,为他生了六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杀掉,一个早年被楚国毒杀,一个早夭,另外两个不受待见、逃了。其中那名小妾生下的公子兰就逃到了晋国,投靠了晋文公。晋文公就在公子兰的提点下亲自带着大兵,还纠集了秦穆公,秦晋联手攻打郑国。
晋国发达这场战争口头上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什么意思呢?说郑国对晋国不礼貌,而且有亲楚行径。郑国有亲楚行径吗?那要看这话怎么说。若说城濮之战以前,郑文公绝对是楚成王那边的铁竿。郑国是东周初年从陕西迁到郑州,靠吞并当地小国建立的,从一开始就与当地国家存有矛盾,最突出的无疑是领土纠纷。《春秋经传集解》说,郑国与东南方的宋国之间长年存有六处归属不明的土地,双方为了诸如此类的土地问题频频交火。郑国与宋国的尤来以久的矛盾恰与楚国有共同的厉害。所以楚成王两次与宋国开战都与郑国有关。宋襄公是在西征郑国时被楚军抄了老窝,楚围宋攻齐也是鲁国和郑国的共同请求。所以,郑国的确亲楚。不但亲楚,而且是楚成王的马前卒、急先锋。
但是这是城濮之战以前的事了。现在郑文公不是已经跟晋文公缔结盟约了吗?晋国侵略郑国的借口总不止于秋后算帐吧?那“贰于楚”莫非是指战后郑国还偷偷摸摸的跟楚国勾搭在一起?不知道,至少史书中没有有关显示,也没听晋国那边解释自己的话到底是何所指,反正人家就是一口咬定了你不乖,非要修理你一顿不可。
客观的分析,晋文公说这话一点道理都没有。首先,他没有列明证据,属于证据不足,无从定罪,完全是莫许有的罪名。其次,前一年,也就是城濮之战次年,晋军已经小规模的打了郑国一家伙。《左传》明言,前一年的攻击就是为了试探郑国好不好打。可见晋国侵郑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这是晋文公在完成一系列秩序重组以后的一步大棋,目的就在于彻底灭亡郑国,控制这块战略要地,扼制住天下的咽喉,掌握未来斗争的绝对主动权。
另一方面,晋文公与郑文公之间又有各人恩怨,讨伐郑国也是晋文公为报一己私仇。当时一心想借助外力回国的晋文公途经郑国,在郑文公这里碰了钉子。更有甚者,郑文公手下的大夫叔詹直接了当的劝郑文公:公子重耳此人绝不是什么凡鸟,日后若得以回国即位,前途不可限量。今天他途经我国,你若能好好待他,那遍好好待他,如若不然,那就杀了他。决不能把他得罪了再放他走。
叔詹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年的破落公子真的带着千军万马来报仇了。
秦晋联军分兵两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直逼新郑。《国语》记载,晋军攻势凶猛,郑军招架不住,连城头上的墙垛都被大片大片的催毁了。郑国求和,晋军不应,晋文公叫嚣着要郑国把当年窜腾着要杀自己的叔詹交出来。叔詹果然自愿请死、为国捐躯,身赴敌营接受处置。晋文公得到叔詹,立刻就要用油锅炸了他。
接着,《国语》又玩起了春秋笔法,让叔詹在晋文公面前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辞了一番。向来杀人不眨眼的晋文公竟然被感到了,把按板上的叔詹给放了。叔詹回去以后还得到了郑文公的提升。这那是晋文公的风格啊?简直是搞笑。
《史记·郑世家》另有所本。晋军兵临城下,郑文公惊慌失措。叔詹得知情况,无奈的说道:“我曾对你说过,一定要杀死重耳,可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晋国终于成为我们的祸患了。晋国人所以包围我国不就是因为我吗?行,我死了如果就能化解一切的话,我乐于一死。”说完便悲奋自杀了。叔詹死后,郑人把叔他尸首送给晋人。晋文公还是不肯罢休,叫嚣道:“我一定要抓住郑伯(郑文公),好好羞辱他一番才能走。”叔詹白白的牺牲了自己,换来的是战争的继续。
战争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悬念,小小的郑国再多么能扛也一准玩完,抵抗是不会有结果的,郑文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四处乱转,想想自己也是有些见识的人,被齐桓公的六国联军也揍过,可今天架势这大半辈子还真是头一次碰到。内无强兵,外无援手,双鬼扣关,国运堪忧,到底该怎么办呢?
君臣若干人扎成人堆嘀嘀咕咕的商量了半天。商议的结果,一位名叫佚之狐的大夫认为只有劝说秦穆公单方面撤军,才有可能为国家赢得一线生机。在佚之狐推荐下,一个名叫烛之武的担负起了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任,被郑文公任命为外交特使,“夜缒而出”,从城楼上用一个筐子把他顺下城,星夜前往秦军大营。烛之武的三寸不滥之舌能够说动西戎霸主秦穆公吗?秦军真的会如郑国所愿,冒着与盟友晋国翻面的危险,背弃盟约,引兵撤离吗?

作者:wuyong82 回复日期:2007-6-1 22:13:09
宝帖留名^o^
作者:wuyong82 回复日期:2007-6-1 23:30:05
要是再配上地图就爽死了
作者:骑着小猪逛天涯 回复日期:2007-6-2 2:39:58
好,LZ提出很多自己的意见,棒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2 13:33:01
楼主,你不是一个人在更新,不是一个人。
作者:steven925 回复日期:2007-6-2 14:49:24
估计可以更新一年,佩服楼主,很多见解非常有见地,受益良多。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2 15:04:19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2 13:33:01
楼主,你不是一个人在更新,不是一个人。
~~~~~~~~~~~~~~~~~~~~~~~~~~~~~~~~~~~~~~~~~~~~~~~~~~~~~~~~~
兄弟这话很费解呢,你觉得我是几个人呢?
作者:杨素 回复日期:2007-6-2 15:28:07
秦国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坏的啊^_^
秦穆公长期做好孩子的悲惨下场,就是日后秦国作风三晋化的根源啊^_^
主要是重耳做得太过,光让秦国出力,不给秦国好处,秦国不分离才是问题。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雷锋啊?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2 16:38:39
“作风三晋化”,哈哈,这个提法蛮有趣!
作者:浮云往 回复日期:2007-6-2 16:47:40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2 15:04:19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2 13:33:01
楼主,你不是一个人在更新,不是一个人。
~~~~~~~~~~~~~~~~~~~~~~~~~~~~~~~~~~~~~~~~~~~~~~~~~~~~~~~~~
兄弟这话很费解呢,你觉得我是几个人呢?
=========
楼主简直木得令人发指~~ o(∩_∩)o
建翔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之 改良版~~
是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更新!加油~

作者:浮云往 回复日期:2007-6-2 16:54:34
让我从负一楼跳下去吧……这是哪里啊……不好意思,走错门了……T_T
当没看见啊
作者:vtian2000 回复日期:2007-6-2 18:37:16
又更新了,顶。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2 21:48:34
我觉得楼主对楚成王故意不派精兵给子玉的原因归结为怕其家族坐大的推断过于大胆了。
楚成王雄才大略,况且未战之前,还嘉奖了子玉的治兵之道,怎么可能会因为忌其成功而放过雄霸中原的机会?终春秋之世,城濮之战都绝对称的上是划时代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晋国由此雄霸中原,保持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楚成王和子文若是有70%的把握,必定会博这一仗的。但可惜的是,外交策略的失败导致楚国君相对此战持悲观态度,SO,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楚成王出于对子文的言听计从,对战胜没有信心。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2 21:59:11
我认为若敖氏问题远比称霸来的重要。后者是一时长短,前者却是前途命运。楚成王遏制若敖氏的行迹是明显的。楚成王与若敖氏之争并未就此结束,楚王室与若敖氏之争更是还有几十年大戏可唱,后续《若敖之乱》一节还会全面深入。
作者:拉磨驴 回复日期:2007-6-3 00:42:37
摸摸头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3 01:13:19
静待傲睿兄分解。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3 5:41:14
25 秦晋裂变
(一)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一名行踪诡密的男子坐着箩筐,从郑国都城的城头上缒墙而出,俏然出城来到了不远处的秦军驻地。这名神秘男子名叫烛之武,郑国大夫,他将以郑国特使的身份执行一项关乎郑国安危存亡的特殊使命:谏秦退师。
当时,秦国的军队在秦穆公的带领下,与晋国的军队组成了联军,双双包围的郑都新郑,正处在大举攻城前的最后时刻。晋国的军队驻扎在新郑以北不远的函陵,秦军则在离晋军不远处的氾南下寨。郑国人面对西北两强同时加兵于己,自知单纯的军事防御不可能摆脱灭亡的命运,他们的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外交的努力上。派出使者劝退秦军,是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保命的方法。
首先一个疑问,郑国人凭什么如此自信,认为秦国人会在三言两语之间被自己说服呢?也许和我们一样,郑人也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认定看似相与和谐的秦晋联盟实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牢不可破。的确,秦晋联盟是以抗击楚国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当楚国因战败而暂时退出中原地带以后,秦晋联盟的基础也就自然发生动摇了。面对楚国撤出后中原地区所出现势力真空现象,秦晋两国的关系已经由如何赶走楚国,变成了如何分享战后利益,以及如何划分在中原各自的势力范围。在史料的记载当中,人民费尽心思也没有找到秦国在战后得到实惠的记载,晋文公对战后利益的所有分配几乎没有一项与秦国有关?秦晋联盟似乎已经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现了不和谐因素。郑国人极有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把握从秦晋联盟的关系下手,尝试着去劝谏秦穆公背离晋国。不过,郑国人也许还有比这更充分理由,他们的理由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分析。当时恐怕已经有了明显的迹象向郑人显示了秦晋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
《左传》在记录这场围郑之役时,注明了当时秦晋联军的部属状况,写到:“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侵入郑境后,军队的驻地在今天河南新郑县的北部的函陵,离郑都新郑非常近。秦军的驻地则的“氾南”,即“氾”的南边。“氾”是何地呢?“氾”在春秋时代即是古地名,也是古河名。
作为地名,春秋是有两个地方被称为氾,都是郑国的城邑 。一名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是郑国南部边疆地区的城邑,距都城新郑较远。秦军围郑才驻扎在氾南,当距新郑不远,所以南氾不该是秦军所在的氾。另一氾为东氾,在今河南中牟县境。中牟县在今新郑县东北,两地紧邻,地理位置很近,此地才有可能是秦军所驻之氾。
作为古河名,古代有两条古氾水河道,且两条河道今天久已湮灭,都已不复存在。一条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荷泽。此河道既在山东,当非秦军所在。而另一条故道和郑之东氾一样,皆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东氾其实就是因这条河而得名。所以,我们认定秦军的驻地就在新郑县东北侧的中牟县境内。照这样看来,秦晋联军当时部属应是晋军在新郑北面,秦军在新郑东北面,这是一个十分另人起疑的部属。
首先,秦晋联军作战,但驻地不在一起。《国语》和《史记》在记载此次围郑之战中已经写到晋军攻城的场面。《左传》没有攻城场景的描写,但《左传》却有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描写,连正门都不赶走,同样反映出新郑城四周的形势已不容乐观的现实。以秦晋两军分别扎营,且秦营位置距离新郑城还比较远的情况来看,我们怀疑在晋军大举攻城的同时,秦军可能已有懈待现象,两军的步调可能不太一致,秦军有可能尚未开始对新郑的进攻,秦晋联军有可能联而未合。
最有意思的地方还不止联而不和。秦晋两军的驻地位置是很另起疑的。晋军在新郑北部不远,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自从晋文公灭掉苏、原、樊三国,得到了南阳之地,晋国就在郑国正北方扎下根了。晋军伐郑自当又南阳出发南下,驻于郑北合情合理。不合情理的是秦军的驻地不在新郑以西,却在新郑以东。谁都知道秦国是最西方国家,它若伐郑,理当从西而来。合理的情况下,秦军的驻地应该在西,怎会越过新郑驻于氾南呢?这就另人产生了一个疑问:秦国是不是根本没有打通东进通道?
就秦军驻地的位置来看,它比晋军还要靠东,看来不太可能是从函谷关出来的,倒像是和晋军一起从南阳杀下来的。如果秦军是和晋军一样来自南阳,下来之后又分驻两地,那么这场战役就不能称之为分进合击,而成合进分击。秦国的军队恐怕是先进入了晋国,在晋国境内与晋军合兵一处,自南阳而下,入郑之后又分扎两营。这样一来,秦穆公看似依然没有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进大道。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只不过是我的猜测,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秦军的位置也完全有可能是根据战斗需要而做出的部属。那好,我们就来看看烛之武在劝说秦穆公撤兵时是怎么说的。
烛之武悄然缒城而出,趁着夜深成功躲过了晋军的监视,来到氾南的秦军大营,见到了秦穆公。见到秦穆公后,两人的谈判开始,烛之武首先坦言自知不是两强的对手、亡国不日了,但随后便话锋一转,指出秦军攻郑的行为是“越国以鄙远”,搞的是隔山打牛,就算能打下了郑国也只能便宜了晋人,秦郑相距甚远,秦国不可能在和晋国联合灭郑之后得到好处。这直接点出了早已萦绕在秦穆公心头的战后利益分配问题。前番联合抗楚,晋国已在事后将所有好处独吞;今番伐郑,秦国与郑国相距数百里之邀,晋之南阳却紧挨郑国,晋文公会在战后分一杯羹给秦国吗?你怎么做完全是在替别人做嫁衣,增强的是晋国,削弱的是自己。
这还不是最刺激的,更刺人的是下面的话,烛之武接着又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您过去不止一次有恩于晋君,晋君许诺会把焦、瑕二地作为报答送给秦国,可结果早上过了河回国,晚上就面向秦国修起了防御工事。这些事你自己不都很清楚吗?
烛之武提到的焦、瑕二邑,皆在今河南陕县境内。陕县是河南省最偏西的一个县,处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北靠黄河,过河就是山西;桃林、崤函均在其境,西出便是陕西。晋君许诺以焦、瑕二邑送给秦国,实际上正是秦国欲图控制崤函谷地的意思。但这一目的达到了吗?显然没有。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烛之武所说的“尝为晋君赐”,这里的晋君究竟是谁?许多人都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晋文公的弟弟晋惠公。因为晋惠公当年为了回国争位,曾有向秦穆公许赂而又背赂的事件。他求助秦穆公支持自己回国即位,事后以河西五城相送。但即位成功后又马上赖仗,拒绝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为这事儿,两国之间还发生了著名的韩原之战,晋惠公本人也被俘虏。但烛之武所说不可能是晋惠公。杜预认为焦、瑕为晋河外列城二邑,这与晋惠公赂秦以河外列城五之“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的范围不合。焦、瑕当是陕县黄河南北的一片土地。再则,晋惠公事为往事,且与晋文公无关。以惠公之罪来挑拨晋文公与秦国关系,完全是开错方子、抓错药,没有丝毫说服力。烛之武不当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说烛之武所指是晋惠公,恐怕是想当然了。
当年晋惠公战败,不但河西之地被秦夺去,连河东也一度为秦控制,秦国一度打通函谷。但晋惠公虽败,战斗意志却不灭,国家也在改革中迅速复苏,河东之地迅速就被夺回,秦国虽然保有了河西之地,但东进通道却再度被封。烛之武说晋君许秦焦、瑕二邑,这里的晋君应当是晋文公。是晋文公从楚到秦,打算借秦国之力回国篡位前与秦国做的一笔交易。同样,背弃诺言没把焦、瑕送给秦国的,早上过河,晚上就修防御工事的,也都是晋文公。晋文公也干过和晋惠公一样许赂又背赂的事,看来这又是一段史官刻意隐去的历史。
秦晋关系在晋文公在位期间不但没有所想的那种相与和谐,反而比以往更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晋献公生前,秦晋之间呈现出的状态是一场时间竞赛,比的是谁更早一步灭掉虞、虢二国,结果晋献公抢先一步得手,封住了秦东进出口。晋惠公时,两国为了河西问题大打出手,秦取河西,但晋却保住了河东和崤函的控制权,表面上秦胜,其实还是没能打通函谷。而到了晋文公即位后,关系就更乱了。
晋文公为了回国夺位,玩的把戏和他弟弟惠公是一样的,同样是许赂,以焦、瑕二邑作为报酬。焦、瑕二邑如果到了秦国手里,那秦国自当控制函谷之地,就能随意踏入关外。而当晋文公得手,也立即背弃了自己的誓言。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同时是背赂,晋文公背赂的结果与弟弟晋惠公是截然不同的。晋文公没有因此立刻与秦国决裂,双方也没有发生韩原之战没有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事后的情况是晋国在次年平定了周室之乱,灭掉了南阳三国,还协助秦国东进攻打了楚国的附属国:鄀国。其中的细节很值得我们分析。
晋文公背赂却没有引起秦国方面强烈的反弹的原因应该是晋文公采取的多变灵活的外交手段,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拖延了合同的履行。当然,我也敢打赌,这哥们压根儿也没打算真的去履行合同,晋国做起事来向来就是这个样子,气死人向来是不尝命的。
土地的割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完的,这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光是撤出本国原有居民和人员就能耗上他一年半载的。就好比三峡移民似的,怎么多原住民搬起家来也是蔚为壮观、颇费周折的。另一方面晋文公刚即位,很多事情还需要有个适应过程。晋文公肯定会拿诸如此类的借口拖着秦穆公。
不久,东周发生内乱,秦穆公本想出兵勤王,《史记》写“秦军河上”,已兵至河上(《索隐》言晋地)可晋国接到消息以后却抢先一步把事情办了,对秦国却做了两件事:辞秦军,助秦军。
晋国为了控制东周和南阳,凭着自己距东周更近的地利,欺负秦国被堵在关内出不来,辞退了秦军。至于晋国具体是怎么“辞”的,史书没写,我也猜不出来,反正此树是我栽,此路的我开,留下买路财也不让你过。但等到东周被晋国完全控制之后,晋军一方面移师南阳,攻灭了苏、原、樊三国,同时又派兵协助秦军进攻鄀国。
助秦攻鄀事件在这个时候发生,明显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用意当然是因为当时楚国正强,这样做可以拉拢秦国和自己组成统一战线,把全部火力瞄准楚国;其次,这也是对秦穆公受伤心灵的一种安抚,想要借此表明晋文公是支持秦国东进的,函谷要道当然也就可以两家共用。焦、瑕两地没给你不要紧,路让你走不就完了吗?你也不用为这一两块地跟我过不去。至于不让你出兵勤王,你也不一定非要勤王吗,饭一口一吃,先给个小馒头殿吧殿吧,让你出关放个风先,总比你以前窝在里面喘不上气强。
秦穆公可以说完全让晋文公给弄蒙了,人家一会说这,一会说那,你根本摸不着下一步他会干什么。秦穆公肯定很烦恼,即位快三十年了,为了一个入主中原的理想都已经三置晋君了,难道还是徒劳,还是白辛苦?可你不跟晋国搞联合,打又打不出明堂,双方掐上一百年也不会看到头,两家都会牢牢地被对方牵制在西北高原。秦穆公需要一个与自己友好的晋君,可又控制不了对方的思想。就这么被晋文公牵着鼻子走,需要你的时候给块糖引诱你一下,让你助他夺位、助他铲除异己、助他与楚国争霸,临了打个半硬不软的郑国还要找你的人来给他当炮灰。用不着你的时侯,说好了给你的土地扭头就不认帐了,想勤个王也不让你过,打败了楚国也不分你一勺半勺的,你说气人不气人?至于那进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函古关,哪辈子才能到自己手里啊?除了为了引诱你帮他争霸,让你从函谷过了一次,打了一个鄀国,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了。函谷要塞永远是秦穆公想得到而得不到的鱼饵,秦国为它疯、为它狂,忍不住最后还得为它掉眼泪。联军伐郑,秦军很有可能是以仆从军的形式先入晋、再入郑,函谷关还是不让你走。这难道不另秦穆公苦恼吗?
烛之武与秦穆公深谈许久,话说的十分透彻:晋国是容不下别人的,等它把眼皮底下的事都办完,把自己养得更肥,到那时终究还是要回够头去干掉你。秦穆公跟着晋文公当马仔,不但得不到好处不说,反而是在为自己培养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纯属被人卖了还倒找钱的货。烛之武向秦穆公承诺,郑国愿意与秦国结好,日后秦国若在东方有事,郑国完全能成为秦国的东道主,为之提供粮秣辎重、衣食住行。说得更透彻一点,秦国应该建立自己在东方的力量存在和势力范围,不能再做损己利敌的冤大头了。
这些话深深的刺通了秦穆公,也帮助他咬牙下定了决心。秦军当即与郑国秘密定盟,并派出部分人马调拨给郑人,助郑人守城、抵御晋军。秦军主力则连夜撤出,趁着晋军还没有反映过来,转眼间就消失在视野中。
(待续)

作者:王长兴 回复日期:2007-6-3 7:51:53
分析得非常有道理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3 13:39:59
^_^ 楼主写作太专心了。

作者:Lancer1 回复日期:2007-6-3 13:40:17
晚上睡不着,起来发帖子?
作者:晚来如风 回复日期:2007-6-3 17:50:02
春眠不觉晓,夏天起的早。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3 19:02:49
晚来如风声,回帖知多少?
作者:wuyong82 回复日期:2007-6-4 0:10:06
横批:就我一帖
作者:ping_linux 回复日期:2007-6-4 12:21:53
问楼主一个问题,先秦中国人既有姓又有氏,一个姓下面有很多的氏,比如晋国的智氏,中行氏都姓荀,但是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是用氏来作为标记的。后来秦始皇统一以后中国就是姓氏合一了。楼主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姓氏的沿革?3q
作者:qianhang_1 回复日期:2007-6-4 13:00:42
楼主对这段历史可谓了如指掌,分析的又十分透彻
作者:走过来走过去 回复日期:2007-6-5 18:56:52
期待ing....
作者:秦汉传人 回复日期:2007-6-5 21:29:04
此处留爪!等待中
作者:不能风流就下流 回复日期:2007-6-6 14:14:06
与潇水的青铜对照着看,更容易理解那段纷繁的历史。其实本文与青铜所记事件大体相同,不过分析和观点区别较多,看起来也更有收获
作者:liegen 回复日期:2007-6-6 16:01:46
做记号
作者:大江之东 回复日期:2007-6-7 00:39:48
谢谢楼主好文,顶一个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7 19:27:27
(二)晋军的反映
秦军的背叛很让晋文公吃惊: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嬴任好这老小子还会玩这手。晋文公还没从空空如野的秦军废营的一片狼藉中缓过神来。舅舅狐偃愤怒了,大骂嬴任好不是个东西,非要带兵追上去打他一家伙。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晋军官兵大多还是处在茫然失措的情绪当中,士气也迅速流失,其中包括晋文公本人。
秦军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城里的郑国人已经和秦穆公穿一条裤子了,还有那开进了新郑协助郑人守城的好几千涉留的秦国军队。这个时候转身去追杀秦军?谁能保证意外惊喜不会再次发生?最坏的结果,秦军主力也掉都杀出回马枪,弄不好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某个路段埋伏上了。而城里的秦郑联军,肯定也会里应外合。追击?算了吧。
晋文公瞅了瞅舅舅,言不由衷的找了个借口:“当年要不是他的帮助,咱们几个也不会有今天这番光景。就当是还他的人情,算了,从长计意吧。”
追是追不了了,不过眼前的事儿还是得有个对应之策,不能就这么灰头土脸的打道回府。晋军的反映还是很快,他们马上调整了部属,甚至改变即定的国策。
晋国人放弃了灭掉郑国的打算,因为现在已经灭不掉了。失去了对秦人的控制,使晋军陷入一种前有金城汤池,后有恶虎觊觎的不利境地。继续攻城等于是在召呼秦国人当回渔夫。秦国和郑国,孰轻孰重,晋文公是掂量的出来的。晋国不能因小失大,必须尽快结束郑国问题,全军回防以备西秦。
最快结束事情的部分就是和谈,郑国人求之不得,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
这一次,一向奸滑狠毒、无恶不做的晋文公做了一笔称得上是他有生来开价开的最低的买卖,连驱逐守郑秦军的要求都没有,与郑国和解的条件只有两条,实在是宽松的不得了:一、郑文公必须盟誓,从此以后一心一意追随晋国,不得二心;二、郑文公必须立公子兰做太子,死后让他来继承国家。晋国提出的两条条款,第一条不过是走个形式,根本不关痛痒;第二条要郑文公立公子兰为世子,目的是要培植一个亲晋的未来郑君。
公子兰是郑文公的小儿子,一名女婢所生,一个环绕着美丽传说降生的公子。《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郑文公有一名身份低贱的女婢,名叫燕姞。一天夜里,燕姞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送给她一朵兰花,对她说:“我是伯修,你的祖先。这朵兰花作为你的儿子。兰花有国香,你随生配带着它,别人会像喜爱兰花一样喜爱你。”果然,兰花带给了燕姞好运,她得到了郑文公的临幸。
郑文公和燕姞发生了一夜情,这对古代的君王贵族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弄不好男主人办完事,一扭头就能把刚才的女人忘到九宵云外去。燕姞很聪明,她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把利益最大化,于是就和郑文公做了一个约定:“妾的地位低贱,现在主公临幸了我,若是有幸怀了主公的孩子,就怕主公哪天把我给忘了,或是不相信我。请主公允许我以这朵兰花为信物,若是生下孩子,请为我们母子正名。”郑文公答应了她。燕姞也在不久后生下了一名男孩。郑文公言而有信,认可了燕姞母子的身份,并为男孩取名为“兰”,也就是现在的公子兰,即后来的郑穆公。据《左传》记载,公子兰的命运起浮始终与兰花相一,死时也是:“刈兰而卒”。穆公临终前说道:“兰花谢了,看来我也要死了!”割断了兰花,死去。
据史料记载,郑文公是一个私生活极其混乱的人,他的家庭成员的关系也非常糟糕。除了如燕姞这样没地位的婢女之外,郑文公正式的妻子前后有3位,她们一共为郑文公生了5个儿子。加上公子兰,郑文公膝下共有6子。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这6个儿子的命运都很不幸。两人被郑文公自己杀了,一个被楚国毒死了,一个夭折,剩下两个也得不到父爱,全部逃亡在外。公子兰就是逃出郑国的两位公子之一,他从父亲的魔爪中逃出以后投奔了晋国。
这次,晋军伐郑就是在公子兰的指引下发起的。秦的撤盟,晋文公只好改变原有计划,改灭亡郑为控制郑国,所以就向郑人提出,一定要他们立公子兰为世子。“恶父”郑文公和大臣们讨论了好一会儿,也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只好接纳了他,与晋人盟誓,立他为太子。晋军随后就撤军回国了。
郑文公的股肱之臣叔詹已死,郑国国内的反晋势力也就没了主心骨,而且也断折了郑国的国栋之材。公子兰又被立为世子,晋国在郑国扶植起了亲晋势力,保证了郑国对晋的长久依附。只需袋郑文公一死,公子兰即君,对郑国的控制自然就会成功。秦穆公本打算用这次机会联合郑国、建立自己在东方势力范围的想法,好想并不向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实现。
(待续)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7 20:14:20
再顶下。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7 22:39:21
(三)郁郁不得
秦国与晋国的斗争业已经持续了三十年。不时听到有人说一个王朝或是国家君主长寿与否、或在位时间长短与否,大凡与王朝或国家的国运息息相关。君主长寿且在位长久,国运多隆;君主短寿,国运必衰。我读史,发现这种带有宿命论色彩的观点似乎确有其事。想必君主在位长短与一个政权各方政策的一贯性和承续性有关,也与国家内部长治久安有关,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但是,此种论调在秦晋两国之间却一点也不适用,秦晋两国的情况看来是颠倒过来了。
秦穆公在位已经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晋国先后换了献、惠、怀、文,四位君主。如果用长寿君主带来国运升腾的观点,晋国不该是秦国的对手。可事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秦晋之好”的成语并不足以维系两个国家的世代友好。秦穆公与晋国的争夺,起因是秦国对自身发展权的渴望。与战国中后期不同,当函谷关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关中之地的天然地理特点不但没有给秦国带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便利,反而被崇山峻岭团团包围在一隅之地。西周末年空前劫难后留下的关中平原,实在没有多少可以称道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参与中原争霸是秦穆公唯
一的选择。
从秦穆公元年、秦穆公率军伐茅津开始,秦国的东进战略正式启动。也是从那时开始,晋国的攘秦战略也启动了。当秦军试探性的进攻了通往关外的必经要地茅津的次年,晋献公发兵攻打了遏守崤函要道的虢国,并将北虢吞并。
不久,秦穆公又趁着晋国发生重耳、夷吾两公子之乱的绝好计划,挥师东进,企图一举夺下虢国。不料晋献公棋高一招,他一手压住两个儿子,一手发兵截住了秦军,一手又出兵南下吞并南虢和虞国,抢先控制了桃林、崤函,彻底遏守住了秦人东进的咽喉,将秦国
的势力封堵在关中。
晋献公死后,晋国再次发生内乱,晋惠公深知秦穆公有控制函谷关的企图,于是就许愿虢略至华山间的“河外五城”换取秦穆公对他回国争位的支持。但事后,晋惠公却马上背弃前约,导致韩原之战爆发。
韩原之战,秦军大获全胜,晋惠公被俘。秦穆公借机逼迫晋国以太子为质,并割河西八城予秦,然后才放惠公返国。秦国的疆域从此一直扩展到了黄河西岸,战尽关中平原,于晋国隔河对陟,解除了晋国利用河西地区直接危险秦国本土的威胁,而且一度占有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之地,打通了东进通道。
但是,韩原之战后晋国的国力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复苏,秦国对晋国的打击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无奈之下,秦虽然保有河西,河东之地却之能吐了出来,又一次被赶了回去,还是回到了大囚笼里。这也促使秦穆公在晋惠公死后不久又一次插手晋国内政,以公子重耳换掉了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
和晋惠公,晋文公重耳为了回国即位,也有用土地换支持的做法。而且比晋惠公更直接,晋文公干脆用了焦、瑕二邑跟秦国人做交易。说白了,就是要把函谷关拱手让给秦国。当然和晋惠公的河西五城一样,这也是骗的把戏。
对秦国,晋国几代君主采取的总体外交策略是有一定共性的。比如晋献公,手脚麻利的从秦国眼片底下抢走了函谷关,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女儿嫁过去,嫁装送过去,笑脸也少不得,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仗。晋惠公也是一样,河西五城不给你,但即位第二年还是和秦军合作出面干涉群戎攻周事件,要不是被齐桓公给踢了回来、再次造成秦晋两国无第三个对象去泻火,两家也不见很快就能打起来。晋文公即位后,政策和老爸、弟弟也是如出一辙:真正的实惠不能给你,但无关轻重的便利倒也不算滴水不漏;焦、瑕二邑的合同打死他也不履行,但偶尔也能发你出来参与参与中原事务。
看的出来,晋国历任统治者对待秦国的政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基本策略两条:
一、设定上限控制秦国的发展。这里所谓的“上限”就是不允许秦人得到函谷关,只要拿住了这片山地,秦国能发展出个什么样子只能取决于晋人高不高兴。只有秦国的能力和实力被限在一定程度,才能保证晋国西北第一的地位。天下第一当然也是建立的西北第一基础之上的。函谷要塞与晋本国的国家利益而言,重于一切。
二、尽量避免于秦国正面对决。晋国的目标当然不是一味和秦国纠缠不清,统治天下才是最高目标。但为了获得实现这一最高目标的良好周边环境,秦晋两家最好不要闹的太凶。道理很简单,如果两家势成水火,打的暗无天日,晋国也就没有副余的力量去争什么霸了。从这一点来看,晋国方面还是不想和秦国弄的太僵。
正因为这两种略显矛盾的对秦政策,晋国的君主们时而去秦联姻通好、精诚合作,又始终不给秦国实惠,可又在尽力避免矛盾升级。搞来搞去,事情就变成了一位接着一位的晋国公子拿秦穆公当范大厨一样忽悠。秦人对此也只有酸溜溜的一句评价:“秦穆公时,三平晋难,三置晋君,而晋君多报之无礼。朝济夕版,曲在晋师。”
归根结底,秦人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在一次次上当受骗之后,顺理成章的,秦穆公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次危险的赌局上。攻郑之战两年后,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郑文公相继去世,晋襄公继承晋侯爵位,晋国扶植的郑公子兰又即位为郑穆公。同时,涉留在新郑帮助郑人守城的秦国大夫杞子发回密报,说自己掌握着郑国北门的城防,请秦穆公速速发兵,灭掉郑国。随即,雍都(秦都城)城下数万精锐悉数集结,准备远赴千里,奔袭郑国!

作者:frozensmile 回复日期:2007-6-8 18:25:50
沙发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9 0:14:31
哈欠 ^O^
作者:steven925 回复日期:2007-6-9 1:42:22
更新完了?
作者:mitlabs 回复日期:2007-6-9 05:38:56
写的不错,我一直就认为所谓的东周小朝廷不是正统继承的,自从丢了陕西关中老家后就再也无力维继了,东边的诸侯都不买账,从陕西迁来得诸侯们也只不过都是些野心家,如郑国(都河南新郑,以区别关中的旧都郑),东虢及申国,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关于二王并立我也较为赞同,根据出土的材料看可能性很大。
作者:mitlabs 回复日期:2007-6-9 5:44:23
关于《周礼》,我想问和周公旦的关系,难道不是他所编撰的?或由他定下的主体基调由后人所著述完成(西周末)
作者:猎户771 回复日期:2007-6-9 12:58:33
楼主你更新的也太慢了,写的到有几分见解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9 17:54:53
作者:mitlabs 回复日期:2007-6-9 5:44:23
关于《周礼》,我想问和周公旦的关系,难道不是他所编撰的?或由他定下的主体基调由后人所著述完成(西周末)
~~~~~~~~~~~~~~~~~~~~~~~~~~~~~~~~~~~~~~~~~~~~~~~~~~~~~~~~~~
好象这种观点没太多证据.以《周官》的内容看,充满王统色采,以加强王权和削弱贵族为目的。周公自己就是个大贵族,好象没什么理由自己弄一套东西来对付自己吧?另外,《周礼》中多数官职与西周初年是截然不同的。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9 17:55:47
作者:猎户771 回复日期:2007-6-9 12:58:33
楼主你更新的也太慢了,写的到有几分见解
~~~~~~~~~~~~~~~~~~~~~~~~~~~~~~~~~~~~~~~~~~~~~~~~~~~~~~~~~~~
不容易啊,码字这活真的很不容易,慢慢来嘛。

作者:bradeol 回复日期:2007-6-9 21:40:57
喊两声口号:坚决支持楼主更新。
^O^哈欠一个
作者:越国公 回复日期:2007-6-10 15:51:43
记号一个^_^
这几天要改个ID耍了^_^
作者:越国公 回复日期:2007-6-10 22:12:40
“秦晋之好”是中国几个很诡异的成语之一,^_^
作者:画树丫 回复日期:2007-6-10 23:06:52
坑坑坑。
作者:一口鸟气 回复日期:2007-6-11 0:13:23
写的好啊
作者:平子1954 回复日期:2007-6-13 23:05:29
难得见到的有自己分析和思考的好帖,我给你有短消息,盼能回复。
作者:走过来走过去 回复日期:2007-6-14 19:23:22
继续等着看,呵呵
作者:云之滇 回复日期:2007-6-14 23:46:03
等待中,我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历史了,中华文化最精华的部分都产生在这个时代。等待中!
作者:平子1954 回复日期:2007-6-15 23:27:44
好帖当顶!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6 18:38:40
26 壮志难筹
在春秋时代的几位巨头当中,秦穆公嬴任好是一个显带悲情色采的人物。作为东周初年才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强国的君主,他的在位时段恰好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个极为关键时期。秦穆公即位的时候,正是群雄并起、风云变幻、强国争霸初显端睨,秦国完成了一百年的实力积累,正待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时刻。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三位巨头,齐桓公虽不能使齐国的霸业万年永固,但终归称霸天下近四十载,当之无愧为五霸之首;晋文公为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靠着一股阴狠劲儿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为晋国在日后一百多年间实在握有一半霸权的事实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楚成王和秦穆公一样,是这一时期四大巨头中的失败者,但相较而言,楚国一时的失败并不能改变它南方第一大国的事实,强大的实力注定了它还会有机会卷土重来。秦穆公不同,即位第一年,失败的命运就如同恶梦一般降落在他的身上,始终挥之不去。奋斗四十余载,秦穆公始终为强晋封堵于关中,到头来也只能困守西方,不得东进,终春秋一世始终无所作为。虽然后人也将他赞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严格的说,他是一位失败者,并且是根本性的、彻底的失败。
秦穆公并不是一位没有才能的君主,也不是一位没有智慧、没有思想的庸君,在他的一生当中,可圈可点之处是很多的。他本是父亲秦德公的少子,父亲和两位哥哥先后早早死于任上。年幼的嬴任好接过父兄的班,不待多久立刻兵指河津,显示出这位刚刚即位的年少君主与生俱来的战略天赋。为求国富民强,穆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甚至将军国大政全权委于奴隶身份的百里视,挥下又汇集了公孙枝、由余、丕豹、蹇叔、百乙丙、西乞术等一大批贤良股肱,修文治武,国力强盛。但是,在打开东进通道的斗争当中,秦国接连“三置晋君”,却始终未能摆脱为晋国封堵的命运,终使秦邦无缘中原,丧失了发展权,落到战国初年,连三家分晋后分出来的魏国都打不过。
秦穆公一代,有一个人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被后人称为“大秦第一相”的百里奚,一位从奴隶到宰相的传奇人物。谈秦穆公,不能不谈他。无论的秦国的修理明治、富国强兵,还是秦国的东进战略,都于此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连秦穆公最后的失败,也与这个人有直接关系。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穆公起用百里奚的大致经过的这样的:话说当年晋献公假道灭虞,俘虏了虞公和虞国大夫百里奚,就将百里奚贬为奴隶作为女儿穆姬的媵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逃到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被楚人捉住。有人告诉秦穆公,夫人穆姬的媵人百里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秦穆公正苦于无良材可用,决定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就派使者到楚国与楚人交涉,说:“我的一个奴才百里奚逃到了贵国,请允许我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楚人没有生疑,一个贱奴而已,还给他也就罢了,百里奚被送回了秦国。秦穆公得百里奚,如久旱逢甘露,亲自出城相迎,为他开桎梏、置酒席,长谈三天三夜,谈的十分投机。穆公当即拜百里奚为相,委以军国大政。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当时百里奚已是七十高龄。
这是《史记》有关百里奚拜相的记载,听来十分有趣。但值得注意的是,“百里奚”这三个字在《左传》和《国语》当中从未出现过。《左传》出现过的只有“百里”这一叫法,或是另一个名字:百里孟明视,也就是秦国名将孟明视。按《史记》的记载,孟明视是百里奚之子,他姓百里,名视,孟明是他的字。将字与名连读,是先秦时一种称呼方式,孟明视其实应该叫百里视,字孟明。除此百里和百里孟明视之外,《左传》中找不到百里奚的称呼,至于奴隶的身份和羊皮赎身的故事,《左传》也是只字未提。五羖大夫的故事是真的吗?
其实,有关百里奚生平的疑问早已有之,最早在《孟子》一书中就有记载,《史记》的记载也有一部分出自《孟子》。《孟子·万章》一篇记录的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之间的一段文答,所谈的正是百里奚任相的故事。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万章问孟子:“有人说百里奚以五张羊皮的价格把自己卖给秦国的牧人,替人家饲养牛,以此求得秦穆公任用。这话是真的吗?”
孟子答道:“不是这样的。这是好事之徒捏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晋人用美玉和良马向虞国借路,来攻打虢国。当时虞国的大臣宫之奇谏阻虞公不要答应晋人;百里奚却不去劝阻。他知道虞公是不可以劝阻的,所以离开了虞国,搬到了秦国,这时他已经七十岁了。用养牛来求得君主的任用是一种下三滥的行为,他怎么会不懂呢?如果他那样做,还能算是个智者吗?……”
很明白,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至少存在着三个版本,一是万章所说的自卖入秦,官是他求来的;二是孟子所说的自入秦,没卖身,官不是求来的;三是司马迁的被陪嫁入秦,又逃了出来,秦穆公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到底哪种说法才对呢?
在近现代研究秦史的学者当中,有一人在百里奚问题上的研究是最为有名的,他就是马非百先生。马先生在他的著作《秦史稿》中对百里奚做了相当祥尽的分析和辩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百里奚就是秦国名将孟明视!百里奚和司马迁认为的百里奚之子竟然是一个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倍感诧异的结论。
孟明视是秦穆公手下的一位有名的战将,与他的两位副将百乙丙、西乞术并称“三帅”。有关孟明视的记载,最主要的当属崤之战。这场战争是发生在秦晋两国之间继韩原之战后又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也是这场战役断送了秦穆公的东进战略,彻底扼杀了秦国的未来。
崤之战,也称崤山之战,或崤函之战。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和晋文公两位国君同年去逝。当时的情况,原为紧密联盟的秦国和晋国由于战后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已经在伐郑一事上出现了矛盾,那怕只是看似和谐的关系此时也已经不和谐。郑文公死后,接班的是亲晋的公子兰,也就是郑穆公,这对秦国不利。但有利的是,前次与晋国一同伐郑时,秦穆公留了一小手,用助郑守城的名义留了一支小部队在郑国。郑文公一死,屯驻在新郑城里的秦军长官匆匆潜人送信回来,告知自己掌握着新郑北门的防务。很明显,这正是秦穆公一直等待的消息,他决定趁着晋文公去世、郑穆公初即位的大好机会,发兵袭郑,与新郑城内的秦国驻军里应外合,拿下郑国。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将马上率军出发,出崤函谷地,长途千里,直袭郑国。
秦军从雍都出发,穿过崤函山谷和东周地界,长途行进几个月进入了滑国(今河南偃师)地界,再往前穿越滑国就是目的地郑国。非常意外,当孟明视率领着军队到达滑国之后,一个偶然性的事件挡住了军队的脚步。秦军放弃奔袭计划,调头返回。
事情是这样的,秦军入滑,行踪被一名名叫弦高的郑国商人发现。弦高很快就发现了秦军的意图。出于爱国意识,他决定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勇气,救国家于水火。弦高一方面派出随从速速赶回郑国报信,另一方面自称郑使,拿着四张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来到秦军驻地,以犒师为名求见孟明视。弦高对孟明视说:“我家主公知道将军要来郑国,特派我送上肥牛十二头,慰劳贵军将士。区区薄礼,不成敬意。等到到了我国,我们会揭尽所能好好招待弟兄们。”
弦高的机智挽救了郑国。孟明视知道自己已经暴露,行动的突然性已无法达成,不得已,只好放弃,收下了十二头肥牛,回国了。
秦国趁晋国大丧挥兵东进、染指晋国的势力地盘,目的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行为却是晋国无法容忍的。在晋人的眼里,秦穆公的所作所为是对晋国的权威的放肆挑衅。先君刚死,秦人连文公的葬礼都不派人参加,尽发兵攻郑,是对晋国的无礼。就在孟明视大摇大摆的穿越崤函山地的时候,晋国高层就如何应对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激烈争论。
晋国人清楚的知道,不能放纵秦人与自己抢夺势力地盘。晋国若想长久的保有霸权,就不能允许秦国的强大。虽然也有大臣顾忌与秦国决裂的后果,但以主帅先轸为代表的一批强硬派直意要以最极端的方式维护国家的利益,他们强烈要求消灭这支秦军。这项提意得到了刚刚即位的晋襄公的支持,晋国的军队立刻集结,生活函谷关附近的姜戎也接到命令,他们穿着丧服,秘密进入崤函地区,埋伏在峡谷俩则的高地上,等待秦军经过。
孟明视丝毫没有查觉到晋国的举动,还是漫不经心的带着大军走在回国的路上,等到他们走进峡谷,全部进入了晋军伏击圈后,数以万计晋军和戎军突然从四周高地附冲而下,向他们发起猛攻。秦军全无准备、疏于防备,被打的措手不及。以重装战车为主的秦军部队在峡长的谷道中机动不便,整个队伍像一条长蛇一般瘫在低处,豪无施展威力的余地。以步兵为主的晋戎军队俯冲而下,打的秦军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战斗的结果,秦军遭到全歼,数万官兵被杀戮一净,无一人逃脱,主将孟明视和白乙丙、西乞术两位副将也当了晋人的俘虏。
那么,这位败军之将的孟明视真的就是后人赞颂的大秦第一相百里奚吗?
(待续)

作者:一人江湖 回复日期:2007-6-16 18:53:54
啦啦啦~~沙个发
作者:frozensmile 回复日期:2007-6-16 22:40:14
板凳
作者:棉花猫 回复日期:2007-6-16 22:49:08
做个记号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6 23:08:21
马先生在他的著作《秦史稿》中……
~~~~~~~~~~~~~~~~~~~~~~~~~~~~~~~~~~~~~~~~~~~~~~~
改为:在他的著作《秦集史》中……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7 2:38:02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百里奚入秦拜相说起。《史记》的观点,百里奚是晋献公灭掉虞国后被抓住,当作女儿的媵人陪嫁去的秦国,但对照《左传》,并没有百里奚为穆姬之媵的记载。《左传》写被当作穆姬媵人一道嫁去秦国的是另一位虞大夫井伯。现今有人将井伯与百里奚当作同一人,借以维护《史记》的记载,但纵观《左传》或诸家史料,此种说法并无证据。古今学者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并没有多少人认同井伯与百里奚是同一人的观点。按《孟子》所言,百里奚在晋国灭掉虞国前就已离开虞国。
百里奚被晋国俘虏一事,《楚辞·惜往日》及《韩非子·说难》是支持的,两本书都直书被里奚有被俘记录。《吕氏春秋·慎人篇》对此写作“亡虢而虏晋”,即在离开虞国到了虢国后才被虏,这与《孟子》说他在事先离开虞国的记载相合,看来此人应当是由虞奔虢,虢被晋灭,才被晋国俘虏。但事后陪嫁入秦的人并不见得就是百里奚。《左传》明言嫁入秦国的井伯为虞国大夫,百里奚既然早已离开虞国,不当以虞大夫相称,何况姓名完全不同。百里奚入秦后为相,但史书从没有井伯一名在入秦后的记载,很难想象这个在《左传》中一闪而过的井伯会与大秦第一相的头衔有什么关系。所以,说百里奚曾被当作陪嫁入秦的说法很另人怀疑。
第二个问题,马非百先生认为百里奚即孟明视,这与《史记》的记载是完全矛盾的。在司马迁的笔下,百里奚和孟明视是父子两人,而非一人。孟明视在《史记》中是这样出场的,话说晋文公死,穆公委派孟明率军东出伐郑,大军行前,秦国的另一位大夫蹇叔直言劝谏,力阻穆公,穆公丝毫不与理采。蹇叔哭着为他也被招入军中的儿子送行,并预言孟明视有去无回,结果惹得穆公大怒。穆公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一大把年级还在我面前碍我的眼,你怎么不活个六、七十就去死呢?”这就是“蹇叔哭秦师”的典故。
“蹇叔哭秦师”在《史记》中发现了变化,哭师者由蹇叔一人变成了蹇叔和百里奚两人,成了二老哭送其子,这是《史记》的问题的关键。观《左传》全文,只有“公访诸蹇叔”、“蹇叔哭送其子”,晋将先轸向晋襄公提出截杀秦军时也只说“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事后秦穆公自我反省时只说“孤违蹇叔”,《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写“将伐郑,蹇叔曰不可”,《吕氏春秋·悔过》和《淮南子·道应训》载哭师者也只有蹇叔,均没有百里奚。这不由得我们不对《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产生怀疑。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将孟明视的有关记录与百里奚作一比较,来看看二人是否是同一人。
为此,马先生举出了如下几点,为自己观点佐证:
首先,孟明视姓百里当无疑问,在这一点上《左传》和《史记》没有分歧,孟明视用今天的称呼方式叫作百里视,不同的是,马先生认为他和百里奚为一人,司马迁则认为他与百里奚是父子两人。根据两家史料对百里视的生平基本没有太大区别,百里视是秦穆公挥下的大将,且长期担任第一执政大夫的职务。
崤之战,百里视与两位副将被晋人俘虏,晋文公的遗霜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了晋襄公,请求释放三员秦将,她说:“这三个人专门挑拨我们两家的友好关系,弄的两家刀兵相见,真是十恶不赦,我父亲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根本不劳您动手,把他们三个放回秦国,让我父亲杀他们出气,怎么样?”晋襄公不好意思驳文夫人的面子,就把三将放了。
百里视回到秦国,秦穆公身穿一身白服等远出迎候,看到三人,顿时泪流满面,懊悔字责,“复使孟明为政”,依然将军国大政交由百里视。当时有很多人提出要治百里视的战败之罪,秦穆公没有答应,史料记载,穆公力排众议,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对于百里视的功绩,《左传》言“秦用孟明,遂霸西戎”。百多年后大变法家商殃的部下赵良言“(百里)奚相秦,而西戎八国来朝”,《战国策》云,“百里奚,虞之乞人,穆公用之而朝西戎。”显然,百里视乃秦穆公时富国强兵、东征西讨的重要人物,其担当的角色和所作贡献确与百里奚大秦第一相的身份十分吻合,秦用孟明而西戎,秦用百里奚而“西戎来朝”,说的是同一件,自然也是同一个人。秦穆公使孟明为政,若百里奚与他是父子两人,父子同时执政太过罕见,一朝两执政的情况同样罕见。这是百里奚即百里视的第一条理由。
第二,崤之战后,秦国的大夫们大多请求穆公杀死孟明,但秦穆公却说:“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将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而非百里视,复使其为政。在这里,穆公称百里视为夫子,按古人的习惯,此时若百里视的父亲健存,且是朝中大员,那么就不当称其他为“夫子”。
第三,李斯《谏逐客书》云:“穆公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买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列举了秦穆公时从他国招揽而来的五位贤材,即有戎人由余,也有晋人丕豹、公孙枝,更有百里奚、蹇叔,偏偏没有孟明。无论孟明是否即是百里奚,但孟明姓百里,本非秦人却是事实。李斯的《谏逐客书》目的在于劝止秦王嬴政驱逐外国来秦士人,怎会不言为穆公立下汗马功劳、遂霸西戎的孟明?
第四,《左传·文公三年》记:“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左传》夸赞秦穆公用孟明而得以称霸西戎,又赞美子桑知人能举,看来孟明是由子桑向穆公推荐的。子桑即公孙枝,《左传》中没有公孙枝向穆公推举孟明的详细文字,《吕氏春秋·慎人》和《韩非子·说林下》写了,但写的是公孙枝举荐百里奚。可见奚、视本为一人。
第五,有关崤之战的战败责任,起先秦穆公并没有怪罪孟明,为的是继续任用他治理国家,以图向晋国复仇。不过到了穆公晚年,责任人还是受到了清算,但有意思的是因战败而受到清算的恰恰是百里奚。《史记·蒙恬列传》:恬言“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谥名曰缪。”《风俗通·皇霸》云:“……而遇肴之败。杀贤臣百里奚,以子车氏为殉。”
穆公临死前将子车氏三兄弟作为自己的殉葬品带进坟墓,且对百里奚进行了清算。《蒙恬列传》说罪百里奚,《风俗通》说杀,但不论是罪是杀,都与崤山之战有关,显示出百里奚对崤山之败负有责任,他并不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与蹇叔一起反对发动攻郑之战,反而是这场战争的主要策动者。这一点,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得到了佐证。
《史记·商君列传》记赵良语:“百里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可见百里奚实在是秦穆公东进大计最主要的支持者,且是伐郑之战的发起人之一。而《左传》和《史记·秦本纪》都记伐郑者是孟明,司马迁却将百里奚写成了反战人仕,与蹇叔一起谏止伐郑、哭送秦师,可见司马迁之误。百里奚就当是孟明视,是东进战略最主要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根本不曾与蹇叔一道哭师。战后,穆公本未责难于他,但多年之后,百里孟明视还是受到了清算,或罪或杀。
总而言之,百里奚就是孟明视,是一人而非二人。司马迁将一人之事分作父子两人,变一人格为二人人格,将百里奚塑造为反战派,将孟明塑为血气少壮派。班固《古今人表》又将百里奚列于上下,置孟明视于中上。这都是汉代史家考误造成的。
另外,又有人将孟明的副将百乙丙、西乞术当作蹇叔的儿子,这也是不对的。《吕氏春秋·悔过》云:“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那么蹇叔有两个儿子,一名蹇申,一名蹇视,二子皆参加了伐郑之战。无论《左传》还是《史记》,写的都是蹇叔哭送儿子,但并未直言蹇叔的儿子就是百乙丙、西乞术。东汉高诱将蹇叔的儿子蹇申与白乙丙化为一人,又将蹇化为孟明视,这更是错上加错。蹇视与百里孟明视同名,并不等于二人是同一人。而百乙丙、西乞术二副将与蹇叔也没有关系。《吕氏春秋》为战国末年秦国相邦吕不韦主编,他对秦国第一手史料挡案自然熟知无疑,他都不曾将蹇申、蹇视与三位秦将画上等号,后人又怎能得到证据?
所以,百里奚就是孟明视,他姓百里,名视,字孟明。之所以被称为“奚”,那是因为他曾经当过奴隶。《礼记》有《疏》:“有才能曰奚,无才能曰奴。”“奚”就是有才能的奴隶的意思,并不是他的名字,只是秦人对自己这位有过特殊经历的贤相的一种别称,就像“五羖大夫”,五张羊皮买来的大夫,都是一种带有特殊感情的昵称。
现在,我们可以对大秦第一相的大致生平作一描述了。
赵良称百里奚为“楚之鄙人”,“鄙”是鄙野的意思,这是因为当时各国多有国野之分,“鄙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乡下人的意思。百里奚从晋国逃出后奔宛,那他最有可能就是宛人。宛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即楚国方城及申、息两县所在地区,属楚国北疆地区。所以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百里视是楚国宛人。初年曾周游列国,大致到过齐、周、虞、虢等地,又曾被虏晋人俘虏。赵良说他:“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整一年),缪公知之。”自卖为奴一事应当属实。他应该是在从晋人手中逃出后,先逃回老家宛城,后又听闻秦穆公“贤”,于是入秦,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自卖入秦,为秦国牧人养牛。自卖的原因是一时没有找到入见秦穆公的机会,一个外乡人远到秦国又没有生计,又花光了盘缠,只好暂时自卖求口饭吃,等待机会。一年后,他结识了大夫公孙枝,获取了公孙枝的好感,在公孙枝的引荐下才得到秦穆公的任用。至于司马迁和孟子称当时百里视年已七十有余,这恐怕不可信。以时间推算,若他入秦时已经七十多岁,那么他伐郑、讨晋时已近百岁高龄。百岁老人尚能如此精力充沛、提军远征,太不合情理了。《孟子》作为儒家经典,很难要求它能像史家一样严格的考据,说百里视入秦时年已七十余,可能是复制了姜太公八十遇文王的故事。而赵良说“奚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六七年”也应有误。百里视在伐郑以前的活动时间远不只六七年,以百里视在穆公五年入秦开始计算,至三十二年伐郑,前后二十七年。
百里视本为楚国宛城一鄙人,早年周游列国,为的无非是求得个人的发展,这在他的自述中也能得到证明。《史记》载百里奚自述早年经历,先是游困于齐,想去齐君公孙无知哪里应凭。要知道,公孙去知就是那个串同管至父弑杀齐襄公篡位的那位人兄,他不久就被人杀了,齐桓公才得以即位,百里视在齐国自然没有得到一展报负的机会。到周,碰上了喜欢牛的王子颓,百里视以自己会养牛的本事从子颓哪里弄来的官位。可子颓后来造哥哥周惠王的反,百里视只能自次卷铺盖走人。到了虞国,知道虞公并不是什么贤君,也还是待了下来,混个爵禄过日子,一听晋国人要来,知道大事不好,又卷了铺盖跑路,结果还是被抓。幸好逃了出来,回到了老家。不过多时,听说秦穆公是个了不起的人,又以自卖为奴的另类方式混上了首席执政大夫的宝座。百里视完全是一个急功好利不择手段的人。
但对于秦穆公来说,这个急功好利不择手段的家伙恰恰是他想要的人。百里视能在秦穆公手下得到重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周游天下,熟知各国山川地理、地型险要,及国际大势,特别是他曾在虞、虢两国的经历,使其能够充当秦穆公东进战略的活地图、引路人。即使蒙受了崤山之败,秦穆公仍然不施以惩罚,继续任他主政,正是因为他在穆公的东进大计中是不可代替的。当然,就史料所示,这位人兄的作用还不止这一项,赵良赞他“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在境内施行德化,使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他死,秦国不论男女老幼均痛哭流涕,连无知孩童也不唱歌谣。但是,百里视对于秦穆公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东进,这也是秦国最重要的战略大计。可这位以熟知东方而被任用的一代名相,偏偏在实施东进战略中遭遇了惨败,连带着还赔掉了秦军数万精锐主力,这对人口单薄、实力有限秦国而言几乎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百里视该如何面对对他寄于厚望的秦穆公呢?
(待续)

作者:山西的黑奴 回复日期:2007-6-17 07:58:31
太好了,我昨天一口气看完了,看到凌晨2点多,结果没有了,快点再发啊。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6-17 10:21:45
熬夜有害身体,保养非常重要。
作者:OUTRIN 回复日期:2007-6-17 16:11:41
弓虽
作者:山西的黑奴 回复日期:2007-6-17 16:39:43
什么时候再发啊?真希望快点看到下一篇。

作者:云之滇 回复日期:2007-6-17 17:17:48
好东西是要收藏的!谢谢楼主了,辛苦了你!
作者:子路喂马 回复日期:2007-6-18 5:08:29
好东西,支持楼主!
作者:OUTRIN 回复日期:2007-6-18 10:40:15
真弓虽
作者:jhqhakula 回复日期:2007-6-18 23:30:22
等待中。。。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22 13:52:27
继续等待中。
作者:猎户771 回复日期:2007-6-23 2:11:50
楼主,我们要的是效率!
作者:archer91 回复日期:2007-6-23 11:02:03
好贴,又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啊
作者:白袍虎帅 回复日期:2007-6-23 12:45:02
楼主,写这样的东西累不累啊!你也揽的抄,我也揽的看,你整点简洁点,条理清楚点,文学性好点的得不得啊?大段大段的抄史书,还不如2000年前的司马迁吧,写的多生动
作者:steven925 回复日期:2007-6-23 16:07:09
晕 楼主好些日子没更新了,我等得急啊
作者:越国公 回复日期:2007-6-24 12:05:44
[晋国的军队立刻集结,生活函谷关附近的姜戎也接到命令,他们穿着丧服]
貌似不是哈^_^
作者:苏季子 回复日期:2007-6-26 15:25:59
一周了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26 16:50:50
还是期待中。
作者:footprint07 回复日期:2007-6-27 19:08:39
兄台大才,不胜钦佩。敢问兄台是职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
作者:小道飞飞 回复日期:2007-6-28 20:40:11
理论上说,应该是正规军~
相比之下,我能当个区小队队长啥的.
作者:走过来走过去 回复日期:2007-6-30 10:32:04
期待。。。。。
作者:云之滇 回复日期:2007-6-30 18:42:24
真的很好,又来看了,不过更新好慢啊。
作者:weissyang 回复日期:2007-7-1 1:23:38
再请教楼主:春秋战国的分界线究竟是哪年?有的说是周元王元年。有的说是三家分晋(分晋到最终废掉晋主又是几十年)所以这样一来两种说法差了近百年。究竟哪个更权威?
作者:越国公 回复日期:2007-7-1 7:32:41
作者:weissyang 回复日期:2007-7-1 1:23:38
再请教楼主:春秋战国的分界线究竟是哪年?有的说是周元王元年。有的说是三家分晋(分晋到最终废掉晋主又是几十年)所以这样一来两种说法差了近百年。究竟哪个更权威?
========================================================
我觉得从前481年“田氏专齐”就开始了,刚好《春秋》结束。
要是二选一,那么“周元王元年”好些,否则秦魏西河攻防就要跨域时代,我们熟知的“李悝变法”、“吴起守西河”就成了春秋时期了。
作者:ckyjacky 回复日期:2007-7-3 11:10:15
楼主加油啊!!!!
觉得对历史真相的分析很有个人的见地,强!
希望以后写完了要出书啊
作者:一人江湖 回复日期:2007-7-3 12:34:07
翘首以盼,楼主何在?
挖这么巨坑,不求每帖必回,但也总得不时露个小脸走动走动嘛~~亲切感啊楼主!一点互动意识都没有。
作者:越国公 回复日期:2007-7-3 16:15:14
楼主失踪了……
作者:啥时养得起宠物狗 回复日期:2007-7-3 20:01:19
期待中!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7-4 18:22:49
作者:weissyang 回复日期:2007-7-1 1:23:38
再请教楼主:春秋战国的分界线究竟是哪年?有的说是周元王元年。有的说是三家分晋(分晋到最终废掉晋主又是几十年)所以这样一来两种说法差了近百年。究竟哪个更权威?
~~~~~~~~~~~~~~~~~~~~~~~~~~~~~~~~~~~~~~~~~~~~~~~~~~~~~~~~~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是司马迁的观点,《史记》分别作《十二国年表》和《六国年表》,将前841年作为春秋的起点,将前475作为战国的起点。前841年作为春秋的起点,与《春秋经》不合,但却符合《国语》中周王子朝对历史大势的认识,因为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诸侯国兼并战争实际已经开始。以此年作为春秋的起点也是在下所认同的。
战国的前475年,实际是因为这一年《春秋经》已经结束,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另周王的纪年完整。但《春秋经》结束与否只是孔老夫子的个人问题,不能代表天下大势。周王纪年是否完整也不该成为划分历史时代的约束。所以对司马迁将周元王元年作为战国起点的观点广受争议。
我认为,春秋和战国作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特征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诸候兼并战争。大国吞并小国是这两个时代共同的特点。但两者也有区别,那就是春秋的时代特征除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还有诸侯国内部家族势力的崛起。
强家吞并弱家,瓜分国家的土地、人口、军力,这是战国所没有的。春秋是国与国、家与家,两个战场融合为一的时代。
所以,划分春秋与战国,应该以家族斗争何时结束为标准,这样做符合历史主要轨迹。
家族斗争基本完结,是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为标准的。
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是哪一年,学界说法不一,主要的分歧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准。有人说以周王承认为标准。如果是这样,三晋得到封号在前403年,而齐田得到封号却在前386年。若是如此,家族斗争完成就得以前386年为标志。但历史上几乎没人会把前386年当作战国的起点,因为这太晚了。
我认为,是否得到周王册封,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是个名义上的问题,无关实质。如果周王一辈子不给他们封号,难不成战国就永远不来了?人们不将前386年作为战国起点去争论,其实就是看到齐国的政权早已在田氏手中,这一年的册封只是个形式。这一点也直接否定了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是战国起点的说法。
我个人的观点,三家分晋之实是在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形成的,这一年赵魏韩三家联手灭掉了知氏,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分晋之势已成事实。而在此时,齐国的政权名义上虽依然是姜,但田氏专政早成定局,齐国其他家族也多数湮灭。出于实际重于形式的原则,我认为前453年晋阳之战作为春秋最后一战较为恰当。那么战国的第一年就应该是次年,即公元前452年。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傲睿 回复日期:2007-7-4 18:25:08
作者:一人江湖 回复日期:2007-7-3 12:34:07
翘首以盼,楼主何在?
挖这么巨坑,不求每帖必回,但也总得不时露个小脸走动走动嘛~~亲切感啊楼主!一点互动意识都没有。
~~~~~~~~~~~~~~~~~~~~~~~~~~~~~~~~~~~~~~~~~~~~~~~~~~~~~~~
对不起,近来实在是俗务缠身,一时脱不开。过几天忙完了眼前的事,一定回来老老实实地把功课补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