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动情读后感500字:中国古代的战车与车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8:19

中国古代的战车与车战

战车及车战战车即古代用于作战的车辆,适于在平原上冲击追逐,行军时可运载粮响、军需,扎营时可用于防卫;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兵器。我国使用战车作战始于商代,(据现代考证似乎夏代即有较高的制造工艺,也有可以已用于战争。)鼎盛于西周春秋,在其后的年代中也一直是一种有力的辅助力量。

我国古代战车一般用两匹或四匹马,车体为独辕□,辕长近3米,或直或曲,辕前 端有衡□,衡长约1米,上附有木轭□用于驾马;车一般为双轮,轮子用木制,直 径约1.4米;长毂□;车轴一般长约3米在两端镶有铜□□;车身为方舆□,车箱长约1米,宽约0.8米,四周设有栏杆,后方设有门以供人员上下。到西周春秋时期,对战车结构作了进一步改进:加大了车辕的曲度,抬高了辕端,从而减轻了服马压力,提高了车速;加宽了车箱,使车体宽度一般为1.5米左右,有利于作战 人员更灵活的在车内自由挥动兵器作战;在□、辕、轭、等关键部位上大量使用铜制铸件加固或装饰,使车体更牢固,更耐用。(这类车被称为“金车”“攻车”或“戎车”)

一般的战车配备甲士叁名,叁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一名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一名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叁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与车中战斗,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并且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并连有护手。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到了春秋时期开始给驾车 用的马配备马甲,用于保护战马免受杀伤。 除此之外一般的战车还在不作战时运输一些辎重,载有一些修理战车所需的工具。

战车是一种大型兵器灵活性较低很难单独作战,在战车中一般除本车的甲士外还配备一定的“徒卒”(步兵)协同作战,并在作战中由一定数量战车组成编队。在西周一般每乘战车配有徒卒十人,五乘战车组成一队,每五队(二十五乘)组成一个“正偏”,每四个“正偏”(一百乘)组成一个师,每五个师(五百乘)组成一个军。另外在车兵和直接配署的徒卒外还有大约两倍的步兵单独编组用于协同作战。到了春秋车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随着各国兵源的增加(春秋前一般只征召平民贵族参加军队)军队中车载甲士和步卒的比例有了变化,每乘战车的徒卒增大到七十余人,(即当时许多文献中所谓的车千乘,带甲十万)作战时一般十五乘编为一个“偏”,每两个“偏”编为一卒,这成为车兵作战的基本单位。

我国战车的使用主要在商代至汉代初年,以后其在军中的地位被骑兵所替代,成为一种辅助型的兵种。在车兵纵横天下的千年间,其作战使用根据本身的结构、战术特点有着其特殊之处。战车作战主要在平原地区,双方接近时先用弓弩对射,使用强大的火力希望造成对方的阵型混乱,接近时如果双方的战车正面相遇,两车间的距离在4米以上,3米左右长的戈、戟等兵器无法杀伤对方,只有在两车交错的时候才能使用长兵器格斗。战车是一种大型的兵器,一辆战车体积长宽各近3米,加上两侧部署的徒卒,要占有相当大的体积,这样的大型战斗单位的机动 性很低,难以回转和迂回。加上武器使用的限制,双方要争取在交错格斗的瞬间或得夹击的机会。使得要发挥出部队的最大战斗力,就必须组成严密的阵型,要求部队有良好的纪律、指挥。有了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西周、春秋时代的军队作战十分讲究阵势和队型,所谓阵型指的是各种战斗的队型,古代军队在作战,行进,训练时都有一定的阵型,以保障整个部队行动的统一协调,使“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部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体作战力量。西周时期的作战车兵一般采用大型的横阵,在广阔的平原上布阵,战车一字排开不做纵深配置,把徒卒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这样的队型可以左右呼应,避免受敌军夹击,在接近战两车交错时,如果能维持严密的队形有利于形成夹击对手的机会。这一时期的车战,队型的整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交战时要不停的整顿队形。在这样的作战中统一的指挥是重要的,将领通过金鼓和旗帜来指挥军队进退、快慢和调整队列,来保证战斗过程中整个部队的队型始终严整有序。但是这样的作战十分的节奏十分的缓慢,交战过程中战车不能快速奔驰,步兵也不能快速奔跑,追击时也要保持队形,也不利于长途的追击。典型的战例就有在周灭商的决定性战役牧野之战中,周军指挥就命令士兵每前进六、七步就停下来重整队型,而商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因为士气不振和奴隶的叛乱而队型大乱,导致惨败。

到春秋时期车战中阵势仍然是制胜的关键,如在晋楚的鄢陵之战中,就有人指出队形不整的楚军是不会战胜的。但是与西周及春秋初期相比,这时的车战有了较大的发展,阵型较以前更灵活多变,战斗中徒卒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徒卒不再单一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而是分散部署在战车的四周,加强了向各个方面的机动力量。并且这一时期战车不再是单一的列成密集的横阵,而是分散部署,并形成多排的纵深部署,使战车的运动更灵活,便于调动,能适应多变的战场,防备敌人的冲击并能快速的进攻和追击。春秋时随着军事学的发展,军队的指挥们根据不同的兵力,地形等条件,灵活的把军队布置成各种作战队形,能灵活运用阵型的军队往往能战胜那些阵型不整或墨守成规的军队。不同阵型有多种名称如:鱼鳞、鱼丽、雁行,一字等,但基本的就只有两种即圆阵和拒阵(方阵)其他阵形可以说都是这两种阵形的变种。圆阵是一般用于防守的阵形,组成圆阵时战车将首尾相连,结成环状,徒卒部署在战车的前方。拒阵主要用于进攻,拒阵中的战车一般双车配合作战,攻势时两车分散夹击敌车,守势时两车靠拢各自掩护友车的一个侧面,避免被夹击。因为战车的灵活部署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追击的队形,即在高速的追击中把方阵展开,从两冀包抄敌军,围而歼之。

最后:战车和车战,兴起于我国商代,鼎盛于西周,春秋,没落于战国至汉初。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它曾经成为战场的主宰,它的结构战术也几经变革,但是它本身造价高昂,机动性低,地形要求高(基本只适于在开阔平原作战)等缺点也使它最终为更灵活多变的步骑兵所取代,最终成为一种辅助型防御兵器。以后出名的汉代卫青所用的武刚车,晋将马隆所造成的偏箱车,所起的作用就都是一种辎重的运载工具和机动防御工事。

注解:辕:车体的一部分,一部为直木或横木,自车箱伸出,压在轴上,独辕车辕在正中,双辕车则一左右。衡:指驾在车辕前的横木。

轭:一种马具,为人字形,驾车时套在马的颈部。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四周连接车辐,中间有圆孔用于插车轴。

軎:车的零件,青铜制,为圆筒状,套在车轴的两端。

舆:指车箱或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