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锥蝽:关于我县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小亮点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20:46

关于我县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徐闻县和安中学     林朝清

开展科研活动,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我县教育科研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把提高教育质量转移到依靠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的轨道上来,在“科研兴教”、“科教兴县”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我们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我县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对潜在的问题作些探讨。

一、值得担忧的问题

(一)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我县不少农村中学校长对教育科研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中学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好书,管好学生,提高升学率,只要教师依纲照本认真上课,多辅导,多出力,肯付出,教育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成绩好就行。一些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试验反被校长视为异端,在学校领导的误导之下,教师的科研热情锐减,科研意识淡化。另一些人认为:科研不是中学的工作,是专门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的事,科研本身是一种不易涉猎的高难动作,教师可望而不可及。

(二)教育科研管理混乱。大多数中学以升学率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育科研工作摆位不正,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科研管理混乱,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教研活动形式化,上级检查时,农村中学手忙脚乱,补计划,补记录。农村中学科研管理出了无序和放任的混乱局面。

(三)教育科研课题盲目。一些农村中学在确定科研课题时,离开进取性、需要性、意义性、创造性的原则,盲目确定课题,一味地选择所谓“热点”问题,甚至只以试题研究为课题,集中力量研究试题的编写,中学科研机构的职能扭曲,异化为命题和组织考试的管理机构。

(四)教育科研缺乏机制激励。由于农村中学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一套象鼓励升学率那样的运行机制。即使有些教师业余从事教育科研取得成绩,但得不到相应的激励,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成绩显著,但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方面同样因年龄、教龄受阻,使他们锐意进取之心受挫。目前我县很少农村中学制定有《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奖励方案》、《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方法》等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五)教育科研能力较低。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能力、整理分析能力和撰写研究报告能力。目前我县农村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较低,基本上处于自发成长状态或萌芽阶段。

二、令人深思的成因

(一)教师墨守陈规,这是中学教育科研意识淡化的根本原因。传统教育观把教育对象看作如整剪的枝条,雕塑泥石,可以任人修剪和雕塑,否认学生的独立人格,认为中学任务是教好书,抓住升学率,搞教育科研是科研部门和大学教师的事,因此中学教育的工作往往被囿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没有进行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对教育科研感到深不可测,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眼光迟钝,这样农村中学就不可能产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教育科研意识。

(二)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农村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混乱。在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农村中学把升学率作为其生存的法宝,学校工作围绕升学团团转。学科的发展趋势如何?当前的教育改革是什么?这些都不成为领导、教师关心的问题。

(三)教育科研经费不足,制约着中学教育教育科研的发展。目前我县农村中学基本上没有教育科研专项资金,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无法添置为科研服务的资料、仪器、设备;无法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术活动、科研调查等提供经费;无法对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无法将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科研时间折算为工作量。严重影响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四)教师继续教育薄弱。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不断更新,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人们囿于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走不出“一次性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误区,认为中学教师完成学历教育就够了,没有必要接受继续教育;认为继续教育“不正规”,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教师继续教育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等教师继续教育部门被迫改弦易弓,开设非师范教育专业,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也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这使教师科研能力无法提高,制约着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发展。

三、策略性的思考

(一)更新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心理素质,它是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个性的综合体现,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着特殊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使教师能够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思想是行为先导,有什么思想,就什么行为。

1. 农村中学校长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正确、科学地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作用。校长应懂得,领导一间学校,首先应该是教学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通过科研提高决策水平,制订出一套正确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而独具特色的办学目标。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进行职前培训、进修研究、学术团体交流等形式,结合教师本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开展专题教育研究,帮助教师总结教育经验并提高到理论层次,为强化教师科研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校长应带头参加科研活动,树立“以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科研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思想,亲自主持教改实验项目,承担科研课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实践证明,如果校长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教育地位的影响力,不仅有导向性、示范性,而且对教师还有带动性、教育性。并且以目标的方式,对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定期检查,并与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教师的科研意识一定能日益强化。

(二)完善机构,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必须有一个完善机构,进行科学的管理。学校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和富有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成立由各学科有科研能力和经验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小组,聘请对科研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离退休教师担任理事,从而使科研工作有专人负责,任务明确,管理到位。同时,必须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明确并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理顺上下关系,调节内外组织,形成县、乡、学校三级科研网络,负责管理科研工作。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学校科研小组主要任务是:根据本校实际,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提出研究方向和参考性课题,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理论和经验,论证和管理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协助教师搜集资料,指导课题承担考实施研究,向上级汇报科研成果,推广科研成果。

(三)加强指导,规范教育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开展关键就在于课题的选择。学校教育科研选题应以“短”、“平”、“快”三字为方针。

1. “短”就是要尽可能选择周期短的课题,不要把“战线”拉得很长,这是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长期的课题可以搞,但一定要由学校统一规划,固定人员,否则往往会因承担教师工作变动而落空。从积极的方面说,选择研究周期短的课题对未进行过教育科研的人来说,可以使研究者很快经历科研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教师,促进教师的成长,另外,初战告捷,也有利于鼓舞研究者的信心。

2. “平”指的是与工作平行,多数搞教育科研项目的人员应该是做什么工作,就搞那个方面的研究,从积极的方面说,对情况比较熟悉,可以较快进入研究,因此研究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从学校工作的特点来说,结合本职工作搞科研,既是搞好工作的需要,也做好工作的保证,因而能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平”还有一层意思,是指课题的选择要难易适当,易出成果,否则立了项,搞不成,也容易挫伤研究者的积极性。

3. “快”指的是抓紧时间,迅速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数据,不要拖拉,不要等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拖拉的结果,往往丧失了索取数据,积累资料的时机。“快”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要及时处理,随时分析,不要等资料积一大堆,“时过境迁”再进行研究,研究思想始终不能与资料和数据融成一个整体,到写论文时,又要重新进入角色,费力费神。

(四)完善制度,激励教育科研机制。要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不断产生,需要激励,要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并取得效益也需要激励,要使一大批中学教师从教育者成为教育科研的实践者,需要激励,因此要尽快建立并启动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定期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学校在建立常规制度的基础上,应当完善《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奖励方案》、《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方法》等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保证教育科研顺利进行。

(五)加强培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缺乏科研能力,他既无法评价、选择、吸收教育教学理论,不能用理论进行指导实践,也无法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再创造。这样,会导致教师的教育思想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育教学能力停滞不前。目前,我县农村中学教师科研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教师的在职培训机制,制订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规划,确定培训目标和任务,多形式、多格局、多基地培养农村中学教师,积极探索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规律,学校要创造条件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加强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要建立和实行中学骨干教师定期离职考察,进修制度。使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了解掌握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新成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