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域电子教室xp破解版:经络穴位与气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39:37

经络穴位与气功

  葛洪在《抱朴子·杂应》中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可见学道与学医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少有名的医家,其实就是道家。如《内经》中与黄帝论医的侍者岐伯、俞跗、少俞以及后世的扁鹊、葛洪、孙思邈等都可称之为“道医”。他们一边修练气功,追求长生,一边从事医疗活动。将自己的气功修练心得运用在医疗活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后,反过来,又促进了医疗理论的建立。如汉代刘向《说苑·辨物篇》中说:“俞跗之为医也……炊灼九窍而定经络穴位。”因为俞跗“治医不以汤液醪醴……因五脏之输,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湔浣肠胃,嗽涤五脏,炼精易形,以去百病。”

  可见他从事多种医疗活动,而且直接与身体、皮肤接触,有较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据专家考订,“定经络穴位”就是记载经络穴位传感的路线,因此可以认为俞跗能够观察测度经络穴位感传现象,从而记录经络穴位走向,使之理论化,并由后人不断使之完善。当然古代解剖学也使经络穴位的认定有了基础。在《灵枢·经水》中就说到解剖的内容:“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甚至在《灵枢·脉度》

  篇里还记载了经络穴位的长度,由于古代解剖学的发现,使抽象的经络穴位既有了个人的感受,又有了实体依据,虽然这两种认识并不完全相同,而仅是一种模糊的联系和印证,然而在人们认识上却是一种提高,以至得到一致的赞同(练过气功和未练过气功的人都能接受),使经络穴位理论的建立有了实际基础。

  因此,可以认为道家的修练气功,“内景隧道”的发现与医疗实践活动对经络穴位理论的建立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当然经络穴位的发现和走向成熟,也是一个逐步过程,在《五十二病方》中所载的“手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说的是十一条经脉。即使在《内经》中,《素问·阴阳别论》记载的是四条经脉;《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的是五条经脉;《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素问·刺热论》、《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则记述了不同的六条经脉。《素问·气府论》记载了九条经脉,《素问·刺热论》记载的是十条经脉。当然《灵枢》中记载十二条经脉的比较多。也因此可以认为,气功的修练对经络穴位的发现和促进理论的成熟也有一个逐步成型的过程。虽然如此,道家气化思想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