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带湖的图片:浙江民间艺术排行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36:40

浙江这个地方一向是地灵人杰,民间艺术更是他们的绝活,这里我给大家策划了浙江民间艺术排行榜NO.1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源于庙会活动。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嵊州就有“村民社赛”、庙会祭祀活动。经过千百年延续不断的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境内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中有戏台。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嵊州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系,西乡以长乐镇农民乐队为代表,他们在传承中逐渐形成锣鼓与吹奏相结合的风格,特别是其中“尖号”的吹奏方法的演变,即将吹气演奏改为吸气演奏,这使得号声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传递力更强。这种吸气演奏法,在全国民乐吹奏乐器的演奏中,是极为独特的。乐队编制特点是:“五锣、三鼓、三大锣”配套组合,吹奏乐器有唢呐、长号,另有丝弦乐器。主要传统乐曲有《辕门》、《绣球》、《妒花》、《十番》、《节诗》、《将军令》等。东乡以黄泽农民乐队为代表,他们逐渐偏重于丝弦乐演奏,风格倾向于纤柔细腻,曲目多为民歌小调以及一些传统的民间丝竹乐曲。嵊州的民间音乐是越剧音乐的基础,也是越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越剧唱腔的发展以及表演程式的配合,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研究浙东民间音乐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等,都有重要价值 NO.2 黄沙狮子

黄沙狮子--舞蹈类


     始于北宋年间的《黄沙狮子》,素以高难度的演技名扬四方,一般的民间舞狮都是在平地上舞嬉翻滚,而黄沙狮子则迥然不同,通常在堆叠的四至九重八仙桌上表演,所用桌子少则十几张,多则四十多张,层层叠加,其势危耸,艺人在上面凌空跳跃、左右翻飞,令人咋舌,因而它又称上桌狮子。1952年,在浙江省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赛上表演,获得锦旗。

     《黄沙狮子》主要活动于临海市西北山区白水洋镇的黄沙洋地域,此地民风骠悍,朴茂近古,崇尚习武以自强,舞狮时尚由来已久。这项传统表演艺术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表演时,演员在八仙桌上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桌上筋斗、下爬点、悬桌脚、叠罗汉等“翻桌”动作。“跳桌”是整个表演中难度较高的,四十几张桌子呈梯形相叠,跳桌到最高时,由九重桌子堆叠起来约有三丈二尺高,一个“绝”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只脚上——桌脚朝天,一个艺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跨步移动、脱鞋脱袜,尽显绝技。随着岁月的变迁,这种民间艺术奇葩濒临失传,健在的老艺人不到10人。

     黄沙狮子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到了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都要串村挨道地(院子)去表演。黄沙洋及其传播地的百姓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吉庆平安,都巴不得舞狮为他们赐吉祥,消灾降福,热热闹闹地度过节庆。

     黄沙狮子舞武一体,娱神娱人,刚柔相济,并在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方面具有研究和保存价值。
NO.3 昆曲

昆曲

昆曲流行地域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四向辐射,北至温岭、台州; 西至丽水、松阳; 南达福建省的福鼎、霞浦一带。历史上只称“昆班”。曾出现过高玉卿、胡宗碎、张金富、周介麟、杨永棠、杨银友、章兴娒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优秀演员。

     昆曲的表演风格庄谐并存,粗放与婉约兼顾。其声腔高亢奔放,与苏昆之水磨冷板适成反比。据国内声腔学者考证,温州为明代海盐腔流行地区,温州既为南戏发源地,旧有声腔不可能消失殆尽,永嘉昆剧中很可能保存有明代的海盐腔。

     永嘉昆剧历史悠久,它是一种平民的艺术,长期扎根于民间,多在乡村的庙台上演出,是城乡居民喜庆盛典、迎神赛会、社火鬼节、神诞佛事等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是畦农市女,野老村氓。在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下,积累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声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剧目。建国后更有所发展,1957年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观摩会演期间,由永嘉昆剧团杨银友、章兴娒主演的《荆钗记·见娘》使中国戏曲界同行为之刮目相看。我国昆剧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的美誉。

     文革之后,健在的老艺人已寥寥无几,中青年演员也大多星落云散。永昆昔日的风姿已荡然无存。

     为抢救、振兴永昆,永嘉县于1999年4月成立了“永嘉昆曲传习所”,并于当年选送10名学员到上海戏校定向培训。2000年4月,编排剧目《张协状元》,到苏州参加中国首届昆剧节演出,先后荣获优秀展演奖、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大奖。2004年,永昆以一出《杀狗记》参加苏州第二届中国昆剧节再次获奖,永昆的艺术魅力于此可见一斑。2003年,县编委落实给永嘉昆曲传习所全额事业编制12名。2005年,恢复永嘉昆剧团,人员编制增至40名,并选派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永昆抢救保护工作。

3楼 NO.4 宁海平调--传统戏剧类

宁海平调--传统戏剧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因多为宁海人组班,故又称“宁海本地班”。 “宁海耍牙”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的技艺,深深地根植在宁海这块土地上。

     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每一代传人都有一个艰苦辛勤的练习过程,时间约在1-3年,看天资而定。期间会出现口腔红肿,舌头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的口腔内会出现轻度糜烂   ,脱皮后结成老茧。这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动作,刻划了独角龙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它以精湛的“变口”工夫,吸引观众的视线,配合平调“三大一小”和《将军令》等曲牌,以狂放的身段亮相,塑造了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整个表演过程如龙蛇行地,而耍牙的演技却如锦上添花,恰到好处。

     宁海平调——耍牙,它的地域性很强,它的程式化也非常讲究,至今国内未见有类似的耍牙报道。建国后,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由原来的六颗耍,发展成十颗耍 ,赢得了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杭州的演出中,著名浙江绍剧演员六龄童、七龄童曾向平调老艺人请教过“耍牙”绝技。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会演,曾获浙江省少数剧种交流演出表演一等奖,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表演一等奖,中国(杭州)“城隍阁杯”民间戏曲折子戏邀请赛金奖等。国内各级新闻媒体也纷纷作出报道,中央电视台曾邀请剧组人员参加四套的《欢聚一堂》栏目 ;继后,中央电视一台又作了专题报道;各级报纸刊物也不断报道这项绝活,誉为“东方绝技”。
NO.5 杭州小热昏--曲艺类

杭州小热昏--曲艺类

“小热昏”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故称“说朝报”。

     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诙谐,内容风趣,唱词又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曲,很快深得百姓喜爱。

     1905年,杜宝林又把这种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地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原先的说唱新闻和生活趣事发展到了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锣先锋、卖口、说唱、长篇”等众多表演程式,因大多节目都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官差的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言下之意是自己发昏说胡话。
民初,杭州盖世界游乐场成立,杜宝林应聘去演出。为了丰富演出节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戏中的《萧山人拜门神》等节目移植过来,并吸收了隔壁戏中的“学乡谈”(学说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声响、效学百禽鸣叫)的表演技巧,并把自己的说唱形式定为“醒世谈笑”,但杭州人仍称其为“小热昏”。

     1927年,其学生江笑笑、鲍乐乐进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话》等传统小热昏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许多小热昏中的“卖口节目逐渐被移植或改编成独角戏节目,如《清和桥》等。

     1941年江、鲍联合上海其他滑稽艺人,成立了第一个滑稽剧团,演出了许多滑稽戏。其中,还把不少“小热昏”的段子改编成滑稽戏,如《火烧豆腐店》等,从而去上海的一支“小热昏”艺人完成了向滑稽戏的过度。目前,杭州“小热昏”改名为“小锣书”,至今已有六代传人,虽然还活跃在舞台上,但随着艺人们年事已高,极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需要记录和整理。
NO.6 乐清细纹剪纸

乐清细纹剪纸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建县于东晋宁康二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其中,乐清细纹刻纸,堪称“中国一绝”。

         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构成了瓯江流域民俗文化三要素。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记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细是细纹刻纸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早期龙船花刻纸中,最细的能在鲁班尺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这种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微雕艺术。细纹刻纸的纤细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在几平方厘米大的纸上显现得栩栩如生,被称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经历代艺人不懈的努力、创新与发展,乐清细纹刻纸精美之作不断涌现,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

         乐清细纹刻纸隽秀、纤巧、精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有专家说:“细纹刻纸不光是乐清的文化遗产,也是全国、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NO.7 绍兴平湖调--曲艺类

绍兴平湖调--曲艺类

绍兴平湖调,简称“绍兴平调”,曾称“越郡南词”。曲种因所唱曲调《平湖调》而得名。该曲调在音乐、文学和语言等方面与其他曲种不同,有其独特风格。绍兴平湖调创始于明代初叶,清代初期已盛行。据清人著作《六红诗话》、《证谛山人杂志》(两书皆藏于国家图书馆)记载,乾隆前后,绍兴出过一个叫胡嗣元(也叫胡小二)的著名人物,承前启后,把平湖调带入全盛时期,以至可以与“柳敬亭之说书,苏昆生之昆曲鼎立”。

     绍兴平湖调演唱方式为坐唱,分三品、五品、七品等,演唱者自唱自奏乐器,由弹三弦者一人唱说。曲调幽雅清逸、平和柔缓为艺术特色。主要曲调为《平湖调》,又分“蓑衣谱”和“细调”两种。建国后,1953年应华东戏曲研究院之邀,艺人史实父、钱大可等赴上海举行“绍兴平湖调欣赏会”,并灌制唱片两张。1961年原绍兴曲艺协会设“平湖调”培训学员,由钱大可等任教,并作营业性演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在绍兴地区常年演出,而且还经常赴杭嘉湖一带演出,并多次参加省市会演、调演,受到专家、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平湖调文辞高雅、曲调优美、旋律丰富、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艺术性。是明、清江南说唱艺术在绍兴的传存,对于研究、认识江南说唱艺术的发展、沿革,探索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继承,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音乐素养、艺术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绍兴平湖调在文学、音乐、演唱等各方面的成就,在当今江南说唱中是难能可贵的,她不仅是绍兴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说唱艺术中的瑰宝,有着重要的继承价值。

     如今,绍兴平湖调已后继乏人,曲种已濒临消亡。省市有关部门对抢救保护平湖调这一曲艺“活化石”十分重视,目前拯救行动正在进行之中。
NO.8 浦江乱弹--传统戏剧类

浦江乱弹--传统戏剧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因钱塘江水系浦阳江发源境内而得县名。浦江东汉兴平二年(195)建县,据浦江白马镇长夏张张村性族家谱载,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成了浦江民间习俗,浦江县志中称为“灯节”。

     综观浦江板凳龙的传承发展,唐代为浦江板凳龙的孕育期;宋、元为浦江板凳龙的成熟期;明、清为浦江板凳龙的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浦江板凳龙的弘扬传承期。

     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凳板(龙身)上的设制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逢节日(如元宵)或重大庆典(大桥竣工、寺庙落成、圆谱等)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

     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它的游动,使人们看到的是气势恢宏、刚强柔美的广场民间舞蹈场景;使人们听到的是锣声锵锵、号角阵阵、铳声震天、喝彩声此起彼伏的江南百姓龙人合一,表演和观赏者自娱自乐的声音;让人们联想到的是江南人民崇拜龙、崇敬先祖、祈求平安祥和的包括民众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深厚历史文化。

     一条浦江板凳龙,几乎就是一座艺术综合体,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龙灯游动时融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具有粗犷与细腻、奔放与严整、浪漫与哲理、娱乐与教育诸特点。浦江板凳龙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参加人数之多、活动场地之大是罕见的。以广场性、广泛性、惊险性为主要特征。

     浦江板凳龙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龙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民间形态,传承了群众体育和广场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民俗、姓氏历史研究价值;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传承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带,产生了广泛的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2005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NO.9 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传统戏剧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五十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唯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7楼 NO.10 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曲艺类

绍兴莲花落,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形式之一,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详见主要作品一栏)这些节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书目,以绍兴方言说唱,其说表语言通俗、生动,幽默风趣,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唱词通顺流畅,代表性传统长篇书(曲)目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说唱文艺的本子,出现了如《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书目。

     绍兴莲花落的唱调,前期为〔哩工尺〕,由一人主唱,旁一二人以“工尺”为辞帮和之。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以四胡伴奏,逐步形成传承至今的〔基本调〕。〔基本调〕以“起→平→落”为音乐基本结构,具有畅顺的叙事功能,特别是“平(板)”部分,落音多样,节奏疏密错杂,便于说唱者叙事或抒情,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绍兴莲花落艺人多因个人爱好由别业转入,并无严格的师承关系。1949年后,绍兴莲花落艺人大多参加绍兴曲艺工作者协会。1982年,胡兆海的《回娘家》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获得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并应邀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曲艺会演优秀节目巡回演出团赴西北、西南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演出。1997年,倪齐全的《傻瓜闪光》参加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曲目奖”评选,获文华新作奖、文华表演奖。1997年,潘家富的《卖座》参加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曲艺决赛获金奖。2000年,翁仁康的《分爹》参加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获表演奖、文学奖。2001年,倪齐全的《救爹》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曲艺类金奖。另外,由胡兆海、倪齐全、翁仁康等人演唱的绍兴莲花落还参加了第一、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和第一至第五届中国曲艺节的演出。

     绍兴莲花落曾在1983年9月在杭州和日本新内·邦乐名家冈本文弥等日本曲艺访华团进行中日曲艺交流演出,1989年又为日本“中国曲艺鉴赏团”作专场演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并于1994年、1997年两次应邀赴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