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心之约:联律简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8:28

联律简说  

 

 

 

(原创)联律简说 

文/紫寒燕雨(紫雨)

  

 

 

 

对联加强班第二讲:联律简说

 

东方论坛对联加强班课程

教学群:90967310

 

一、临屏对句方法

二、联律简说

三、对联修辞技巧

四、对联特征和种类

五、成联鉴赏和创作

六、诗钟知识和创作

 

 

原创:对联加强班第二讲:联律简说 

 

文/紫寒燕雨(紫雨)

 

主讲:紫雨

记录:彩云飘飘

教学群:90967310

时间:2011-3-1周二晚八点至十点

 

朋友们晚上好。2月12日我们讲了临屏对句方法。原计划第二讲是对联的修辞技巧。但紫枚校长要求紫雨先讲讲联律。因此我们就增加一讲内容。

 

我们这个班,很难定位。不是中级班,但又是加强班。说浅了浪费大家时间。说深了,那还不如直接进中级班。

紫枚和我聊起,都觉得我们班有一定的初级基础。而且有的朋友功底很好,也留在这里继续加强。但是确有一部分人基础还需要扎实。我在好多群发现,对联的格律和词性,这两个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但是临屏时还时不时见到出律和失对的。

这也许是粗心,但也有个别朋友老是出错,那么这就不是粗心问题了,而是基础不扎实的原因。

 

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们是初级加强班,那就沉住气,在初级基础上加强,把基础打扎实点。这样我们升入中级班时,就不至于犯低级错误了。

 

 

好,言归正传。

联律,我是简说,即一不做学术争论,二不做起源探讨,三不一定求全,但求实用。

 

如果需要深入研究的,可以参阅余德泉的《对联格律》,在这http://shhxhq2008.blog.163.com/blog/static/13513303820101119103923468/

 

 

一、基本概念

1、格律---也称韵,指楹联在声调方面的基本要素。它以平仄为载体,按马蹄韵要求平仄两两交替,或按意节点定韵平仄交替。

 

2、马蹄韵----是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对联的声律规则。对联的平仄每两字换一个声调,就像马蹄踏步那样两两交替,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 
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各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两两交替。

 

例如:出句:日暮秋风起[紫雨]4分钟 
       对句:月园孤雁鸣(糖糖)
 
上联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
 
下联对的时候就格律相反:
 
平平仄仄平
 
字数再多,也是按两两交替无限延伸,就不会乱。 


3、意节点---指不能断字的专有名词或人名。意节点定韵,严格说来也是马蹄韵,它也是平仄交替,只不过是按不可分的专有名词或者人名意节点来句读,但这好像马蹄脚上多了个脚趾,不妨碍它按节奏平仄交替。

 

比如,成吉思汗

中间不能断,那么它的落脚字就是仄,但是后面紧跟着的字必须是平,所以也是平仄交替。

 

 

4、平仄---指格律在楹联中的具体声调。所谓声调,指语

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简言之,平仄就是声调。通过上下起伏的声调平衡,从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魅力。

 下面会具体说明声调,这里先讲概念。

 

 

 

5、格律依据---分为古韵(平水韵)和今韵(中华新韵)两种。

 

今韵,也称新韵。其声调就是汉语拼音的四声。

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统称为平声。

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统称为仄声。

如:

清(阴平)情(阳平)是平声,请(上声)庆(去声)是仄声。

 

 

需要补充的是,汉语拼音中还有一声:轻声。如:妈妈,

读声第一个字是第一声,而第二个字是紧随其后,拼音是不标声调的,这就是轻声。这一般都归在平声。

归纳一下:今韵平仄:阴阳归平,上去归仄。

 

 

古韵,声调也分为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

上去入各为一卷,为仄声。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 "上下平",为平声。好在对联只究平仄,不分上去声和上下平,所以我们只要记住平、仄就行。

 

归纳一下:古韵平仄:“上下平”归平,上去入归仄。

 

 

6、入声字----指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许多仄声字到了现代,读成平声了。也有少量的入声字派入中华新韵的上声和去声,因都归仄声,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这类字的特点是发音短促,声情凄紧。在今韵中已经消失。只有在古韵中使用,归为仄声字。

如:笛、竹、结、杰、节、洁、拂,独、读、哭等等,大家读读看,用方言读起来,是没有拖音的,很短促很干脆的,这就是入声字。 

可以运用查询系统和入声字表掌握,只有几百个常用的入声字。

 

 

7、古今韵可以通用,但不能混用。

中国楹联学会对“新四声”与“老四声”有实行“双轨制”的意见。对于平仄格律,古今韵通行。“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即,在同一副对联里,可以全部用今韵,也可以全部用古韵,但不能在同一副对联里古今韵混用。

 

有时候,我们属对时,可以自己选择古韵还是今韵,但有时,出句明显是古韵或者今韵,这时,我们就别无选择,必须相应运用相同韵书。

 

比如:

 

   
古:平平仄仄平平通 ◆直【上平四支】【入声十三职】
今:平平仄仄平平平 ◆直【十三支,(-i)(零韵母)】

 

这句,很明显是按古韵。直,是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因为如果按今韵,那就是三连平了。

所以我们对句,就也要按古韵,反之同理。

 

另外,对联用韵,要注明是今韵还是古韵。一般,它和诗词正好相反,用古韵需要注明,不注,默认今韵。

 

8、句脚----指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这个字的平仄很重要。它决定联句是上联还是下联。对联句脚仄起平收。即上联句脚为仄,下联句脚为平。如果我们临屏时遇到句脚为平的,就把它作为下联,然后属对上联。

 

9、联律---指对联规则的两大要素: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有机结合,构成对联格律,简称“联律”。

对仗工整讲的是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相反)。

如上联:平平仄,下联则:仄仄平

平仄协调讲的是本句节奏平仄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段比较重要,请朋友们看明白。

尤其是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指什么,看清楚这两句:                    

对仗工整讲的是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平仄协调讲的是本句节奏平仄交替。

 

10、联律的基本要求---对联变化多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字无定声,组合方式千变万化”,所以对联与诗词曲律不是一回事。所谓“会写诗就会作对联”的说法并不全面。

 

但是,联律也有规律。有的文章写的很复杂,许多格式,其实没必要记住那么多的,只要记住:平仄两两交替或意节点平仄交替;句脚仄起平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三层含义就可。

 

这段话明白吗?
雨竹(839265489)  20:36:15
不怎么明白

 ★主讲老师紫雨(188320571)  20:37:59
马蹄韵就是平仄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两两交替。

比如:遍地良材谁识我(观风人)
 这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是七言句的联律。

 
这段话,还有第二层含义,就是句脚仄起平收,也就是说,上联尾字仄起,下联尾字平收。

 

第三层含义,一三五不论,是因为一三五位置不是处于节奏点,因此可以变通。这是能宽则宽。而二四六因为处于节奏点位置,所以就必须平仄分明。但这是指马蹄韵,如果按意节点定韵,那就根据意节点的最后一个字来定节奏,也要平仄交替。

 

好,这部分结束了,我回答刚才提问的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孤平孤仄,我们先看孤平孤仄是什么。

孤平是近体诗的要求。因为律诗绝句只押平声韵,所以,孤平即除了韵脚字,句中其余六字只有一个平声字。例如:

  一石击开水底天 

古:仄仄仄平仄仄平(天:下平 一先//)

这句:天,是押韵的平韵字。那么句中只有:开,是平声,这就是典型的孤平句。需要调整,改为:

一石分开水底天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天:下平 一先//)

而在近体诗中一般不说孤仄。

我们说孤平,是因为要押韵,所以除了押韵字,句里只

有一个平声字,那就是孤平。

但是如果句子落脚字是仄声,那就必须把尾字加上句中仄声字,如果有两个,那就不是孤仄,因为它的尾字不是押韵字。除非整个句子只有一个仄声字。但那不仅是孤仄,而是出律了。

 再来看对联。因为我们习惯了孤平判断,所以看到联句中只有一个字是仄声,就忘了句脚也是仄声,说是孤仄。这不对。因为对联没有押韵要求,所以要把句脚加在一起来看,而这不是孤仄问题,是出律问题,即是否符合马蹄韵的平仄交替要求。

 

二是关于多音字,平仄查询网络无法识别,出来的是“通”。这在一般临屏时就是可平可仄,皆大欢喜。可在有的诗词联网站和联赛中,则是很顶真的,要看这字在句子中的词义,然后来定平仄。 ­

例如:难,当它作为名词时,是仄声,如:大难,其格律就是仄仄;而当它作为形容词时,就是平声了,如:很难,其格律就是仄平。 ­

 

 二、对联的基本声律规则 

 

1、联律虽有,但都带有举例性质。实际使用中根据马蹄韵要求平仄可以无限延伸。

引用余德泉关于联律的一段话:

“对联的格式也有相对固定的一面。凡句数相同又用马蹄韵正格之全合式者,其句脚平仄的运用规则都是相同的。如每边三句(字)者,其句脚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每边六句(字)者,其句脚平仄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绝无例外。一副对联若已写成,不仅句数完全确定,每句的字数和每字的读音也确定了。

每句的字数和每字的读音一确定,不仅句中的平仄可以根据马蹄韵的句中平仄运用规则一一标示出来,如为仄脚四言句者,句中平仄为“平平仄仄”,为平脚七言句者,句中平仄有两种类型,不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哪个字是否合平仄也一目了然。

每句的字数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正是对联不同于诗词曲的地方。这使对联即使句数定了,联型亦难以确定。这个特点,决定了对联虽可以制谱,但任何联谱都不可能把联型加以穷尽,因而都只带有举例性质。”

 

2、对联的基本格式

­对联基本句式, ­以单边三言、五言、七言、十一言为多。其马蹄韵的格律是各有两种(以上联为例,下联相对就行;一三五不论,可平可仄,二四六要分明;上联仄起)

单边三言的:

平平仄    或平仄仄

 

单边五言的:

仄仄平平仄    或:平平平仄仄 ­

比如:

一盏清凉月

仄仄平平仄,这是五言联的一个联律定式。

又比如:

秋来荷被误

平平平仄仄。这是五言联的又一个联律定式。

 

单边七言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联在对联中最多,所以要掌握,原理和五言联一样,所以我不举例了。

单边十一言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这都是上联的格律,下联则根据上联格律相反。依此类推,可以无限延伸。

 

3、长联:一个联句不管有多长,只看它可以分成几个节奏,每个节奏可以包含几个字。包含一个字,就按一言句的平仄格式处理。包含两个字,就按二言句的平仄格式处理。包含三个字,就按三言句的平仄格式处理。以此类推。这样,再长的句子也可以变得比较短,平仄也就好安排了。

如单边超过30字的长联,也可以长联自对,但是上下联之间,又有联系,必须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如: ­

上联: 听风而不止,春开杨柳、夏醉碧莲、秋染丹枫,冬醒红梅,浩浩汤汤流四季【紫雨】 ­

下联:下笔自无羁,诗咏豪情,曲吟逸趣,词抒胸臆,赋歌山水,潇潇洒洒度今生  【紫雨】 ­

横批:风光无限 ­

 

这联单边28字,加上横批,也属长联,我就用了长联自对的手法,就是在本句间结构、格律、联意自对。这是更高层面的规则了。因为不止格律,还有词性结构自对,所以这里我先点个题,等第五讲和成联一并讲述。

 

我们先掌握基本的句式格律。

­

17 青花瓷(343295765)  21:31:36

下联的平仄不受上联约束?

42联海游鱼  21:31:39

长联自对,是指只要听风而不止,春开杨柳、夏醉碧莲、秋染丹枫,冬醒红梅,浩浩汤汤流四季这里面的句子两两相对就行了?

★主讲老师紫雨(188320571)  21:31:39

长联自对,就是他们的格律可以在本句两两交替,而非上下联两两交替,掌握这条原理,我们也可以无限延伸。但是上下联之间,又有联系,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而格律和词性可以本句自对。

(17 青花瓷(343295765)  21:32:40

但我看紫雨老师的对子,也顾及到了上下联声律的相对了。)

青花瓷说的对。

我这副长联里,主要是在下分句用了长联自对。

比如,下联中,词抒胸臆,赋歌山水,胸臆和山水,和上联偏正词性结构不同,是并列结构。

 

好,刚才我们讲了三言五言七言十一言联联律以及长联概念。

 

4、下面我再讲意节点定韵。

所谓意节点定韵,就是有些难以分离的专有名词,句式参差,不是基本句式的,则可以按意节点来定格律,但也必须平仄交替。 ­

例如:

上联:当年 /蒋介石   / 丧心病狂/       剿共/,孤家/屡战【紫雨】古韵 ­

            平平  仄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 ­

 下联:今日/胡锦涛   /仁至义尽    /连台/,两岸/三通【紫雨】古韵 ­

 

联中,人名和成语,都是作为意节点定韵,即看这个专有名词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而在整句中,还是平仄交替。这就是典型的按意节点来定平仄交替。

 

 ­又比如:

十八公/道旁/介寿;   
重九节/塞上/称觞。
 

月/如钩,何人垂钓太湖鱼
 

这些意节点都破了马蹄韵了,有的是三个字,有的是一个字。其平仄就必须按意节点来定。一般是在长联中用的比较多,所以这里暂不介绍。
 

和马蹄韵平仄依据一样,一副对联,或依节奏,或依意顿,只用一种方式,上下联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在马蹄韵中,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在意节点定韵中,则是抓住意节点的最后一字来调节平仄,使其平仄基本上互相交替。意节点的前面字,比如:

 

十八工,十八两字可不论平仄,公,是平声,则十八工这意节点定韵就是平声。 ­

­

5、不计平仄的有哪些? 
使用领字、规则重字和虚词,只要在上下联相应位置一致,词性相同,就可以允许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 

例如:
多少铅华绛景,俱化作、诗塘千顷

★主讲老师紫雨(188320571)  21:40:17

这里,俱化作,就是领字

★主讲老师紫雨(188320571)  21:40:28

领字可以不计平仄


又如:以端午怀屈原入题。
 
上联:天问/虽/绕梁,怎敌他朝廷昏聩,谗言奸吏,到末了:山河破碎,壮志未遂含泪去!【紫雨】古韵
 

下联:离骚/却/留世,终成我华夏文明,爱国诗人。从来是:端午伤悲,九歌当哭唤魂归!【紫雨】古韵
 

又如:

止步难前,一泓烟水,照得见过往容颜、仙人面目【万里云】

幽思何续,夹岸风花,遮不断千秋残雪、两鬓余霜【万里云】

 



这里,上下联都在同样位置按意节点定平仄。下划线蓝底字都是领字,可以不计平仄,但要在同一位置。 

也有领字需要计平仄的说法,详见余德泉《对联格律》



虚词: 
上联:九歌离骚,忠骨谏言名载史,竟然滚滚汨罗,血泪沉江:怒水哭,诗人,身殉去!【紫雨】古韵
 

下联:千年端午,龙舟竞渡粽飘香,只为长长岁月,楚天极目:伤心悲,屈子,魂归来!【紫雨】古韵
 

兮是虚词,可以不计平仄。而在此联中,又是有规律的重字,所以是允许的。
 


再如: 古色古香弹古韵【紫雨】
 

       新人新事入新词【紫雨】
 


就是有规律的重字。但是也必须避免三仄尾、三平尾。
 


6、对联格律的禁忌。一是尾字忌三联仄三连平。上联忌三联仄,下联忌三连平。二是对联须仄起平收,就是上联句脚仄声,下联句脚平声。 三是对联中,凡不符合格律要求的,在本句中叫失替,在上下联中叫失对。

 

最后总结一下:本讲主要解决对联的声律问题,也就是节奏相应,上下联平仄相对,本句平仄相替。整副联句因此就具备了音乐美。 

 

  

三、怎样掌握平仄

 

1、        利用网络快速掌握平仄: 
可能有朋友会问,两种韵都不熟怎么办?也没关系,紫雨推荐两个工具地址:
 

http://www.zhgc.com/pz/pz.asp汉字古今四声平仄查询系统。 

这个工具很管用,你有什么字拿不准平仄的,就去“过律”一下,马上就会告诉你这个字的古韵和今韵的平仄。
 


还有我们临屏时经常会有出律不出律的争执,这个就是老先生,你把这个老先生显示的平仄发上去,马上都认可。很权威的。
 

你在对联时就把这个网址打开,随时查用。但是紫雨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熟悉掌握,不然我们临屏应对,还在那找平仄,四五分钟的时间对一句,就来不及了,黄花菜早凉啦。

 


不过这个系统有时对某些字(多义字)会给个“通”的解释,这就需要按照联意和词义来分析属平还是属仄。 

怎么办?查汉典:
http://www.zdic.net/

汉典  这个紫雨重点推荐。是本活词典。对写诗填词和对联都很有帮助。其中包括了单字、词、成语的查询。是诗词联曲的很实用的参考工具。 

 

http://ecl.iflytek.com/ListenToThis/Default.aspx

 

  在线拼音注解和朗读,可以黏贴整首诗词或联句,而且标注汉语拼音四声声调,对于不懂普通话的初学者很管用!空间有朋友问我,不懂普通话怎么办,有没有捷径,这就是捷径,辨识平仄用耳听,或者看声调标注辩平仄!


  2、严格按律,自会融通。对于初学者,多写声律严格的对联有好处。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艺术家每有出格之作,往往是在精通该类艺术创作规则的基础上升华而成。对联艺术同样如此。特别是无论参赛还是临屏PK,格律都是第一标准。熟能生巧,用久了你就会有语感了。 

 

3、不受争议影响。总有人把某些名人不合律的对联搬出来,说名人对联不合律也是普遍现象,给人的印象似乎对联不合律才是正统,提倡联律似乎没有多大的必要。

 

这个问题,紫雨引用余德泉的话:

“很清楚,真正懂联律者,历来都是少数,因此不合联律的对联必然比合联律的多。名人之精于对联者,其作品之打破联律,亦时或有之,尤其在有人要其“立等可取”而被迫作“急就章”时是如此。名人之非精于对联者,其作品之打破联律,更是势在必然,不必奇怪,也无须去指责。但若反过来认为这才是正统与方向,找出各种“理由”为其不合律辩护,并向联界提倡,这就不对了。千百年来,人们一讲写字便说要学王羲之或者王羲之一流人物,从不把只会涂鸦者作为榜样,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联律的提倡与联谱的建立,正是为了使创作者知道规矩,使其作品能成方圆。”

 

 

 

今晚的课,主要是讲联律,但确定一副对联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平仄安排虽是对联的一个重要而根本的因素却并非对联的全部。符合马蹄韵只是在平仄安排上达到了格律要求而已。格律不失分,不等于就是好对联。如果对仗不工,用词不当,思想平庸,那这副对联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最后,感谢云彩飘飘  370247688的记录。 

 

 

相关阅读:

 

余德泉:对联格律

http://shhxhq2008.blog.163.com/blog/static/13513303820101119103923468/

 

浅谈格律·平仄·韵

http://shhxhq2008.blog.163.com/blog/static/13513303820111210348682/

 

 直接点击:

(原创)对联加强班第一讲:临屏对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