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歌王电影百度云:《曾国藩的智慧》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14:02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之所以能以待藉侍郎一匹夫举兵湘乡,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大清之柱石,多得益于曾国藩的智慧人生!
  《曾国藩的智慧》详细阐述了晚清著名大臣曾国藩的谋略和智慧,包括他的修身术、治学术、为官术、治国术、用人术、用兵术、处世术等等,全面为人们展示了曾国藩的“修身、治家、平天下”之道。本书引用了大量史料与曾国藩的著述,关注的是曾国藩思想智慧本身的具体表现。  “实事求是”这个词汇,是曾国藩家书、日记中所多见的,本书评价曾国藩的思想智慧,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原则来进行的。
   如果将中国历史用人物来断代,那么可以这么说: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史上的第一人。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崇拜曾国藩,说他“足为吾人之资”。而大才子梁启超历来眼中无人,他却对曾国藩推崇备至,面对民国军阀混战的局面,他认为如果曾国藩在世,当时的混乱局面,一定得靠他来拯救。可以说,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大人物”。他有“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中兴名臣·、“太平天国的克”、“汉奸”、“大卖国贼”的头衔和评价,且有“洋务运动的领袖”、  “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曾国藩都是一个大成功者,名誉地位,别人所有,他皆有;别人没有,他也有。他作为一个儒生,没有靠山,不拉关系,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在科举制度下,考取功名,踏上仕途。可知他“考试”的功夫了得,为人蛙事的功夫了得。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他并非那种天赋很高的人……
   对于《曾国藩的智慧》这本书,鄙人早就想看,只是书的主人当时还没有看完,总有些舍不得借给我,我亦不能夺人所爱。好在主人终于看完,轮到了我。通过看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官场楷模,千古完人的名臣曾国藩”那些精辟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也生出了一种掩卷长思,高山仰止的境界。
   这本书我总共看了三遍,第一遍是粗看,第二遍是细看,第三遍是看我圈点过的自认为精要的部分,边读边做学习笔记。
   这本书中引用的许多的故事、许多的典故都非常的值得人去品味:一方面能够让人体会到曾国藩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的那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另一方面让我感受到的就是曾国藩过人的处世智慧;还有一点令人折服的就是他用人的智慧,网罗人才的智慧。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能够左右逢源,高官厚禄与他在身边网罗许多有真才实学的朋友和弟子有很大的关系,“曾氏幕府人数众多,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它被誉为清中叶后人才的渊薮,殆不为过。比如:他长期交往的朋友郭意诚是力劝他“墨经从戎”的第一人,他重用的人才彭玉麟十分有戏剧性色彩,还有他的门生成为大清之重臣的李鸿章,等等。
   曾国藩过人的处世智慧从三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一是体现在他与道光朝穆彰阿,咸丰朝肃顺,同治朝奕沂的交往上,与他们的交往,始终不动声色,只是心照不宣地依靠,与他们间接往来,而不用一字一言,所以肃顺被慈禧处决时,想要进一步清除党羽时,发现了许多朝野文武大臣与肃顺交往的信件,却没有发现曾国藩的一言一字,以至于慈禧发出“曾国藩乃忠臣”的赞叹。二是曾国藩在功德圆满之后,激流勇退,采取裁军的策略,免去了慈禧和皇帝的无端猜忌。在裁军上更是技高一筹,他在两江总督任内的两年间,拼命筹钱500万两,钱筹好,办法拟好,战事一停,立即宣布裁军,而没用朝廷一分钱,裁军费早已筹妥。这两件事足以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千古完人的处世智慧,过人的计谋,过人的圆通,也给我们后世人留下了做人宝典。三是表现在处理与地方官的关系上。“一把折扇”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曾国藩在处理与地方官的关系上的圆通巧妙,“醉翁之意不在酒”,谋事之深,虑事之远,委婉圆柔,曲意示衷,从中让人体会到他“老奸巨猾”背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