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的本领是什么:举世闻名的公路“二十四道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5:37
举世闻名的公路“二十四道拐”
  

  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道拐”,指的是这段公路有24个急转弯。 五十多年时间里,国内外都以为这是滇缅公路上的某处,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在滇缅公路上找到它,成了一谜。2002年,云南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经过多方打听查证,得到线索,这路段可能位于贵州境内。他辗转来到贵州,终于在晴隆县城以西一公里找到了二十四拐,和美国记者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世界公路奇观——24道拐抗战公路

  世界公路奇观,抗战史上最伟大的弯道——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标识路段,位于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起点于大水沟,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24道拐公路虽险要,其设计却十分精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从晴隆山山脚的大水沟至鸦关关口,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 24道拐便由此而得名,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从关下仰望,如巨龙欲飞;在天上俯瞰,似蛟龙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观景台看24道拐,若是有雾,一层薄雾在山腰飘浮,24道拐像巨龙在雾中舞动,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谷底,奇妙无穷,给人惊叹之感。

  

  24道拐关隘古代叫鸦关,又称之为半关,是古代入滇的必经之地,昔日鸦关:“满目青磷夜聚,元猿昼啼失所,哀鸿尽瘁招徕,于是渐获宁宇。”鸦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鸦关之雄险,明清有诗吟诵:“鸟道从空辟,云接接汉通。摧毁林警犬吠,入夜照途穷。著树花成冻,连村火失红。杖游梅岒上,日晡诗难工”;“列戟峰高俯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使者衔恩通北道,中郎飞檄定群蛮。弃繻叱驭无人说,何用长缨过此间”。
  24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工程异常艰险,用手锤、钢钎、钻子开山凿石,由于工具十分简陋,时值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是建筑中罕见的历史珍宝。现320国道著名路段24道拐,地处东径105度13分,北纬25度50分,它曾经是二战期间一道重要的交通命脉,也是二战历史的重要见证。悬岩绝壁,素称险峻,大部分回头弯半径仅6米,在改善工程中取消了21、22两道拐弯,是全国驰名的公路险道,由坡底盘旋上升至山顶。鸟瞰全境,蔚为壮观。解放后,由于此路已难适应新中国的建设,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建黔滇公路,改修路段从现在的G320线2382K+900M处,到2388K+500M处与24拐连接,于1955年1月动工,到1955年11月完工通车。
  从前,这里是蜿蜒的古驿道,大树参天。相传东汉名将寿亭候马援佐南征行于此地,时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战马以蹄刮土,涌出一股清泉,饮之,人马渴解。后来在涌泉旁边建一庙宇,称“涌泉寺”,外设茶亭,供路人游人小憩。寺内供奉寿亭候像,像下有饮马池,前贤撰有碑记题曰:“甘泉”。寺旁山麓石上刻“甘泉胜迹”,“云陵山色”,“鸟道千重”摩崖石刻。

  

  抗战期间,日军封锁了海空运输线,滇黔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通道,是运输抗战物资的“生命线”。24道拐公路是这条运输线上的必经险关,弯急路窄,经常堵车,车祸频繁。为保障中国和美军每天三千多辆运输车在三个月内将450万吨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抗战前线,美国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部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驻晴隆办事处成立“公路改善工程队”,由美军工兵技术人员设计,美军驻沙子岭蒋坝营(吴家大院)“1880”工兵营于1942年会同晴隆县各族千余民工对24道拐公路进行改弯、拓宽路面、加固路基等项工程改造。晴隆民工自带粮食有饮具,露宿荒山野岭,用手锤、钻子日夜施工。24道拐公路改造竣工后,保障了45万吨国际援华抗战物资顺利达到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顺利做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
  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闻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化由此路过,留下了“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24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它将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连接起来,它是当年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通道,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24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24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24道拐”史二战十七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因其具有“近现代重要史迹”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道拐”首次为世人所知,应该是在1943年5月,美国的随军记者拍摄并发表了“24道拐”的照片,轰动世界。此后,“24道拐”以其险峻奇特的构图,成为国内外媒体宣传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象征。由于当时的传媒通常把从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昆明、贵阳至重庆的所有公路理解为“史迪威公路”,所以,数十年来,24道拐一直被认为在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某个路段。1941年才改名为“晴隆”,“安南”这一称呼与越南的古称混淆起来,这更给24道拐蒙上了一层迷雾。“霪锁孤城天未开,夜风轻松月光来。雄关一怒山岚走,曲舞银蛇下地埃。”这首诗正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鸦关的真实写照,在这条路上镌刻着一段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而征服这条公路的标志性路段——晴隆24道拐,也成了很多如今很多自驾游爱好者挑战自己的必修课。晴隆县政府早在1988年就立了一块石碑:“晴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道拐”。现在“24道拐”的道路仍然可以通车,隐约地提醒人们当年的“运输战绩”。
  多年来国内外传媒及专家在介绍和说明其拍摄地点时,均称是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某路段,且大多数人认为是在云南境内。2002年3月1日,研究二战史的专家戈叔亚先生经过8年的深入调查研究得出定论,这张举世闻名的“24道拐”照片拍摄地点就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境内。戈叔亚先生爬到“24道拐”对面的山颠上,找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位不知名的摄影师的摄影位置,从同一角度拍下完全一样的“24道拐”照片,向世人证明了“24道拐”不在云南,也不在缅甸和印度,而是在贵州晴隆。戈叔亚先生的发现史“24道拐”再次扬名世界。为此,一个流传近60年的误会终于找到答案,是它用如此完美的曲线记忆着六十多年前那段中美并肩抗日的珍贵历史。同时,24道拐公路也是中美人民在第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友谱像征,成为中美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