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少皇儿时照片:意拳和太極拳的關聯---笑談武術,論盡武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1:20
友人近日送我一本書名為【意拳淺釋】是湯汝琨先生寫的。

讀過一遍後,我私意以為該書寫得非常好,有些觀點我以為只有「太極拳」才獨有
的,原來意拳裡也有。我把它抄一小段下來,供諸位「太極拳」同好參考。

王薌齋先生著的【意拳正軌】有云﹕「求勁之法,慢優於快,緩勝於急﹔而尤以不
用拙力為最妙。蓋運動之時,須使全體之關節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滯之處。骨需靈
活,筋須伸展,肉須舒放,血須川流,如井之泉脈然。如是方能有一身之法,一貫
之力。」

該書作者說上述詞句是對「求勁」的最好描述。我私意以為,上述詞句是「太極拳」
盤架子的最好描述﹗

該書作者又說:「試力時,掌心與手指除向下輕按時,感有該球之抗力,向上提時,
則該球亦有與兩手相黏隨之感覺外,其相反方面,兩手之手臂,同時亦應有類似之
想像。」稍後又說,處處皆有阻力﹗

我覺得上述的詞句又是對「太極拳」盤架子感覺的極佳描素。不曉得諸位同好在盤
架子時,可有上述感覺﹖處處皆有阻力﹗我私意以為這些描素就是鄭曼青先生「陸
地游泳」一說的極佳解釋。

據湯汝琨先生說,練「意拳」者能從「站樁」求「得勁」,進而能「試力」者,不
過十之一、二而已。因為這須從抽象中求﹗

其實,「太極拳」又何嘗不是須從抽象中求﹖我私意以為「太極拳」慢吞吞、鬆柔
柔的盤拳架子在基本上,就是「意拳」裡的「求勁」、「試力」兩者的綜合。

「意拳」得之者不過十之一、二而已。而王宗岳在他的【太極拳論】早就說了﹕
『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所以說太
極拳是聰明人練的拳﹗太笨的,死讀書的,讀死書的,死腦筋的,和愛面子的,這
些人是都沒法子學太極拳。
既然你開了這題目,氣氛也不錯,我就跟你討論討論。

首先我認為,沒有了「站樁」的「試力」,即使求得「阻力感」,也只是基本的基本,當然會有一定好處,但還未足夠。意拳和太極拳最根本性的不同是在於站樁訓練上的不同,此其一。

其二是意拳的試力練習沒有招式、方向和快慢的限制,就是同一個式(其實不應該說是式,但我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也可以循環往復,但也未必需要走完一下再來第二下,可以是走到一半返轉頭,但返到一半又可以繼續向前,但又不止向前,可以是各個方向,比方說同一下扶按試力,可以按到一半就往其他方向走,往下按可以向外分,往上提也可以住後坐,我不知道能否講明白給你們聽,總的來說是完全憑意之所至,隨時換力換方向。當然我這樣一說穿了,會有些人說太極也「可以」這樣練、太極拳什麼都有等等,但我想問的是如果太極拳真有這練法,坊間有用這練法練太極拳的人有多少?說這種話的人自己本身又有否這樣練?

我曾在九龍公園聽到有一位自稱「輩份」很高的太極師傅這樣跟我說,太極和意拳的站樁是一樣的,太極的套路就是意拳的站樁、試力,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取,也表明了這位太極師傅對意拳的不認識。說得簡單點,其實意拳的站樁和試力是一體兩面的,站樁是試力的微縮版,試力是站樁的延長版,在練和用方面,兩者也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且會相互影響的、不可分割的,兩者皆不能獨自存在,不可只站不試,也不可以光試不站,站樁站不好,則試力試不好,試力試不好也代表著站樁的基本功有問題存在,兩者是可以互相印證和體認的。太極拳是否也是這樣?我也曾習太極拳十年,也有一定師承,陳楊吳也習過,也拜訪過不少成名的師傅,但他們各自所解釋的站樁方法在我看來也只是「氣功」式的站樁方法,也不外乎是練練呼吸、練練冥想、練練靜、練練鬆、練練氣等等五花八門的目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完全不同,這些都不是意拳站樁的目的和要求,他們所提的跟意拳獨有的站樁方法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以說是一點關聯也沒有。我不是在批評他們,說他們這樣站樁不對,我想帶出的論點是因為這根本性的不同導致訓練效果的不同,也正正令到試力和盤架在意義上、在操作上、在後續訓練上也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我在這幾個月也有留意到令狐兄的部份貼文,發覺令狐兄的實力也是不錯的,有很多論點不是經過自身體會是說不出來的,只是可能對意拳的認識不深才結下之前的誤會,我願意跟你交個朋友,以後大家一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吧!

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