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线全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政能力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3:10:1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政能力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执政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并着力解决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执政能力建设  以人为本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继续探索对党的执政规律的,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么发展”一系列问题,也大大拓展了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思维、深化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在13多亿人口大国执政的大党。党的执政能力如何,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的水平如何,已经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深层次升华。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源于党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它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理论的思想精髓和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政治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发展认识论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要求。我们党是历史方位已经转变了的执政党,作为现代化实践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执政党承担着推动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要求。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也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的强大动员力和整合力,是各方利益整合得以有效运作的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因此,要使科学发展观深入转化为实践成果,就要着眼于现实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再次,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个有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瞻远瞩的把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适应所处历史地位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时代要求,是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明显优势的战略选择。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执政水平,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需要树立和全面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能否全面、准确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衡量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执政、建设与国家的发展、强盛是相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在建党执政治国理念上的统一,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可以实现科学的发展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执政水平,努力成为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要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是扫清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调整与时代“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现代化建设“不符合”的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努力探寻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GDP的增加,而忽视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和社会问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成为其典型的思想特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和对人的作用重视的精神,创造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制,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要以改革创新激发科学发展的活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需要先进发展理念指导,更需要一个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只有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释放强劲的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中,还必须注重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改革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税收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政府职能转变上,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各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各级政府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推进体制创新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三要以求实精神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求实的发展观。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必须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要素间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二是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全面协调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构建以人为中心,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统一,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适宜、兼顾公平的社会发展形态。三是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自然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发展的代际平等。四是要注重发展的开放性。把我国的发展放在一种宏大的全球视野中思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四要以战略思维谋划科学发展的途径。科学发展观表征着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规约着科学发展观。为此,首先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谋划发展。要理清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立足现有条件,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目标,切实弄清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发展途径、发展要求,真正使各项建设有序渐进、协调发展。其次,要善于用战略思维推动工作。着力提高战略谋划、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用世界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用历史的视角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决策部署,真正使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都能着眼全局、服务全局、体现全局。切实增强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趋利避害,抢抓各类机遇,努力使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第三,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一是不能回避,二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用战略的思维,正视、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些带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才能真正消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确保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也是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需要长期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实践性课题。党的执政能力指党在执政活动中,通过协调党与政府和社会其他团体和组织的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能力。[i]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了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执政主体、建设健全的执政制度等互相强化、良性互动的环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重点又有所不同。把握当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应该客观分析当今时代大环境下各种内部、外部因素,深入思考切合实际的价值趋向,寻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层面,是认识上的重要提升和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价值趋向。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无从谈起。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我们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一是反对以物质财富为本,反对以GDP为本,反对仅仅为了个人的“政绩”、“升迁”,或竭泽而渔,或污染环境,牺牲广大人民群众或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的行为。因此,决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成为以个人利益为本。二是反对以少数人利益为本。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在阶级或有阶级的社会里,就是以人民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就是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密切联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各项工作的绩效如何,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在执政活动中也应该切实以人民的要求为导向,以人民的利益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在执政活动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勤勉工作。

其次,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要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原则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我们党要善于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执政理论创新.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执政实践。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还必须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执政党建设新思路。我们应该把握执政能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一目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方面。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和带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方面的成果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格局。从整体上推进党执政能力的不断巩固和提高。通过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能够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要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发展。过去那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单纯以GDP增速论英雄的倾向,那种经济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已经积累下了诸多矛盾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谋求发展的方式和观念,更加注重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要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80%,城镇化水平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大力促进农村的繁荣与发展。为此,各地应以农业科技建设为载体,既立足农业内部做文章,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又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又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的充分发展,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但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也将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既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解决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存量并举,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扶优扶强与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并举,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扩大经济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更多地关注社会全面发展,逐步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要确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能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思维能力——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关系。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要自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事物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防止以偏概全,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倾向。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改革和发展等各项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积极推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变化;既要看当前发展,又要看可持续发展;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党建成效和社会稳定。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领导干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水平,保证科学发展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9月19日第一版。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