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虹电影功夫少女20岁:腾龙70-200毫米镜头之微距研究 - 器材测评 - 佳友在线摄影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20:00:23
腾龙70-200毫米镜头之微距研究
腾龙这支镜头的全称为SP AF 70-200mm F2.8 Di LD (IF) Macro镜头,既然其中带有Macro(微距)字样,想必它在这方面会有一些过人之处。
前不久我们测试过这只镜头(参见“腾龙镜皇出世——小试腾龙70-200毫F2.8镜头”),但没有涉及到它的微距能力,这让不少网友感到了遗憾。为此,我们再次借来这支镜头,专门针对它的微距表现做了一番测试。
放大倍率:
查了查资料,本文主角的放大倍率为1:3.1, 最近对焦距离为0.95米。而佳能小白IS为1:5.8,1.4米。尼康小竹炮为1:6.1,1.5米。适马新款小黑为1:3.5,1米。在这方面本文主角独占熬头,可见腾龙在实现镜头的微距功能方面狠下了一番工夫。
那1:3.1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手中正好有一支腾龙的180毫米微距镜头(SP AF180mm F/3.5 Di LD (IF) 1:1 Macro),其放大倍率为1:1。我们就拿二者来做一番比较吧。
我们首先用两支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拍摄了一张百元人民币。拍摄时为了获得更可能清晰的图像,我们使用了三脚架、快门线、反预、外闪、液晶屏5倍放大实时手动对焦、标准照片风格和最佳JPEG格式。每次拍摄两张照片,选用表现更好的那一张。为了便于比较和上传,后期除了缩小和小幅调整个别图像的亮度外未做其他处理。
结果从实拍照片的全图来看,1:3.1与1:1的放大倍率在视角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1:1能将主体“拉近”许多,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细节。
图1:1:3.1与1:1的视角差别。

 
再将图中绿框的内容放大到100%,来感受一下使用这两种放大倍率所拍图像的原大差别。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1:3.1的放大倍率,已经能将肉眼无法看清的人民币细节表现出来,但当放大倍率达到1:1时,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微观”的世界。
图2:1:3.1与1:1的图像原大差别。
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虽然本文主角上标示有“Macro”的字样,但它实际上只能算是一支“近摄”镜头,而不是真正的“微距”镜头。
有一种说法:放大倍率(传感器上的成像大小:实物大小)在1:10~1:1之间,属于“近摄”摄影;放大倍率在1:1~10:1之间,属于“微距”摄影;放大倍率大于10:1时,称为“显微”摄影。

成像对比:
为了探究本文主角在微距状态下的成像能力,我们特意拿两支镜头做了1:3.1左右的成像对比。
因为180毫米微距镜头上标记的放大倍率是大致的读数而非精确的刻度,所以两支镜头的照片大小很难做到完全一致。
另外用180毫米微距头拍完一组照片后,看到相机显示的照片较暗,我习惯性地调高了闪光补偿,然后换上本文主角接着拍摄。这造成两组照片在亮度上出现了差异.对于这种不严谨的做法,我在此先做检讨。
截图取自于全图中的绿框部分。
图3:成像对比全图。
图4:成像对比截图。
从实拍照片来看,虽然本文主角在光圈全开时表现不佳,但缩小2挡光圈后像质就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并且一直维持到光圈很小的时候。到F16时,其分辨率甚至超过了180毫米微距头。
总之,当放大倍率位于1:3左右时,在成像上本文主角和真正的微距镜头基本是处于同一水准上的(除了大光圈)。

 

 
拍摄距离:
本文主角的最近对焦距离(主体到传感器的距离)为0.95米,为了让大家对此有感性的认识,我们拍摄了以下照片。
图5:本文主角的最近对焦距离(放大倍率为1:31)。
图6:腾龙180毫米微距头1:3倍率时的对焦距离。
图7:腾龙180毫米微距头1:1倍率时的对焦距离。
放大倍率相同时,焦距越长,镜头的对焦距离通常也越远。由于本文主角的焦距长达200毫米,超过了常见的微距镜头(除了尼康的200毫米F4),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它能以较远的距离完成拍摄。
当拍摄蜻蜓、蝴蝶等较为敏感的小动物时,本文主角较长的拍摄距离就成为了优势。
另外,专门的微距镜头虽然能提供较大的放大倍率,但这也是以缩短拍摄距离为代价的,从图7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景深:
本文主角1:31的放大倍率只有用200毫米在最近对焦距离处拍摄才能实现,这时由于焦距较长,景深会变得很浅,连一个小小的铅笔头也不能覆盖。
计算了一下,如果用200毫米在0.95米处拍摄,光圈为F2.8时,景深仅为1.9毫米。所以,当使用本文主角拍摄微距照片时,一定要注意用光圈来控制景深。
图8:景深特点。

 
焦外成像:
在本文主角的上篇测试中,我们看到用于常规拍摄时,它有相当不错的焦外表现。那用于微距题材时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从实拍照片来看,本文主角由9枚叶片构成的圆形光圈在拍摄微距照片时也起到了良好作用,能将焦外的元素以较为美观的形式虚化开来。
图9:焦外成像的表现。
手动对焦:
微距摄影照片对于焦点位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经常会用到手动对焦,在这方面本文主角有所欠缺。其对焦环的行程不够长,进行手动对焦时较难掌握准确的合焦点。
其对焦环的行程约为90度,而腾龙180毫米微距头的对焦行程为150度。看来本文主角毕竟不是专门的微距镜头,在设计上没能全面兼顾微距拍摄的需要。
使用感受:
本文主要在微距方面除了不能达到1:1的放大倍率外,无论是分辨率还是色彩与焦外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与专门的微距定焦镜头相媲美。
它提供的拍摄距离尤其让人感到合适,拍摄花草等静物时不用退得太远, 而0.95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对于那些易被惊扰的动物来说也是相对安全的。
使用它进行近摄时应避免使用最大光圈(除非要满足特定的表现要求),因为它最大光圈的像质较差,而且长焦距带来的极浅景深也较难控制。另外一点遗憾是它的对焦环行程较短,增大了手动对焦的难度。
总之,虽然在放大倍率上比不上真正的微距镜头,但由于缩小光圈时成像十分锐利,加上现在单反相机的分辨率普遍达到了1000万像素以上,因此只要在后期适当把照片裁小,本文主角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日常“微距”摄影的需要的。这也是它相对于原厂同规格镜头的最大优势之一。
实拍照片:
图10:蜗牛
图11: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