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虫王争霸赛排名: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8:27
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共江安县委宣传部  吴敬平2012年01月05日14:5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的迫切需要。现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民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比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人们精神压力加大,一些社会成员思想行为易走极端。要解决好这些影响人民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步伐,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处理不同利益关系和矛盾,和谐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要看到,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日益突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等,引发出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这些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产生,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但也与人们的文化观念关系密切。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对发展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产生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而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针对这些观念和做法,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倡导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 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同时,随着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等多样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等也日益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中急功近利、片面追逐经济效益的浮躁情绪有所抬头,创新精神、精品意识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思潮空前活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在发展,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滋生蔓延。特别是在我国对外开放、学习外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情况下,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趁机涌入,妄图消解和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些情况,迫切要求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从来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先进高尚的文化能够陶冶情操,昂扬斗志,腐朽庸俗的文化能够消磨意志,腐蚀心灵。每一个社会人,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对人的思想、修养、气质、眼界、能力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陈腐、庸俗、落后、文化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一本质特征,紧紧围绕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入手,为推动主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大的思想精神文化力量,全面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十二五”新时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巨大热情。

  (三)要广泛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主流文化阵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城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增强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更多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社会承认、群众喜欢、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让以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尽情地向世人展现独特的魅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四)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利用个体或股份制等形式建设村镇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设施,完善村级四站四室设备。各级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要加强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努力兴建村级文化中心,健全农村群众文化阵地。抓好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广播网,提高农村电视覆盖率,搞好“村村通”工程,切实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看电视难问题。

  (五)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队伍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上鼓励乡镇文化骨干长期进行农村文化活动,积极支持农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的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逐步恢复和发展、农村电影放映队,多渠道、多方式解决电影放映经费,通过电影“走村入户”,向群众进行科学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

  (六)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优化文化产业环境。把文化和旅游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好地方文化品牌,以文化激活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各群众文化团体,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人们婚、丧、嫁、娶、开业、奠基、新商品上市等提供有偿服务,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进一步迈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路子,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奋斗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