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 静悄悄:"新教师"才能造就新课堂与新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5:21

"新教师"才能造就新课堂与新学校  

2011-04-18 22:33:56|  分类: 课程改革 |字号 订阅

  对于教师而言,其主要的生活方式就是上课。教师是课堂的生产者,因而也决定了课堂的品质甚至也掌握着学生的“命运”。

  正是因为教师起着这样的关键作用,中国教师报才一直呼吁课改,呼吁教师们要敢于“变身”成为一名出色的新教师。唯有新教师才会有新课堂,当学校解决了课堂问题,才有可能变身为“新学校”。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堂呢?新课堂和旧课堂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中国教师报一定要知难而上,选择全力推进课堂教学的这场变革?

  基于中国教师报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新课堂首先是学生的课堂,所谓学生的课堂即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课堂,是自主学习的课堂,这里的自主学习可以简称为“自学”。其次,新课堂必须是情感的课堂,即要体现出学习的狂欢。也许很多人有疑虑,以为学习原本就是一份“苦差事”,殊不知,当课堂开始从尊重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方式”去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和合作时,学习就开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了,一旦完成了这个转变,那很容易变苦为乐,做自己爱做的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再其次,新课堂应该是师生相长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是奉献者,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牺牲者,新课改理念说“平等中的首席”,很多人至今很困惑,其实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角色,如果老师们能理解新教师这个“新词”,当懂得在课堂上如何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我们说新教师在新课堂上是班级里的第51名同学,其实就是引领教师作为“学长”去寻求自身的突破,在师生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兵教官、官练兵”的互助方式,彼此激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而实现新课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抑制自己的讲授,真正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一个不推动“自学”的教师一定不是新教师。相反,假如只是一味展示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即便多么地“能说会道”,因为替代、包办了学生的学,乃至于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都不可能成为新教师,当然也不可能是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好教师一定是捍卫学生自学的教师!

  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从学生主体出发,以此来审视课堂上的问题,并且高度弘扬“学生主体”,那课改显然不会这么举步维艰。或许有人质疑不讲能会吗?现在的学生不会学肯定是事实,值得研究,可我们的课堂从来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事实呀,学习能力不是空穴来风,不准许鼓励学生去学,什么时候都有可能不会学。更何况,因为学生不会学就理直气壮地“霸占”课堂显然是不太讲道理的。

  呼唤新课堂其实就是在期待中国的大地上能崛起一批“新学校”,而不是靠挖名师、抢生源、时间+汗水等手段成就的那一批所谓的“名校”,有这样的名校存在,是教育的大不幸。新学校未必有多么大的名气,但一定是肩负责任,胸怀国家、利于学生、呵护教师的学校!

  没有新教师怎么会有新学校?没有新学校有哪里来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