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与死灵被砍:阜阳农产品在沪受热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38:29

    阜阳农副产品受到上海市民欢迎
                                                本报记者邓翔摄
   
                        本报记者程榭

    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的上海农交会,成为展示我市农业产业化实力的重要平台。
    晚秋黄梨、杏鲍菇、黑糯玉米……2011年12月31日至1月2日,第十二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期间,由我市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出的92种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和客商的热捧。三天内,现场销售额120万元;达成项目合同或协议18个,签约资金12.3亿元。
    市农委副主任朱振华表示,从上海农交会可以看出,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上海市民:纷纷购买农产品

    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显眼的绿色、无公害标示,再加上精美的外包装。开幕式当天,我市农产品“惊艳”亮相,上海市民和客商在大饱眼福的同时,纷纷掏出腰包。
    在金牌鸡蛋展位前,经销商将去壳的鸡蛋放置于酒杯中,高高地把酒杯垒成十几层。“促销很有创意,一看鸡蛋就很新鲜。”上海市民吴明惠说,她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来买金牌鸡蛋了,这次她又买了一整箱鸡蛋。“我每年都在农交会上置办年货,尤其钟爱阜阳展区,在这里过年需要的鸡蛋和米、面、油等全部能配齐。”
    在界首诚信农作物合作社展位,合作社负责人将展出的黑糯玉米煮熟,切成小块免费给市民品尝。“入口香甜,回味无穷,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玉米。”上海市民张敏一边吃,一边掏出钱包,买了两箱玉米。
    “阜阳农产品价廉质优,产品丰富,特色明显。”经常到阜阳采购农产品的上海客商刘先生表示,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在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生产的名、特、优、新、精产品,质量好、口感好,60%以上是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买得放心。

                     参展商:谋求长期订单

    在众多参展商看来,在上海农交会上卖好产品不是最终目的,他们纷纷表示将借力上海农交会,把产品打进上海,进而辐射长三角、销往全国,谋求获得长期订单。“没想到这1根3至4块钱的玉米,会卖得如此好。”界首诚信农作物合作社负责人王贵云说,这为企业下一步做大规模,进军上海市场增添了信心。
    事实上,不少老参展商已经尝到了上海农交会的甜头。临泉山羊集团自第一届参展后,此后每一届都没有缺席。“现在集团在上海拥有长期固定客户,每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
    “其实,发展长期订单才是我们这次来的最终目的。”朱振华说,这一届我们精挑细选的参展商,不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品特色,都比以往几届有所提升。比如参展企业海泉集团、特色农产品阜南晚秋黄梨等,这些龙头企业和特产农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主管部门:我市农产品前景广阔

    上海农交会,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展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与我省南方发达地区的差距。“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处在全省中下游,与宣城、芜湖、合肥等地市相比差距较大。”市农委产业化科科长陈飞说。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市仅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宁国一个县级市就拥有4家农业产业化企业。”陈飞说。
    此外,我市农产品产业链不长也是制约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短板。“像合肥肥西老母鸡,形成了从养殖-销售-餐饮自上而下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数倍。而我市大部分农产品还处在初级销售阶段,没有深挖附加值,因此企业的效益和规模都难以上台阶。”陈飞说。
    “在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们更加充满信心。”陈飞说,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粮、油、肉等传统农产品资源丰富,质优价廉,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只要围绕这一主线,扶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