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ipb0ard:江英:毛泽东的领导艺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9:51

                                毛泽东领导艺术 (上)

 

  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提高效率、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然后再学习一些处人与事之道。

  毛泽东领导艺术是在实战中形成的,是高效率(短时间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以弱胜强(少量的资源获得大的成果)的致胜之道,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指导我们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毛泽东为何具有超高的领导艺术,关键在于善于学习,有理论基础的要向实践学习,有实践经验的要向理论提升。因为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一、学习力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种地。他从小在农村里接触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虽然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中,但毛泽东从小热爱学习,勤读四书五经,同时读一些课外书籍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打下了很深的国学底蕴。毛泽东在13岁就写就的《青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从中就可以看出少年时期毛泽东豪气干云的气概。

  如果毛泽东一直呆在韶山的话,也不会成为后来的毛泽东。1909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写了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诗言志,可见其志向之高远。他从韶山出来以后,把学国学与伟大的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1911年10月,他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参加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洪流,他的学习是跟国家和民族命运一起前进的。在五四运动时,毛泽东写下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国,在我学子。”他把这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参加爱国运动结合起来。他要参加社会运动,再加上国学的传统,他才有力量。

  毛泽东学习很有创造性,从来不盲从。他曾经做过一篇国学作文。他写了500个字,老师在上面批了150个字,评价非常高,认为其观点独到,具伟大之气。这个作文讲的是,商鞅用谁能把木竿移走,给谁黄金五十两,来建立自己的威信。有一个胆大的,把这个杆子移走了,商鞅就真的给了他五十两。人家就知道商鞅有信誉了。毛泽东就是对这件事写了作文,毛泽东说,如果中国要走变化的道路,不能靠移木头杆子的做法,而是要看这个变法是否符合大家的意愿。如果你不符合大家的意愿,就无法实行,最好马上结束。如果符合的,话就能够持续下去。而不是移不移木头杆子的问题。

  他一生奋斗,认真读书,留下大量手稿,对于学习国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他是毕生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读书是躺在床上读,因为他那时候年纪大了,当我们来到毛泽东住的中南海地方,你可以看到毛泽东的生活是很简朴的,枕头上都有补丁,但是床那边放了很多很多的书。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去世前一天,弥留之际仍在坚持看文件、看书。从医疗档案的记载来看,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仍躺在病床上看文件达11次,累计2小时15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最后的生命的顽强,和读书的顽强。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我们看到,中南海毛泽东有大量的图书,大概有九万本,借书条子五千本,现存有五万件手稿。这九万本的书,打开来看里面有大量的批注,有很多的批注。以《二十四史》为例,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周书、北齐书、一直到明史,二十四部史书,四千年的正史集成,共850本。古代的书是线装本的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些标点符号都是毛泽东点的,他看完后还总结里面的经验,并做了很多心得体会批注,内容无所不包,包括怎么改造人、怎么用人、怎么决策、怎么识别人、怎么养身。

  毛泽东读史和国学是在不断思考的,而且谈出他的看法。《贺新郎?读史》一词概括了中国历史,指明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他在延安的题词“与时并进”,说的是理论和文化是跟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

  二、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本体系

  用毛泽东的话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者一切主一件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我们就重点讲三个问题:第一,怎么出主意,也就是怎么科学决策;第二,怎么用人,就是怎么提高执行力;第三,怎么修炼,就是怎么来提升我们的素质。

  一、出主意——决策

  决策的基本概念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实现目标。所以决策就是选择,遇到一个问题,提出三个方案,选择其中最好的,就是决策。那么怎么决策才是科学的、正确的?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关于做好决策的基本原则:

  (一)  通观全局

  六十年代山东大学教授高亨晚上读毛泽东选集,早上起来心中激昂,不吐不快,挥笔写下了一首诗《水调歌头》,其中说: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什么才叫通观全局?时间上的要求就是掌上千秋史,说明我们在了解一个事件包括一个人的时候,要了解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千秋史是这个意思,时间上了解了全局,这才叫通观全局。一个事物包括一个人,如果你只知道他的现在不了解他的过去,那么你就不能准确的判断他现在的性质,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深刻的理解认识他的现在。了解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才能准准确地判断他的未来。空间上的要求就是胸中百万兵,各个侧面,各个要素,尽可能的了解,这样你才能决策。

  决策者要通观全局,要对全局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的决策发生失误,细究起来,很可能是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决心的时候,很多情况我们还不了解、没掌握,这样做的决定就有很多盲目性,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毛泽东有经典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局。一只蛤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如果他说天上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那是对的,才符合事实。实际上每个人的眼界都受到局限,但是你要尽量扩大你的眼界,千万不能进入一孔之见,坐井观天,否则就会有许多的盲区,会影响你的境界,会影响你的战略特质,会影响你的处人与事。眼界的大小决定你的胸怀的大小。

  孙子兵法讲了: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间强调全局意识,他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从全局看问题。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建立农村包围城市,他把这支队伍带到井冈上去,为什么能够带到井冈上去呢?因为他对中国的国情的了解,因为中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漫山遍野就是农民,到农村去能够解决农民的问题。他把秋收起义部队带到井冈上去,而被开除党籍,但是下面的人拥护他,队伍在这儿能生存,能发展。毛泽东说,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没有政权可以由政权,没有枪可以有抢,没有人可以有人,但是路线一定要正确,才能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部分人在山里觉得很沉闷,觉得这样没有出路了,有人给毛泽东写信了,比如林彪就写了信,当时毛泽东就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全局上分析的十分透彻。他说:马克思主义不是算命先生,不能机械的算出时间表,但是方向是可以看清楚,就好象站在海岸,遥看海中的一支船,他就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婴儿。因为他全局在胸,所以他非常有信心,朝这个方向去,就能够走出全中国。你们要看到全中国,井冈山的道路是通向全中国的。他是全局在胸才能够开辟出来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

  在战争年代要通观全局,在建设时期也要通观全局,要有整体结构、整体构架、整体布局。新中国建立60周年了,我们当时成立的时候,是一穷二白,洋火、洋兵、洋蜡,这样的话怎么搞好建设呢?整体布局,有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整体上怎么布局?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 (下)

                                       江英

 

 

注:江英教授曾在北京大学慈溪市中青年领导干部进修班上讲授《毛泽东的领导艺术)

 

 

               

 

 

一、抓住枢纽

  综合平衡不是没有重点的。人的精力有限,做工作总要有重心。领导干部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要有重点,用重点去带动全局的工作方法。党委书记要学会“弹钢琴”,有节奏、主旋律,带动全局。首先,有全局的意识,学会综合平衡,有整体的观念。但仅凭这些还不够,还要有重点,用重点带动全局。所以第二点,领导要抓住枢纽。枢纽是能对全局产生整体影响、重大影响的关联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不是每一根头发,而是关键的环节。四两拨千斤,关键在于抓住了要害。领导者的责任是通过带动一个点去带动一个面。领导干部想办法通过带动关键环节去带动中心任务,就显得比较轻松。从哲学高度来看,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的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其他处于次要、服从的地位。如果存在两个以上问题,两个以上复杂过程,就要用全力去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关键环节才能决定成败。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三层: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决策层管全局、发展,管理层按流程来,操作层管细节。决策层就要区分出面临的事物中哪个关系到全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说的是对全局有影响的一招,全局决定了成败。摆在你眼前的事物,一定是有重心的,所以一定要抓住重点。一个领导者,自己忙不过来,可以授权叫别人搞,但要学会控制住。作为你自己来讲,你要把你的注意重心放在对你所指挥的那个全局中对你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否则势必分散你的精力。从哲学上讲就是抓主要矛盾的问题。这种工作方法叫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把全局带动起来。在工作中要分清主次,在次要方向上少投入资源,主要方向上多投入资源,一下抓住要害。次要方面学会以弱当强,主要方向以强当弱。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一个部门要抓住主要环节带动全局,才有可能以弱胜强、以小博大。

  毛主席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和要害就一句话,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所以越做越大。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就是善于在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必胜把握的方向方面投入最大兵力、利用最大资源,集中突破,打击要害,带动全局。一个是综合平衡,一个是重心,这两点都要抓在手里。怎么知道抓的是要害,那就需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我们羡慕他们得到了什么,却忽视了他们放弃了什么。放弃不了,就得不到最高的成就。战略的实质就是确定什么可以不做,当你明确什么可以不做的时候,你就明确必须做什么。优秀的管理者知道应该放弃什么,志在山顶的人不要贪恋山腰的风景。机会有的是馅饼、有的是陷阱,至少把你的资源分散掉。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两弹一星、有自己的标志性项目、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因此必须学会放弃,学会拒绝、学会集中兵力、学会四两拨千斤,才能带动全局,有跨越式发展。忙不忙不重要,忙什么才最重要。当你紧握双手,什么都不可能丢的时候,你可能什么也没摸着,但你放掉了双手,你获得了主动权,你可能拥有了全世界。

   

二、领导者须具备的能力

  领导者还要有创新力,就是能发现新的东西,能使你开拓新的局面,这是领导者很重要的素质。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一个人思想灵活,效能比别人高得多,能从多角度看问题,透彻性高。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

  领导者必须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权威。

  一个人一定要高度地机动灵活,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很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所以在处理问题当中,要非常精确,正因为这样,在政治上才会有政策和策略,军事上才有战略和战术,经济上才有方式和方法。重复别人的路,就是忽视了自己的头脑和双脚,必须靠自己的判断来做出判断。同时思想灵活才能利用社会给我们的条件,抓住机遇就有未来。做领导一定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给予你的机会,错过了就是痛失良机。机会刚出现就抓住,未来就是你的。当机会大量出现的时候,就不属于你了,要通过激烈的竞争才有可能得到它,成本非常高。所以思想要非常灵活,看得比别人更远。新的发现有两种,一是发现了新的事物,而是你具有新的眼光,这两者都能使你走在别人前面,才能是你找到出路。一个固定的东西总是值得怀疑的。

  多想出智慧,要去掉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胸怀决定规模,观念决定方向。要的是境界,靠的是实力,走的是差异,差异战略非常重要。过得去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强者就是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孙子兵法: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因为它没有任何坎坷,但摔一跤就够呛。瀑布就是江河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创造的奇迹。所以在复杂的情况下,许多人才锻炼出来。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用人也是基本功。如何培养领导干部,抗大的校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式来教育、组织。

  作为领导者,第一点,要善于提出目标,明确职责,用目标去引导队伍、去培养干部。因为目标管理是直达效果的管理,目标就是一面旗帜。目标有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最高目标叫使命、宗旨、愿景,然后一层层分解,分解到每个人,叫职责。整个构建一个目标体系,然后在过程中把每个人组织到中间,在中间实现管理。目标不断强化就形成了信念,而信念是不可战胜的。我党我军的最高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叫宗旨,是从张思德开始的。张思德死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毛泽东在追悼会上演讲了为人民服务的悼词,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全党全军的最高目标,唯一宗旨。

  通俗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统帅就是把自己的目标变成所有人的共同目标。这么大一个国家、军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怎么能带动千军万马,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有境界才走得成,要有覆盖面才做得大,要可执行才能落到地面上。在你的单位部门里一定要想办法提出目标,这个目标跟所有人有关系,而且有境界、有覆盖面、可执行,这样才能把队伍带起来。我们要想,在我们的特点之下,有什么样的共同目标可以引导大家。把这个目标确立后,一层层分解,然后一步步实现,达到了整体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用目标体系去引导队伍。不是个人执行,而是组织执行。要知道,时钟的庄严来自于每个齿轮的精准。

  第二点,领导者要有胸怀,量要大,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多大肚量办多大事业。没有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物品。观人要观大节,略小故,就是求同存异。一个事情总有共同点,那个共同点就能团结住别人。不同点,在团结以后可以慢慢消化它,规范它、改造它、消灭它,使他变得和你一样。观大节,略小故,这样队伍带能带得起来,这就叫胸怀,一方面吸引人、容纳人,另一方面影响人、改造人。一个人心胸开阔才能带起队伍,要包容。对什么的看不惯,疲劳的不仅仅是双眼。

  第三点,培养干部要在体系中培养。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是单兵,是结构,结构力才决定战斗力。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只发电报,各地无条件执行,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指挥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怎么做到这一点?组织构架建起来了,规矩订下去。从三湾改编、党支部建在连、古田会议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一个组织构架,非常严密。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个组织构架建起来了,才形成了精细化的管理。队伍不仅仅在于规模,更重要的是内部的结构是不是严密、高效、科学,结构力决定战斗力,要维护住整体的结构。

  第四,最佳管理是适度的管理。硬管理是在外部进行的管理,外部管理是有限的。感情管理是在内部的管理,关注他的心,使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软管理和硬管理,是你的两大武器。匡扶正义、同情弱者、与人为善、仁者无敌,当领导就要承担这样的责任,真诚与善良是唯一不会亏本的投资。

  第五,文化问题,构造一个精神家园。精神的力量胜过有形的力量。核心竞争力,就是不可替代、不可超越、不可复制的力量。

 

三、领导者须具备的素质

  最后,领导者素质要求四点,霸气、才华、爱心、简明。首先,领导者必须有权威,平时藏于九地之下,关键时候动于九天之上,亲和力和威严都要具备。不怕挫折、一往无前,在关键时刻成为大家的精神支柱、中流砥柱。第二,领导者要有人格的力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三点,要有高效的工作艺术和方法。科学管理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可操作化,把可操作的事情度量化,把度量化的东西可考评化。第四点,有大无谓的精神和永无止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