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going:再识一亩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12:4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一幅我们熟悉的春种秋收的画面。但今天,这样的场景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隆冬时节,正是土地休耕的时候,但温室大棚里,可能各色蔬菜长得正旺;金秋时分,正是庄稼收获的季节,但田野里可能刚刚播下种子———因为科技的作用,传统的耕作季节现在可以随着种田人的意愿而改变了。

  即便同样的春种秋收,如今播下去的品种与过去已大不一样,耕作过程也有了差异,收获手段也发生了变化,收获的分量自然也不一样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样的一亩地,已不再是过去的一亩地。

  (一)

  “冬贮大白菜”曾经是几代北京人冬天里的记忆。家住北京魏公村的张和平说,也就在20年前,不独北京,整个北方地区居民每年冬天都要贮存大白菜,因为这几乎是北方居民冬季里惟一的“绿色食品”。

  但现在,蔬菜对人们已经不再有季节的区别,“四季瓜果飘香”成为生活中的常景。“这样的变化,从农村来说,首先在于种地的观念变了。现在是看着市场种地,跟着行情种地,随着科技种地。”中国农科院博士杨其长做了这样的分析。

  看着市场种地,不仅解决了许许多多类似“大白菜”难题,使普普通通的一亩地与市场联系得紧密了,也改变了农民的种地方式。过去农民地里种什么是经验性的,年年岁岁不变,卖好卖差全靠运气。现在种地前要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至少也要打听打听当地“种田能手”种什么。河南博爱县农业局的人说,这里许多农民有“逛城”的爱好。这些农民是专门到城里打探诸如种子信息、反季节蔬菜行情的。该县农业局估计,全县去年有3万多农民种的品种都是在了解市场行情之后确定的。

  观念变了,农村经纪人就成为农民在田里耕作少不了的“环节”。经纪人从开始时的走村串乡、介绍买卖信息,逐步发展到跨县出省,甚至漂洋过海。他们把南方的水果信息带到东北,把北方的花卉需求介绍给西南,或者把山东的大蒜卖到国外,既销售了产品也传播了信息。农民按照经纪人的信息或者订单种地,不愁价钱、不担心卖难,收入有了保证。吉林农安县有个珠葱专业村,过去村民随便种点珠葱,也卖不出价钱,后来经纪人把信息传了出去,引来收购厂家,村民一亩地的收入翻了几番。

  各种各样的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土地上“冒”了出来。专业协会一头连着厂家或商家,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他们利用电脑网络甚至手机向协会会员发布相关信息,成为联系土地与市场的纽带。记者发现,一些专业协会已经成为农民种地的“主心骨”,农民地里种什么由专业协会统一指导。一些乡镇领导感叹,过去农民种什么习惯找政府,现在信息渠道丰富了,农民习惯了找市场。

  脑筋变了,收获不同。跟着市场种地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也提高了庄稼人的收益。山东招远市夏甸镇农民种大棚草莓,一个季度下来一亩地可以收入5万元;江苏溧水县吴村桥茶场种有机茶,一亩茶地能带来2万元收入。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农民种地收入仍然保持着稳定份额。

  (二)

  在河南博爱县,许多农民对土地吃“营养餐”已不陌生。这种“营养餐”就是由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开出的土地施肥“处方”,农民再凭“处方”去购肥、施肥。据博爱县农业局介绍,像这样的“土地进补处方”,全县2009年已经开出600多份,有20万亩土地吃上了“营养餐”,每亩地可以减少种植成本20多元。

  湖北通城县大坪乡有种植桃树、李树的传统,但过去桃李腐烂、果形畸变的多,一直不知道原因。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员来了,看出这是土壤中缺锌、缺铁的缘故,给他们开出“补微”建议,果子当年就改变了形象。

  老把式、老品种落伍了,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地等良种、良法开始深入人心,现代农业的路越走越宽了。以前从未听说的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等纷纷走进庄稼地。

  青海乐都县干旱山区面积大,但这里却是青海重要的蔬菜基地。县农业局介绍,他们的“秘诀”就是推广了一种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这项技术集雨、保墒、增温、抗旱等为一体,可以有效地解决干旱浅山地区的缺水、农作物不耐寒等难题。2009年,乐都县种植了马铃薯和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面积6.78万亩,结果全膜种植马铃薯平均亩产2580公斤,比山区露地马铃薯亩均增产594公斤;全膜种植玉米平均亩产430公斤,全膜玉米比小麦亩均增加纯收入770.7元。

  科学种地改变了耕作方式。过去种地是习惯性的,现在种地讲究“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精选种子,包衣处理;精量播种,保证质量;适当增密,化控防倒;测土施肥,前控中促”这段话,是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南油村村民对科学种地的解释。2009年,南油村的玉米产量比别的村子高出一截。因为科技进步的贡献,我国粮食年产量已经连续3年超过1万亿斤,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

  科学种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一亩地的产出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在中国农科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实验室,记者看到红薯挂在空中,丝瓜长在各种规格的水管里,菠菜在墙壁上生长,草莓立体栽培。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辣椒是长在树上的,一棵树能生长3年至5年,一次能结几百个辣椒,一棵茄子树可以长几千个茄子。研究员说,我国目前一亩设施农业的产量相当于大田农业的6倍至7倍。

  科学种地也催生了节约集约用地,使土地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在,农机已经大规模开进田间地头,农民从种到收都离不了农机的参与。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告诉记者,机械化耕作要求大田块,这就要减少田埂,实际上就扩大了土地的有效面积。如果全国都实行机械化耕作,节约出来的耕地相当可观。

  与此同时,在河南、湖南、安徽等农业大省,近年来“耕地长大了、变多了”的消息不断传出。原来,通过对废弃荒地、荒坡、坑窑、沉陷地的整理,以前不太起眼、不被注意的土地“边角废料”变成了有效耕地;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整理,不仅环境改变了,土地也悄悄“长”出来了。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说,近10年来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共补充耕地面积4602万亩。

  有效耕地面积的补充,缓解了土地压力;集约化生产的推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科学种地的实施,扩大了土地产能。这样,今天的一亩地,无论是利用率还是实际产能,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可以想象,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未来一亩地的产能还将有很大提升。

  (三)

  种田请“田保姆”不是件新鲜事了。在湖北、河南等地,一些种地能手每年都会与当地或者外地的村民签订“托田合同”。原来,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放不下责任田,便与会种地的能人或者长年在家种田的农户签订有偿代管责任田的合同。外出打工的农民只需向代管自家农田的“田保姆”提供生产资料,田间管理交给“田保姆”来完成,粮食收获后向“田保姆”支付一定报酬。这样,能种地的多了一份种地收入,外出打工的做到了种地、打工两不误。

  如果说,这种“田保姆”的技术含量还不能充分保证的话,另一种“田保姆”恰好弥补了这种缺陷,他们是专干技术活的。在江苏等地农村,一些农技员包片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技术员负责指导农户选种、治虫、施肥、浇水等,收获后农户给予技术员一定报酬。这样,田野上四季都活跃着一支农技员队伍,他们随时在瓜地水田里出现,总是在仔细地观察琢磨。土地上的收成,就在他们科学的看管下不断往上蹿。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单干,力量单薄,技术服务不方便,寻找买家不容易,土地效益不高。现在,农民通过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干,管理统一了,成本降低了,规模集中了,效益提高了。

  安徽霍邱县是全国产粮大县,这里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活跃着一支植保队。植保队是专业的“田保姆”,一头连着村民,除了统一给村民推荐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等,还负责耕耘播种、收获销售;另一头连着市场,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一员或者中介桥梁。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没有变,但种地的组织形式已经改变,形成了承包权下的规模化种植、专业化耕作、市场化交易。

  像这样利用市场化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一环,不仅解决了单一农户缺少规模、没有经验、缺少劳力的困顿,也较好地解决了种地效益不高、农产品卖难、农产品质量缺少保障的难题。可以说,今天的一亩地,在耕作方式、组织方式上正在朝着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集约化、规模化方向演变。

  同样是一亩地,从昨天,到今天,用得如何,产出多少,差距巨大。这里,关键就在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说到底,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同样还是这一亩地,怎样才能收获得更多呢?我们今天所努力做到的,只是万里征程中的起步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如今我们的土地浪费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地方粗放用地、滥占耕地等问题依然存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管理好每一亩地,挖掘每一亩地的潜能,拓展更大的空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对每一亩土地的认识水平,更加懂得珍惜土地,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脚踏实地,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