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布罗集市 男声:★ 物质世界与心理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26:32

物质世界与心理现实
    [作者:丛中 日期:2003年7月15日]     物质世界与心理现实(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丛中
        我们只知道我们能感知到的东西是存在的,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无法感知到的东西是否存在,对于我们无法感知的东西,我们永远都无法确认它是否存在!

    这让我想起原来学过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却能被我们的意识所复写和反映。我相信这个定义的后面的半句话是正确的:即“物质能被我们的意识所复写和反映”,但是,对于前面的半句话,我感到有些问题:因为,如果物质可以脱离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我们如何知道它是存在的呢?如果人类能够知道它存在,必然是感知到它了;如果是因为我们感知到它才知道了它是存在着的,就不能说它可以脱离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啊!如果在我们没有感知到它的时候,硬说它是存在的,这只能是人类的一个信念,这种关于“物质存在”的信念与相信“鬼神”、“上帝”等存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好吧,就算是物质真的是可以脱离我们的意识而存在。那么,可它以什么样的形式而存在呢?

    我们的感受器在接受刺激的时候,是有局限性的。比如:我们的视觉只能接受350-750nm波长的电磁波,在这之外的就看不到了,所以就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电磁波叫做:紫外线和红外线。由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使得我们无法意识到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我们所能意识到的,只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小部分。

    这些能够引起我们感受器反应的、整个物质世界中的少量的物质刺激,被我们的感受器接收后,通过 “物理能”转化为“电神经冲动”(所谓“换能”)的过程,再经过神经传送给大脑。应该说,在“换能”过程中,物质的本来面目已经被隔离在感受器官之外了,只把它引起的感受器反应作为信号传送给大脑。通过“换能”和神经传送,大脑最终接收到的是感受器对物质刺激的反应信号,而不是物质本来的面目了。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有限可接收的物质刺激,又进一步地被神经系统加以“歪曲”了。

    这些被歪曲了的信号到达中枢之后,还要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在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又把过去的经验、知识添油加醋地放到其中。这样最终在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所谓“映像”,就与物质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了!

    假如说,我们的心理能够反映物质世界的话,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我们的这些“映像”不至于与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相去太远呢?

    当然了,你肯定会说: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解决。

    首先,通过仪器设备,可以拓宽和延长我们的感觉。如“红外接收仪”,可以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变成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我们感觉器官的局限性。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是,这“延长的感觉器官”,在加工、转换的时候,是否也歪曲了物质世界本来的面目呢?

    你一定会说,还有一个补救的方法,就是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可重复性。我们可以多次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重复用不同的仪器来检测,让不同的研究者来做研究观测,最后大家都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这样似乎就不用怀疑物质的存在了。

    可重复性可以得到一致性,它能解决随机误差问题,却不能解决系统误差问题。取得一致性,并不能证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如果一致性地认为“鬼神”是存在的,这样的一致性不能证明“鬼神”真的就存在。因为,一致性既可以是“一致性地真实”,也可以是“一致性的虚假”。一致性经常是用另一个感受器的感知来校验某一感受器的感知,如,当我看到一只杯子,我再用手去触摸一下,如果摸到了,就证明我看到的杯子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视幻觉。因此可以说,一致性的实质是取得不同感受器官之间的一致性,再进一步扩大为个体之间的一致性。但是,无论多么一致,可重复性所取得的一致性,都没有超出感知觉的总体范围。在感知的范围内进行校验和求证,是无法解决系统误差问题的。因此,一致性是无法证明物质存在的真实性的! 

    当然,人们宁愿把一致性的东西当作是真理,当作是物质存在,当作是规律。因为,所谓“规律”,即“一致性”,对于人们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很方便的。

    作为信念或者概念,我们只能假设有一种“存在”叫“物质”。然而,物质以什么样的方式而存在,当物质作为被认知的对象时,却无法摆脱我们的认知方式对认知结果的影响。我们会把我们的认知方式当作是认知对象的属性投射给物质,而没有注意区分认知方式与认知对象的不同,没有注意区分认知方式对认知结果的影响。

    其实,任何一个所谓的“科学结论”中,都包含着“认知主体、认知方式和认知对象”三个方面的要素,或者说都包含着“研究者、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的要素,而不能把科学结论纯粹当作是对物质世界本身的反映,忽视研究者、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假定真的存在物质。那么,我们所形成的心理映像,无论它多么接近物质的本来面目,但映像毕竟是映像,不能等同于物质本身。这如同我们做衣服,无论衣服多么合身可体,衣服终究是衣服而不是身体,尽管我们可以从衣服的形状来反映身体的外形。因此可以说,我们永远无法直接得到物质本身,我们永远只能通过映像来推测物质是什么。

    哲学概念中,经常提到“本质”这一概念。本质是该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试想,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自己根本就没有要作出相互区别的动机或愿望,是我们硬要把它们放到一起,找到一些属性来区分它们。如:水与铁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说:常温下一个是液态,一个是固态;一个是化合物,一个是单质;一个比重小,一个比重大;……究竟哪个属性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呢?这就看我们拿哪个属性来比较和区别它们了。被我们选中的、对它们进行区别的属性,就在我们心理上认为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如果我们不去比较它们,如果人类都死光了,尽管这水和铁有所不同,有很多属性方面的不同,但是,仍然无法确定那些属性是它们的相互区别的本质属性,也就没有什么所谓“本质”可言了。其实,所谓“属性”本身,已经包含人类的认知主体和认知方式在其中了,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如何把自己的主体认知方式投射给了所谓的客观事物,形成了它们的所谓“属性”和“本质”。

    心理现实,在心理治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说,来访者感到幼年时没有得到充足的母爱。可他母亲却说: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当初不爱你的话,不给你喂奶,你早就饿死了;在你得病的时候,如果不带你去医院看医生,你早病死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那么,究竟来访者的感受是客观的还是母亲的感受是客观的呢?我们是否需要对此展开调查?在这里,我们所关心的只是“心理的现实”,我们的心理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的现实”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所谓的“物质世界”中。这种“心理的现实”,就其感知方式而言,是由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征决定的,是无法用我们的意志加以改变的。正是由于它不随我们的个人意志而转移,所以在心理上就被认为是“物质世界”;但是,在形成心理感受或态度时,却包含了我们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知识和经验等所进行的“意义的理解”。这些“意义的理解”却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与咨询加以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治疗与咨询,根本上就是依据来访者的需要,帮助他重新理解他自己和整个世界,形成新的“心理的现实”。

 


关于心理现实摘自朱建军《我是谁》

    心理现实这个概念,我觉得被弄得一塌糊涂。
    因为在人们心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观点:客观的东西是现实,主观的东西不是现实。    所以一说现实,人们就想到物质世界,想到山河大地、车船飞机。仿佛这是惟一的现实——人们说这叫做只唯物主义,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唯物主义中的机械唯物主义。    一说心理内部的东西,比如意象,人们就说这不是现实。“那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人们说。    实际上,心理内部的东西也是现实,只不过是另一种现实——心理现实。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因果法则,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规律和法则的那类东西。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现实,它遵循物理学规律。心理世界有心理世界的现实,它遵循心理学规律,这规律也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意象活动有它不可随意改变的规律,所以它也是一种现实。比如一个人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可能随意想象出一个极为美好的场景。他没有办法,他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在他性压抑的时候,他想象中的水必定是脏的,这就是他的心理现实。三毛的心灵的颜色就是紫色的,因为她心里烧着爱的痴情和火焰;也因为她的爱情没有能够畅快地燃烧,所以她的火不是鲜红的,而是紫色的。一个人若理解她的心灵,就不可能想象出一个绿色的三色——绝对不可能。这个颜色,就表现了意象的规律。    在另一些人那里,有另一个错误,他们承认心理的东西也是现实——他们甚至说想象中的鬼神都是实际存在。而他们说的“实际存在”的意义是,这些东西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是物质性的现实,也许在坟墓中就有一个鬼。他们的错误是把心理现实和物质世界的现实混淆了。    我们前面谈过这些人,我们说他们是走火入魔了。为什么他们是错误的呢?因为他们的混淆会带来认知上的错误。比如,他们认为自己想象中的鬼是一个物质性的现实,于是他们就会把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强加于这个意象,认为这个鬼具有物质世界的特点。比如,他们认为这个鬼可以被捉走,而不知道实际上没有人能捉走鬼,鬼是人自己心中的一个消极情绪的象征。一个心里的消极情绪,别人怎么可能捉走?    现实有许多种,有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律,就是一种现实。所以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现实;心理世界有心理世界的现实;我进入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有社会文化的一个规律,很难改变,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社会现实。我进入美国社会,就进入了美国的现实。    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先生在一次讲课中说,“现实就是你身边的人”,这里说的就是社会的现实,是由身边的人组成的现实。    我们说,心理障碍者现实感差,或者说他们不能区分想象和现实,实际上准确地用术语的话,我们应该说他们的问题是:“不能区分客观的现实(物质世界和社会)和自己的主观的心理现实。” 
心理世界的主观与客观哈尔滨市苏晓波心理诊所 苏晓波 2003/10/7

  这里谈到的主观,就是指主体本身的观点,客观,就是客体、他人、外界的观点。很多人常常把“客观的”与“真实的”,等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的客观,往往具有“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的真实”的内涵,往往采用“科学的”测量、精密的仪器、中立立场出发的客观描述等等,并且,大家通常认为,这样的客观才是真实可信的。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也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可以真正衡量和测量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心理测量方法浩如烟海,并且,还有很多人热衷于发展新的心理测量方法。在医学界,大家公认,如果一种疾病有众多的治疗方法的时候,通常说明这种病无法治疗。于是,大街小巷贴满狗皮膏药般的专治肿瘤癌症等不治之症的小广告。那么,心理测量方法的众多同样暗示,没有什么科学的心理测量,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没有一个真正的心理治疗师,是依靠心里测量来深入了解坐在你对面的来访者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就萌生出一种心理世界的不可知论,认为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心理世界的真实,因为科学无法衡量心理。但是,我认为,“在心理的世界里面,主观大于客观”,甚至更极端点说:“在心里世界里面,主观的就是客观的”。我们通过自己的主观世界,了解人类的心理世界,主观,恰恰是照亮心理世界的一盏明灯、是通向心理世界的捷径。是否承认心理世界中主观性的重要性与核心性,是衡量一个治疗师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

  当一个来访者坐在心理治疗师面前的时候,他会有许多所谓“非现实”或者“扭曲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从“客观的角度”讲,是与现实不符合的、是不客观的、是错误的、是需要纠正的。但从来访者的角度讲,他的所有这些情感或行为反应,都是合乎他的成长环境与经历的,都是真实的、客观的。比如,一个和男人在一起就过分忐忑不安的女孩,我们会觉得她太神经过敏,但在这个女孩的家里面,女孩与父亲的互动模式恰恰就是这样的,父亲通过投射认同,把对女儿的紧张传染给女儿,她也会通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将这种互动模式“传染”给她周围的男人,于是,她和几乎所有男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会出现她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证明的“我见他们紧张,他们也紧张,我们互相紧张、互相影响……,我是一个下流的女人,好像我在勾引他们。”典型症状。这是一个女性恐男症的常见心里动力学机制。一个了解“来访者的主观是客观真实的”的治疗师,绝对不会去提出这样的发问或老大妈式的劝告:”男人有什么可怕的?别紧张!男人喜欢女人是正常的!男人对你没有反应,你别紧张了。”这些看似客观的看法,实际上是治疗师的理性与逻辑主观,是最不客观、最不真实的,是最没同情心和专业素养的表现。这一方面反映了治疗师对于人性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反映了治疗是缺少对来访者的真正共情。所以,一个真正的治疗师,是第一个并且往往是唯一一个由衷地相信来访者主观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的人,他完全真正(而不是虚伪地)相信来访者所描述的痛苦感受和体验。那些激起这些情感的“家族历史人物”,已经内化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是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真实人物,来访者在和自己内心世界的重要历史人物对话、互动。

    任何内心的创伤与情结,最终都可以追踪并归咎于一个人心理成长过程中,在心理、心灵层面曾经遭受到的真实的情感创伤与剥夺。在心理治疗师眼里,这个来访者是正常的。说来访者正常,不是基于浪漫的人本主义主义或存在主义的人文信条,而是基于对来访者成长经历的了解,是基于对来访者成长经历与目前的情感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了解。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他现在的这个样子,是因为他的家庭需要他成为这个样子。他目前的这个样子,才能最好地适应他的成长环境,他在那样的环境和资源之内,只能“命运性”地成为那个样子。他曾经能很好地适应那样一个环境,所以他的模式相对于对于那个环境,是正常的。(顺便声明一下,我眼中的正常观是:适应的,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个来访者离开家庭、步入社会,他的模式将会与社会惯常模式发生冲突,来访者以这样的模式在新的系统当中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来访者面对改变模式的压力,在自我调整失败的情况下,他又正常地来寻找专家调整模式。对于一个这样清醒、勇敢、明智的人,我们难道不认为他们正常正确吗?所以,可以说,相信来访者主观的真实性,是治疗师对来访者产生初步共情的基础。我心中坚信这样一句话:来访者的主观永远不会犯真正的错误,希望这句话能成为所有治疗师的这真正信念。

    我做心理治疗师已经十年,总结起来,来访者没犯过一次没有价值和意义的错误,他们的行为从外人看来尽管古怪傻气甚至愚蠢恐怖,但这都是生命的迂回性智慧。来访者的主观性,就是客观性、真实性,换一种表述方式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治疗师眼里,没有“错误的”、“不正常的”这样的观点和字眼,只有适应的、不适应的,或者效率高的或效率不高的这种描述。所谓的心理障碍,就是不适应的或效率低的个体。我们需要帮助这些人提高适应能力、提高生命效率。

  如果以“来访者的主观就是真实的客观”为前提,作为心理治疗师,如何了解这样的“主观性客观”呢?幸运的是,上帝赋予我们“主观性”的同时,还赋予我们在情感上相互感染的能力,心理学术语将其称之为“投射性认同”,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发出去之后,可以被另为一个人感觉到,并发出相应的反应。当一个来访者坐在治疗师面前的时候,他的那些“主观性”情感,也会转移、投射和感染给治疗师。比如,前面讲到的那个女孩子,面对男人忐忑不安,如果她的治疗师恰好也是一男治疗师的时候,这位治疗师一定会感到一点紧张、一点性的吸引、一点压抑又试图爆发的沉闷。这些感觉和理智的分析或逻辑推理毫无关系,这些感觉可以说是一瞬间就产生的,不管这个治疗师是否喜欢紧张是否愿意被性吸引。如果你有耐心倾听的话,你会发现,你的这些感受,恰恰就是来访者本人的感受、以及来访者与父亲交往的时候所推测的父亲的感受。此时,治疗师的主观,感受到了来访者本人、以及塑造来访者的重要客体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这一关键的一瞬间,我们了解了关于她的全部故事,洞察了情感的聚集点--情结。这样的了解靠的不是理智、科学、测量等“客观指标”,但如果你摒弃理性、任情感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跟随,你会发现,她情感的小溪、河流、和大海……。一个精神分析师就是靠对这些无意识情感的流动的洞察,来了解坐在对面的来访者的,是精神分析治疗师进行心理诊断的最核心依据。此时,主观性反而成了一种最快捷、最准确、最真实、最直接的心灵沟通和了解的工具。治疗师本人的主观性,是治疗师走向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最佳工具。同时,与来访者互动时治疗师本人的主观性,也是了解自己的极佳工具。一个成熟的治疗师,当受到来访者的情绪感染的时候,应该是表面出现浅浅的波浪,很快就平复下来,深层依然稳定;但如果治疗师自身有很多情结,也许就会和来访者的情结纠缠不清,就会激起惊涛骇浪。优秀的治疗师会及时对这样的异常回应自省,从中发现自己的情结。及时清除自己内心世界的暗礁。所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心理世界里,我们要靠我们的主观性,去了解来访者的“主观性客观”。无论对于来访者、治疗师本人、还是心理治疗过程,主观性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好东西,一个最可以信赖的有价值的工具。

  这种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观性的客观性”有没有某种普遍性呢?它是不是一个宇宙法则呢?这将涉及一个敏感的哲学问题:我们的世界是我们造的吗?或者说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我不懂什么哲学,也没有能力长篇大论进行复杂的推衍,我只想进行一点简单直接的自由联想。其实,我们的世界都是按照我们的思想造的,比如,我们内心有一个楼房的图像,我们再把这个图像变成真实。我们的客观世界,实际上是我们主观世界的反应。我们对于世界的命名,基本上是基于我们对于世界的主观感受。一些对伟大的发现并不是基于实验,主要是主观灵感,比如“苯环”的发现,还有“牛顿的苹果”。…… 如果我们这样推导下去,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观的,就是主观的。但我们不要忘记,人脑是宇宙进化和生物进化的产物,推测这样的进化过程当中,一定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也许就是荣格称之为“主观性集体无意识”或“客观原型”的什么东西,里面埋藏着所有有关宇宙与生命的秘密。我们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我们只需要关注我们的主观世界。这样一来,我们就又可以说,“主观的,也是客观的。”我们把前后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是“客观的,就是主观的;主观的,就是客观的。”两者本为一体,我们把他们分裂了,才会迷惑和执着。心理和心灵的世界,就是主观层面的客观,是用主观的方式体验和表达的客观,因此,也必须用主观的方式了解。心理世界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客观世界,如果你想探索这个世界,必须对主观性抱持谦卑的态度,必须有面对未知性更强的主观性的大智大勇。

    承认心里世界的“主观客观性”,势必导致对于别人和自己的无条件接受。这种态度的转变,也许会给心理治疗带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基于对于主观性的尊重的与来访者的共情,才是由衷的共情,才会激发来访者的积极变化。这种主观性客观的态度,也使心理治疗与哲学或宗教的终极境界的联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大我与小我如同客观与主观本为一体,小我中蕴含着大我,主观中蕴含着客观。

  以上观点,可以说是我的主观的自由联想的真实写照,就这样不加修改地原样呈现出来。希望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得到更多的主观性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