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legends怎么进去: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研究扫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48:00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研究扫描

【关键词】  直肠炎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保留灌肠 文献综述

      慢性直肠炎的临床表现以慢性腹泻为主症,并常伴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口服给药疗效常不够理想。近来,经直肠给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进步,主要包括保留灌肠、直肠滴入、直肠喷药等形式,现概述如下。

    1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

      乌氏认为本病病因为脾失健运,湿热下注大肠,直肠肛门手术不规范,导致肠络受伤,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升降失调,温热毒邪壅阻肛门。采用自制消溃汤灌肠:将黄柏15g、黄连12g、黄苏9g、乌梅9g、白芍18g、生甘草12g放入500ml,煎至l00m1左右,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剂,14d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2d。治疗71例,有效7例,无效1例。[1]

      清肠活血汤由黄连、苦参、当归、制大黄、刘寄奴组成,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该方治疗直肠炎,总有效率达90%。方中黄连、苦参、大黄、刘寄奴、当归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促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故该方有利于肠道炎症消退和肠功能恢复。[2]

      溃疡性直肠炎以脾胃虚弱为本,大肠湿热为标,气滞血瘀贯穿于整个病程中。溃疡性直肠炎的发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使之免疫反应亢进,进而引起的肠道粘膜的炎症性反应,产生粘液脓血便、腹痛等一系列症状。直肠炎多发生在疾病的早期,以大肠湿热为主,故治疗原则应为清热解毒利湿、行气活血,凉血止痢。主要药物有白头翁、苦参各30g,黄连、侧柏叶、地榆炭各10g,秦皮20g,当归、枳壳各15g,陈皮12g。治疗101例,总有效率94.06%。[3]

      根据患者乙状结肠镜征象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卢氏自拟中药灌肠方剂4种,具有止血、去腐生肌和修复损伤粘膜作用。充血型(肠粘膜以充血为主)灌肠方为:大黄10g、黄连10g、黄柏20g、黄芩15g。第1个疗程治愈5例,第2个疗程治愈3例。水肿型(肠粘膜以水肿为主)灌肠方为:防风15g、大黄15g、黄连15g、甘草20g。第1个疗程无治愈,第2个疗程治愈3例。点状出血型(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点状出血)灌肠方为:地榆15g、白及10g、黄柏15g、黄连10g、白芍20g、白头翁20g、云南白药0.5g。第1个疗程治愈1例,第2个疗程治愈3例。溃疡型(肠粘膜溃疡较浅,无肉眼出血)灌肠方为:北芪20g、黄柏15g、白术15g。第1个疗程治愈4例,第2个疗程治愈1例。[4]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苦寒开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燥湿止痢等功效,善于治疗湿热赤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具有抗炎及调节机体免疫双相作用。谢氏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74例,总有效率为97.3%。[5]

      付氏采用三黄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95例,总有效率94.7%。三黄合剂药物组成:黄连15g、黄柏15g、大黄15g、当归12g、赤芍12g、白及l0g、地榆log、蛤蟆草12g、制没药l0g,加水500m1,煎至100m1。肛内灌注,每次50m1,每日2次,20天为1疗程。[6]

      慢性糜烂性直肠炎属中医“血证”范畴。以中药汤剂为主配合保护修复胃肠勃膜的麦滋林一S颗粒治疗,旨在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抗炎。方中当归、赤芍、丹皮、红花活血兼止血化淤,黄柏枯矾五倍子祛除湿热收敛止泻,云南白药、地榆功专止血,槐花、虎杖、金银花、蒲公英及黄连素清热抗炎,白及生肌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止血化淤,生肌消炎功效。中药灌肠能使药物直达病所,于氏采用中药为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糜烂性直肠炎18例,全部治愈。[7]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早期,肠粘膜主要淋巴细胞亚群浸润形成隐窝脓肿。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细胞之间有直接的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免疫应答扩大。应用锡类散可减轻肠粘膜的炎性反应,促进肠粘膜的修复和溃疡愈合,抑制腹痛。思密达能起到加强、修复、保护消化道粘膜屏障,恢复肠粘膜正常吸收、分泌功能的作用。思密达可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各种攻击因子的侵袭,并有局部止血作用。孙氏等用利多卡因、思密达和锡类散联合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42例。生理盐水配制2%利多卡因、6%思密达,0.6%锡类散混合液500mL,每次100mL保留灌肠,每日3次,每日利多卡因用量600mg,思密达用量18g,锡类散1.8g。疗程均为4周,近期治愈率73.8%。[8]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直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直肠黏膜层的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亦可扩展至左半、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临床表现腹痛、腹泻,有持续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伴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仅有黏液稀便或便秘,而无血便。肠镜所见: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黏膜粗糙,血管纹理不清,质脆易出血,附着脓性分泌物;可见假息肉,结肠袋变钝或消失。钡灌肠所见: 黏膜粗乱或有颗粒变化;多发性溃疡或假性息肉;肠管狭窄,结肠袋消失。目前主要以SASP、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尹氏等采用生黄芪30g、葛根10g、黄芩10g、黄连5g、仙鹤草30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五倍子10g、乌梅10g、冰片3g ,制成流浸膏灌肠,总有效率达95.2%。[9]

      尹氏采用中药流浸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26例,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达100%。药用生黄芪30g、黄芩10g、黄连5g、葛根10g、仙鹤草10g、白及10g、郁金10g、参三七粉10g、败酱草30g、五倍子10g。制成流浸膏。中药流浸膏流动速度慢,可以在肠道均匀分布,停留时间延长,从而能充分发挥作用。[10]

2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是采用中药煎煮取汁,滴入直肠,达到直肠内给药的目的。由于无毒副作用及并发症,药物可直达病处等特点而被普遍使用。直肠滴入治疗使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液中的浓度,疗效优于内服药物,避免了口服和注射给药的缺陷和痛苦,减少对上消化道的刺激,避免胃酸与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使治疗手段更具主动性,有利于保持药物的性能和提高疗效。据研究:直肠黏膜的吸收药物能力与静脉给药无区别,其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增加,且吸收更有规律,起效时间短,作用维持时间长,使疗效更高更可靠。且药物的吸收不通过上消化道及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或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液及肝脏破坏,同时又降低了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刘氏报道采用中药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156例,每日给药2次,5日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有效率达92.95%。中药黄榆汤组方:黄芩20g、黄连20g、黄柏20g、生大黄20g、地榆20g、槐花20g、仙鹤草30g、皂角刺20g、败酱草20g、紫花地丁20g、金银花20g、连翘20g、蒲公英30g、甘草10g。

      方氏自拟黄茂宣肺解毒汤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直肠炎78例,有效率82%。药物由黄芪50~100g、鳖甲10~30g、全虫1~2g、娱蛤1~2条、龙眼30~60g、生甘草10~30g、败酱草30g、土茯苓30g、桂枝12g、细辛3g、当归30g、桃仁6g、红花6g、白术50g、白芍30g、苍术12g、麻黄4g 、枣仁30g、莱菔子30g、干姜6g组成。[11][12]

    3  直肠喷药

      喉风散直肠喷药,即是在肛门镜引导下,将喉风散喷入直肠乳膜的一种直肠内给药的治疗方法。该法每晚睡前喷药1次,10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吴氏报道用喉风散直肠喷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38例,总有效率94.74%。喉风散是由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山豆根、青黛、人中白、寒水石、甘草等组成,长期应用于临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实践证明其对黏膜的恢复、溃疡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刘氏采用复方黄连素合炉甘石散直肠喷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6例,全部治愈。治疗时,将黄连素0.lg6片,研成细面状后再与炉甘石外用散0.6g,混合均匀装瓶待用。器物准备:器械消毒球径5cm吸耳球1个,消毒肛门镜1套。喷药疗法:患者首先大便之后温开水坐浴或清洗,再取膝胸位,暴露肛门,伴深呼吸,放松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拭消毒肛周,再用肛门镜撑开肛门,边进边擦拭,消毒时,擦去直肠粘膜上的坏死组织和粘液。用吸耳球吸入足量外用散的混合药粉,对准直肠粘膜环周喷药,待均匀附着1层药粉后,重点喷于溃疡面上,即治疗完毕。喷疗周期:按照上述喷疗方法每日1次,待直肠溃疡面愈合,粘膜光滑无出血,大便正常,且无粘液无充血时,停止喷疗。[13][14]

    4  讨论

      慢性直肠炎属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亚型,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本病属祖国医学中的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肠风等范畴,其致病因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等。中医药治疗直肠炎由来已久,许多方剂和药物历经岁月,展示出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直肠滴入具有组方灵活,用药剂量可自由调控等优点,有利于将辨证论治精神贯穿其中。直肠给药治疗直肠炎拓宽了中医药临床给药途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及更理想的药理效应。该法不仅是肛肠疾病的给药方式上的一个范例,还可作为一种思路推广应用到其他盆底疾病中去。随着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药物被纳入到直肠给药的应用中。直肠给药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乌春红.消溃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79例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6,46(2):39.

[2] 方蔓倩.清肠活血汤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30例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23~24.

[3] 梁红.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101例[J].陕西中医,2005,26(9):912~914.

[4] 卢彩英.中药保留灌肠治结肠炎、直肠炎20例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1,32(2):33,36.

[5] 谢宝慈,邢爱勤,李德伟,等.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74例报告[J]. 海峡药学,2004,16(3):95~96.

[6] 付春芳.三黄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95例[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2):58.

[7] 于海荣.中药为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糜烂性直肠炎1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21(10):606.

[8] 孙义锋,陈涛,杨玉贵,等.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保留灌肠治[J]疗.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168~169.

[9] 尹国平,王国华,刘明鋆,等.芪葛流浸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直肠炎4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2):817~819

[10] 尹国平,王跃.中药流浸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2):735.

[11] 刘亚琼.中药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3~5.

[12] 杨继君.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直肠炎78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2):60.

[13] 吴朝晖.喉风散直肠喷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38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14.

[14] 刘让,张明智,李英娜.复方黄连素合炉甘石散直肠喷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6例[J].陕西中医,2005.

http://www.studa.net/Clinical/080621/10294675-2.html

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