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property 区别:身边的药物之七(白茅 锦灯笼 麦芽浮小麦小茴香赤小豆(胡萝卜马铃薯白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45:01

了解你身边物美价廉的药物之七

白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

 (Nees)  Hubb.]的干燥根茎。茅花则为其花穗。

别名:白茅(植物名)、茅草根、甜草根、尖草根、万根草。

识别特征:

体态:多年生草本。稈高二至三尺,节上有白毛。

叶:叶线形,长尺许。

花果:圆锥花序紧缩成圆柱状,长二至七寸,密生白色长柔毛,将小穗完全隐蔽,夏季开花,雄蕊2个。

根茎:根茎细长横走,白色,节上有鳞片。

生境分布:生于原野与山坡。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尤以黄河以南更为普遍。

采集加工:药用根茎和花序。

白茅根:春秋两季刨采,去净秧苗及泥土,晒干,除去须毛,捆成小把。成品色白,条整齐。

茅花:夏季花盛开时采下,晒干。成品花序整齐,白色,无叶。

炮制:白茅根:用水略洗,稍闷,切段,晒干。自用可趁鲜切段,晒干。

                    白茅根

处方名:茅根,白茅根。

性味:味甘,性寒。

主要成分:含大量钾盐。并有茅根甙、木蜜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草酸等。

药理作用:

(1)利尿:白茅根水浸剂对正常动物有利尿作用,有效成分可能主要为钾盐。

(2)止血:茅化止血作用较显著,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能降低血管能透性。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咳血、鼻衄、尿血而属热证者,但单用效力不大,需配生地、黑山栀、藕节等。

(2)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目前常配车前草、粟米须等,据初步观察,有近期治愈效果,方如急性肾炎方。

(3)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配芦根)、恶心呕吐(配葛根)。

此外,用茅根水煮猪肉,或以茅根、赤小豆共煎汤,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喝,可清热利尿。

用量:茅根4钱~1两。

处方举例:

(1)急性肾炎方:茅根5钱、车前草3钱、粟米须5钱、仙鹤草3钱、鹰不泊3钱、樟柳头5钱、水煎服。

(2)咳嗽痰中带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白茅根一两,水煎服。

(3)急性传染性肝炎:白茅根一两,水煎服。

(4)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白茅根、西瓜皮各一两,玉米须三钱,赤小豆四钱,水煎服。

                    白茅花

处方名:白茅花。

功用:茅花亦能止血,主治与白茅根同。

用量:1~3钱。

                    锦灯笼

处方名:金灯。

来源:锦灯笼(Physalis  fvancheti  Vav.  bunyavtii  Makino)为茄科,酸浆属植物。野生或栽培。

别名:酸浆(植物名)、红灯笼、红姑娘。

识别特征:

体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一至二尺半,有稜。

叶:叶互生,有时相互靠近成对生状,菱状卵形,边缘呈不规则波状,长二至三寸半。

花果:花单生叶腋,黄折色;花萼绿色,钟形,宿存,随果长大,八至十月果熟时膨胀如灯笼,卵形,橙红色,长约二寸,有5稜角。浆果红色,包于萼内。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原野。我国各省多有分布。

采集加工:药用宿存花萼。秋季萼由绿转红时采摘,去掉果实及果柄,晒干。成品红色。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酸。能清热解毒。

主治应用:

(1)急性咽炎,咽部红肿或溃疡,干痛:锦灯笼、连翘各三钱,生甘草二钱,水煎服。

(2)口腔炎,舌炎,小便色黄:锦灯笼、茵陈各三钱,生甘草二钱,水煎服。

(3)急性气管炎,咳嗽气喘:锦灯笼三钱,陈皮二钱,白糖适量,水煎服。

(4)天泡疮,黄水疮:锦灯笼适量,研末(或炒炭),香油调敷患处。每天二次。

常用量:二至三钱。

注意:孕妇忌服。

 

 麦    
处方名:麦芽、炒麦芽、生麦芽。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的颖果发芽干燥而成。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生产。将大麦洗净,捞去浮起的空壳,加水浸至七成透。捞出装缸或箩筐内,上盖湿布,每天洒水保持湿润,至大麦发芽二至三分长时,取出晒干。成品黄白色,芽完整。
炮制:炒麦芽:将麦芽炒至微黄色,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焦麦芽:将麦芽炒至外部焦褐色,内部黄色,取出放凉。
性味功能:性平,味咸。能消食,回妈。
性味:味甘,性平(一作味咸,性温)。
主要成分:含淀粉分解酶、乙种和丙种维生素等。

  • 药理作用:疏肝醒胃、消食除满、和中下气,其原理为:
    (1)健胃:用麦芽煎液胃内灌注的实验证明,麦芽对胃蛋白酶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对增加胃酸(总酸和游离酸)的分泌亦似有轻度的作用。
    (2)退乳:临床观察,于产后回乳(如产妇无儿饮乳)或哺乳妇在婴儿断乳时,因乳汁滞留,乳房胀痛,可用本品退乳。
    临床应用:
    (1)用于健胃,治一般消化不良,对米、面食积和果积(食水果过多而致的消化不良)有化积开胃的作用。常配神曲、白术、陈皮,方如小儿伤食方。
    用量:本品用量宜稍大,量小无效,入煎剂一般每服4钱~1两(小儿酌减)。粉剂冲服每次2~5钱,效果较好(对淀粉的消化力粉剂大于煎剂)。
    处方举例:小儿伤食方:麦芽2钱、谷芽2钱、山楂1.5钱、莱服子1钱、陈皮8分、连翘1钱、神曲2钱、白术1钱、水煎服。
  •  浮小麦
    处方名:浮小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未成熟的瘦小麦粒,以能浮在水面者较好,但一般不须太讲究,以普通小麦代之即可(最好取陈久的小麦)。
    采集加工:夏至前后收割小麦时,收集轻浮瘪瘦的麦粒,去净杂质即为成品。
    性味功能:性凉,味甘、咸。能止汗。
    主要成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乙种维生素。
    药理作用:止汗、镇静、抗利尿。
    临床应用:
    (1)用于止汗。治疗各种虚汗、盗汗,单用虽有效,但多配麻黄根、牡蛎、黄芪等加强敛汗作用,也可配橹豆衣,方如浮小麦橹豆衣煎剂,据观察,此方治肺结核盗汗效果较好。
    (2)用于抗利尿,治疗小儿遗尿,配桑螵蛸、益智仁等,疗效较好,方如加味甘麦大枣汤。
    用量:5钱~2两。
    处方举例:
    (1)浮小麦橹豆衣煎剂:浮小麦、橹豆衣各3钱,加水200毫升,浓缩至100毫升,每服50毫升,一日二次。
    (2)加味甘麦大枣汤:炙甘草4钱、浮小麦6钱、菟丝子3钱、炙桑螵蛸3钱、煨益智仁3钱、龙骨2钱、大枣8枚、水煎服。
  •  浮小麦
    处方名:浮小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未成熟的瘦小麦粒,以能浮在水面者较好,但一般不须太讲究,以普通小麦代之即可(最好取陈久的小麦)。
    采集加工:夏至前后收割小麦时,收集轻浮瘪瘦的麦粒,去净杂质即为成品。
    性味功能:性凉,味甘、咸。能止汗。
    主要成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乙种维生素。
    药理作用:止汗、镇静、抗利尿。
    临床应用:
    (1)用于止汗。治疗各种虚汗、盗汗,单用虽有效,但多配麻黄根、牡蛎、黄芪等加强敛汗作用,也可配橹豆衣,方如浮小麦橹豆衣煎剂,据观察,此方治肺结核盗汗效果较好。
    (2)用于抗利尿,治疗小儿遗尿,配桑螵蛸、益智仁等,疗效较好,方如加味甘麦大枣汤。
    用量:5钱~2两。
    处方举例:
    (1)浮小麦橹豆衣煎剂:浮小麦、橹豆衣各3钱,加水200毫升,浓缩至100毫升,每服50毫升,一日二次。
    (2)加味甘麦大枣汤:炙甘草4钱、浮小麦6钱、菟丝子3钱、炙桑螵蛸3钱、煨益智仁3钱、龙骨2钱、大枣8枚、水煎服。
  • 小茴香
    处方名:小茴香,小茴。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又称茴香、蘹香、香丝菜,属伞形花科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药物来源:本品为蔬菜茴香的果实。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晒干,搓下果实,去净杂质。成品黄绿色。
    炮制:盐炒茴香:取净茴香10斤,先将盐5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拌匀,稍闷,炒至微黄色,晾干。
    性味:味辛,性温。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茴香醚(Anethole,C10H12O)、小茴香(Fenchone,C10H16O)。
    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为健胃,对胃肠起温和刺激作用,能减少肠胃气胀。此外,临床观察认为本品有一定镇痛作用,无论对胃肠痉挛痛或肌肉挫伤捩伤痛,都有一定缓解作用。
  • 临床应用:
    (1)用于治消化不良,可视为芳香性健胃剂,常配生姜、厚朴等药同用。
    (2)用于治疗寒疝(包括肠绞痛、睾丸和附睾肿痛,或阴囊冰冷而有抽紧痛,并牵涉至小腹),取其有散寒止痛作用,常配木香、川楝子等,如属睾丸鞘膜积液引起之疼痛,则再加配枳壳、白芍、苡仁等,方如睾丸鞘膜积液方。
    用量:5分~1.5钱。
    处方举例:
    (1)睾丸鞘膜积液方:小茴香1钱、川楝子4钱、木香1钱、枳壳3钱、白芍4钱、黄柏3钱、槟榔2钱。
    (2)胃寒痛:小茴香、干姜、木香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3)小肠疝痛:小茴香15克,水煎服。
    (4)蛔虫腹痛:小茴香根,南瓜子等份,焙炒研末,早起空腹服下,每日1次,每次9克,连服3日有效。
    (5)胃痛,局部热敷能缓解,消化不好:茴香二两,生姜四两,同捣,再炒黄研末,每服一钱,小米汤送服,每天三次。
    (6)睾丸鞘膜积液:茴香五钱,食盐一钱五分,同炒焦,研末,用鸡蛋二个,去壳入药末调匀,煎成饼,临睡前吃下,同时喝黄酒一两,连服四天为一疗程。如无不良反应,停两天再服第二疗程。
    处方名:赤小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P.  angularis  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名:红小豆、红饭豆。
    药物来源:本品为农作物赤小豆。
    采集加工:秋后荚果成熟时,摘下,晒干,搓去外皮,簸净杂质即为成品。用时打碎。
    性味:味甘、酸,性平。
    主要成分:含三种结晶性皂甙,又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
    药理作用:利尿、解毒、消炎、缓下。
    赤小豆
    临床应用:
    (1)治疗肾炎水肿或脚气水肿。配鲤鱼,如赤小豆鲤鱼汤。按鲤鱼味甘,性平,能利尿,配赤小豆后更能加强利水消肿作用,不但能治脚气,而且在慢性肾炎稳定阶段经常服用,还可巩固疗效(附:如无鲤鱼,可用鲫鱼,但利尿效果稍差)。
    (2)治一般虚肿(如营养性水肿、脚气水肿)。配花生、红枣等煎汤,长期服用。
    (3)治轻症湿热黄疸。如身发黄、发热、无汗(轻症的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配麻黄、连翘、桑白皮等以发汗、清热、利尿、解毒,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此方的适应证与茵陈蒿汤有时不易区别清楚,退黄效力不及茵陈蒿汤,但有时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4)试用于治疗糖尿病。以赤小豆(发芽)4两,煮猪的脾脏一个,经常服食,有一定疗效。
    又赤小豆研末调醋外敷,可治初起痈肿。
    用量:1~4两。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
    (1)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3两、印象1条(约1斤重)、醋、水各半,煎煮一小时,先吃鱼,后服药。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2钱、连翘2钱、赤小豆1两、桑白皮2钱、杏仁3钱、生姜3片、甘草1钱、大枣3枚、水煎服,或以赤小豆煎汤代水,煎其它药。

    胡萝卜
    来源: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又称黄萝卜、丁香萝卜,属伞形花科植物。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冷凉干燥的高原,后传入我国。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分为紫红、朱红、桔黄、棕黄等品种。
    营养成分:
    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分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硅、锰、锌、硼、铜等。
    胡萝卜中尚含有挥发油。油内主要成分为蒎烯、左旋柠檬烯、胡萝卜醇及细辛醛等。
    药用价值:
    胡萝卜性味甘、平、微温、无毒,有健胃脾,助生津,及益气补中之效,对积食疳结有通便化滞等功用。常食能防治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近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还有降压、强心、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
    常用选方:
    (1)防治夜盲症、小儿疳眼:经常生吃或煮食胡萝卜。
    (2)小儿百日咳:胡萝卜120克,红枣10枚,水3碗,煎至1碗,随意饮服,连服10次。
    (3)水痘:胡萝卜缨90克,芫荽60克,水煎代茶饮,可加速痊愈。
    (4)驱蛔虫:胡萝卜微炒香研末,和川椒末等份,水泛为丸,空腹服,每日2次,每服30克,连服3~5次,有良效。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又称莱菔、萝白,十字花科植物。

    萝卜原产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萝卜的品种很多,依其栽培时间可分做春萝卜、夏萝卜和秋萝卜三大类。其优良品种很多,春萝卜有杭州洋红、四川二月熟和八缨水萝卜等;夏萝卜有北京爆竹筒、成都花缨子和三堡萝卜;秋、冬萝卜有北京心里美、天津卫青、潍县青萝卜、济宁红芯萝卜、太湖白萝卜等。

    营养成分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硅、锰、锌、钼、硼、鲷。

    萝卜中还含有多缩戊糖、氢化果胶,腺嘌呤、精氨酸、胆硷、组氨酸、葫芦巴碱、淀粉酶、氧化酶、催化酶、甙酶及磺、溴等成分。

    药用价值:

    萝卜的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药用以红皮白肉辣萝卜为佳。

    萝卜

    萝卜性味甘、辛、平、微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化痰、止咳等功效。

    有人认为:食物中增添萝卜能刺激肠内合成维生素B1。还有人认为:萝卜是含有抗生素的植物,其抗生素对人体无害。

    据报道,坚持大量吃生萝卜,可使矽肺病症状渐渐减轻。

    常用选方:

    (1)治急、慢性气管炎咳嗽:将带皮萝卜洗净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后,喝溶成的萝卜糖水,有止咳化痰作用。

    (2)阴道滴虫:将鲜萝卜绞汁,用棉球浸萝卜塞入阴道,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一定疗效。

    (3)偏头痛:萝卜捣汁加冰片少许,缓缓注入鼻孔,左痛注右,右痛注左。

                              枯萝卜

    萝卜的干枯老根(枯萝卜)中所含甙类、葡萄糖、树脂,以及根中辛辣成分“4—甲硫基—3—丁烯基异硫化氰酸盐”及“反式—4—甲硫基—3—丁烯基葡萄糖甙”,有利尿、消肿等作用。

    常用方:水肿腹胀:枯萝卜30克,水煎服,可消除水肿。

                              萝卜缨

    萝卜缨(又名莱菔英),收萝卜时采集未干枯绿叶,剪成段,晒干血用。可治咽、喉炎及声音嘶哑:萝卜缨五钱,桔梗、生甘草各二钱,水煎服。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大萝卜子。

    药物来源 :  本吕为蔬菜萝卜的种子和叶。

    采集加工: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割,晒干,搓出种子,去净杂质。成品淡红棕色。

    炮制:炒莱菔子:将净莱菔子炒至颜色稍深,微有香气,放凉。用时打碎。

    性味功能:性平,味甘、辛。能消食,化痰,下气。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挥发油(为α-及β-己醛、甲硫醇等)。

    据分析,萝卜的种子可以分离出一种芥子油,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每毫升含250微克)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另外,用萝卜种子提取物(Raphanus  sativwa  vavmaror)喂小白鼠7个月,提示本品对甲状腺素合成的晚期有干扰作用。四季萝卜汁可作为青霉素和磺胺嘧啶的增效剂。

    药理作用:消食、化痰、下气、定喘,其原理为健胃、祛痰。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肠胃积滞,适宜于有腹胀、肠鸣、嗳气吞酸、腹泻后重等症状者用,常配山楂、麦芽、神曲等。

    (2)用于治疗咳嗽痰喘,对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见证偏热、偏实者较合适,取其有化痰而降气的作用,从而减轻喘嗽,配苏子、白芥子等,方如三子解喘汤或配白果、陈皮、熟地等。方如莱菔白果汤。

    用量:1~3钱。

    处方举例:

    (1)莱菔白果汤:莱菔子3钱、白果3钱、熟地6钱、陈皮2钱、杏仁3钱、水煎服。

    (2)食积气滞:萝卜种子(莱菔子)=炒山禁、炒六曲、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水煎服。

    (3)食积不化,口臭,肚子胀,大便干:炒莱菔子三钱,枳壳二钱,焦六曲四钱,水煎服。

    (4)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炒莱菔子、苦杏仁各三钱,生甘草二钱,水煎服。

    芜   
    芜菁(Brassica  rapa  L),又称大头芥、蔓菁、大头菜,属十字花科植物。
    芜菁原产于我国西部多雨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目前均有栽培。芜菁的品种也很多,如浙江永嘉、瑞安的盘菜;北京的光头蔓菁;山东安邱的猪尾巴蔓菁等。
    另有一种根用芥菜,是生成肥大根部的芥菜变种,如四川的花叶子大头菜,山东的辣疙瘩等,其不同的是辛辣味重,肉质紧密,直根外皮较粗糙。本区均有栽培。
    营养成分:
    芜菁的根如圆萝卜,可当菜蔬,作羹更佳,但不宜生食,一般用于腌制咸菜。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锰、锌、钼硼。
    药用价值:
    芜菁的根、叶、花、种子都可入药,其性味辛、甘苦、温、无毒,有消食下气,止咳消渴,去心腹冷痛,解热去毒消肿等功效。据实验:芜菁块根皮中所含黄色油状物Rapine在1:100,000浓度时,有抑制细菌、真菌、酵母及人的某些寄生虫的作用。芜菁的叶、根的水提取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常用选方:
    (1)疖肿、乳痈及各种肿毒:鲜芜菁根或茎叶加食盐少许,捣烂涂敷,每日2~3次,有消肿止痛作用。
    (2)大、小便秘结腹胀:芜菁子6~9克,研碎后开水调服。
    (3)男子阴囊肿大、核痛:芜菁根捣烂涂敷。

    芥菜

     芥菜(Brassicajuncea),又称白芥、大芥、黄芥,属十字花科植物。

    芥菜原产于我国,华南一带栽培最普遍,其次是华中。本区有栽培。

    营养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芥菜中还含铜9ppm。

    芥菜的嫩茎、叶可作菜蔬,种子可榨油食用,也可药用。芥菜类多制成腌渍品,供全年食用,清香可口,生熟皆宜。

    药用价值:

    芥菜性味辛、温、无毒,有祛痰镇咳、消肿散结、止痛等功效。

    芥菜梗

    来源:为芥菜叶之梗。

    临床应用:

    牙龈肿烂出臭水:芥菜梗焙干,研成细粉涂敷。

    白芥

    处方名:白芥子。

    来源:
    为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味辛,性温。

    主要成分:含白芥子甙(C30H44N2S2O10),经酶水解后释出挥发性白芥子油。又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硷等。

    药理作用:利气豁痰、消肿止痛,其作用为:

    (1)祛痰:属恶心性祛痰药,白芥子油对胃粘膜有轻度刺激,产生轻度恶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

    (2)对局部皮肤有刺激作用:湿敷后能引起局部发红、充血、灼热,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疼痛,并有助于消炎。

    临床应用:    为温化寒痰常用药。

    (1)用于寒痰滞于胁下,表现为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胁满闷作痛,或见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等,常配苏子、萝卜子,方如三子汤(旧名三子养亲汤)。如属渗出性胸膜炎,痰饮积聚于胸胁较重,则需配大戟、甘遂加强利水作用,方如控涎丹。

    (2)用于筋骨疼痛,外用治风湿关节痛,神经痛等,研末醋调局部外敷,但如敷处出现刺痛感时,即应停止外敷,以免因刺激太甚而致皮肤发泡和造成溃疡。如为治跌打损伤疼痛,可与龙眼叶共捣烂调黄糖外敷。

    使用注意:

    (1)本品辛温,凡阴虚炎热,或有痔疮便血者不宜用;

    (2)本品不宜久煎,前人已认识到本品“煎汤不可太熟,熟则力减”。现代科学证实了沸水能抑制芥子酶的作用,从而使白芥子甙不能释出有效成分;

    (3)药理不宜过重,否则易致腹泻(因白芥子与水接触后,能释出硫化氢,刺激肠管而促进蠕动)。

    白芥子与苏子、萝卜子比较:三者都能化痰理气定喘,但白芥子偏于温肺气,萝卜子偏于散肺气,紫苏子偏于降肺气。

    用量:

    1~2钱,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

    (1)三子汤(旧名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白芥子、紫苏子、萝卜子,各1钱(微炒),打碎后水煎服。

    (2)跌打淤血、寒性脓疡、坐骨神经痛:白芥子研细末,加面粉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部,感到灼痛难忍时,即取去。

    (3)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气喘:炒芥子3~6克,炒萝卜子6~9克,桔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

    马铃薯

    马铃薯(SolsnumtuberosumL),又称土豆、地蛋、洋山芋,属茄科植物。本区有栽培。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秘鲁、智利的高山地区,适于在冷凉气候下生长,不耐高温。目前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尤以东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省为多。马铃薯的优良品种很多,广泛栽培的有:东北“男嚼”、锦州白皮、山西里外黄、安徽界首红、四处红眼窝、河南郑州黄等。此外还有讷河红皮、丰收白、白头翁、红纹白、协作21号等良种。

    营养万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锰、锌、钼、硼、铜等。

    另外,马铃薯中尚含乳酸、柠檬酸及龙葵素等。据天空测定:每公斤马铃薯约含20毫克至数百毫克龙葵素不等。皮内含的较多,红皮又较白皮多,未成熟较成熟的多,发挥时更多。

    马铃薯的营养非常丰富,其淀粉含量高达20~25%,植物蛋白含量一般中5%,有的可高达8~11%。

    马铃薯的茎叶可以作为青贮饲料,块茎还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饲料。

    药用价值:

    马铃薯性味甘、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消炎等功效。据报道,马铃薯中所含的龙葵素,有缓解痉挛作用,能减少胃液分泌。但大量的龙葵素对人体有毒害,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腹泻,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因此,发芽的马铃薯不可食用。

    常用选方:

    (1)腮腺炎:马铃薯一个以醋磨汁擦患处,可减轻肿痛。

    (2)治烫伤:马铃薯磨汁涂伤处。

    (3)皮肤湿疹:马铃薯捣烂如泥敷患处,用纱布包扎好,每天换药2~3次,1~2次后患部明显好转。

    (4)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新鲜马铃薯汁酌加蜂蜜适量,每晨空腹服1~2匙,连服2~3星期有效。服药期间禁忌刺激性食物。

    大白菜

    来源:大白菜(BrassicaPekinensisRupr),又称结球白菜、黄芽菜,属十字花科植物。本区有栽培。

    大白菜原产我国北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处出土的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7000年的历史了。

    大白菜是的优良品种很多,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营养成分: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硅、锰、锌、钼、硼、铜、镍、钴、硒等。

    实践证明白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与肉类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鲜美味,又可减少肉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类物质,减少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产生,有防癌作用。

    药用价值:

    白菜性味甘平,有解热除烦,通利肠胃之功。经常吃白菜可防止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病),还可减少肠癌的发病机率。

    常用选方:

    (1)治感冒:大白菜根三个,洗净切片,大葱根七个,煎水一大碗,加红糖适量,趁热饮服,盖病出汗即愈。

    (2)治百日咳:大白菜根2_个,冰糖1两,水煎服,每日3次,有良效。

    (3)治冻疮:大白菜洗净切碎煎浓汤,每晚睡前洗患处,连洗数日有效。

    油菜

    来源:青菜(Brassica  chinensisL),又称小白菜、油菜、油白菜、芸苔,属十字花科植物。

    青菜是白菜类中的一个类别,北方也称油菜。原产于我国,亦属我国古老蔬菜之一,以长江流域栽培为多,其他省区也有栽培。青菜的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高,营养好,品味美,适于加工,为江南地区的要蔬菜。

    青菜的优良品种很多,总的可分为普、塌、菜苔三类。普通白菜类中有“杭州早油冬儿”、“苏州青”、“上海四月慢”、蚕白菜等品种;塌菜类中有上海塌棵菜、常州乌塌菜、南京瓢儿菜等品种;菜苔类中有广东菜心、武昌紫菜苔、南京大叶紫菜苔等品种。

    营养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等。

    青菜中还含铜11.2m。

    青菜除可鲜食外,还可腌制成咸菜,或脱水成干菜,解决淡季缺菜问题。其种子含脂肪油,可榨油,即菜油,供食用或药用。

    药用价值:

    青菜性味甘、辛、温、无毒,在行气祛淤,消肿散结的功效。茎叶主治痈肿丹毒,种子有活血散淤的作用。

    常用选方:

    (1)丹毒、乳痈、无名肿毒等:鲜油菜叶捣烂涂敷,每日更换2_~_3_次,同时绞菜汁,略加温,内服,每日2~3次,每次30毫升。

    (2)产后淤血腹痛:炒油菜籽6克,当归9克,桂皮4.5克,水煎服。

    (3)小虫入耳:菜油滴入1~2滴,虫自爬出。

    甘蓝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  capitataL),又称卷心菜、包菜、洋白菜、椰菜、圆白菜,属十字花科植物。

    甘蓝是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地区,具有两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的古老蔬菜。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蔬菜。甘蓝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二百年前才由欧洲引各,近二十年来才普遍栽培。甘蓝有良好的栽培特性和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适应性强,栽培简单,产量高,耐贮运。

    甘蓝类在长期的栽培选育中,获得很多品种,主要有结球甘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芥莉、花椰菜等五个品种。

    营养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氯等。

    此外,甘蓝含葡萄糖芸苔素和吲哚—乙醛。前者的含量在嫩叶中占0.5~0.9%,老叶中占0.05~0.2%,还含有黄酮醇、花白甙和绿原酸、异硫氰酸烯丙酯及含硫的抗甲状腺物质。这种抗甲状腺物质在烹调加热以后易消失。

    另外,甘蓝中含维生素U_样物质很多,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U_效果要好。其种子含脂肪油35%,而且还含多利氨基酸及甲硫氨基酸等。

    甘蓝品质柔软,营养丰富,每年11月到翌年5月均可采摘,为冬、春季主要蔬菜之一。甘蓝除可鲜食外,还可盐渍、酸渍。因其含大量钙、磷和铁,又是很好的儿童食品。甘蓝叶还是很好的饲料。

    药用价值:

    甘蓝性味甘、平、无毒,有补骨髓,利关节,壮筋骨,利脏器和清热止痛等功效。尤其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及促进愈合的作用。还可用于脂肪代谢失调的患者。

    常用选方:

    (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甘蓝叶捣烂绞汁一杯,略加温,饭前饮服,每日2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

    (2)常食结球甘蓝和抱子甘蓝可刺激甲状腺分泌。

    (3)因甘蓝中含有多量铁元素,常食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有益。

    茄子

    来源:茄子(Solanum  melongenaL),又称落苏、矮瓜、吊菜子,属茄科植物。

    茄子适应性强,产量高,原产于热带印度,后传入我国,也是我国较古老的园菜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多年的栽培过程中,人们培植了很多种茄子新品系。从颜色来分有:白茄子、紫茄子、矮茄子三种。

    营养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硅、锰、锌、钼、硼、铜等。

    茄子中还含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腺嘌呤、皂甙、花青素、花青素酶、咖啡酸和阿魏酸等成分。

    药用价值:

    茄子全草均可入药。性味甘、凉、无毒。有散血止痛,利尿解毒等功用。

     (_据国外报道,内服茄子粉可医治胆固醇过多症,使血中胆固醇及脂的含量下降8~11%。

    另外,紫皮茄可加强细胞间的粘着能力,有防止微血管脆裂出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患有高血压、咯血、皮肤紫斑症时,常吃紫茄子对治病有益。据报道,生、熟茄子汁都具有相当强的植物杀菌素的性能。

    常用选方:

    (1)乳头裂:霜打小茄子适量焙干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

    (2)年久咳嗽:长白茄子30~60克煮后去渣,加蜂蜜适量,每日2次分服。

    (3)蜈蚣咬、蜂螫:生茄子切开,涂搽患部。

    茄根

    药物来源:

    本品为蔬菜茄子的根。

    采集加工:秋季霜打后或茄子摘完后,连根拔起,去掉秧及泥土,切片,晒干。

    性味功能:性平,味甘。能去风,散寒,止痛。

    主治应用:

    (1)慢性刚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茄根五钱,水煎服;或用茄根三两,浸白酒一斤,浸泡三天后开始取服,每服药酒半两,每天二次。

    (2)一度冻伤,皮肤苍白,继发紫红肿块,刺痛,发痒,发烫:茄根四两,煎汤熏洗患部,每天一至二次。

    常用量:三至五钱。

    辣 椒

    辣椒(Copsicum  annumL),又称辣茄、秦椒、辣子,属茄科植物。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大约在明朝末年传入我国,故旧称“番椒”。辣椒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是我国西北、中南及西南大多数省区人民的重要菜蔬之一。

    辣椒的品种较多,以果实形态分,有圆形灯笼椒、长圆锥形羊角椒、圆锥形辣椒和辛辣椒等;以辛辣强度分,有甜椒、半辛辣椒和辛辣椒等。甜椒类的优良品种有“兰州大圆椒”、“乐平大子粒”、“昭通大辣椒”等;半辛和辛辣椒类的优良品种有“邵阳朝天椒”、“汉川辣椒”、“陕西线辣子”、“山西耙齿辣椒”、“成都二金条”、“甘肃毛辣子”等。

    药物来源:本品为辣椒的果实和茎枝。

    采集加工:

    辣椒: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成品红色,无杂质。

    辣椒秸:秋季采摘辣椒后,连根拔取全株,去叶及泥土,晒干即为成品。

    炮制:辣椒秸:洗净,闷润,切段,晒干。自用可趁鲜切段,晒干。

    营养成分主要有:

    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氯等。

    辣椒果实中含五种香荚兰酰胺类辣椒黄素、辣椒玉红素两种红色素,以及胡萝卜素、脂肪油、树脂、酒石酸等。

    辣椒的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C_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是其它蔬菜所少有的。辣椒还含特殊香辣味的辣椒素,适当食用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可以生腌,生酱,还可以炒吃。

    药用价值:

    辣椒性味辛、热,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其根可活血消肿。

    辣椒内服能刺激唾液腺及胃液的分泌,有健胃及驱除肠内不良气体的作用;外用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为皮肤局部刺激剂,可治疗冻疮、风湿痛、腰肌痛。以酒泡辣椒可助秃发再生。

    性味:性温,味辛、辣。

    主治应用:

    (1)扭伤或挫伤(皮肤未破):红辣椒晒干,去子,研末,取末一两,配凡士林五两,熔化全调匀,涂纱布上,贴伤处,每天换药一次。

    (2)风湿性关节炎初起,游走性关节疼痛,热敷较舒适:红辣椒二十至三十个,花椒一两,徒工先将花椒加水煮沸半小时,再放入红辣椒煮软取出,将皮撕开(去子不用),贴于痛处,贴三层,并用纱布浸花椒水热敷于辣椒皮上,半小时左右去掉,每晚临睡前一次,可连治一周。

    (3)冻疮:辣椒粉30克,加水250毫升,煮沸,搽冻疮患处。

    (4)脱发斑秃:尖小辣椒6克切碎,用烧酒50毫升浸泡10日,过滤去渣,涂擦脱秃部位,每日数次。

    (5)消化不良:辣椒酊,每日服0.3~1.0毫升。

    (6)治腰腿疼:取等量辣椒粉和凡士林,加适量黄酒调成糊状,涂于油纸上贴患处。

    辣椒有刺激性,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肺结核咯血倾向、牙痛、眼部疾患、高血压等病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