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岁月 中英:内经时代连载(二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53:31

《内经》讲些什么?

 

学中医者无不视《内经》为畏途。原因之一是一些人把《内经》说得高深莫测。“学之所始,工之所止”这句话似乎不适于研究《内经》本身。其实满不是这么回事儿。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叙述了《内经》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概念和论述上都比《内经》更全面、系统、准确。它避免了大量重复,统一了《内经》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适当补充了一些后世学说,因而使中医理论更完善。如果说其中比《内经》少了些什么,也只有两方面。一是《内经》中涉及到的非医学内容讲得很少,二是基本上不讲“五运六气”。我认为,前一点不足可适当补充一下。后一点欠缺完全不影响实用。

以上是说要想知道《内经》讨论些什么,对初学者来说,学习《中医学基础》教材就很好,单为临床应用也足够了。不过,我还想把《内经》讨论的内容概括得更简单一些,并尽量与各篇挂钩。情况大致如下:

⒈养生之道、人与自然(素1--6、9、12、16,灵41、44、46、54)

⒉生理常识(素1、8、10、11、81,灵15、28、30、31、33、43、54、63、64、76、72、80)

⒊病因病机(素37、39、41、42、43、44、47、49、76,灵34、66、58、59)

⒋诊法(素10、13、15--21,灵29、49、74)

⒌诸病(素31--48,灵21、22、23、35、36、57、68、79、81)

⒍经脉针灸(素32、36、41、50--65,灵1--19、51、61、62、75、78)

⒎运气(素66--71、74)

⒏学医态度(素75--78)

对这种分法需略作说明。一是《内经》中很多篇都是泛论医理的。一篇可有几方面内容,故一些篇号重复出现。但相信上述分类对初学《内经》者多少有些指示作用。有些篇首尾完整一致,内容专一,有余力者原宜看一下原文。二是我没有把治则作为重要内容。《内经》讲治疗以刺灸为主,这部分内容归入经脉针灸类,用药治疗的五脏补泻理论则在运气说中。把《内经》内容进行过细的分类,对研究者作为工具书来用是好的,给初学者指示门径便不一定实用。张介宾的《类经》在杨上善的基础上分类更细,初学者却难得其要领,与原书联系亦较不便。自然,想多知道些古人如何理解《内经》,看看《类经》、《太素》等还是必需的。

上述分类最使人疑惑处即没有把阴阳、五行算作一个部分。这在很多人都是最重视的。到底怎样摆阴阳五行的地位呢?还是让它居于所有内容之上好。现本《内经》162篇中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者只有两篇,一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二是《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其余可勉强说与阴阳五行无关者有《灵25、27、57、58、77》等。

《素51、52》亦无阴阳五行字样,但此二篇论刺法,甚疑原非单篇,且从体系上讲与阴阳五行有关。

要言之,《内经》篇篇言阴阳五行,又无一篇专论阴阳五行,所以把阴阳五行说成《内经》内容之一是不妥的。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如果说《内经》中还有能称得起成系统的理论,那就是经络学说。现经络学说也隶属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认识到即或它不受阴阳五行说统帅,亦可自成一种能解释部分理、法的系统。上面所说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的两篇《素8、灵31》是讲脏腑的。此足以说明《内经》体系并不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该两篇的来路另有所本。这绝不是说这两篇不重要。阴阳五行的脏腑生理,毕竟需要对脏腑有些简单的特殊限定,否则阴阳五行便与人体无关。由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素问》(今人仍重《素问》轻《灵枢》)中唯有这一篇大反潮流,而古人不能把它抛弃。现本《太素》中是没有这一篇的,其来路颇值得探讨。第五节中再谈它。

1957年,医界曾发生什么东西是中医理论核心的争论。起因是一部分西医学中医者提出脏腑学说是核心,随之涉及了五行存废的问题。这仍然是不懂《内经》的缘故。倘没有阴阳五行,只有《灵兰秘典论》和《肠胃》两篇的原始脏腑说,便没有《内经》体系。《内经》的脏腑学说就是阴阳五行化的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在构成《内经》体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们认为这种学说多么朴素、原始,但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

从逻辑学角度看,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又是说理工具。这是因为那时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为各种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要专讲其中的奥秘。

很多当代人有一种错觉:似乎阴阳五行是中医特有的,至少中医运用的最多、最成功。这是历史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缘故。故本节最后提醒读者一句:阴阳五行说不是中医独占的国粹,也不是中医特有的奇谈。下两节专门讨论《内经》时代阴阳五行的渊源发展。

《内经》和《内经》时代阴阳五行说

 

  一、《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

  上节已说过,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理论核心,是《内经》中一切知识的统帅、骨架。《内经》本身也是这样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5》)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素2》)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素66》)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6》)

  以上是《内经》评价阴阳五行时最概括的几段话。阴阳五行是论医理的根本,是无往而不适,无处而不在的东西。《内经》谈到其他学说时从未有这样高度的评价。如论经脉重要性是这样说的: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灵11》)

  虽然也很重要,但只适于人体,比不上阴阳五行。我们从论阴阳五行的引文中还应看出一个问题,即“天地之道”逐渐包括了三大因素——阴阳、四时、五行(五运)。《内经》中的阴阳说是离不开四时五运的。故应该说:阴阳五行四时者,天地万物之道也。读《内经》要时刻不忘这一基本概念。把三者分开有时就不知所云。

  若换一句较新的话表述:《内经》的最高理论是阴阳五行宇宙全息论。它认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灵72》)宇宙全息论的古代术语叫“天人相应”。“天人相应”不都是受阴阳五行统帅,还有一些简单的比附说法,在《内经》以前者为主。阴阳五行之外的天人相应说在下一节谈。

上述分类最使人疑惑处即没有把阴阳、五行算作一个部分。这在很多人都是最重视的。到底怎样摆阴阳五行的地位呢?还是让它居于所有内容之上好。现本《内经》162篇中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者只有两篇,一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二是《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其余可勉强说与阴阳五行无关者有《灵25、27、57、58、77》等。

《素51、52》亦无阴阳五行字样,但此二篇论刺法,甚疑原非单篇,且从体系上讲与阴阳五行有关。

要言之,《内经》篇篇言阴阳五行,又无一篇专论阴阳五行,所以把阴阳五行说成《内经》内容之一是不妥的。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如果说《内经》中还有能称得起成系统的理论,那就是经络学说。现经络学说也隶属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认识到即或它不受阴阳五行说统帅,亦可自成一种能解释部分理、法的系统。上面所说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的两篇《素8、灵31》是讲脏腑的。此足以说明《内经》体系并不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该两篇的来路另有所本。这绝不是说这两篇不重要。阴阳五行的脏腑生理,毕竟需要对脏腑有些简单的特殊限定,否则阴阳五行便与人体无关。由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素问》(今人仍重《素问》轻《灵枢》)中唯有这一篇大反潮流,而古人不能把它抛弃。现本《太素》中是没有这一篇的,其来路颇值得探讨。第五节中再谈它。

1957年,医界曾发生什么东西是中医理论核心的争论。起因是一部分西医学中医者提出脏腑学说是核心,随之涉及了五行存废的问题。这仍然是不懂《内经》的缘故。倘没有阴阳五行,只有《灵兰秘典论》和《肠胃》两篇的原始脏腑说,便没有《内经》体系。《内经》的脏腑学说就是阴阳五行化的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在构成《内经》体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们认为这种学说多么朴素、原始,但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

从逻辑学角度看,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又是说理工具。这是因为那时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为各种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要专讲其中的奥秘。

很多当代人有一种错觉:似乎阴阳五行是中医特有的,至少中医运用的最多、最成功。这是历史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缘故。故本节最后提醒读者一句:阴阳五行说不是中医独占的国粹,也不是中医特有的奇谈。下两节专门讨论《内经》时代阴阳五行的渊源发展。

上述分类最使人疑惑处即没有把阴阳、五行算作一个部分。这在很多人都是最重视的。到底怎样摆阴阳五行的地位呢?还是让它居于所有内容之上好。现本《内经》162篇中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者只有两篇,一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二是《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其余可勉强说与阴阳五行无关者有《灵25、27、57、58、77》等。

《素51、52》亦无阴阳五行字样,但此二篇论刺法,甚疑原非单篇,且从体系上讲与阴阳五行有关。

要言之,《内经》篇篇言阴阳五行,又无一篇专论阴阳五行,所以把阴阳五行说成《内经》内容之一是不妥的。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如果说《内经》中还有能称得起成系统的理论,那就是经络学说。现经络学说也隶属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认识到即或它不受阴阳五行说统帅,亦可自成一种能解释部分理、法的系统。上面所说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的两篇《素8、灵31》是讲脏腑的。此足以说明《内经》体系并不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该两篇的来路另有所本。这绝不是说这两篇不重要。阴阳五行的脏腑生理,毕竟需要对脏腑有些简单的特殊限定,否则阴阳五行便与人体无关。由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素问》(今人仍重《素问》轻《灵枢》)中唯有这一篇大反潮流,而古人不能把它抛弃。现本《太素》中是没有这一篇的,其来路颇值得探讨。第五节中再谈它。

1957年,医界曾发生什么东西是中医理论核心的争论。起因是一部分西医学中医者提出脏腑学说是核心,随之涉及了五行存废的问题。这仍然是不懂《内经》的缘故。倘没有阴阳五行,只有《灵兰秘典论》和《肠胃》两篇的原始脏腑说,便没有《内经》体系。《内经》的脏腑学说就是阴阳五行化的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在构成《内经》体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们认为这种学说多么朴素、原始,但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

从逻辑学角度看,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又是说理工具。这是因为那时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为各种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要专讲其中的奥秘。

很多当代人有一种错觉:似乎阴阳五行是中医特有的,至少中医运用的最多、最成功。这是历史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缘故。故本节最后提醒读者一句:阴阳五行说不是中医独占的国粹,也不是中医特有的奇谈。下两节专门讨论《内经》时代阴阳五行的渊源发展。

上述分类最使人疑惑处即没有把阴阳、五行算作一个部分。这在很多人都是最重视的。到底怎样摆阴阳五行的地位呢?还是让它居于所有内容之上好。现本《内经》162篇中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者只有两篇,一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二是《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其余可勉强说与阴阳五行无关者有《灵25、27、57、58、77》等。

《素51、52》亦无阴阳五行字样,但此二篇论刺法,甚疑原非单篇,且从体系上讲与阴阳五行有关。

要言之,《内经》篇篇言阴阳五行,又无一篇专论阴阳五行,所以把阴阳五行说成《内经》内容之一是不妥的。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如果说《内经》中还有能称得起成系统的理论,那就是经络学说。现经络学说也隶属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认识到即或它不受阴阳五行说统帅,亦可自成一种能解释部分理、法的系统。上面所说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的两篇《素8、灵31》是讲脏腑的。此足以说明《内经》体系并不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该两篇的来路另有所本。这绝不是说这两篇不重要。阴阳五行的脏腑生理,毕竟需要对脏腑有些简单的特殊限定,否则阴阳五行便与人体无关。由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素问》(今人仍重《素问》轻《灵枢》)中唯有这一篇大反潮流,而古人不能把它抛弃。现本《太素》中是没有这一篇的,其来路颇值得探讨。第五节中再谈它。

1957年,医界曾发生什么东西是中医理论核心的争论。起因是一部分西医学中医者提出脏腑学说是核心,随之涉及了五行存废的问题。这仍然是不懂《内经》的缘故。倘没有阴阳五行,只有《灵兰秘典论》和《肠胃》两篇的原始脏腑说,便没有《内经》体系。《内经》的脏腑学说就是阴阳五行化的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在构成《内经》体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们认为这种学说多么朴素、原始,但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

从逻辑学角度看,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又是说理工具。这是因为那时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为各种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要专讲其中的奥秘。

很多当代人有一种错觉:似乎阴阳五行是中医特有的,至少中医运用的最多、最成功。这是历史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缘故。故本节最后提醒读者一句:阴阳五行说不是中医独占的国粹,也不是中医特有的奇谈。下两节专门讨论《内经》时代阴阳五行的渊源发展。

上述分类最使人疑惑处即没有把阴阳、五行算作一个部分。这在很多人都是最重视的。到底怎样摆阴阳五行的地位呢?还是让它居于所有内容之上好。现本《内经》162篇中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者只有两篇,一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 二是《灵枢?肠胃第三十一》。其余可勉强说与阴阳五行无关者有《灵25、27、57、58、77》等。

《素51、52》亦无阴阳五行字样,但此二篇论刺法,甚疑原非单篇,且从体系上讲与阴阳五行有关。

要言之,《内经》篇篇言阴阳五行,又无一篇专论阴阳五行,所以把阴阳五行说成《内经》内容之一是不妥的。阴阳五行说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如果说《内经》中还有能称得起成系统的理论,那就是经络学说。现经络学说也隶属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认识到即或它不受阴阳五行说统帅,亦可自成一种能解释部分理、法的系统。上面所说与阴阳五行完全无关的两篇《素8、灵31》是讲脏腑的。此足以说明《内经》体系并不建立在解剖生理基础上,该两篇的来路另有所本。这绝不是说这两篇不重要。阴阳五行的脏腑生理,毕竟需要对脏腑有些简单的特殊限定,否则阴阳五行便与人体无关。由此,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素问》(今人仍重《素问》轻《灵枢》)中唯有这一篇大反潮流,而古人不能把它抛弃。现本《太素》中是没有这一篇的,其来路颇值得探讨。第五节中再谈它。

1957年,医界曾发生什么东西是中医理论核心的争论。起因是一部分西医学中医者提出脏腑学说是核心,随之涉及了五行存废的问题。这仍然是不懂《内经》的缘故。倘没有阴阳五行,只有《灵兰秘典论》和《肠胃》两篇的原始脏腑说,便没有《内经》体系。《内经》的脏腑学说就是阴阳五行化的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在构成《内经》体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们认为这种学说多么朴素、原始,但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理论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主的脏腑学说是核心。阴阳五行说是《内经》体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这个架子,《内经》就委然脱地成为一堆零砖碎瓦。带着阴阳五行的头脑去读《内经》大致上无往而不通。否则便基本上读不懂。

从逻辑学角度看,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又是说理工具。这是因为那时这种工具的合理性为各种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要专讲其中的奥秘。

很多当代人有一种错觉:似乎阴阳五行是中医特有的,至少中医运用的最多、最成功。这是历史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缘故。故本节最后提醒读者一句:阴阳五行说不是中医独占的国粹,也不是中医特有的奇谈。下两节专门讨论《内经》时代阴阳五行的渊源发展。

二、阴阳五行说的具体应用

  阴阳虽为统帅之统帅,但直接用它阐发医理者并不多——远比五行为少。下面把直接用阴阳说论医理者尽量多举出:

  1.讲阴阳归类者:

  “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4》)

    2.讲阴阳生理者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5》)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3》)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素3》)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素5》)

  “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灵9》)

    “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3》)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5》)

3.讲病理者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5》)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3》)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者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5》)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素17》)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素34》)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久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素62》)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癔,阳入之阴则静,阴入之阳则怒,是为五乱。(《素23》)

    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转则为巅疾;邪入于阴,转则为癔;阳入之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灵78》)

    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何故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素74》)”

  4.讲养生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8》)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2》)

    5.讲热病者

    见《素31》全篇,不再抄。

  6.讲诊法治则者

  “用阴和阳,用阳和阴。”(《灵49》)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74》)

    “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平均,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62》)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灵9》)

  以上不惮其繁,将直接用阴阳说论医理者尽量集出。除基本重复者外,《内经》中有关论述不多了。经络学说也统帅于阴阳五行之下,但应另说,故此处不举。运气说亦尽量不举。上引原文有的很好理解且便于应用,有的则说法太略。这说明单用阴阳学说来讲医理,受局限甚大,于是五行说大显身手。

三、五行说的具体应用

  五行说的内容,触目皆是,已不可能更无必要全部集出。仅按归类、相克、相生相乘、相侮各举一例,并略示同样论述大约还可见于何篇。

  1.五行归类

  “帝曰:五藏应五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味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素4》)

  同样的归类法还见于《素5、6、7、10》,《灵44,65》等。其余凡篇名有五字者,大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这种内容。另有篇名不含五字者,亦有一部分是用的这种归类法,如《素42》、《灵78》等。五行归类重复这样多,各篇内容及文法也不一致,足证《内经》经长时期多人编撰。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在《内经》中是有明训的。即:

  “木得金而伐,水得火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素25》)

    这种理论具体运用于四时,可见于《素2、4、9》等篇;用于四时及日干支以测疾病预后的,见于《素22、18、19、32》,《灵8》等篇;用于说明病邪传变的,见《素19、37、65》,《灵42》等;用于说明五脏补泻原则的见于《素23》、《灵78》等篇;用于色脉诊的,见于《素17、10、32、39》、《灵49》等篇。总之相克应用甚多。

    3.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说在《内经》中竟无明训,足见相生说后起。具体运用处虽亦不少,却远不如用相克处多。仅选一段为示范,其余即略示篇目。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肝受气于心……心受气于脾……脾受气于肺……肺受气于肾……肾受气于肝。”(《素19》)此处“受”字与“授”通。

  它篇系统讲相生者实少,但凡言五时、五脏顺序按春、夏、长夏、秋、冬;肝、心、脾、肺、肾排列者,皆受相生思想指导。此多见于五行归类诸篇。即言相克之各篇亦或兼及相生,唯以言相克为主。

  4.乘侮

  乘,是过分的相克;侮,是克的反向。乘侮并论者仅有下面一段: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67》)

  此段出于七篇大论,在《内经》为后起,此处不得已而引用。其余又有乘薄并论者: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素9》)

  此处的“乘”“薄”与上段的“乘”“侮”意思不尽一致。

  具体运用这种理论者,似只见于“乘”。

  “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素19》)

  此段似有误。或不是在讲乘侮。但“乘”解作“盛”或“胜”亦不通。

  查《内经》全书有关乘侮者仅以上三条(或有疏漏,敬请指出)。故此种理论更不为《内经》重视。

  综上所述,《内经》对五行说重视顺序为:一归类,二相克,三相生,四乘侮。乘侮说在“七篇大论”中才出现,与现代说法仍有异,且运用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