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僵尸吗优全名:盤點2011十大文化大事:文化強國 茅獎揭幕 微字當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8:02

編者的話

  2011,光陰似箭。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用到這個詞。科技的日新月異拓展了空間,卻壓縮了時間,日歷從一年翻到另一年比過往從一天翻到另一天的速度還快。

  值得慶幸的是,翻閱2011年,我們驚喜地發現,那麼多的事件風起雲涌,可圈可點,可歌可泣,從政府的文化民生,到民間的產業浪潮;從兩岸的心願合璧,到舉國的文化志強;從傳統的現代轉身,到時尚的中國元素……大事小事,文化從來沒有這樣讓人牽挂,令人難忘。

  今天,在如箭般遠去的光陰中,請您與我們一同整理記憶,重溫2011,回首2011。

  文化強國——

  歷史深處的時代強音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是從歷史深處爆發出的時代強音。

  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無數仁人志士為之殫精竭慮、浴血奮鬥的目標,概而言之,有兩個:第一,富國強兵、實現民族獨立與自由;第二,再造魂魄、恢復中華文明在歷史上應有的地位。在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航空母艦下水試航的今天,可以說,前一個目標已基本實現,光明的前景依稀可見;而後一個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強壯的軀體只有配以同樣強健的魂魄,才能持久地煥發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客觀地看,盡管經過8年多的體制改革,中國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歷史上中華文化曾有的輝煌相比,與其他同樣體量的大國相比,我們的文化無論就量還是就質而言,差距明顯——具有較高水準和世界性影響的精品力作的缺乏就是明證——中國文化亟待一個跨越式的發展。而全會通過的《決定》正是對此的明確回應——一個古老文明在向文化強國進軍。

  1933年,面對內憂外患的時局,學者陳登原曾寫道:“于今國力陵夷、聲勢迫促。懷百歲憂者,常有故國文物,日薄崦嵫之感。語有之:諱疾者死。吾又何敢斤斤以中國文化自傲哉?于斯時也,能避免于劣等民族之譏,固已幸矣。”現實迫使那一代學者只能寄希望于在整理國故中保持國人的文化自信。

  鬥轉星移,富強而繁榮的當代中國為我們重建文化自信、再現中華文化的輝煌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張 賀)

  茅獎揭幕——

  見證中國文學新高度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長恨歌》、《秦腔》……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背後,有一個共同的榮譽——茅盾文學獎。

  8月20日,第八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誕生:《你在高原》(張煒)、《天行者》(劉醒龍)、《推拿》(畢飛宇)、《蛙》(莫言)、《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

  由茅盾先生臨終前捐獻25萬元稿費設立的茅盾文學獎,如今已走過8屆29年的光陰,評選出38部獲獎作品,其中大多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具有代表性的時代經典。

  而從2007—2010年內中國大陸地區首次發表或出版的8000余部長篇小說中,誕生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5部獲獎作品,過程更為艱難,獲獎概率僅有萬分之六。一個文學獎究竟應該如何產生?經過了怎樣的權衡和角逐?諸多評委的個人審美趣味是通過怎樣的五味雜陳、眾聲喧嘩,最終達成共識?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62位評委集體見證了這個光榮而艱難的過程。

  長篇小說素來都被譽為一個國家文學成就最重要的標志。最為艱難的是,即使穿越漫長的歲月,很多偉大的作品也未必能夠走進讀者的閱讀視線,恰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此次高票入選的《你在高原》,也是在評選前後被讚譽和質疑最多的作品。10部39卷450萬言的巨大體量,或許會使其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座豐碑,或許會成為作者和讀者之間永遠的樊籬。

  但不管怎樣,當中國作家堅韌地將人生況味與哲學品格注入漢語敘事時,我們知道,中國文學其實從未喪失自我拯救的衝動,從未喪失面向未來的信念。

  (李 舫)

  富春山居——

  穿越時空的書畫相聚

  在2011年,兩岸的文化交流盛事無疑是《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展。

  據臺北故宮統計,在兩個月的時間裏,超過50萬人次目睹了《富春山居圖》在臺灣的合璧展,包括1/3來自大陸的觀眾,創造了書畫展的紀錄。每天清晨6點多鐘,晨曦中就開始有人排隊等候,他們只是想來看一幅畫的前世今生。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由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完成于1350年,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愛不釋手,臨終竟下令燒畫殉葬,雖及時救出,但不幸已分作兩段,且中間缺失了幾十厘米。經修補後,前段稱剩山圖,流落民間,後于1956年落戶浙江省博物館;後段稱無用師卷,一度被清廷收藏,半個多世紀前隨故宮南遷文物一起輾轉到臺,由臺北故宮收藏。度盡劫波360年,兩張原本就該在一起的畫終于穿越時空聚集一室,訴說著舊時的山水情懷,也訴說著再次相遇的滄桑。

  我們不能說,這次相遇就接上了多少歷史的記憶和兩岸悲歡離合形成的文化裂口。畢竟,短暫的合璧展出後,無用師卷和剩山圖仍再次各就各位。這多少讓人心生遺憾。

  其實還有很多國寶隔海相望。比如著名的“三希堂”法帖中,王珣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在北京故宮,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在臺北故宮。還有唐代懷素的《自敘帖》,當年因日軍侵略,故宮文物管理人員只帶走了帖冊,而將由珍稀木材制作的櫝匣留在了北京,現在帖藏臺北,匣藏北京。

  與其期待一個個合璧故事的持續上演,不如做更多的事來讓兩岸文化交流更為持久。

  (楊雪梅)

  三館新政——

  免費時代該如何應變

  文化部和財政部出臺政策,2011年底之前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將“零門檻”免費開放。繼2008年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全面免費開放之後,這無疑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這些年來,在服務百姓文化民生方面,我們確實有了長足進步。僅僅是兩三年前,博物館在社會生活中邊緣化的狀況、公眾對博物館的疏離還令人唏噓不已,今天,從博物館“倉庫看門人”到“文化加油站”、“知識魔法棒”命運的轉變,從免費開放後參觀人數的“井噴”之勢,我們不難看出文化需求的強勁與迫切,不難看出政府面對人民群眾的誠意和努力。保障公眾文化權益,讓文化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依托。

  值得重視的是,免費時代的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面臨著更多的管理問題。3月27日,全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整體向公眾開放。開放首日,觀眾客流量近萬人次,“爆棚”現象暴露諸多管理漏洞,觀眾躺在座椅上打盹兒、在展廳裏乘涼,大爺、大媽在大堂跳操、擇菜……讓人擔憂的是,免費博物館遭遇的諸多尷尬,還會不會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再現?

  不能否認,免費開放是件順應民意、服務民生的大好事,但好事變成實事並不那麼簡單。如何使更多人們共享文明成果?如何提高服務素質、提升軟件建設?如何將文化資源真正納入國民教育體係並使其發揮長效機制?這些還亟待思考和解決。   

  (李 舫)

  書店倒閉——

  沒有它世界將會怎樣

  在出版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實體書店成了最薄弱的一環——在日見沉重的房租、賦稅、人工的壓力下,大批民營書店陸續倒閉。第三極、風入松、光合作用……這些曾經溫暖了無數讀書人的小書店終于在一片惋惜聲中或關門或搬遷。與此成鮮明對照的是網絡書店的崛起,在低折扣和免費送貨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讀者用點擊鼠標代替了逛書店。

  作為一種業態,實體書店是不是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實體書店是否會變成徒具文化和審美價值的“文化遺跡”?但這樣的疑問其實隱含著以單純的經濟價值作為評判標準的思維定勢。

  書店的價值從來不能僅僅以盈虧表上的數字來衡量。書店是城市整體文化生態的組成部分,沒有書店的城市必然遠離優雅、沉靜和思考;書店是培養閱讀習慣、涵養書香社會的空間,一個養成了逛書店習慣的人,必然是書籍的忠實伴侶。如果我們從小不知書店為何物,滿目所及無非是銀行和超市,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這個民族會變成什麼樣的民族?猶太人曾說:“沒有學校的地方不可居住。”那麼,沒有書店的地方又如何“詩意地棲居”?

  沒有書店,世界會怎樣?答案也許只能由時間來揭曉。但對有些人而言,失去了書店,就失去了生命更加豐富的可能。《後漢書》記載:王充幼年“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沒有書店,中國就少了一位哲學家。今天,沒有了書店,我們會因此而損失什麼呢?

  (張 賀)

  新聞發言——

  好好說話真的很重要

  2011年,“郭美美”和“7?23”動車事故等事件,意外地讓各類新聞發言人再一次走到了聚光燈下。尤其是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一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傲慢之語,更是暴露出一些新聞發言人的不會說話。

  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新聞發言人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需要經常面對公眾的質疑,滿足公眾的知情權。一個發言人把話講好了,可以將矛盾消融在沒有激化之前,而一句不恰當的話則可能引發情緒對立,導致更大的輿論危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檢驗一個新聞發言人的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標桿,無論如何的巧舌如簧,但如果不能以講真話作為依托,只會達到相反的效果。善意的謊言畢竟也是謊言,為了掩蓋一個錯誤的信息付出的代價必然是說更多的謊言。在網絡時代,面對持有廣角鏡、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網民,面對追問真相的大眾,任何謊言都會不攻自破。

  “不知道的不說,不清楚的慎說,沒有把握的不亂說,必須說的好好說。”這固然是新聞發言人這一職業的要求,但對于我們每個人也是一種提醒。無論我們從事哪種職業,在生活中面對什麼突發事件,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發言,都需要把話講好。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代表著國家在發言。我們的言語和我們的行為一樣是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把話說好的基本原則就是實話實說,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講誠信,實事求是,新聞發言人的水平自然會水漲船高。

  (楊雪梅)

  泛娛樂化——

  極大豐富中的貧乏淺薄

  娛樂,10幾年前還是個含義很狹隘的語詞,無非是歌廳舞廳卡拉OK,誰也沒料到,不出幾年,娛樂居然泛濫到各個角落,侵蝕到文化的各個部位。比賽、相親、求職、婚戀、交友、調解、烹飪,什麼都需要娛樂串聯、包裝,無娛樂不成席,而且還是主菜。最終幹脆連文化也改成娛樂了。“娛樂至死”,真的成為一些舞臺和熒屏追求的目標了。

  作為大眾傳播工具的電視,特別是那些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為了爭奪收視率,其過度娛樂化最為明顯,所以也最先受到關注。打開電視機,遙控一遍發現,十幾個臺同時在選秀,十幾個臺同時在相親,幾十個臺同時在娛樂歷史、娛樂英雄。有人疾呼:難道除了這些就沒有節目可播了?

  不過,什麼是正常的娛樂,什麼是應有的娛樂,也引起了社會的討論。有的意見認為不能又回到過去那種排斥娛樂、呆板說教的年代;有的意見還認為,電視本身就具有娛樂的功能。對此,有關部門提出從功能原則、元素原則、效果原則、總量原則4個方面來界定是否過度娛樂化。認為追求娛樂至上,忽視思想內涵,拒絕承載社會責任、主流價值的;過多添加娛樂元素,喧賓奪主,衝淡了原有主題,淹沒了節目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類節目的;熱衷披露隱私緋聞,展示陰暗心理,甚至為了制造看點,故意挑起、激化矛盾衝突,對人們價值觀形成誤導的;娛樂性較強的節目過于集中,總量上呈現過度傾向的,才屬于過度。

  為了制止過度娛樂化傾向,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對此類節目播出實施調控。但同時認為這不能被認做“限娛令”,因為其目的是使電視熒屏更加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更好地滿足觀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

  (陳 原)

  故宮之門——

  暴露博物館管理漏洞

  一向深似海的故宮博物院,今年5月起,忽然頻頻陷入各類“門”之中,高峰時被輿論算出有十重之多。先是在齋宮舉辦的《交融——兩依藏珍選粹展》發生失竊事件,緊接著,在故宮博物院贈送北京市公安局的錦旗上又鬧出“錯字門”,然後是“會所門”、“哥窯門”、“瞞報門”、“屏風門”、“拍賣門”、“封口門”、“門票門”和“古籍門”等等,飽受輿論質疑和大眾詬病。

  故宮博物院建院歷史很長,此次被揭露的問題也新舊兼之,但為什麼如今卻一並爆發,確實值得深思。像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地方,全國還有不少,盡管收藏的多寡、文物的輕重、歷史建築的價值各有不同,但都肩負著國家文物的保護、展出、研究之責,類似故宮“十重門”的問題,或明或暗,是否也同樣存在?這,恐怕比故宮暴露出來的管理弊端更應該引發全社會的關注。

  今天的輿論環境遠非過去可以相比,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社會的焦點,靠遮遮掩掩、封口壓制或者不聞不問去解決問題、回避問題,已成歷史,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進步。博物館、歷史建築這類地方,從前並不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還常常被輿論監督所遺忘,但現在,人們的文物意識日益增強,尤其是社會已經認識到文物的保護與民族文化的存續息息相關之時,再用過去的思維方式看待文化,看待博物館,看待歷史建築,無論是誰,早晚有一天都會陷于輿論的旋渦之中。

  博物館是個什麼地方,經過故宮“十重門”,起碼應該明白,這裏不是安排職務的所在,也不是任什麼人都能上崗的去處,專業素養、學識儲備、文化視野、社會擔當、服務意識、危機處理、法律責任、極高的榮辱感,對從業人員而言,缺一不可。

  (陳 原)

  微字當頭——

  推動時代的巨大力量

  將“微”作為這個年頭的一件文化大事,也許有些牽強。可是,在風雲激蕩的2011年,怎能忽視由這個微小世界撬動的偉大時代?

  140字微博的流行,促進閱讀率先進入“微時代”。

  有限的空間、即時的發布、扁平的布局,最初人們沒有意識到微博的巨大衝擊力,只是將其視為發布所思、所想、所見、所聞的個人信息的一場技術革命。短短兩年時間,微博已成長為用戶增長最快的網絡應用模式,成長為網際網路的最新入口——6311萬,2010年年底中國微博用戶數;1.95億,2011年6月中國微博用戶數;3億,2011年底中國微博用戶數。

  2011年,“微”字當頭,無所不在。微博客、微經濟、微政務、微商城、微動力、微電影、微小說、微信息、微交流……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是微元素盛行的一年,是以“微”為特徵的一年。

  微,本意為小、弱。然而,“微時代”裏,“微”字聯 “小”為“大”,結“弱”成“強”。

  2011的大事件中,小生活被多元信息和多樣內容劃分成細小片段,最終凝結成不可小覷的力量;2011的大時代裏,小人物以微型態和微行動低調呈現自我,最終發出聲音;2011的大轉折間,小世界相互分享,最終匯聚成推動社會秩序轉變的動力。

  一滴水怎樣才能永不幹涸?只有滴在大海之中。“微時代”裏,每一個個體都是一滴水,相互凝結,不斷分享,最終聚合成構築這個偉大時代的偉大基石,匯集為推動這個偉大時代的偉大力量。

  (李 舫)

  收藏亂象——

  揭開的只是冰山一角

  一件自制“金縷玉衣”,經幾位頂級專家鑒定估價24億元,持有者借此從銀行騙取貸款6.6億元,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其實這件事情能夠發生需要所有相關人員進行配合,從持有者到專家,從中介到借貸方,任何一方如果是《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兒,較較真兒,講一句大實話,騙局都不會發生。

  一個產業能夠形成,需要上下遊各個鏈條的配合,在“金縷玉衣”事件中,大家如此默契地裝糊涂、每個人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是真正令人憂心的。正如另外一件“學生習作成徐悲鴻真跡”的新聞一樣,一件習作能夠以“徐悲鴻油畫”之名、以7280萬元的天價成功拍賣,需要多少環節的人都一致的指鹿為馬?

  無端地指責任何一方都是有失公允的。文化市場的“繁榮”是與“亂象”並行的,當我們沉醉在一件件藝術品的“天價”奇跡時,就應該想到它背後所蘊藏的大量“贗品”,而文交所等新興市場的井噴也許都是以某些東西的消亡為代價的。我們見到的收藏亂象,只是冰山的一角。逐利的熱錢、民間投資的熱情必然帶來更多的真假博弈。

  超速、超載、資源稀缺這些用來形容經濟發展的詞匯,正在用來形容飛速發展的拍賣收藏業,當這個行業配得上這些詞匯時,似乎已經是積重難返了。左手進,右手出,偽劣收藏家和真假藝術品“一夜情”式的擁有顯然正在綁架並毀滅著中國看似繁盛的藝術品市場。

  這絕對不是盛世危言。

  (楊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