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belongwithme翻译:好爱情有心法:付出是一种感情挟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2:28
·心灵导语·

  为对方付出太多好比是一种感情挟持,感情债越积越多,有一天他承受不了只能逃。

  ·漂流心语·

  半年以前,我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我和小雪被周围的朋友一致选为:“最让人羡慕的情侣。”

  第一次看到小雪,我就对自己说:“小子,这就是你要娶的人。”随之展开追求,说实话我的条件还不错,长得帅、性格不错、工作也稳定。小雪在“鲜花加柔情蜜语”的攻势下成为我的女朋友,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她穿着婚纱站在我面前的样子。

  我很爱小雪,这种爱不仅在语言上,更多是在行动上。每天都接送她,甚至帮她送下午的点心,帮她的表哥表弟找工作;她崇拜的明星要来开演唱会,我托人帮她弄来第一排的票……我所有的人生决定都是围绕她制定的,我把小雪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小雪也和我说过:“你比以前任何一个男友对我都好。”

  我把她介绍给我所有的朋友,叫他们都要待她好,接下来我也打算认识她所有的朋友。再带她去见我父母,最后见她父母,这样差不多就能尘埃落定了吧。

  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小雪对我的做法充满敌意和抗拒,她不愿意带我去见朋友,至于去见我父母这件事情,她更是抗拒,用各种借口推脱,而见她父母那更是遥遥无期了……有一天我们吵起来了,小雪怒斥我:“我不要你自以为是的付出,你有想过我的感受吗?”

  我那么费心费力地爱着她,为何她还不满足不接受?我是弄不懂小雪,还是看不懂爱情?

  心旅人:小风

  ·心旅导游·

  两个人谈恋爱,就像两个装了水的纸杯,你倒给我点,我倒给你点——是相互滋润的游戏。如果你把自己杯里的水都倒给对方,他那杯装满了,你这杯却空了,再没得可倒,你们的游戏也就宣告结束。

  这就是心旅人小风“自我牺牲”的行为模式,他把爱都倒给女友,为她做了很多,每天接送、照顾她的家人、满足她的兴趣,几乎把所有资源都压在爱情上,连人生规划都要以女友为标准……在他心里似乎有个“公式”:做得越多,获得的爱情也就越多。可是面对他的付出和牺牲,小雪却并没有领情。其实小雪不是不爱他,只是她“喝不下这么多水”。

  一个人的自我牺牲,对另一个人并不是好事,有时候那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情感挟持”。他什么都没付出,而你做尽一切,让他欠你的“情感债”,要用今后漫长的感情来偿还,这是不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呢?所以小雪才会认为小风的付出是“自以为是”的。

  精神分析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自我牺牲,并不完全是无私的。表面上是爱的付出,实则是内心恨的表达——我要爱你爱得让你透不过气;我什么都替你做让你失去做任何事的能力,以后就只能依靠我;我要为你牺牲让你下半生都活在内疚里……这对他人的确是一种强加的爱。

  所以,那个公式应该修改一下:做得越多爱情反而消失得越早。

  对于自我牺牲者来说,做得越多,也是对自己越多的伤害。拼了命地爱对方,连自己的人生都压上,怎么肯轻易输了这场赌局?付出了越多,就越想得到。就像小风要求小雪像自己一样带他进入她的圈子,要求小雪见他的父母……可一旦被对方拒绝,就会充满委屈,觉得自己一腔热血都白费了。此时不仅会伤心,还会变得非常敏感,试着在对方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态度里去找平衡……可也始终无法把水再填回自己的杯子。

  表面上看,自我牺牲者似乎是委屈的一方,为别人做这么多,却被拒绝。可实际上,自我牺牲者做的事,都不是负责和担当,而是把自己丢给别人——我把我的人生交给你了,为你做牛做马,所以你要对我负责。

  如此自伤与自失,怎么可能享受得到爱情的甜蜜呢?对另一个人好,给他爱,往往是要给予符合他需求、符合他接受能力的爱。这时候,我们自己就需要控制这股爱情的能量,需要忍耐,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得他人的接纳,是一种委曲求全。尊重彼此的需求,公平的付出,才能营造健康的爱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尊来保护爱的能力,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互换而来,而不是由一方不断地退让、牺牲来保全的。因这样的自我放弃,而破坏了公平的亲密关系。

  再爱一个人,也请少做一些,给对方留点爱你的空间。

  爱情有时候做得越多,消失得越早,越是不顾一切地投入,越是为对方做尽一切,越是要面临终结——因为在这样的爱情里,爱的人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我,为对方改变,全心配合对方的需要,成为附属品。你自己消失了,爱自己的理由便消失了,紧跟着,别人爱你的理由也就消失了。

  在爱情中,并非你选择对方,对方就要选择你。在小风排除万难去把对方当做结婚对象时,他已经表现出了“舍去自己,占有对方”的气势。面临这样的气势,小雪会不会害怕得跑掉呢?每个人都需要保有自我,即使在爱情面前,也是一样。看上去是小风在拼命地对她好,但实际上他开出了一份惊人的交换条件——放弃自我来要小雪的自我,小风用彻底的好来让她许给你一份永远——这压力太大,小雪受不了……

  ·心理关键词·

  自我牺牲者

  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总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得他人接纳的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人际角色,反而容易让自我牺牲变成一场惨烈的作践。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尊,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互换而来,而不是由一方不断地退让、牺牲来保全的。“自我牺牲者”往往具有一些边缘型、依赖型人格的特质,心理比较脆弱。他们在亲密关系的每一步,都做出自我牺牲,也因这样的自我放弃,而破坏了需要公平的亲密关系。

  “理解他”也要有底线

  ·心灵导语·

  相爱的双方是互相平等的,过分溺爱和纵容会使爱畸形,真爱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互相成长,彼此引导。

  ·漂流心语·

  我们在一起已经三年了,认识时他刚走出失恋,那段感情伤他很深,他很爱对方,却不能在一起。我也曾为他们的这段爱情故事感到可惜。正因如此我感到他是一个重情义、有责任感的男人,所以我关心他、安慰他,当他的倾诉对象,直到他注意到我。

  毕业后我们两三个月才能见一面,我有时发短信给他,他不怎么回,我觉得孤单,但我要自己去理解他,毕竟现在好好工作才有将来,而且他经常出差,所以,不能及时联络我也不怪他。

  我在一家小报社做社会新闻记者,经常在外奔波,我很爱我的工作,可是他不喜欢,总说不稳定,不适合女孩子。他希望我能到他身边照顾他。我觉得她也是为我好,希望我能做一份不要那么辛苦的工作,于是我辞职来到他身边。

  但他的父母并不认可我,觉得我是外地人,不适合做他家的媳妇,我也理解他父母的想法。可能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他选择追求别的女孩子,这让我很伤心,可我努力让自己理解他,想他也是出于无奈。但后来那个女孩拒绝他了,他就反过头来找我。人总会犯错的吧,我想,而且他能回来找我,说明还爱我,所以我原谅了他。

  但我发现他总是对我很不耐烦,对我发脾气,对我任性,他有很多的现实无奈,这些我都懂,可是我的心也不那么坚强,也会受伤,我希望他能理解我,再大的难题我们只要彼此理解总能解决吧?

  心旅人:杜米

  ·心旅导游·

  在这整段心旅中,杜米在反复说着:“我理解他”“我努力去理解”……让人感觉她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可是,她对自己提出的“理解”要求,已经近乎强迫——无论男友做了什么过激的行为,也无论男友的决定是否考虑了她的处境……她都义无反顾地“理解”。

  这种“理解”,已经超出了“善解人意”的范畴,成了无条件的逆来顺受,对男友的接纳也变成一种纵容和溺爱。

  她的“善解人意”,并没有感动男友。反而教会他“欺负”她的耐心和宽容,他要她放弃工作,要她来到自己身边,父母不同意时要她离开,和别人的恋情失利又要她来填补空缺——简直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她都接受了,每次还都站在他的角度上,为他解释,为他找理由。

  要知道,女孩子的善解人意是一块磁铁,能把男人牢牢吸住。但有时候放错了南北极,成为溺爱惯坏了男友,反而离爱情越来越远,直到把自己变成一块废铁。

  为什么杜米要这么努力塑造自己“善解人意”的形象呢?

  看上去她的动机是出于爱,但实际上这只是她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不断提出的需求而已。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指我们对父母形象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指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内化。“内在的小孩”总是不断提出“被宠爱”的需求,希望自己的不满足能让父母看到,获得关注和理解。当这个“内在的小孩”得不到满足时,我们最常的表现方式就是“利用投射,用溺爱别人的方式来溺爱自己”。

  杜米想要理解男友,是因为想要被男友理解。她使劲溺爱男友,也是为了从男友那获得溺爱。

  因为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人在爱情里的成长能力。溺爱源自我们的自恋,为了心痛自己“内在的小孩”,以“爱”做幌子,用溺爱把对方变成幼稚、情绪化的个体。这样就可以永远留住对方,让对方和自己“内在的小孩”永远在一起。所以,杜米的善解人意最终将男友溺爱成一个不懂爱、不会爱的情场低能儿,从此,他不再有能力追求别的女孩,只能不断回到她的怀抱。

  虽然,他们的现状是,男友只能选择她,因为只有她忍受得了他的无理和任性,但却并不能得到爱情里的快乐。她用溺爱得到了这个人,却失掉了他的真爱之心。

  善解人意本来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一味迁就和纵容,把对方培养为“爱无能”,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也无法获得健康的爱情。健康的爱情需要帮助对方成长,而不是一味理解长不大的他。

  爱情能长久的诀窍,在于建立两个人相互体谅和相互理解。对爱的人有条件地理解,才是让爱情天长地久的保证。

  ·心理关键词·

  内在的小孩

  是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中的重要概念,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居住着一个“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角色的内化,是童年时的我们对所见所闻的记录,因为那时我们还不会说话,所以“内在的小孩”绝大多数的反应是“感受”。

(编辑:shaoxuan)

文章摘自 《恋爱要狠婚姻要稳》 作者:焦阳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书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