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glory定音鼓:奶粉不能“要钱又要命” - 刘著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2:27

奶粉不能“要钱又要命”

时评 2010-09-02 09:54:38 阅读5696 评论48   字号: 订阅

作为一名年龄只有2岁孩子的父亲,对国内奶粉市场不关心,那是不正常的。我的女儿是2008年出生的,一出生就遭遇“三鹿奶粉”事件的铺天盖地,那简直是忧心忡忡。

幸好,我老婆有先见之明,孩子一出生就吃得是国外原装进口的奶粉,逃过一劫。但持续不断的爆出某一些品牌的奶粉出现什么问题的消息,让人不得不反复对照奶粉名录,看看自家孩子喝的奶粉是否上榜,在我们这个时代,用什么、喝什么,都需要的是消费者的“火眼金睛”,靠的不是有关部门推诿和敷衍的监督。

在我们这个国度,相信自己,我们自己练就一身可以辨别一切真伪的本领很重要。

求人不如求己,俗话都说得很好。

自从今年前“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曝光后,后续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一会三聚氢胺并没有被销毁、什么某个国内品牌的奶粉换个包装又将问题奶粉“重装上阵”,这很烦。作为消费者,作为有需要喝奶粉小孩的父亲是无比烦。

国产奶粉是准备要中国下一代的“命”。

而此时,大批洋奶粉趁势而入,大举占据国内洋奶粉今年大量涌进国内市场,目前在我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洋品牌已经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基本控制了中高端领域的话语权。

 洋奶粉要得是中国消费者的“钱”。

其实,在前几年国产奶粉出事后,中国消费者还是在心里希望中国乳制品产业争口气,有关监管部门争口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用货真价实的质量来赢回消费者,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乳制品企业热衷的是各种公关,辟谣,就是不热衷于在生产环节把好关,同时那些监管部门除了到处带着媒体开展“整治行动”外,三聚氢胺仍然有出现了,一些品牌的奶粉企业又准备“重操旧业”了。

中国的奶制品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热衷的是不断鼓舞人心的“广告”,却从不沉下心来货真价实地搞好“疗效“,这种环节,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奶制品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失望、抛弃那是必然的。

由于国内奶粉的表现,造成了洋奶粉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不断的肆无忌惮的提价,我怀疑国产奶粉,特别是问题奶粉就是洋奶粉卧底。除了进口增多,洋奶粉进口价格也一再刷新,尤其是洋品牌奶粉,频频在国内发动涨价潮。有数据显示,今年内,国内洋奶粉巨头已经先后启动了四轮涨价潮,最近一期的涨价幅度为10%—12%。

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国产奶粉持续不断的出乱子,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其信任丧失,结果洋奶粉大举进入国内外,洋奶粉也趁机不断涨价,一个要命,一个要钱,你说我们该选哪一个?

中国消费者在国产奶粉的“强势”表现下,只有花更多的钱来买洋奶粉,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换取孩子生存空间,不得已而为之。这该怪洋奶粉吗?显然不是,是我们自己奶制品企业抛弃了自己庞大的市场,也让消费者遭受更大的损失。

当然,如果说洋奶粉都是高品质的也就罢了,但是由于国产奶粉太不争气,导致国外一些劣质奶粉也想混入中国市场赚取更大利润,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重量占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重量的11.2%,约等于去年同期的6倍。比如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资料显示,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进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也有问题。有二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共53吨检出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磷;另有171.775吨来自澳大利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检出锌超标。

 什么叫四面楚歌?目前的奶粉市场环境对消费者就是四面楚歌。

我们在奶粉中要命或要钱的二选一中还有得选,但出现一种又要钱又要命的奶粉,那我们如何是好?需要绝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