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suv报价及图:由小德兰的灵修——浅析司铎的默观与福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41:15

             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

              2010-2011年春季学年

  毕业论文

    

            由小德兰的灵修

         浅析司铎的默观与福传

作者:郑素文

               导师:李景玺神父

2011-6-3

                     目 录

 

前言 2

一、小德兰生平简介 3

二、小德兰的圣召—爱 5

1、赤子般的信赖 5

2、彻底的交付 7

3、交付的行动—爱的科学 10

4、小德兰的默观灵修 11

三、信仰生活中的默观 13

1、宁静中的皈依 15

2、找到自己,找到天主 17

3、默观与行动 19

四、司铎职务的使命与意义 21

1、成圣的使命 22

2、福传的使命 25

3、在基督内生命的整合 27

五、对今日司铎境遇的感想 29

结语 34

参考资料 36

前言

 

“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玛28:19-20)。这是耶稣离世前对门徒们的教训,也是对后代每位基督徒的教诲。耶稣在十字架上“我渴”(若19:28)的呼声向一总旅居尘世的人发出深切的邀请,期盼一种完全、彻底焕然一新的生命回应。因而对所有透过洗礼而重获新生的基督徒,这种面对邀请与自我自由回应的生命抉择,既是一份恩赐的馈赠,也要求一个全新生命的转变。既令人满怀希望在现世度丰盛的生活,又使人领受了见证信仰传扬福音的神圣使命。信仰置身于人类实际的历史境遇之中,则在传递与表达信仰从而践行基督徒使命之行动上,必然受到无数的时代、地域、文化与思想所特有境况的冲击与挑战,而促使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及表述言语进行调适。在特定的背景之下,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思维模式与传统,有时我们宣讲信仰时的表达方式在他人的世界或许如同一个向人宣告火灾的小丑,为人所不容。“无疑地,任何人向生活在现代并拥有现代思想的人宣讲信仰都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小丑,或感到自己是从古代石棺中出来的人,行走于现今的世界,而穿着与思维模式都是古代的。” 信仰在表述中的本位化问题是个因时代背景不同而常谈常新的问题。任何一种模式也无法使人们都予以接受,但信仰不仅是一种系统理论的传递,神学思想的研讨,信仰更是一个新生命的彰显,一种新生活的体现,并非只是些遥不可及的深奥妙理,它更是切近每人实际生活的。因为在表述信仰时,有一种在各个时代都适用的语言,即是内在生命的流露和忘我之爱的体现,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言“我若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爱,我就成了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奥秘和各种知识,我若有全备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格前13:1-2)。圣女小德兰真正识透了这条爱的神婴小道,她在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把基督徒的使命与信仰淋漓尽致地完全表达了出来,那是一种赤子般的交托,望德中的期待,爱德中的践行,三者融为一身,以整个生命所宣讲与表达的平凡生命中到达天主的“小道”。作为被主所特选的神职人员,特别是教区司铎,处身于人类社会这个形形色色的大染缸里,奉派为福音的生活与见证者,要能使自己的信仰和奉献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而外显,必定要先使对基督的信仰内化成为自己生命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司铎也和大部分的人一样,一生中基本是在平凡中度过的,但是这种生活若没有了和天主情感的维系并不断地加深,即使是外在的物质充裕或者赞誉不断,都只能使他在生命中感到孤独寂寞在内心的痛苦中煎熬而无法体会到走此路的价值和真正在服务奉献中的幸福与在主内深深的平安、喜乐与自由。小德兰不论是在灵修生活中还是在使徒性的生活中都是司铎的表率,愿所有的司铎都能仿效小德兰,在自己一生平凡的生命中完全彻底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而臣服于天主奥秘的旨意之下,以个人的整个生命去见证福音与基督之爱。

一、小德兰生平简介

    教宗比约十世理直气壮地把婴孩耶稣及圣容德兰修女称为“当代最伟大的圣女。” 她的圣德并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现,只是“以伟大的方式度过了平凡的一生” 如今她成了闻名全球的圣女,屡获荣衔。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她被教宗比约十一世列为真福品。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七日,真福德兰被册封为圣人。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教宗比约十一又宣布圣女小德兰为所有男女传教士和世界传教区的特殊主保,享有与圣方济·沙勿略同样崇高的荣衔。

    德兰原藉亚冷松(ALESNSON),父亲路易·玛尔定从事钟表和首饰业,母亲泽莉是花边女工,他俩原先都有弃俗修道的意思,但天主上智另有安排,使他们结合在一起。一八七三年一月二日小德兰出生于这个天主教家庭中,一朵奇花开在这个园子中,在家中排行第九,其中四朵才萌芽还未开放的时候便移植于天堂了,余下的五朵花,一起集合到天主安置于尘世的园囿——一个进了冈城往见会,四个进了里修圣衣院。 她出生两天后,被抱往亚冷松圣母堂领洗,被双亲以及四位姐姐们特宠特爱,良好的宗教家庭熏陶,使这个小女孩的信仰形成了深刻、活泼、仁爱的品格。德兰四岁半时母亲去世;小德兰的父亲,离开亚冷松迁居里修。此后,她的二姐宝琳成为德兰的“小母亲”。 小德兰曾这样说:“爸爸一颗心本来慈祥不过,现在又加上一种真挚的母爱,我觉得您同玛丽一样成为我慈爱至极的娘亲。”

    年幼丧母的小德兰,在父亲身上体验到了世界上最温柔、亲切和无微不至的父爱。因此,只要提及天主的慈爱时,在她的心目中就会呈现出世界上生身父亲的形象,这也是她迈上神婴小道的一个基础。 小德兰三岁开始就有跟大姐进修院的想法,十岁时患了一场重病,全家人一起为她祈求天主,一八八三年,小德兰病床旁的一圣母塑像朝她微笑,她的病得以治愈。一八八四年六月八日她初领圣体与耶稣融合为一。一八八六年的圣诞夜,圣宠触动了她的心灵,她的生命发生了“真正的转变”,为主献身的愿望非常强烈。如此,她毅然决定跨越一切困难和重重阻碍,进入圣衣会, 从而参与为耶稣基督传福音,救人灵的神圣事业。十四岁去罗马朝圣时,敢于突破规定在集体觐见教宗时,直接提出要求允许她十五岁进入修院,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 此后,经过三个月的等待,于一八八四年四月九日星期一小德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梦想,进入圣衣院。在此后的日子中,团体生活冷冷清清,祈祷常枯燥乏味,情感伴着孤独,她忍受着一切,慈父的疾病也是她最大的苦楚。一八九零年九月八日小德兰发愿。一八九四年她父亲去世。正在这时,她在漫长摸索之后,发现她的神婴小道。此后,她便在此小道上一步一步地在种种病痛、克苦、牺牲中度着信德,爱德和喜乐的生活。小德兰其实生来多愁善感好胜要强,但却全心依靠天主的圣宠,以惊人的克己功夫在修德的路上不断前进。直至一八九七年九月三十日打完了这场胜仗,跑完了人生的赛跑,回归到慈父的怀中,永享福乐。她的内心受了极大的考验,忍受了难言的痛苦,这些只有天主和她自己知道。在她去逝后,天主才让世人知道她在圣德上的造诣。

二、小德兰的圣召—爱

“在乌云之上,阳光闪耀,它的光芒丝毫没有黯然失色”。正是在考验当中,德兰领悟到自己的圣召:‘终于我找到了自己的圣召,我的圣召就是爱’。 吴经熊在读完《灵心小史》后认为“因为耶稣便是道,所以古今中外一切真理,莫非是道,莫非是耶稣,既然圣女与耶稣有着深刻而密切的契合,那么很自然地,她的语默动静,就皆是道了。而爱——爱天主、爱人类、进而爱‘爱本身’,就是小德兰‘道’的全部奥秘”,他写道“现代文明的全部不幸,就是人们太爱科学,却太没有爱的科学”。 所以“任何身份与地位的所有基督徒,都被号召走向基督的饱和点及爱德的成全境界” 这是每一个藉洗礼踏上信仰之路者在生活中当有的表达,因为“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的天父”(玛5:14-16);高深抽象的爱的学术研究缺乏行动的表达只是一种思想,华美精彩的爱的演讲没有生活的见证也显得苍白无力。爱只有注入信赖、谦逊,融入生命,化为生活才是鲜活的和丰富的,符合福音教导的,而这一切圣女小德兰以短暂的一生作了精美完全的诠释。

1、赤子般的信赖

    “赤子之孺慕”是小德兰指示于我们的升天电梯,小德兰告诉我们,要做人,必须自知,必须牢记自己是天主衷心疼爱的赤子,必须确信赤子的一切行为绝对引不起父母的厌弃,必须承认赤子对待父母也不会怀着有心的忤逆。 诚如耶稣所教导的“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天国,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玛18:3-4);这是小德兰所寻找到升天电梯的指示和她愿望的目标。如她所说:“我已发现我所寻求的,可以靠拢天主了,不过我还要知道天主看待那最小的孩儿,是怎样的光景,于是继续找寻,居然又给我寻着。天主说:‘她的乳儿将被抱在怀中,放在膝上摇摆,就如人怎样受母亲的抚慰,我也要怎样抚慰你们’(依66:12-13),在小德兰认为,‘信赖而且唯有信赖’,那是唯一通往爱的途径。 当然,这种信赖并非单单存在于思想理念之中,而是切实地融入了整个生命,表现于全部的生活,就是一种爱的表达。小德兰蒙受的圣宠足以使她发现并认识天主最神秘的面目,即耶稣来到世上向我们启示的仁慈,从此,她不再犹豫,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托付给天主。“小德兰的全部著作,归结到一句话便是:信赖,唯有信赖把我们引领到爱那里”。

    小德兰的这种信赖首先要求人的谦卑自下,充满希望。因此,她常常把自己比作是个小孩子,一朵小白花,一棵野外的雏菊,她以自己的“小”而成就了她的“大”,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身在尘世,却又能超越尘世。她“只要做小孩,就是一点不把自己的修德归功于自己,而且从来不想自己有什么能耐,只知道是好天主把那些德行像珍宝一样放在自己孩子的手里一样,让她在需要时派上用场,但那珍宝始终还是好天主的。” 并且也“不因自己的过错而灰心丧志,因为小孩跌倒是常事”。 对于人之本性,谦下是信仰生活中常被忽略,且难以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目光常常关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小德兰却告诉我们:“你想攀登高峰,好天主却要你下去,他在丰腴的谦卑的山谷深处等候着你呢!” 有一次,德兰在避静中由匝凯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你快下来,因为我今天必须往你家中”(路19:25),这给了小德兰服侍耶稣的启迪—“吾主耶稣愿意我们把他接到心中去,当然心中应该是空的,一无所有的,可惜,我们心中塞满了东西而不是空的。因此,耶稣吩咐我们下来,嗯,我要下来,下得低低的,好让耶稣把头抚在我心上,使他感到我爱他,了解他……” 小德兰的这份信赖,奠基于坚实的希望之中,由此,“赤子之无忧无虑,无妒无嫉,无邪无僻,无猜无忌,无争无执,不怨不尤”。 小德兰在给姐姐赛丽纳的信中说:“幸福的小露珠只被天主赏识,你别留恋于世上汩汩作声的河流,也别羡慕芳草地上蜿蜒曲折,闪闪发光的溪流,当然汩汩流水声是很优美的,人人都能听到,但田野之花的花杯里容纳不下它,要亲近耶稣只有变得小小的!唉,慕求谦下与甘愿无人知晓的人太少了!” 小德兰正因她的纯朴之德而被耶稣所喜爱。她的叹息饱含着期盼,也是一份对我们一生的激励。

    在小德兰的信赖之路上,也并非坦荡无阻,这需要恒心,毅力去接受考验与磨炼,如此经过逾越之后,信仰的生命便可更加坚定成熟。小德兰也历经祈祷上长期枯燥的神枯时期及病痛的袭击。但最终,她赖着对主执著的信赖,战胜了一切信仰上的诱惑。“当我心困倦于黑暗的包围,想略略休息,欲把将来永久生命的想头来振振精神,不意苦恼却更加倍,黑暗好像借了无信仰者的声音讥笑地说‘你梦想光明,梦想一个香花围绕的家乡,梦想永远拥有万善万美的全能造物之主,你相信有一天可以冲出这使你憔悴的瘴雾之区,那么,前进吧,前进吧!你欢迎死亡,所得到者正如你所希求的吗?只不过是一个更为深沉的漫漫长夜,一个空虚的漫漫长夜罢了!’” 在如此的时期,当自己完全享受不到信德时,天主知道我还是勉强自己多做信德的工作,这一年中,我所发的信德,比一生所发的还要多得多!

2、彻底的交付

    “我的灵魂只追求这学问……我知道得很清楚,只有爱能使我中悦好天主,而我唯一所希求的就是这爱,耶稣乐意向我指示一条通往神圣火窑的道路,这便是小孩子安睡在父亲怀中彻底交付的道路”

    小德兰的一生完全沉浸在女儿对父亲的依靠之中,以对天主慈爱的信德为基础,由于这二样美德所产生的力量,她将内在对天父的孺慕之情,对天主的信赖,化作迈向天主的无限渴望,愿意做一朵充满爱情芬芳的小花。尽管它如今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但却是因为爱而奉献小牺牲、小克己而产生的。小德兰常以自己的软弱、卑微而引以为乐,因为这时只会增加对天主的望德与依赖,从而全心全力地投入爱的小牺牲与奉献之中,朝着那确切的目标而不断奋进努力!在小德兰灵魂的深处,在她的神修学中,除了相信天主的爱以外,就是这种爱天主的渴望了,这也就是她对天主之爱所作的最重要的回应。

    小德兰在阅读若望福音中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的谈话后,认为耶稣不以向外邦的撒玛利亚妇人乞求一点水喝为耻。他渴了!此刻,他渴求的是这个可怜罪人的心,渴求的是爱!小德兰打开她的心房对我们说“耶稣临死时大喊‘我渴’的喊声时时在心内回响,让我心燃起强烈莫名的烈火,我要解我可爱的耶稣的渴。” 耶稣教导我们“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5:48),灵修生活对一个信仰者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信仰为他便失去了意义。所有神修作家和各种神修学派都主张神修生活开始于“渴望成全”,渴望与信赖成了一股强大的内在推动力而使生命自然地流露出爱的芳香。

    首先,小德兰说:“ 有一大愿望,一心爱慕天主,除天主外,不知别的可喜可乐之事。” 在她看来,爱的渴望,渴望爱天主,愿意爱天主就是成全。她是一个渴望爱天主之人的典型。她自认当一个可怜卑微的灵魂,向天主开放时,这种焚烧一切的爱火就会进入其中,把她烧尽,使她变成与他相等的爱的渴望,因为天主的渴望是无限的,这位爱的灵魂的爱也就变成没有限度的了。小德兰以实际行动作证是人人能做到的,“对于卑微弱小灵魂来说,也是能够爱和全心爱的事实证据,这里面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事,没有神魂超拔,也没有奥秘的启示,就是一个爱的渴望,渴望爱天主。” 天主是爱,天主渴望被爱,要求的就是渴望爱天主的渴望,而对于一个急切渴望的心灵,天主必赐他的渴望得以满足。

    其次,小德兰也充满着拯救灵魂的热忱。她回忆在一个主日弥撒后,当自己看到经本上苦像上那双鲜血淋漓的圣手时,她感到心痛楚的要裂开一般,并决定“集我心于十字架下,好来收取这救赎甘露,随收到后随洒到人的灵魂上。” 从

这天起,她感到内心激荡着蓬勃的热忱,去取水给十字架上喊‘我渴‘的耶稣。同时她发觉“自己被救灵之渴所吞噬,愿意用任何代价,将罪人救赎回来”。 小德兰一生短暂,九年之久生活于会院当中,直至离世,但她却被封为世界传教区主保,因为她拥有拯救灵魂的强烈渴望,并认识到自己的圣召是何等高妙!“我们为主的宗徒们,贡献我们的祈祷,我们的牺牲,使他们以其言论,以其模范来福音化普世人民,我们自己便成为宗徒的宗徒,我们的使命,是何等高贵!” 保禄宗徒曾以被人视为愚妄、绊脚石的十字架而夸耀,因为十字架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智慧的表现(格前1:24)。十字架是爱与胜利、希望与得救的标记。小德兰也深深地在一生中以十字架为荣,“我入修院之初,十字架便伸开双臂欢迎我,我也很亲热地抱住它。我这心情,发愿前,在庄严的考问下已宣布过‘我来修院,是为了救灵魂,尤其是为司铎们祈祷’。一个人做事,不采取适当的方法,是不能贯彻目标的,而耶稣已将方法告诉我,要得人灵魂,必由十字架”。

    小德兰对天主慈爱赤诚的信赖产生了在成圣上与拯救人灵上深深的渴望,这份渴望催迫她向天主完全彻底的交付。基督的一生对天父的旨意完全地顺从,父因他而喜悦(谷1:11),在十字架上呼喊:“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付在你的手中”(路23:46),这使他的交付达到顶峰。小德兰为我们指出了彻底交付自己的理由,即我们都是天父怀抱中的孩子,小孩在父亲的怀中,就不必紧张恐惧,而可以放心休息,把自己完全交付在父爱之中,因为此时此刻正好体验到父亲的温情爱意。 正如旧约中欧瑟亚表达天主对人民的慈爱时,如此描述:“当以色列在童年时代,我就爱了他……我双臂抱着他们,但他们却不理会我照顾了他们,是我用仁慈的绳索,爱情的带子牵着他们,我对他们有如高举婴儿到自己面颊的慈亲,俯身喂养他们”(欧11:4)。

3、交付的行动—爱的科学

    “爱的科学。啊!这句话在我心灵的耳朵里回响,是甜美的,我不想要别的了,我只要这个,就像雅歌里的配偶一样,为了爱,我付出一切,却感到没有付出什么”。 正如圣依纳爵所言:“爱首先要用行动来证实,而不是用言语来证实”。 同样,小德兰所讲的交付及神婴小道为我们指出人只要保持幼小软弱,便能产生强烈成圣的愿望。因为天主爱小孩,爱一无所有的人。但是,这并非是让人故作天真的姿态,求人的喜爱,有了姿态就要有生活。在她看来,交付给天主,必须有奔跑而不是休息, 自己必须竭尽所能。首先,她虽然也承认十字架很苦,但同时更甘美而宝贵,由心所发之叹息皆是爱慕和感谢天主。因此,在修德路上,不再是徐步前行,而是赶走带跑,连跑带飞。 她在平凡的生活中主动地寻找种种小克苦和小牺牲。她愿意如小孩子一样向她所至爱的撒花,并一边唱歌。“我春花易萎的生命,将在您的眼前消磨净尽,除了撒花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来表示我的爱情了,这就是说,每一小克己都不轻轻放过,……以爱情为动机,我愿意为爱情而受苦,也为爱情而享乐,我便是这样撒花了。” 在她看来,真实的爱情,该用克己牺牲的功夫来喂养。小德兰是藉此生活中小小的机会来表达对天主和对他人的爱德,她以敏锐的眼光以忘我的心,以真挚热忱的爱心,捕捉一切不为人注意的点滴,从而持之以恒地走这条小道。同时,她的交付与爱也表现在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如至爱父亲的病痛,自己的疾病,包容同会姐妹的缺点以及在成全路上种种的挑战。她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没有丰饶的收获,不经过艰苦的耕耘,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忧煎,由天主或世人而来的磨折” 如今荣耀的小德兰,她的一生常在品味着这杯苦水,当她最后一场病期间,有人在她身边放了一个杯子,里面盛着透明而好看的红药水,她指着说:“看里面好似鲜美可口的饮料,其实,我从没有喝过比这再苦的东西。这是我一生的表象,别人看来我的一生是美丽幸福的,人们以为我喝的是美味可口的饮料,实际尽是苦水”。 但她却怀着深深的信赖、渴望与内在赤子的爱在快乐地品尝着。

综上所述:小德兰对于自己生命中的一切,从没有认为是自己的功绩和自己的能力。她将祈祷的语言和行动的语言完美地揉合在了一起,即她在竭尽所能做一切事的同时,又无不为一切事而祈求。如她所言:“祈祷与牺牲成为我所有的力量,这是助我常胜的武器”。 在小德兰的祈祷中,常贯彻于交付的行动中,表现在生活里,天主的行动常是第一,自己的行为第二,她以生命所呈现的是一个诸德紧紧相连的,充满依赖的全人的交付。

4、小德兰的默观灵修

圣女小德兰在世短促的一生中,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真谛,以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彰显出了基督徒的使命,就是福传与成圣并不是一定要表现于轰轰烈烈的大事与业绩中,而是存在于人生中的每一个平凡的时刻。人不可能都去做不平凡的大事,但却能以基督的精神,以爱的心去尽力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圣女小德兰一生从未出过修会而宣讲福音,但却成了普世传教区与男女传教士的主保,因为她把自己圣召生命中的使徒性和默观性的的生活都融合为一,更藉自己的默观灵修生活为我们指出了福传工作的根和使徒生活的魂。因为“在默观祈祷中,我们与耶稣、圣母、天父和圣神一起生活,并求他教导我们如何爱”。人丧失默观的生活,常会无法聆听,更无法了解祈祷的意义。“祈祷的关键在于‘临在’,而不怎么在于‘思考’”。在默观生活中,圣女小德兰深深明晰自己的使命和天主的伟大奥妙计划。我们今日常谈生活中的祈祷和行动中的祈祷,小德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特有例证,尤其是她一心为使徒工作的祈祷。“她的祈祷渗透她的整个生活,就像呼吸的收张和心脏的搏动使她全身充满活力一样。”对小德兰来说,“祈祷就是她生命的重心,而唯有在这样的祈祷中,才能在行动中真正与天主融合”。 所以,在我们自己编织的历史中体验天主的临在和行动是我们终身要做的事情。从中发现自己个人被主召叫的意义,更会使我们无比幸福!如小德兰所说“那时我在极大的喜悦中,不由呼喊道‘耶稣啊!我的爱……我终于发现了我的圣召,我的圣召就是爱”。“然而小隐修女要把她的旅程告诉你,她的旅行是这样的,在启程之前,她的未婚夫问她想到哪里去,走哪条路。小未婚妻回答说,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心想登上爱的顶峰。”小德兰在生命中体验到自己的圣召就是爱,是她生命的全部。因为她对天主的仁慈有深刻的体悟与经验,并急切渴望要协助世上的男女绝对信赖天主的仁慈,要以“爱”的圣召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小德兰获得恩宠后的直觉,便是凭藉她注视天主的仁慈,进而认识天主内心的深蕴。“小德兰理解天主仁慈的心,就像圣保禄懂得基督的奥秘一样,他俩都进入了一定的默观境界,窥见天主是仁慈的。” 如此,在小德兰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单纯信赖唯一救主耶稣的动力,这种动力使小德兰在充满爱的火海中生活,甚至完全被淹没其中。这火是甘饴的,就如小德兰也曾谈到那火多么强烈又多么甘饴啊!我们知道天主的火本身是强烈而又温和的,如大德兰所言“天主的火是油膏”。小德兰的生活是一种毫不外露的生活,“我们不得不说小德兰具有真正的神修经验,那就是说,她不仅用隐蔽的方式在暗中体验天主的仁慈,而且感受到天主慈爱的力量渗透到她的心内。”同时,她更以自己所有的努力体验并见证天主慈爱的吸引,在小德兰认为,“信赖,而且唯有信赖,那是唯一通往爱的途径”。 一份对天主的爱,她藉此谦卑自己,愿成为软弱的,微小的,贫穷的并空虚自己,从而使自己完全为主所拥有。在各种不同的灵修中,他们的起点便是与耶稣会面,去走天主圣子走过的路,那就是寻求真福,跟基督背十字架而服膺谦德,并以此作为一切灵修的基础。

当小德兰愈步武耶稣,谦卑自己时,圣神愈是在她的心中挖掘贫穷,并产生了一个越来越深切的呼唤。因为耶稣自己的渴要在他信友的心中挖掘一个渴,后者的渴必定不会比他自己的大,可是这种“渴”将成为我们的一种特征。在小德兰的微末小径——渴望的道路,她坦言就是自己的软弱——要做回应基督如此迫切,强制性的呼召:‘我渴’的最佳方式。 在我们的人世间,爱德是活在望德的大冲动及信德的卑小中,因为,在世上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但渴望是占上风的,基督的渴的呼喊给我们提示了在人世间,必须不断超越那已经做到的,已经被实现了的。在“小德兰默祷时,所以受到一个真实的致命之苦,因为我们的默祷正是由于活出这个吸引,它是父自己的吸引。” 小德兰在回忆录中所言“唯独默观,对默观的渴望,才能使我们的心扩大,成为天主的尺度:这就是灵魂高尚之处。” 因而,她自动选择了一切,而这一切都是天主所愿意的。在小德兰的灵修生活中,渴望也是她默观祈祷的最大体现,爱的“渴望”成了她信德,望德和爱德的共同果实。“我唯一能明白的理由,就是因为我那么热烈的渴望救灵。” 在小德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作证更加证实了在小德兰的灵魂里,基督徒的默观是多么包含救灵的渴望,这也是默观生活使徒性的一面和传教性的一面。为此碧岳十一世宣布小德兰为“所有男女传教士,以及全世界的传教区主保”。小德兰给我们看到她对痛苦毫不间断的渴望是与爱关联的,爱到用痛苦来爱得更深更远。她把默观与使徒性的传教使命紧密地结合为一,她的这种灵修生活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因为我们也要经常去体验自己奉献及圣召的价值所在。

三、信仰生活中的默观

人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不仅仅指向人与人之间对等的关系,更指向人生命最深处的一种关系和归宿,即人与神的关联。因此,一些宗教学家也把人称作是宗教性的存有。如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信仰代表这样一种决定,在人的存在核心深处有一点,这个点是不能为可见和可触摸的事物所滋养和维持的;这个点会与那不可见的事物相遇,并且会感受到,那不可见的事物为这个点自身的存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因着这层终极关系,这种来自存有深处的相遇和决定,要求人的生命有一个完全的改变。因此,信仰并非只是理性上的认识,而更需要生命中与主耶稣的一种碰触和相遇。这种相遇的经验使人“将自己交托于那个人没有制造过的,也永远不能制造的存在。” 并使人在一种新生命中生活。信仰不只是指向来世永恒的生命,也使人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根源,从而有目标与方向而不致迷茫。同时,也使人真正的在这份信仰中,能改善种种关系,使生活富有价值,体现出作为天主的肖像、天主的子女那种丰盛的生命。因此,信仰是生活的,而并非空洞的、抽象的、远离人群的。小德兰作为历代圣人圣女中的一员,也曾寄居人间,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着人生命中种种屡见不鲜的困苦、挫折,度着一般人平凡的生活,但因着她对天主仁慈的一份信赖,虽生在世间,却又超越其外。因为她在信仰内找到了幸福的泉源,且是任何外在苦都无法推毁的。她是以基督的渴望之心和双眼来审视世间的一切,心中存有的唯有爱,只有渴慕与感恩。司铎受同一天主的召选,肩负同一的使命,但为何不能达到同一的效果。因为好多的教区司铎在信仰的外在表达方式和信仰向内的扎根之间已失去平衡,当生活中偏离了根或者甚至丢失了前行的航向时,外在令人赞叹的业绩无法使他享受那份深深的灵魂深处的宁静与幸福。对每一位天主的子民,灵修生活的根一定要扎稳、坚实,在教会传统上的祈祷中,我们都可能习惯了一种采取主动倾诉、求恩、感谢的、以言语表达的方式,而误把祈祷当作是单圆满的祈祷包含说话和倾听。” 如圣女大德兰所言:“祈祷不外是和天主心与人?心的亲密交谈。” 因而在信仰内,在祈祷中,首要的是心的态度,然后才是行动。“祈祷是心的祈祷,常常称为静观,每个人都蒙召做这样的祈祷……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祈祷,因为生命是存在于天主的临在中。” 但是祈祷不是一种纯理论的知识,而是一种实践或操练,“除非为祈祷花下必要的时间,否则决不会发展深度的祈祷生活。” 在信仰内,祈祷是维系我们和天主的一个纽带,而默观更是我们与天主交流很好的途径,从而更深地发掘天主的爱和仁慈,发现在基督内真正自由的真我,因为“我们每人都被召趋向自由,每人都被邀请度神秘生活。

1.宁静中的皈依

“天主啊!我们的心是为你而造的,除非安息于你内,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圣奥斯定道出了人存在的一种普遍内在生命的追求与深切的渴望。作为关系性的存在体,有宗教性终极追求的人旅居尘世之间,既是天主的肖像,是万物之灵,其异于其它存在物的关键之一在于人的一生是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寻找回归生命的永久归宿之源,从而得享永恒生命的安息。外在欲望的不断追求无法消除人心深处的饥渴,这种饥渴只有在碰触并与活水的源头相连,才不致生活迷离彷徨渺茫而漫无目的。所以,该不断向内找寻并扎根,诚如小德兰为我们所指示的信赖、渴慕与爱的道路,是一种动富于静,二者相合的默观皈依之路。其中,独自与静默是重要的因素。“静观默祷是福音和基督信仰生活的中心,在旧约中它是先知和谦卑者,以及那些寻觅上主圣容者的祈祷,他们努力地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他们的天主。(申6:5)并以安息日那宁静的平安和休憩的态度去朝拜他。” 在新约中,主耶稣也在其生活中为我们指出了默观的重要。耶稣除了罪以外,在各方面和我们人一样,他了解自己寄居人间的使命,在以言行见证天国喜讯的同时,他更寻求一种孤独、隐蔽、静默、虚诚祈祷的生活,因而他与父更亲密结合,在这种静默的祈祷中得悉主旨,并在爱中交托自己。在多玛斯牟敦看来,“静观祈祷是一种简单的祈祷。”真正的静默是追寻天主的心,是爱天主的人所建造的一座吊桥,用以渡过自己心灵上可怖的黑夜,跨过诱惑的鸿沟。真正的静默像爱人的言语,只有爱人明白它的完美,才能体尝到它的喜乐。真正的静默是一把开启天主无穷灼热之心的钥匙,是神圣追求的开端,直到在无限的、创造的、丰盛的、可爱的静默中与他所爱者的终极结合,才告终止。这种静默并非是一种厌世消极而与人群隔绝的状态,而是在默观中,单纯的怀着祈祷心意的静默,是属于每个人的静默,是属于每个爱天主的基督徒的静默。因此,人也并非要居于一个特定的外在寂静之地,在日常生活中这也能找到。“天主是在我们安静时发言,在我们空虚自己时进入我们内,我们没有让自己敏锐感受超性天主的经验,反而为许多事而忙碌,追求人为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小小轻浮的感觉。” 只要我们愿意进入这种神圣的静默,会带给我们无比的经验,“祈祷,像静默一般是向内的旅程,就向一切向圣神的朝圣历程一样。因此,我们必须踏上心内的旅程,在那里与我的三位一体的天主相会。” 在欧瑟亚先知书中说“我要引导她进入旷野,与他谈心。”(欧2:14)在灵修生活中,常常使自己从喧哗的尘世中退避旷野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旷野是“静默与独居之地,人必须安静,并保持聆听天主的姿态,天主亲自与灵魂交谈……圣十字若望说,灵魂必须守静默和绝对的独居,全能的天主才能在灵魂内实现他的一切渴望。” 静默与独处在默观生活中是重要的因素,但这是一种超越现世空间的,是从我们繁忙之中去抽离出来,去进入与天主的独处之中。我们可以在单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且找到孤独,因为在这样的处境中,一个人可能在内心感到自己是孤独的,多玛斯牟敦在谈到自己的经验时说:“今天我似乎很肯定,独自确实是他对我的旨意,也确实是天主在召叫我进入的荒漠,但这荒漠不一定是地理上的荒漠,那是内心的独处,在独处中充满天主给予的喜乐,并在天主内生生不息。” 在人类的历史中,天主从来不会远离我们,恰恰我们似以民一样时常背离他的召唤。“只要寻找天主,就会找到,如果人不再寻找天主,他就会躲开我们,只有在我们希望听见他时,他才会让人听到,如果以为我们的愿望已经实现,而不再聆听,他也就不再说话,他的静默不再有生气,而变得一片死寂。”内在生命的一份信赖,远离喧嚣尘世的一份宁静及一种培养怜悯之心的独处,都是为了更深地与天主和世界建立关系,“独处不是一个消极的关系,它不仅是处在人群当中,真正的独处是参与天主的独处——而天主在万有之内,他的独处并非指地域性的不在,却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所以,在沙漠中,现代的人才能真正寻找出有关自己的奥秘以及那份按他的肖像而造人者的奥秘的答案,对于整日被种种事务缠绕的教区司铎而言,也只有在沙漠中才能如小德兰一样,发现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并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2.找到自己,找到天主

祈祷是人与天主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因而是双向的,默观祈祷就是使人顾及到祈祷中天主的主动性,传统中人往往把自己作为祈祷的主角,而天主只处于被动的聆听位置,但是人想在生命中找到天主,先该进入内在的自我去认识自己,如布鲁陶所说:“祈祷帮助我们更深地认清自己是谁,让我们彻底地明白自己真正的身份并不是我自己或者别人认为我是谁的那种身份。”小德兰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圣召是为了爱,默观祈祷就是在信赖中深深地扎根于此,即深信自己为天主所爱,无条件地被爱。多玛斯牟敦说:“基督徒爱的根源,不是爱的意愿,而是深信自己被爱的信念,深信自己被天主所爱。”天主的爱是我们生命的基础,我们独特的身份,我们的完整,我们的希望都建在这个基础之上。小德兰发现了自己的圣召,认识到自己的卑小,体会到了天主的伟大仁慈,她甘愿做最卑微、弱小的一个小婴孩,一心取悦于主,在小事上成就了她的圣德。圣奥斯定有句名言:“愿我认识你(天主),愿我认识我自己。”默观仿佛一个孤独的旅程,但在多玛斯牟敦看来“这个旅程是为在发现天主中发现自我”,并说“如果我找到天主,我将找到我自己,如果我找到真我,我便找到天主。”我们身为天主受造物中最伟大的杰作,天主切愿我们成为我们原本受造的目的:成为那个简单纯朴的自我,爱慕天主的同时也让我们被天主所爱,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的旅程。找到天主就意味着让我们被天主发现,找到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允许天主发现并向我们揭露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人常忽略真正的自我,而误把外在虚假的自我当作真我去追寻,一个人一旦不再以天主与其最深的及内在的自我为中心,人就会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天主那样来看待与觉察自己,如此,便逐渐愈加疏离了真正的自己。在多玛斯牟敦的一部作品中,他认为乐园的故事,象征着人原来被创造为默观者,而由乐园的堕落就是由一个合一的状态变为分裂的状态。所以,当人因自由的罪恶之后,“人由天主与真实的自我中被放逐出去,被引诱向外寻找天主与幸福,但这种追寻反而逃离天主与自己:这种逃离让他离开现实愈来愈远,到最后只能住在异域——失去内在与天主的相似性,也失去进入自己家,天主的圣所的自由。” 因此,只有当人重返生命中的那个乐园,寻回真我时,才能真正地再次与主相遇,认识天主。“我的圣善在于成为我自己,你的圣善在于成为你自己……,为我,要作为圣人,意思是要成为我自己。” 真正发现我是谁时,也就能在主内与他结合。“为要成为我自己,我必须放弃假我,为要寻获我自己,我必须超越自己,为要生活,我必须死亡。” 寻找真我的过程是寻找天主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个不断斗争挣扎的过程,是内在真我与外在虚假、自私、骄傲、恐惧的自我冲突的时候,这些走向天主的阻碍是必须去驱除的。并且,要尽可能将那些在我们内帮助我们走向天主美善的部分加以保持和加深。卡尔拉内说:“基督宗教有关人与天主关系的概念并不是说一个人在更加临近天主的同时,他就不断也失去自我。”所以,因着对真实自我的寻求,人因此开始欣赏和接纳自己的个性和生命,这个性和生命是天主召叫我们成为真我的根本途径。当人无法找到真我时,他所追求的一切并非内在生命中的真我所需要的,而是虚假自我私意的欲念。我们的虚假自我就是我们认为我是谁,它是我们心理的自我形象和社会的认同感,而大多数的人们就为此生活并乐此不疲地奔波。只有回归真我,才能发现真正的饥渴,只有在天主那里才能予以满足,由此必定生出对天主深切的信赖,渴慕之情以及圣善的生活。其中,一份对天主的信赖尤为重要,“信德是望德和爱德,是信赖与信心之父。” 对于默观祈祷,就是一种信德的简单祈祷,在我们追随耶稣的整个过程中,对上主的全部信赖是一种必需的德行,这份信赖,就是我们只需在默观中、在宁静中与开放中伫立在天主前,努力在这种安宁中,去等待与忍耐。在这种境况中,让我们彻底体会自己的目盲、耳聋、口哑、无助……这种空旷感中,天主会以他的方式充斥我们。如此,我们越饥、越渴、越空虚,就会越亮、越爱,越充实。 如此愈真实地回归认识自我,亦愈深学会与主相遇,经验天主。

3.默观与行动

默观生活看似属于隐修者的特有灵修方式,但实质上这种生活是为一切人的,正如多玛斯牟敦所谈及到的“这至高生命的种子在洗礼的时候被栽种在每个基督徒的灵魂里。” 每位基督徒藉洗礼都领受了成圣与福传,见证福音的使命。所以,默观生活并不是脱离尘世的静态表现,而是为了更好地在行动中,在生活中彰显信仰的真谛。“神圣的态度基本上是默观的,世俗的态度基本上是行动的,这并不是说行动就不可能是神圣的,但即使如此,唯有这种行动的本质是倾向默观的,才会是神圣的。” 如此,生活中的行动若缺乏了神圣的渴望与追求,必定沦为世俗性的工作。默观与行动并非是互相矛盾的,因为“祈祷主要是心的态度,然后才是行动,祈祷主要是天主在我们内工作,然后才是我们对天主的回应。” 当人在聆听与倾诉,在同天主的互动过程中认识自我,找到天主时,必然祈祷会化为一种生活,一个新生命。内在的默观和外在的行动,在本质上绝不是对立的,二者都是对天主同一个爱的两面。因此,在行动中,必须寻求在默观中体现的同一件事——和天主接触与结合。因着那份缄默和自然而然流露出爱天主的作证,默观者在生活中实行着他使徒性的一面。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成为一种见证福音的行动。“基督信仰的活动生活和默观生活是同一的生活。” 对于司铎也是一样的,宗徒事业,一方面是在人群中生活,另一方面又是默观生活。“渐渐地,他们更少意识到自己,终于他们停止意识自己在做的事情,渐渐地天主开始做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内也为他们;至少在这个意义上,爱天主成了他们的第二本性,而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能肖似天主。” 人们往往过分着重于文字的意义,对于默观所退避隐所的形象是原始的隐闭,在树林,在山野间的隐行,其实这个默观的隐所是建立在自己之内的,基督在这里与我们亲密相处。如此,在自己内建有隐所的人们,比别人更敏锐地觉察天主的临在,因为带着这绝对静默,庄严的厅堂在你之内。同时,被召叫在静默中聆听他,并由此聆听身边所遇到的人。所以,默观生活与活动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要传教活动得到成果,我们必须步武基督的后尘和他生活的节奏,那就是静默与行动的节奏,今天,人们所需要的是隐退到静默和宁静之中,聆听天主的声音;光荣他,祈求他,然后回到俗世中。” 置身在此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时代中,人如何把握前行的方向?如何找寻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怎样识得内心的必要需求?若生活中失落了在默观中于自己生命深处和天主独处的那宁静的隐所,就如失落了地堂福乐的原祖一般,必定处于焦急而又迷茫,深深的渴求中,或许又不知道这份内在的渴求是什么!小德兰作为所有男女传教士的主保,她以自己的看似平凡的生活见证了传教士的特质—是一位时刻与主结合的,以天主的旨意作为自己的全部追求,并且是生活在天主圣三内的人。藉圣洗而在圣神内重生的人,都蒙召去度这样的一种生活,在各人的能力限度上有大有小,在世俗的职位上人人各异,但不论以何种方式生活,都要达到同一目标就是以自我的生命彰显基督的生命,其中或许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有卓绝华丽的宣讲,有饱含爱心的扶持与鼓励或者一个发自心里的会心微笑……所有的一切除非扎根在主基督的生命中,建立在同主的亲密关系上,不会真正令自我体会到生命的触动与深沉的平静,会完全陷自己于一种疲惫忙碌的境况中,陷入一种活在别人眼中和虚假自我中,而非活在真我和天主的旨意中。默观与行动相得益彰,默观是为使行动的语言更真更诚更响亮,行动是为在默观中扎根更深与主结合更亲密。一个默观中的行动者,也会成为一位行动中的默观者。如此,他将不再活于自己,如圣保禄一样“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

四、司铎职务的使命与意义

    对于小德兰的使命,可以归纳为使人爱“爱”,正如她在奉献诵中表达的“幸福的圣三啊!我的天主,我愿爱你,并使众人爱你”。 她在重温生命中所经历的漫长道路,最终发现自己的圣召时说:“那时我在极大的喜悦中,不由得呼喊道,耶稣啊!我的爱……我终于发现了我的圣召,我的圣召就是爱!” 对她而言,这份爱并非停滞于理念的感情,而是切实的经验和生活的行动。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去在小事上来表现自己被召叫的使命。她对自我使命与召叫的总结,也是每位基督徒的使命与被召叫完美的表达。在福音中,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努力成圣,并要在生活中竭力履行往训万民传布福音的教导与使命。这两者若没有真正内在所激荡涌流的爱与渴望,成全只是一个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美好梦境,福传也会停留于思想的教导及纯知识上的宣讲而显得缺乏动力和感染力,失去活力。

为纪念司铎的典范—亚尔斯的本堂圣维雅纳神父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所举行的司铎年业已闭幕,但其影响与精神永远不该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上淡化。作为平信徒,该不断在信仰内,在福音中基督的教导下去明晰个人的使命与职责,也该对司铎的职务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从而齐心协力一起去完成主耶稣的夙愿。作为司铎,蒙天主特选的器皿和工具,更当对此神圣的职务深入体悟并对自己的身份予以认可和肯定。如教宗在司铎年闭幕礼上的讲道中所说的:“我们已让圣维雅纳神父带领对司铎圣职的庄严和美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司铎并非仅仅是一位公务员——像每一个社团为了完成某种运作而必须具备的公务员;正相反,司铎所做的某些事是任何一个人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去做的……因此,司铎职并不仅仅是‘职务’,而是圣事,天主用了我们这些可怜人,以便通过我们而临在于所有的男女中间,并为了他们的益处而行动。” 司铎不仅仅是个服务者,是个祈祷者,更应该是一个在世界中生活的默观者,如圣母一样,虽然有诸多的现实不能理解,但却能默存于心,从而在自我与天主的一份独处中,享受那份孤寂,在默观中找回真正的自己,跟随耶稣的真正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找到仁慈的生活的天主。耶稣的一生,需要我们去在默观中,赖圣神的光照去了解。司铎不仅是行动者,更是默观者,因为这份圣职就是一种关系的表达,基督更是我们效仿和追随的榜样。只有在祈祷中才能常常在现实的冲击下不断回归自我,与主结合,才能更好的获取行动,服务的动力与目标,同时,也更该以切实的行动与生活的见证去使祈祷中那份渴望和爱的心,将天主的爱完全彰显。司铎对自身圣职的意义和使命并非间断性或某固定时刻的认识,而是持续一生的,需要倾毕生之努力去予以实现。正如圣女小德兰在自己的圣召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圣召使命是爱,这份使命并非是种静态的,与世隔绝的,而是充满活力的,这团火焰燃烧着她的整个生命。她把整个一生及每日平凡的生活都当作是实现自己的使命,体现圣召意义的途径。由此使个人短暂的尘世生命具有了不朽的价值,获享了永恒的冠冕。如此,我们应该努力在交付使命的那一刻,也能如圣保禄一样无愧地说:“这场好仗,我已打完,我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后3:7)

1、成圣的使命

“因为与圣父及圣神同被称为‘唯一圣者’的天主子,爱慕教会如同净配,为她而交出自己,为能圣化她,又为了天主的光荣,使她与自己结合而成为自己的身体,并以神圣的恩惠充满了她,因此,所有在教会内的人,无论其属于圣统阶级或为圣统所治理,都领到了成圣的使命。” 正如耶稣在福音中所教导的, 圣保禄宗徒说:“天主的旨意是要你们成圣。”(得前4:3);因着基督的来临,天主的启示得到了圆满的彰显,天主的爱与救恩得到完全的体现。基督以自己的血立了新约,这已经超越了民族的局限,而面向一总的人类,并发出深切的邀请;他从犹太人及其他的民族中号召他的人民,使他们因圣神而不是以形体联合起来,成为天主的民族。这个民族是经由水和圣神而得以重生,其目的是天主的国,就是由天主亲自在人间所创始,再继续扩大,直到世界末日,再由天主来结束的天主的国。 因而,因天主的圣宠与召叫,因信仰的洗礼与皈依,在世旅途中生活的天主的子女,不论其身份与地位“都被号召走向基督生活的饱和点及爱德的成全境界”。 所有的信友都要在现世追随基督,反映基督的肖像,“在一切事上服从天主的圣意,全心献身于光荣天主及服务他人”。 每位基督徒的职务不同,但使命却是相同的。每人都当在自己的职务与身份中去迈向同一的目标。照本身的恩赐和职务,毫不犹疑地循着活泼信德的道路前进,信德必会激发望德,借爱德而工作。 从而“按照各肢体的功用,各尽其职,使身体不断增长,在爱德中将它建树起来”(弗4:16)。我们都是基督身体的肢体,每人所领受的恩赐不同,但是都不应该沉醉于自我之中,而当去追求那更高超的道路即爱的道路(参格前12:27-31)。因为“爱德是全德的联系”(哥3:14),同时“爱天主爱人也是分辨基督徒的标记”。 “在坎坷追随的道路上,坎坷曲折,但是我仍要,在流窜的黑暗中生活”。 小德兰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成全的路上避免不了要受苦。的确,在迈向成全的路上,必然要面临诸多方面的阻碍与弃舍,这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以坚毅的意志力,在恩宠的助佑下不懈地努力。

“教会的这种圣德,不断的表现,也应该表现于圣神在信友中所产生的圣宠果实上,其在每人身上的表现方式不一,每人在自己生活环境内追求爱德的成全,而兼善他人” 因此,人人都明白,所有的基督徒,不分身份与地位,都被同一的主基督号召走向爱德的成全境界。诚然,基督徒的各种生活形式和职位有所不同,但众人都修炼同一圣德,“每人都必须按照本身的恩赐和职务,毫不犹豫地循着活泼信德的道路前进,信德必会激发望德,借爱德而工作。” 司铎被选择分享主教职务和圣宠,他们借着每天所举行的职务,增长爱主爱人之德,并该富有各种精神的财富,师法历代圣德流芳的司铎,在谦虚退隐的服务中活出自己的使命,“司铎—如其他所有信徒,经过洗礼的祝圣,已经接受了伟大召叫与恩宠的记号与礼物,即使在人性的弱点之下,仍能够,而且应该追求成全。”

司铎在成全的路上,“执行着属神及成义的职务,只要能常常进入自己的内室,听从基督圣神的养育和引导,便可以在神修生活上得到稳定。”小德兰一生所从事的无非是平凡的工作,但因为她在其中倾注了最大的爱,把生活中的小事当作自己和天主走近的机会,因此小事却被赋予了无比神圣伟大的意义。小德兰以生命中的一切皆为恩赐,所以用感恩之情予以接受。同样“司铎忠诚不懈地在基督的圣神内执行自己的工作,本来就获致圣德。”“借着圣神,耶稣完全属于派遣他的天主,主的圣神这样显示我们,他是我们的圣德与成圣圣召的根源。” 司铎被召并被祝圣,为天主的子民存在普遍成圣的使命,为圣职人员,有特别的修成全的召唤,“假如他们在基督的圣神内,以坦诚和不休不眠的奉献精神行使他们应做的职务,必能达到成全。” 因着圣洗圣事,人皆具有了成圣的普遍圣召,因着圣秩圣事,司铎有了成圣的特殊圣召,被赋予了一份特殊的使命和职务。因此,在司铎整个生活当中,灵修的幅度必定是重要的根基。对于教区的司铎,仿佛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状况中,但若缺少在灵修生活中的根基,必定丧失其职务的意义。

借着圣事的祝圣,司铎已肖似教会的头和牧者耶稣基督,借着祝圣礼带来的圣神倾注,司铎的生活中的想法,作法该当仿效耶稣基督,并在自己的牧灵生活中,“以牧人的爱德度成全的生活。” 耶稣用整个生命阐释了自己的使命,“人子不是来受服侍,而是来服侍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10:45)并且在他被钉死于十字架上时是最完美的表现,他在谦逊和仁爱之中,将自我完全交出。

因而,作为司铎,更当在生活中效法主耶稣的那份谦卑和仁爱,和对天父旨意完全的顺服。去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向和定位,一种生活,行动和态度都源于内在价值观,使命感的明晰程度。司铎只有以空虚自我的心态,完全委顺并去承行天父的旨意时,才能使牧灵职务中的服务不致空洞缺乏内蕴,才能展现一个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的富于基督精神的真我。在成全的路上,司铎在灵修的途中当不断的寻根、扎根。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圣言和使人成圣的圣事。“如果没有成熟的祈祷,就不会有成熟的牧灵工作。”只有在主内如小德兰一样拥有急切渴慕的心,一颗完全信赖赤诚的交托之心,一颗与主满含爱意默默注视聆听的心,才能使司铎生活中的种种工作不致枯燥乏味,不致使生命失去活力,奉献失去意义!因此,成圣的使命在司铎的整个生命中该放在首位,既然是天主庄田的工人,若离开天主,所做的一切工作意义又何在呢?因此,司铎在自己的生命中“给基督容个地方,当你拥有了基督,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了。因为他是你的满足……你不可把你的希望寄托,放在人身上。全心依赖天主,让他作你的牵挂和你的爱情,你一旦全身心进入耶稣内,并体尝到他爱情的力量,你就不会担心你自己的安全了。”司铎固然工作繁忙,但这样更该深深入地在主内扎根,如耶稣会士詹格的保禄神父写道:“为什么以前我们不把信赖的船航到广阔的深海去呢?以前没有这样做,现在做吧,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全然转变!这样做,会使我们顶风扬帆,到达与耶稣结合的极其渴幕的安全港湾!圣女婴孩德肋撒是一位依侍天主的大圣人,只有在她使自己变成一个有强烈的依恃之心的人时,才走上了热爱天主的道路,从那天起,她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也是我们的吗?”

2、福传的使命

若望保禄二世谈及小德兰时称,天主圣神愿意通过里修圣女德兰向现代人类直接揭示一项根本奥迹,福音的根本真理。我们真实无误地领受了天主义子的身份,天主圣神推动我们呼喊“阿爸,父啊”。小德兰的灵修捷径‘神婴小道’就奠基在这一条根本的普遍的真理上,全部福音的讯息里,天主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是他的子女是最全面,根本和普遍的讯息。 的确,这个讯息是一个伟大的喜讯,它藉着耶稣彰显无遗并通传给我们。同时,耶稣也教导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19)。作为主耶稣建立的教会,其目的便是“光荣天主父而传播基督的神国,使人人分享救赎神恩,再通过人使普世导向基督”。 基督徒的使命实际上就它的本质来看,就是传教。主耶稣在开始时,就把他所愿意的人叫到身边,选定了十二人和他在一起,并派遣他们去宣讲;宗徒们被召而成为新以色列的初芽和圣统阶级的起源。在主耶稣藉着死亡、复活、完成天主的救赎奥迹后,升天前,便使其建立的教会成为救人圣事。正如他自己受派遣一样,如今他也派遣了他所召叫的人到普天下去。

每个藉洗礼而重生的人,都分享了基督司祭、君王和先知三重使命。同样,每位信友也领受了责任。“所有的基督信徒,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以言以行,昭示他们因圣洗而改造的新人,以及他们因坚振圣事被圣神所激起的德能,好让别人看见他们的美行,光荣在天的大父,并使别人领略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人类共融的大团结”。 这项使命不只是言语的表述,更需要生命的见证与生活的表达,而不是被分割了的部分;因为人们今日信任见证人而有胜于信任教师,信任经验胜于信任教导,信任生活和行动胜于信任理论; 基督徒的生活见证是传扬福音的首要和无以替代的方式,基督是卓越的见证人和所有基督徒见证的楷模,我们都是在继续他的传教使命。基督的一生中,不仅以言语宣告天国的福音,更以实际的行动来证实天国的福音。“教会在世界各地愿意成为贫穷人的教会……她愿意吸取包含在基督的真福八端内的全部真理,她愿意教导此真理,她愿意实践此真理,就如耶稣做到和教导的一样。” 因而,福传的行动是源于爱,而赤诚的信赖与交托,势必会引人走出高傲的自我而在生活的点滴中去体验与感受主的爱,实践爱主之情,履行福音的教导。

“教会受天主派遣给万民,作为‘拯救普世的圣事’。”作为大公性的教会,遵从主耶稣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谷16:15-16),向全人类宣布福音。“身为教会基础的宗徒们,便追随基督的遗表,‘宣讲了真理之言,产育了许多教会。’继承他们者的责任便是把这项事业垂之永久,好使‘天主之道顺利展开,得到光荣,并使天主的王国传布并建立于普世。” 在教会中,静观生活的团体,以其祈祷、补赎和苦工,在归化人灵的工作上,产生着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天主接受人的祈祷而派遣工人去收割庄稼。(玛9:38)同时,作为行动生活的团体,则秉承主基督的教导往训万民,宣布天国的喜讯,而司铎代表基督,作为主教的合作者,服务于自己的使命,以及圣言的宣讲,对举行的圣事及整个的生活去达到福音的传播。

“在耶稣的默西亚使命的高峰,圣神以其神性主体出现于巴斯卦奥迹中,就是他现今继续根植于十字架祭献中的救恩工作。当然,耶稣委托这工作给人类,给宗徒们及教会。然而,在这些人中及透过他们,圣神仍然是在人们精神及人类历史中完成这工作的超性和主要的行动者。” 在晋铎时,司铎领受了圣神的印记,通过圣事的神印,选择他永久成为基督与教会的圣职人员。基督曾预许护卫者‘永远与他同在’。因此司铎在心中当有确切的信念,即他绝对不会失去主的临在,在他所从事的司铎职务中有天主圣神的能力 ,并会使这产生硕果。司铎的整个生活都指向使徒性福传的一面,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态的行动,整个生命就是一种见证。只有当他与天主圣神合作,抛弃个人的一己私欲时,其本身的临在是一个带给他人希望与喜乐的讯息。司铎作为主的特选之器,传播带给人喜讯的圣言,举行引人成圣的圣事,在贫困者、弱小者……被人遗弃者之中延续基督的医治。他生活的每个层面理当成为基督之爱在世的有力见证,成为天国在人间的标记,就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司铎职完全为神性生命服务,司铎职借圣言服务为神性生命作证,造育神性生命,借圣事服务恢复并发展神性生命。总而言之,司铎本人应该活出这种神性生命,这生命是他自己成熟的最深根源,也是他整个服务精神效果的保证。”司铎的存在本身就应该在自己领受的先知、君王职内,善尽服务的职责,并宣讲天主的话语。同时,更该体现司祭职,去以行动和生活使天主的圣言成为生活的。司铎自身必须是圣言和福音的宣讲者,自己更当是一个实践者。由此,内外的整合,必定使其种种职务及自身的临在都成为福传有力的见证。

3、在基督内生命的整合

在今天的世界中,人们都处于一种快节奏生活的境况中,并且遇到许多各种困扰的问题,屡次急需解决,因此陷入心力分散的危险,同样,司铎们也因致力于职务上的很多需求而分心,于是在困苦中寻找,如何能够使外务与内务协调一致。对于司铎职务的外在的行动以及个人的热心善工,二者固然很有用,但仅靠其一都不能达到生活的统一性。因此,司铎必须划向生命的深处,与派遣自己的那一位亲身经验,在主基督内达至生命内外的整合与统一。在基督的一生中,虽然传教生活只有短暂的三年,但也是四处奔波、宣讲、治病、驱魔……,以具体人能以外在感官接触到的标记彰显着天父的光荣,行施自己的使命,但在主基督的一生中,一切皆因从始至终对个人使命的明辨和对父旨的承行。因为在其外在的行动外,还有一点,即主耶稣常常进入荒野,上山,退避人群,进入那片与天主的独处之地,那时是他获取行动力量的地方,是他明晰主旨的地方!“司铎们这样作基督善牧的替身,就会在这牧灵爱德的执行中,找到司铎成全的关键,获致生活及行动的协调,此处牧灵的爱德,特别导源于圣体圣祭;因此,这也就是司铎整个生活的中心与根源,在祭坛上所作的,也要努力贴合于司铎身上。但是司铎如不以祈祷,逐渐深入于基督的奥迹中,便无法达到此目的。 的确,使司铎的内修与外务有机的统一协调起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司铎都有许多外务工作,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来完成,有时又是紧急,棘手的,使司铎很难再有时间去专务内修,并且,有时因外务工作成绩给司铎带来的成就感,比较容易陷于对外务工作的忙碌,投入极大的热忱,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与天主的交往,与基督的结合。因此,司铎在外务事情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的灵修生活和同天主的关系上留有足够的时间,虽然在现实中比较难,但必须去统一整合,若没有了内修生活中同天主亲密的关系,即使他的外务工作看似枝繁叶茂,但所结果实是否是主葡萄树上的果实呢?或许也是个人私欲的果实。“司铎不应该忘记,‘基督始终是这种协调生活的基础和泉源’,因此,司铎要以基督为榜样,致力于在感恩祭和圣体中寻找力量与勇气。”

“对耶稣基督的热情的爱是所有教会灵修的动力和特征。”并且,“我们可以有两种生活方式来活出教会对这个美丽而又痛苦的世界的关爱,这两种方式就是:隐修式的和活动式的。”对于教区司铎而言,仿佛主要是使徒性的灵修,但其中,有两种表现方式——隐修式和活动式,这两种都是天主圣神在心中工作的结果,这二种也并非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应该在教区司铎的生活中将这两种表现方式糅合起来,将外在活动灵修与深广的内心隐修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一种敏感辨别能力,从而才能使教区司铎把忙碌的牧灵工作从一种肤浅的活动主义变成一种有目标的,整合的服务生活。因此,教区司铎应将自己的心深深扎根于天主的爱内。当今的教区司铎缺少一些这方面的结果与特征。在现实的种种痛苦、憎恨、 不公和奴役的贫穷中时,只有那深深地将自己扎根并定位于独一无二的天主爱内的司铎才是足够清醒的,才不会愤怒、绝望、灰心,才能在自己周围的情形中认出天主的苦难,救赎与爱。所以,作为教区司铎,不可能度远离尘世的隐修生活,因为他肩负着入世宣讲服务的使命。那么,如何在繁忙杂乱的活动性的职务中去同时兼顾隐修的一面?这必须回到主基督的生活中,要扎根于一种心内的隐修,从而使整个的生活不致失衡,既能发挥动的一面,去把基督之爱与福音的教导化为生活,又能在静中与主独处,获取面对残酷现实的能力与恩宠,二者互相关联。既要做一个在福传一线上的宣讲者,服务者,更需要做一个在世界中的“隐修者”。 

五.对今日司铎境遇的感想

    主耶稣所建立的教会,秉承了福传的使命去继续他的救世工程,在基督内得以重生的每位天主子民,亦负有建设扩展这个大家庭,建树身体义不容辞的职责。所有的信友被赋予了同样的使命,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予以完成迈向同一的目标。因而这需要全人和整个生命与生活的体现。尽管因不同的背景而要求用相应的方式,但是最终仍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即“个人应进行的传教事业,从真正基督化的生活泉源涌流出来,是信友全部传教工作的起源与条件,这种传教事业时时处处都有实效,在一定环境中,它可以成为唯一适宜的可能的方式” 这种生活表明信友生活在基督内,并以信德、望德和爱德度现世生活,借以为基督作见证。这一切在小德兰的生命中得到完美的整合与彻底的体现。

    “福音”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毫不陌生,固然为了指导实践,理论是不可或缺的。但有时却只是止于一套高调的理论教导,展现一种美好的前景,而缺乏身体力行的践行能力。由小德兰可看出,我们常常没有给自己一个真正正确的自我定位,缺少一颗自我成全的渴望的心灵。没有内在的激情,如何能有行动的表露?没有对“福音”的个人生命体验感,怎会有传递福音的急切心愿?没有被爱的触动与坚实的信念,哪能有突破自我走向天主的勇气与所作出的奉献与付出?因此作为群羊牧者—司铎,自身的提升与灵性生命的状态对教友得到的照顾和培育,信仰的成长有很大关系。正如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真正的传教士是圣人”。因为传教的召叫本质是源自成圣的召唤,便应致力于成圣的道路。教宗也提出在现代向万民传教的新冲击需要圣善的传教士—是“行动中的默观者”、“属于真福八端中的人”。他的“生活特征来自信德的内在喜乐,是一个在基督内找到了真希望的人”。 在教会内有着普遍成圣的使命,成圣又似乎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遥不可及,但小德兰在灵修史上发动了一场无言的革命,向弱小的人们卑微的灵魂和残疾有的心灵重新指出了成圣的途径,过去人们错误地以为圣德是某些伟大精英灵魂的专利,是苦修冠军们的奖杯,现在小德兰卓越地开创了灵修正道。 她指出圣德对卑微可怜的灵魂和普通人都是可能的。

    达尼尔枢机于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在里修庆祝德兰传教主保的周年纪念上讲道:“爱一直是所有传教事业的核心,是爱在传播福音,这个道理透过圣女德兰显得非常清楚和不可辨驳,传教事业首先不是口才,不是言语能力,不是交通、受苦和旅行的问题,当然,这一切也是必不可缺的,因为传教士的疲劳是他爱情的体现,但是德兰告诉我们传教是用心去感化另一颗心”。 的确,爱德是一切福传活动的灵魂。 信仰不只是一种理论,神学和知识,更是一种生活,它要求一种弃旧从新的生活,脱离了生活与现实的信仰是空洞的。小德兰的成圣之途也是历经坎坷与牺牲,亦如我们一样是在世界关系之中度日,但她却以整个生活的见证显示出了自己已不属于此世。

行动的语言更为响亮。当司铎身上反映出基督的精神,其临在便是一种对福传最美好有力的宣讲。因而,从事福传及培育福传者时,都当时时予以反思,勿因过于追求在理论思辨学识上去说服别人而忽略了生活行动是更具说服的方式和天主圣神的工作。或许,那种生活如小德兰一样不为人知,默默无闻,但却在潜移默化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效果,因为对一切福传的行为,不能全以人的思量作为起始与终点,更该如小德兰一般怀一颗赤子的依赖之心,渴望之心,并能全力以赴。结果是人所关注的,但如何进行的过程却更为天主所关注。

司铎作为福音的宣讲者,其言语,行动及整个生命都应该是为了基督的光荣和福音的广传,而非自己的荣誉和物质的充盈和厚实,去贪求个人的追求。但现实上往往让人心痛的事情却层出不穷。司铎因着神品圣事,在灵魂上烙上了永不消失的神印,因此司铎被要求做相应的努力仿效基督,在个人思言行为及整个的生命中反映基督的形象,这要求使福音的精神充满他整个的存在。在人类渴求的深层,只有一个期望——渴求基督,否则,外在的一切始终不会满足内在的饥渴。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在一次给神父们的避静中,向他们呼吁:“司铎们,请给我们基督吧!只给我们基督……” 所以主基督是司铎一生的航标,并要以全部的生命去持续不断地回应,直到生命的终点。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时代特色,司铎肩负的使命是不变的,但在每个不同时期却面临着情形迥异的挑战,由教会的历史中可窥其全貌。作为今日的社会,人类已经经历了从远古的原始生存时期与古代的农业时代,到现代工业和科技时代,乃至今天的电子时代的快速发展和高频道,跻身于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特别是中国社会中形色新事物的出现,各种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改变,我们在幸运地感受高科技和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不同层面的挑战。司铎作为主教的协作者,作为教会发展中的开拓者,更在福传牧灵及各种关系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虽然司铎是天主特选的一个团体,并加入这个团体的人身负重任,为基督当年在世时的工作作证并使之延续到世界的终结,但主基督并未许诺门徒免受一切痛苦,并且主耶稣在他的工作中也遭受着种种巨大的考验与痛苦。因此,作为司铎—耶稣的追随者,该当如基督一样,全身心地委顺交托,不再为自己保留什么,而只愿将一切奉献,一心寻求承行主旨。

作为今日时代中的司铎,如何在种种困境中迎难而上,体现出司铎神圣职务的意义?怎样在整个回应圣召的生命中平衡信仰与现实,自我与团体和内在的种种矛盾?当司铎面临着信仰被世俗化的冲击下,在渐渐淡漠,教会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挑战,人们的信仰淡化,神职人员中生活失衡,甚至迷失人生目标的时候,该当作什么?不论任何时代,一颗忠于基督的心,一片在个人生命中与主相遇的隐所空间,一份同天主之间的关系都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司铎职务由基督而来,所做的一切也并非自己的事业。在动态的活动之外,在一份与主同在的宁静中与主独处,去寻根并不断扎根于主内,是司铎生活力量的泉源!在现在的时代中,如嘉芙莲所言:“我深深地相信,静默与独处是超乎一切心智和心灵的状态……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悲剧式的时代,人类正面临极大的抉择,甚至最坚强的也会被动摇。我们这时代是神经紧张,焦灼不安,心理治疗,镇静剂,兴奋剂充斥的时代……这一切一切都是人类希望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的象征。”但其实没有一个时代比现今的时代更需要默观,人类在二十一世纪中,几乎愈来愈多的人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计算机,自动化机器之前,大家讲求更高的效率和不用等待的速度,如此的逼迫感将使人越不成人形,我们需要更丰富和活泼的内在意识和生命。司铎同样受潮流的影响而易于迷失自己。因此,默观生活在司铎忙碌的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诚如多玛斯牟敦所谈及的,默观是人的智性和灵性生活的最高表现。默观是生命本身,全然的觉醒,完整的活动,全然意识到活生生的生命,是灵性的惊奇,但不是为了默观而活,而是为天主而活。因为默观自身不是目的,安静、孤独、旷野操练,甚至默观所达到的境地,都是为了让人与天主相遇,体验上主的爱,享受永恒的生命。默观的根源是上主自己非我们人类本身。司铎在追随耶稣的路上,如何整合祈祷和服侍,是个严峻的问题,而默观作为祈祷的一种方式,就是引人进入真正自我的内室,因为“好的祈祷不应与日常生活脱节,祈祷不是抽离日常生活而到某一个脱俗的世界。一个虔诚的人,不是一个和真实世界脱节的人,其实,好的祈祷是将我们真正的忧虑和责任带到天主面前,学着听他要说些什么。” 就如大德兰谈静观的体验时说:“在我看来,静观祈祷无他,就是像是朋友间的亲密分享,也就是常常花时间跟爱我们的人单独在一起。” 作为一个司铎,在一生中孤独感是相随相伴,无可避免的,特别在外在的种种活动之后,必须承受一份心灵的孤独,繁忙紧张的工作与忙碌后的心态使人处于一种内在的矛盾中,因此司铎更需要对自己的全部生命进行整合,并在人性的孤独内能真正回归真我而与主相遇。孤独是一种正常的亲切的经验。这份独处在默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正确的认识孤独并采取适当的反应是很有价值的事,如果说没有孤独,司铎就不可能自我发现或者追寻人生精义的心路历程,在孤独感的前后反映出人类深切的需求,使司铎看清整日的忙碌是为了什么?所付出的艰辛是为了什么?放弃那份家庭的温暖又是为了什么?在这份独处中,司铎才能真正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身份上的肯定,才能不致于在节日的渲闹后而沮丧,不致在万家团聚之时而寂寞,才不会因着外在的误会和不理解而失落绝望。因此,司铎应该使自己由孤独转变为独处,进而深入在自己的心内,与主契合,并追寻那些最高的人性价值。世俗的功成名就,辉煌的业绩,别人的赞誉,自我的能力都不是司铎追求的目标,这些只是由内而发,由爱主之深情的自然表达。因为有太多的现象反映出司铎已经偏离了目标,把种种外在的业绩,如建堂、社交、自我功成名就的荣誉,个人的物质生活当成了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即与主相遇,承行主旨。在默观的一份独处中,不是使司铎脱离人群,而是不再专注地关怀自己,能由虚假自我和别人眼中的自我抽离出来,而活出真正在基督内的真我,否则,司铎必在掌声中,在赞赏声中迷失自我。与基督在默观中的一份独处,使司铎不再封闭自我,而能向天主,向人开放,以基督的心为心体恤群羊,以基督的眼看世界,常发现羊群的饥渴与需要,在羊群身上体现出对基督的忠贞。同时,司铎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应当如耶稣一样,表现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在默观中的一份独处,使他真正充满人情味,与乐者同乐,与忧者同忧,认识到自己如基督一样,自己被召是为服侍人而非受人服侍。不论任何时代的任何境遇,司铎的根一定是扎在主基督内的,在现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紧张、忙碌、复杂的局面中,司铎更面临着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面临着社会中,太多对自身的挑战,若无法在灵修中真正地往深处扎根,若不能从忙碌中抽离,必然被淹没在个人的虚假自我中。这个时代中更需要一份内在的宁静和天主的独处。这种默观生活应当成为司铎一生中追求的与主相遇的途径,只有如此,才能使生活中的行动和种种工作,不致失去意义,才能有勇敢面对一切的勇气,在生命中追随耶稣,在苦难困境中的一份幸福与希望。因为默观就是整个生命的投注,从以自我为主存在的中心,到那颗被圣神革新的心,全部交托在主耶稣的恩宠之中,是在上主的临在中,来唤醒人最深存在的中心,从而使整个生命沉浸在我们生命的根源上主之内。

结语

    “小德兰是每个时代的人,因为圣人永不衰老”。 她的一生平凡而短暂,却谱写出了非凡与永恒。她以自己的微小彰显出了天主眼中的伟大,她与别的圣人相比而言,离我们更加接近。因为她的一生都是在日常小事中度过的,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事迹。正因如此,小德兰对我们每一位蒙召为天主子女的信者,都是信仰生活、灵修路上的表率。每位基督徒身负着基督的使命,在实践基督的使命时,我们往往膨胀了自己,太过依赖自己的能力而置天主于脑后,从而迷失了真正出发时的目标。小德兰愿意永远作一个孱弱的婴儿,这也正合乎主的教导“你们若不变得像似孩童,决不能进入天国”(玛18:3-4)。小德兰一生怀着赤子之心,那份谦卑、信赖,深切的渴望,融入了整个生命,并藉着外在的克苦与奉献,在痛苦中满怀着希望,在爱与被爱中享受着幸福。她虽寸步未离修院却成了传教区的主保,彻底而完全地践行了成圣与福传的使命。但我们往往在追求更伟大之事中却忽略了灵修生活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在生命的点滴中。

 让我们也能彼此共勉,力行小德兰的小道。如同刚会站立不会走路的小孩子,怀着急切奔赴妈妈怀中的渴望,在楼梯下举起软弱的小脚,想跨上台阶,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跌倒。最终这个充满信赖和渴望的婴儿必感动楼梯上的妈妈而将她抱在怀里。让我们也举起自己的脚,努力向前迈步吧!当然,这条路曲折坎坷,但要始终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这世界什么都变,唯独天上君王对朋友的态度不变,自从他高举起十字架旗帜,人人都该在十字架旗帜下战斗,取得胜利。戴奥德伟纳说‘传教士的一生充满十字架’,又说‘真幸福在于受苦,求生必须先求死’”。 康庄大道虽然宽敞舒坦,但却会令人迷失;崎岖小径虽坎坷艰难,但迈出的每一步都有价值,然而却更需一分完全的信赖、一颗急切的渴望之心,一份深深的爱慕、以恒久执著之信念去迈开践行使命的脚步。圣女小德兰在自己的灵修生活中因着在默观中与天主的一份幸福的独处经验,她获得了奉献中一份无比幸福的宝藏,从中她认识到了天主的无限仁慈,认识到了自己被天主所召叫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爱,一份涵盖一切的饱含渴望的爱。这份默观的经验促使小德兰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世间所有的困苦艰难,因为她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她宁愿舍弃世上的一切去换取这份宝藏。她在自己的生命中放弃自己的所有—坚持自己的行动,自己收获果实,自己享受它们以及整个工作的荣誉。作为司铎亦然,被主召选就要去使主耶稣在福音中的教导践行于自己的生活中,除非在祈祷中,在宁静中、在自我的空虚中无法去明了天主的旨意。所以司铎必须是一个祈祷的人,不断地祈祷,有意识地生活在祈祷的气氛内,每件事都在祈祷的意向中,都变成祈祷。如此一个祈祷的人必然是一个自我牺牲的人,并因此而能放下自己一切外在虚假自我所追求的东西。时刻肯定自己的圣召明认自己的使命与生活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此现代的社会中又是很容易迷失的,司铎必须扎根在主内与主常常相遇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并找到真实的天主。

    最后,再次以小德兰的爱德赞歌来共同勉励,并祈求圣女小德兰为我们代祷,好使爱情之烈火在每人心中特别是司铎的心中燃烧。

“我明白圣教会有一个‘心’,这个心常燃烧着爱情之火,我明白只有爱火能运动全身的各肢体,假如爱火熄灭了,则宗徒不再宣传福音,致命烈士也拒绝流血了。我明白爱德包罗一切圣召,一切使命;爱德便是万有,爱德便是永久,横尽四海,竖尽万古,无不拥抱于爱之中”

参考资料

l 《梵二文献》,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出版社,2005年。

l 约瑟夫.拉辛格著∕静也译∕雷立柏校,《基督教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l IL EST VIVANT 编著 《圣女小德兰专辑》,河北天主教信德出版社,1999年。

l 苏雪林译,《一朵小白花》,天主教上海光启出版社,2006年。

l 陈焕章编译,《同圣女小德兰一起退省》,河北天主教信德出版社,1999年。

l 楠苑/梅乘骏,《理性的信仰》,河北天主教信德出版社,2006年。

l 华姿,《德兰修女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l 玫雨编译,《灵心花絮》,上智出版社,1993年。

l Jean Lafrance著∕依琼译,《我的圣召就是爱》—圣女小德兰,上智出版社,1995年。

l 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天主教教务协教会出版社,1993年。

●   费道明 著/圣若望修会 译,《奉献诵——与小德兰一起退省》,台湾闻道出

版社,2002年。

●  欧稣里文/著,《扎根》,河北信德室出版,2010年。

●  Max Oliva,S.J 著∕梁伟德 王敬弘译,《祈祷自由,爱也自由》,台北光启出版社,1998年。

●  Tom O’Hara,S.J ∕郑嘉珷 译,《与主同在》,河北信德室出版,2000年。

●  Jim Borst 著∕知止译,《静观默祷》,上海光启社,2008年。

●  卢云著∕黄美基译,《遇见牟敦——卢云眼中的默观者》,台北光启出版社,2007年。

●  嘉芙莲著∕梁伟德译,《静隐之所》,上海光启社,2008年。

●  卢云著∕黄美基译,《遇见牟敦——卢云眼中的默观者》,台北光启出版社,2007年。

●  卜烈郁(Luigi Borriello)著∕加尔默罗隐修会译,《我找到了天堂:真福圣三丽沙的灵修观》,台北上智出版社,2000年。

●  多玛斯牟敦著∕刘宠信译,《隐修士牟敦悟禅:心灵的历程》,台北启示出版社,2004年。

●  多默牟敦著∕江炳伦译,《默观生活探秘——卢云眼中的默观者》,台北光启文化出版社,2007年。

●  詹姆士马丁著∕姜川译,《找到自己,找到天主——跟随牟敦及其他圣贤活出真我是》,台北光启出版社,2008年。

●  詹姆斯 金著∕胡彦波译,《静观2000年——圣十字若望的今日祈祷》,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印制,1997年。

● 《圣爱》,天主教上海教区,总第124期,2010年。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圣周四致全球司铎书》,河北信德室,2010年。

●  教廷万民福音部 著,《教区司铎牧灵手册》,中国主教团秘书处出版,1989年。

●  乔治阿申布雷纳著∕静也译《教区司铎的灵修》,河北信德室,2002年。

●  爱德华卡达著∕叶帆编译,《基督的牧者》,河北信德室出版,2005年。

●  赵建敏著,《今日司铎——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解读》,上智编译馆印,2009年。

● 《忠仆》,第77辑,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编,2007年。

● 多玛斯·格林著∕林清华译,《向天主开放》,台北上智出版社,2001年。

                                 声 明

    此毕业论文是我本人独立完成的,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都是真实的,特此声明。

                                         

                                     作者签名:郑素文 

                                     2011年6月4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