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carens钥匙拔不出:——论奇石的四大类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07:55

——论奇石的四大类型  

 

作者:绿叶的歌



  (一)赏石文化的一个难点
    对于奇石的观赏,人们常常会遇到如何对它进行恰当、准确的解读这样的问题。就像国际赏石中心所倡导的“自然,和谐,科学,发展”那样,对一块奇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要努力让它发出应有的光芒,避免它被埋没、受委屈,也要求真务实、言之中肯,避免被夸大、被盲目推崇。很显然,这正是赏石文化的题中之义,是值得追求的风格,是需要弘扬的正气,是可规范化的长久之道。
    有的奇石是大家很容易就会有共识的,我们会共赏之,为之赞叹造物神功。但也有很多奇石,它们的内容未必人人都会有同感,这时,如果能用适当的方式(主要是文字赏析)对之进行恰当而精彩的解读,就会让人获得云开日出、豁然开朗、意往神驰之感。
    然而,对于那些不容易一眼看出来它的内涵的奇石,如何解读得精当,如何在似与不似、确定与不确定、共识与个异、小众与大众等矛盾的对立面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结合点,这有可能因人而异,可能会存在争议,也是奇石市场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毫无疑问,这不仅是赏石文化的一个重点,也是赏石文化面临的一个难点。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们有必要在赏石理论上,有更好的切入点。本文正是从这个初衷出发,将奇石划分为四大类型。希望这样的理论探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探索奇石文化,并且为实践服务。

  (二)奇石的四大类型
    为了对于各种奇石有合适的定位,并顺应其特点地加以感知,我们将奇石分作四种大类:美石、文石、怪石、谜石。下面一一论述之。
      1美石
  顾名思义,美石的主要特征就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美、很珍贵。也就是说,不论是不是有内容,只要让人觉得美和珍贵,也就是美石了。
    美石的主要特点是,(1)质地好。如美玉、钻石、翡翠、矿晶石、蜡石、蛋白石、玛瑙、水晶石等等。它们或眩丽夺目,或晶莹剔透,或温润光洁。(2)颜色好。绿色、蓝色、红色、黄色等色,即使是单色,也显得悦目、吉祥、可喜,如果是多种颜色的组合,就更好了。
    对于美石,人们是几乎没有争议的。美石之美超越国界与信仰,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就像花或风景的美一样。又像是靓女帅哥,在公共场合总是能吸引较多的目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
    鉴于此,对于美石的文化研究,一般侧重于制定科学、规范的鉴定方法,它的市场化标准等等,可以比较定性和定量地加以研究。由于较少争议,其市场化的道路也相对平坦。
        2文石
    文石,也可以说文化石。文化的含义是指各种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以及艺术文化。对于文石,我们常常也称之为有内容或表现力的石头。
    文石的品类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石种当中,都有文石。与此同时,不是所有的石种当中都有美石),其内容则主要表现为:(1)科学内容(如陨石和化石);(2)造型(如灵壁石);(3)石体上有可以恰当地命名的某种图案。
    人们对于文石的喜爱,与对于美石的喜爱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是对于文石的喜爱的普遍性要小一些。许多人喜欢美石,却对文石兴趣索然。相比之下,喜欢文石的人几乎同时都非常喜欢美石。
    只有一部分人会像喜欢美石一样喜欢文石,甚至比喜欢美石更喜欢文石。
    文石不被人们广泛喜爱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不够漂亮。此外,文石的内容有时不容易被理解,这也是一个原因。有不少人在理解了某个文石的内容之后,也会对它产生好感,转变态度。就像对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因为了解到他(她)有某些个性或品格上的优点,而开始欣赏他(她)。
  实际上,整个奇石文化的一个重点,也就是对于其中的文石该怎么看,以及如何衡量文石的价值。目前在文石之中,只是对于以科学文化著称的陨石与化石的价值已有了比较科学的衡量标准,而对于大量的以人文文化或艺术文化著称的文石的评价,则多少存在随意性、偶然性。
    我们说,关于一块奇石为什么好、好到什么程度的争议越少,这才是奇石文化越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可以说,目前奇石文化只是从一开始文化名人偶而写些赏析或感悟文字的启蒙期,进入到一个大家都希望对它多些理性认识的自觉期,但是离大家都知道怎么衡量某块文石的价值的成熟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怪石
    怪石,是指说不上来有什么内容、却显得极其独特、并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的石头,它们似乎在发出一种很大的声音,告诉人们它们的存在。
    怪石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常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且难以刻意模仿。它有如自由的代名词。不同的怪石放在一起,个个嶙峋奇崛,整个看上去则汪洋恣肆。
    不少人很喜欢这样的石头,把它看作一种品味,或某种代言者。
  怪石是别具个性化收藏价值的奇石,因此也无疑是奇石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怪石的文化参照更为隐含,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此对于怪石的价值定位,比对于文石更难。它们只能因人而异,全凭人与石头之间的缘份来交流或买卖。
        4谜石
  谜石,像谜一样的石头的总称。这里是指既不是美石,也不是文石、也不是怪石的一些奇石,它们让人感到很有意思、令人若有所思、却又一时不知所云的石头。它包括了抽象石,但比抽象石的范畴更大。
    谜石不像怪石那样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不会先声夺人。它更是显得默默无闻,淡然内敛,不引人注目。但是如果你遇到了它,仔细地看它,又总觉得它很神秘,似乎在说着什么难懂的话。一旦你注意到了它,它会让你常常想再看看它,甚至长时间地与之晤对,可以说它对你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你就是不明白它究竟为什么让你着迷。
    谜石比怪石更会引人得出个性化的理解。对于怪石,不同的人还会有大致同样的视觉冲击感,虽然理解很可能有差异。可是对一块谜石,不同的人未必就能同样有兴趣关注,有的人对它甚至会不屑一顾。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灵;不同的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与奇石之间的感应也就不同。打个比方说,对于电视节目,有的人喜欢看球赛,有的人喜欢看古装戏,有的人喜欢看新闻联播。这都是因为人的心灵或潜意识中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对于谜石当然是最难以统一评价的。谜石是奇石的一部分,而且几乎是不可能被统一看待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奇石文化永远会具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不可能完全科学化、整齐划一化。这是奇石文化与其它很多文化的一个不同之处。
    将奇石分为四大类,就是为了更好地看到奇石文化的这种独特之处。

  (三)关于四种类型石头的一个比喻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述的奇石文化的独特之处,我想进一步地将四大类型的奇石说成是奇石家族“四姐妹”,而且,可以分别将美石、文石、怪石、谜石比喻成《红楼梦》中贾府的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大家都知道,元春高贵无比,回贾府省亲时,连德高望重的贾母见到了也要行大礼。美石如元春,谁见到了都会礼赞,无可异议。
    相比之下,另外三姐妹的命运或所受到的待遇就差一些了。就说迎春吧,她是温良谦恭让的传统女性的代表,对诗词歌赋比较喜欢,做事认真踏实,循规蹈矩,毫不花哨,默默无闻。这与奇石中的文石很相似。
    而探春呢,精灵古怪,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正与怪石相同。
    惜春则像谜一样,蕙质兰心,悟性极高,而又心思很深。她通常不会引人注目,总是默然独处。有位网络女作家对她在《红楼梦》中出现得太少而有不平之意,特意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惜春纪》,试图解开她的谜一样的性格。这反而让她更像是一个谜了。
    我们知道,《红楼梦》一书,光靠元春是不够的,四姐妹缺一不可。正因为她们各不相同,《红楼梦》才摇曳多姿、十分耐读。
    奇石大家族何尝不是如此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奇石正好有这不同的四种形态,若是让它们都有机会发出光亮,走进收藏者的视野,岂不更合乎造物之意?四类奇石,让奇石世界更有层次感与丰富性。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化,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会更多,对于保留了神秘感的、高度个性化的事物会越来越重视。这决定了,奇石大家族中的文石、怪石与谜石亦将会更受人们的注意与喜爱。

  (四)部分奇石身份的转化
    美石的价值已被公认,应当说也就用不着再转化身份了。当然,有的美石还同时是文石,也就是有内容,这时她的身价就更高贵了。有内容的美石是所有藏石人最希望拥有的上等藏品。
    而另外的三大类石头则有所不同,它们的身份有时需要转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1)文石会因为新的更好的解读而更受认同与重视;(2)怪石有可能转化为(或同时是)文石;(3)对于谜石,人们往往希望它们转化成文石。
    第一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后两种情形。
    有的怪石一开始人们只知其怪,被它的奇特所吸引,并没有在意它会不会还有文化内涵。后来有人指出,它还是一个陨石或化石,这就有了科学价值了。或者有人看出来,它其实很像个什么呢,一看果然如此,这时它们就可以称之为文石了。由怪石而转变而来的文石,通常比单纯的文石更有价值。
    谜石转变为文石就更常见了。大量的奇石起初都没有被看出特定的内涵来,因此起步阶段都是谜石。有时,在这个人手上是谜石,到了另一个人那里时,由于被读懂了,就成了文石了。不止一次听人说,曾经手上有一块石头,低价卖出的,现在已变成名石登上报纸、上了电视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它起初只是谜石,价值未定,后来被哪位买家看出了内涵,变成了备受叫好的文石。
    将谜石加以解读,使之成为文石,是许多赏石界人士特别乐在其中的事情。如果感到有戏,却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所以然来,就可以请教别人。比如说,在赏石中心这里,就设立了“自由探讨专区”,其初衷应就在于此吧。
    有时,成年人看不出来的内容,儿童却一下子就看了出来。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儿童看不出来的内容,成年人可以看出来,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与联想力通常更丰富一些。
    有的谜石确实有意思。乍一看,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但忽然有一天,在特殊的心境下,持有者灵机一动,恍然大悟,就好像面对一个一直不会解的方程,突然想出了求解的方法。如果是文字功底较好的人,还可以写出很贴近的赏析文字来,让大家共赏。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谜石都一定能够变成文石的。这需要在似与不似、确定与不确定、共识与个性、小众与大众之间把握好一个度。一个准则就是:既不埋没好石,也不夸大其辞、华而不实。
    而且,鉴于解读总难免是不全面的,所以有一些谜石还是让它们保持是谜石可能更好。在赏石界,也不乏这样的有识人士,他们只是为奇石的天然性所吸此,并不急于把谜石变成文石。他们乐于沉迷在谜中,为之吸引,游思无极。
    大多数人则希望将手上的谜石尽量变成文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变成文石才更加可以共赏、可以交流。这是奇石事业发展的一个内在规律,是奇石事业不断走向更大繁荣的客观需要。
    毕竟,尽量摆脱莫衷一是、无章可循的状态,增强确定性,能够定性以至定量地看待一个事物,这也是符合人的认识的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