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ine名字含义:《伤寒论》——太阴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2:31

《伤寒论》——太阴病


太阴病:

1、试分析太阴病提纲。

太阴病提纲原文是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是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所导致的疾病。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因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气机不畅,故见腹满。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由于中阳不足,升降失职,浊阴上逆则呕吐。中气下陷,寒湿下渗则见自利。自利益甚指下利逐渐加重,乃由于呕吐而食不下,使脾胃更伤,气陷更甚所致。脾胃虚弱,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职,故食不下。时腹自痛也是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乃因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寒湿内阻,气机阻滞所致,常表现为时作时止,喜温喜按。若将腹满、呕吐、不欲食、腹痛误认为阳明里实证而误用下法,使中阳更伤,脾胃更弱,运化无力,水停食阻,寒凝气滞更甚,可导致胸下结硬。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反映了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太阴病本质,为太阴病主要脉证和共有症状,故立为太阴病提纲。

2、如何理解“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自利为太阴病最主要症状之一,乃由于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水湿下渗所致。因无热邪,仅是脾胃阳虚,寒湿内停于中焦,且下利轻,津未伤,故口不渴。自利不渴不仅可与里热下利之口渴作鉴别,而且亦与少阴病“自利而渴”有别,是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3、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证的鉴别。

此两方同属治太阴腹痛证的汤方。桂枝加芍药汤证以腹满时痛为主证,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脾虚寒湿证。桂枝加大黄汤证在上证基础上腹痛较剧,或伴便秘。病机:桂枝加芍药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桂枝加大黄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治法:桂枝加芍药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桂枝加大黄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方药:前方是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倍用芍药;后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再加一味大黄。

4、太阳病误下后,可见太阴之“腹满时痛”与“大实痛”,两者各有何特点?其治法、方药如何?

太阳病当用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误下,故曰“反”。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是形容腹痛剧烈,拒按等证情,比“腹满时痛”为重,可伴便秘之症,乃脾络瘀滞较甚,不通则痛所致,故在上方基础上加大黄二两,增强化瘀通络导滞之功,名为桂枝加大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