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bsence造句:印度育儿参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44:22

印度幼儿教育的目标简介
http://www.d3kt.cn/news/20066/show28943.htm
    目标1:发展幼儿的良好体格、适当的协调性和基本的运动技巧。
  目标2:发展儿童良好的健康习惯,培养儿童自我料理的基本技能。
  目标3: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礼貌习惯,鼓励儿童与他人合作、分享,照顾好自己以及他人的物品,并使之注意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力。
  目标4:为了促进儿童情感上的成熟,应该指导儿童表达、理解、接受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目标5: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目标6:激发儿童对其周围环境的智力方面的好奇感(即认识环境),帮助儿童了解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通过为他们提供探索、调查和实验的机会来培养新的兴趣。
  目标7:通过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自我表达机会,促进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目标8:发展儿童用流畅、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印度夫妇新潮育儿的故事
http://lady.163.com/08/0612/15/4E8GG2UC00262HRF.html
爸爸:Abhishek Vaidya 中文名:马龙
妈咪:Lom Harshini Chauhan 中文名:陈蕾
女儿:Kyra (2岁半)
    当陈蕾怀孕8个月的时候,她随丈夫Abhishek Vaidya来到了中国香港。丈夫马龙创办了 Nelscorp International公司,整天忙于公司业务,无暇照料妻子。因此,陈蕾生孩子时,她就把母亲从印度接来,帮助照顾她坐月子,之后请过一段时间的保姆,后来自己干脆就亲历亲为地为女儿实施早期教育。
    女儿Kyra是个三语宝贝
    陈蕾能够使用三种语言——印度语、英语和汉语。来中国香港之前,陈蕾是在印度一所大学讲授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来到中国香港后,她就开始潜心学习汉语,因此日常的汉语能够说得相当熟练。
    也许是因为做教师工作,陈蕾在照料女儿时显得游刃有余,她总是能够寓教于乐。在印度,整个教育体系是以英式教育为基本模式的,除了政府开办的学校外,很多私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也都是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因此相当一部分印度人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现在,夫妻俩有了小宝贝,在家庭中就分角色使用印度语和英语。通常情况下,妈咪陈蕾使用英语,爸爸马龙使用印度语,请的保姆则使用汉语。在三种语言的轮番洗礼下,小家伙并没有被弄糊涂。去年,陈蕾带着女儿回印度度了3个月假,虽然家里人都说印度语,可小Kyra也能用印度语进行回答,回到中国香港后,小Kyra遇到邻居的小家伙,就又说起了中文。
    婴儿期很少用纸尿裤或尿布
    也许因为都是东方国家,印度人和中国人对宝贝的生活照料方面有很多相似处,他们很少给女儿Kyra使用纸尿裤或尿布。
    女儿出生后,白天通常是妈咪带着女儿到厕所大小便,只是在晚上睡觉时才使用纸尿裤或尿布。因此,女儿稍大一些时,晚上就基本能控制大小便了,不再使用纸尿裤或尿布。他们认为,婴儿期少用些纸尿裤或尿布,容易促使宝贝形成控制排便的能力,如厕训练也能进行得更顺利。
    宝贝天生喜欢吃中药
    在中国香港生活了几年,女儿生病的时候,夫妇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使用中国传统医药。在他们看来,中国和印度一样,都有很多非常好的传统医药。使用这些医药,很少有副作用,并且安全、效果好。
    在印度,人们也通常喜欢使用印度的传统医药,尤其在治疗儿童疾病时。印度的人们普遍认为,西药相对副作用要大一些。女儿Kyra似乎本身也不排斥中药,有几回生病了,小家伙知道妈咪开了中药,大声嚷嚷着让妈咪赶快把那又苦又涩的中药端给她喝,这让妈咪感到好奇怪——这小家伙怎么就不怕这苦味道,看来宝贝天生喜欢中药。
    开心的母子共读
    在印度家庭中,父母们往往比较重视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启迪宝贝的智慧,发展宝贝的语言和交往能力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出身的陈蕾当然在这方面也走在最前列,她自身优异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通过亲子共读传递给了女儿。
    对于女儿的语言发展,陈蕾是非常自豪的。从Kyra生下来不久,妈咪就发现她是一个很难安静地待在自己小床上的活跃分子。只要一醒过来就不会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她会用哭声呼唤妈咪去跟她说话,给她唱歌,逗她开心。
    女儿3个月后,陈蕾找来适合小宝贝阅读的故事书,给女儿讲书里的故事。到了女儿5个月时,每当妈咪拿着故事书给她讲时,小家伙总是很开心地听妈咪声情并茂地讲述。妈咪让她帮着翻书,小家伙就伸手去翻,她懂得故事是一页接一页展开的。
    就这样,到了1岁半时Kyra就能够说完整的句子,唱简单的儿童歌谣,现在2岁半,Kyra已经能够自己翻阅图书。虽然她还不认识上面的英语、印度语或者汉语,但她会让妈咪一遍一遍地给她讲,一本故事书要妈咪讲两到三遍,之后再换一本,一次要读约20分钟。
    有时候,Kyra也会自己拿起书来,模仿妈咪讲故事的样子,一边翻书一边自言自语地讲上一段。有一次,小Kyra甚至使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来形容她对阅读的喜爱,她对妈咪说:“我对阅读感到好饥饿(如饥似渴)。”逗得妈咪哈哈大笑。
    宝贝学唱中国歌曲
    由于爸爸马龙的公司除了在中国香港有业务,在澳大利亚和内地重庆也开展着业务,一家三口在中国重庆也定居过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陈蕾业余担任起瑜伽教练的工作,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看到妈咪行云流水般抚弄琴弦,女儿Kyra也喜欢装模做样地像妈咪那样拨弄古筝。有时,Kyra还会跟着中国保姆学点地道的中国歌曲,如《南泥湾》《东方之珠》《中国人》等,唱得很有味道。
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女儿看电视
    从女儿Kyra出生后,陈蕾就一直没有开过家里的电视机。她担心自己看电视,小宝贝会过早对电视产生兴趣。在宝贝2岁以前,她主要给女儿讲故事、唱歌,还做很多互动性强的活动,一直到宝贝2岁以后家里的电视才开始使用
    和所有小宝贝一样,女儿Kyra一接触到电视,就对里面的动画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Kyra看电视的时候,陈蕾总是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女儿,比如询问女儿:“这是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或者,就和女儿一起跟着动画片唱歌、跳舞。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消极接收信息的状态,让小宝贝学会积极运用自己的大脑去观察和思考事情的能力。
    这样,妈咪通过控制电视的使用,先让宝贝对阅读建立起浓厚的兴趣,之后,再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宝贝接触电视,就最大程度地减小了电视对儿童的消极作用,同时享受了电视的娱乐和信息功能。
一言以蔽之,任何物品都只是一种工具,只要妈咪巧加利用,都可以变成具有教育功能的好玩具和教具。
    父女俩的快乐时光
    大概因为父亲们总是忙于工作,马龙在家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不是特别多。因此,在谈到自己通常喜欢和女儿在一起做些什么时,他说,他喜欢在回家吃完晚饭后和女儿一起外出散步。有时候也带女儿到自己的办公室去。女儿天使般的微笑,为爸爸繁忙的工作带来片刻心灵的休憩。有时候女儿想要看书,当她翻出故事书、遇到中文书时,爸爸也只有求饶,恳请女儿给自己讲讲书里说的都是什么内容;有的时候,一家三口到游泳池去游泳,强壮的爸爸总是喜欢扛着女儿,在游泳池里玩耍嬉戏。
    夫妇俩对宝贝的期望平凡、朴实
    2006年9月,2岁4个月的Kyra开始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是中英文双语教学的,他们只让女儿上半天。这样,下午半天女儿还是可以在妈咪的身边,享受和妈咪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作为印度的父母,夫妇俩认为对于自己女儿最大的期望,就是她将来成人后能够有丰富的学识,能够拥有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比如医生、软件工程师、工商管理者等,没想着非得让宝贝多么出人头地。当然,目前女儿还非常小,他们并不想过早限定女儿的未来,只希望让女儿有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印度的趣味教学法
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18120
  越来越多的印度教育专家发现,真正的学习是在合上课本之后开始的。诸多试验表明,只要运用得法,一个废弃的包装袋、几根火柴棒等都可以作为教具,其作用远比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教学法更大,学习效果更好。 
  巴萨娃女士对纸板画和蜡笔工艺有独到的钻研,她在为小学教师举办的讲座上大力宣传和推广她的新趣味教学法。她说:“它们没有形状、大小或媒体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一张名为‘我们的上方有什么’的纸板画可以从天花板一直到地板那么大;下面画上土地,上面画上夸张的大大的太阳加上朵朵白云,中间是大气和空间。一张关于“青蛙的生长周期”的纸板画可以每天换个样,每天添加一两笔表现出青蛙在不同时期的形状、颜色等。这样的‘活’教材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时空(概念)意识。” 
  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趣味教学法甚至可以使名为《我的街区》的纸板画时说:“我让孩子们在纸板上画各自所在的街区,然后剪下来。我选择了10张画,把它们粘起来成为一大张,在中间画上两条马路,然后把学生画的房子粘在路边。学生们可高兴了。他们又在大画纸上添上树木、商店、小鸟、汽车等等。这使得每个孩子都增添了巨大的成就感。” 
  印度教育界的同行们对巴萨娃女士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加赞赏。专家们说,这类练习使孩子们不再脸红害羞。让孩子上台表演一出喜剧,学习表演技巧,理解角色心理等,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并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开发。这些实际上是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


日本教育向印度取经
http://www.12edu.cn/hfm/hzxs/200810/210962.shtml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以亚洲第一强国自居。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邻国的快速发展,日本的自信心正在下降,日本教育界最近就掀起了向印度取经的热潮。
    幼儿园教写英文散文
  位于东京郊区的小天使国际幼儿园,是由一名来自印度的50岁妇女安吉莉娜创办的,这里共有45名学生,只有一名是印度儿童,其他全是日本儿童。在这里,课本来自印度,教室墙壁的海报上画的是印度故事里的动物,4名教师全部来自亚洲。不过最能体现印度风格的还是严苛的教育标准,这也是小天使幼儿园最大的“卖点”。
  在这里,两岁的孩子能从1数到20,3岁的孩子能熟练使用计算机,5岁的孩子会使用乘法,会解答数字问题,并能用英语写出一页纸的散文来。而在日本学校,至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据了解,小天使幼儿园的创办者安吉莉娜曾是印度一家石油公司经理。她与丈夫是1990年来到日本的。她说,刚开始她甚至无法说服日本房东将房屋租给她来办幼儿园,原因就是她来自印度。但现在,她和其他3名亚洲裔教师却成为吸引日本家长最大的亮点。她说,小天使幼儿园是日本第一家由亚洲人来教授英语的国际学校,以前一直都是美国和欧洲人开设的国际学校教授英语。
  不过,为了适应日本国情,安吉莉娜制定了适合日本学生的教育课程,比如开展更多的群体活动、降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要求、不讲授印度历史等等。由于幼儿园办得很成功,安吉莉娜计划今年再创办一所采用印度教育模式的小学。
  对于印度严格的教育方法,日本家长表示很赞成。5岁的早藤是小天使幼儿园的一名日本学生,他的母亲荣湖菊竹说:“我儿子比同龄的日本孩子学习要好,印度教育水平确实让人称奇,这在日本幼儿园是不可能达到的。”
  不少人申请印度学校
  根据上个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调查数据,日本人的数学能力已从2000年的排名第一下降到了第十,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韩国。在自然科学方面,日本也从2000年的排名第二下降到了第六。这一结果令不少日本家长把视线投向了以注重教育著称的印度学校。
  在日本书店,到处都是类似《印度算术极限练习》、《印度人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类的书籍;在日本广播电视各种谈话节目中,印度教育是经常讨论的话题。
  据统计,现在日本的印度国际学校大约有6所,它们主要招收的对象是在日本的印度孩子,不过从去年开始,它们接到的日本学生交来的入学申请急剧增加。
  一家名叫“全球印度国际学校”的负责人介绍说,该校现在有200名学生,其中有20名是日本人。由于收到的印度和日本学生的申请太多,学校不得不在横滨开设了一所分校以满足需求。东京另一所印度国际学校去年的学生人数也增加到了170人,其中包括10名日本人,现在它准备再次扩招。该校校长介绍说,现在日本正兴起一股把孩子送到印度学校就学的热潮。
  学习印度折射心理变化
  教育专家和历史学家说,许多日本人一直都认为本国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瞧不起其他亚洲国家。但是最近几年,很多日本人担心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会令日本黯然失色。
  看到印度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以及其他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成功,日本人在羡慕之余,对印度式教育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这一教育模式以严苛著称,比如印度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印度学校采取填鸭式教育、强调学生的记忆能力、重点抓基础学科,特别是看重数学与科学。
  东京一家政策研究学院的教授冈本芳说,日本教育从印度取经,与20年前美国从日本学习教育经验的情形很相似。不过,它还有一层积极意义,那就是让许多日本人对其他亚洲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