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艺术百度云:“突出重围”:1个师PK12个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1:46

“突出重围”1个师PK12个师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在北韩军队后方发起成功的反击,终於在战场上赢得主动权,象秋风扫落叶一样迅猛地消灭了大批北韩共产党军队。对麦克阿瑟来说,朝鲜战争即将以精彩的胜利中结束,至少看似如此。
  9月底联合国军收复汉城,将北韩军队的残兵败将赶过38线。10月1日,麦克阿瑟向北韩领袖金日成发布了一份劝降书。内容是这样的:你的军队和发动战争潜力终将被摧毁,为了在执行联合国决议时,能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作为联合国军最高指挥,我呼吁你和你所指挥的在朝鲜境内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美军陆战1师, 共3个团--陆战1团,陆战5团,陆战7团,与12个师(在国内内战期间,共军一般每个师编制约1.7万人), 约15~20倍的共军决战于“长津湖”, 毛泽东原打算轻而易举的消灭陆战一师,并试图围点打援,以图消灭更多的联合国军队。
        在11月21日,20军隐蔽进到柳塘里西南,27军潜到柳塘里和新兴里北部,26军作为预备队由厚昌地区向长津湖靠近。
        九兵团的部队是准备台湾战役的主力,每个军都是四四制加强营甚至都是五五制,共计有近15万人。         为了能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陆战一师和美7师参战部队的序列:
  陆战一师,指挥官是奥利弗•史密斯少将(Major General Oliver Smith),所属3个步兵团,是陆战第1,5和7团,师属炮兵是陆战11团。
  每个陆战团包括3个步兵营。
  陆战第1团团长是刘易斯•普勒上校(Col. Lewis Puller) 。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唐纳德·施麦克中校(Lt. Col. Donald Schmuck) 。
  第2营营长艾伦·苏特中校(Lt. Col. Allan Sutter) 。
  第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Lt. Col. Thomas Ridge)。
  陆战第5团团长是雷蒙德·默里中校(Lt. Col. Raymond Murray)。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约翰·史迪文斯中校(Lt. Col. John Stevens)。
  第2营营长哈欧德·罗伊斯中校(Lt. Col. Harold Roise) 。
  第3营营长罗伯特·塔普雷特中校(Lt. Col. Robert Taplett) 。
  陆战第7团团长是霍默·利兹伯格上校(Col. Homer Litzenberg)。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雷蒙·戴维斯中校(Lt. Col. Raymond Davis)。
  第2营营长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Lt. Col. Randolph Lockwood)。
  第3营营长威廉·哈里斯中校(and Lt. Col. William Harris)。
  (假如满员,一个步兵团大约有3500人,一个步兵营大约有1000人。)
        实际陆战1师,在东线抗击了4个军:42军,9兵团的20军,26军,27军.        陆战1师  在"长津湖"之前,与 42军的一战, 有陆战7团迎战.        在长津湖参战的美第7师,其实只是一个特遣队,由下列人士组成:1. 队长:  第31步兵团团长是艾伦·麦克莱恩上校(Col. Allen MacLean),2. 编制: 
1) 第57野战炮兵营2) 第31坦克连。3) 混合步兵营:3.1) 32团1营营长唐·卡洛斯·费斯中校(Lt. Col. Don Faith),3.2) 31团2营营长威廉·莱迪中校(Lt. Col. William Reidy)3.3) 31团3营营长威廉·莱利中校(Lt. Col. William Reilly)。
         陆战一师,相当于日本"乙等兵团", 总共12000人.        它由3个步兵团组成---陆战1团,陆战5团和陆战7团,每个团大约有3200人。师属炮兵是陆战11团。他们在长津湖战役中承担了主要的战斗任务,后方是大约10000人的支援部队,包括陆战队第一航空联队。
        很多陆战队的基层官兵来自于南方,有人甚至说陆战一师的前身是李将军带领的来自北佛吉尼亚州的军队。就象南方联盟军一样,陆战队员都是志愿兵,都喜欢打仗。
        美陆7师按计划将在陆战队后登陆,这两个师将穿过朝鲜半岛狭窄的腰部,与沃克将军的第八集团军在平壤北面会合。他们将跨越太白山,在崎岖的山区行军120英里。
        陆战一师的组成:        大约一半是正规军,一半是后备役,后者是召集起来的。        他们在得到归队通知后,即刻报到,进入现役,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上尉(Captain William B. Hopkins)是这样的典型,他来自罗奴克,是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城。两年前他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8月8日接到归队通知,他不得不关闭律师事务所。        陆战一师的华裔志愿兵:        李周恩中尉(1st Lt. Chew-Een Lee )半个世纪后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离家时的情景。“我来自于一个清贫的家庭,我父亲的名字叫精生,在萨克拉门托靠向餐馆宾馆批发水果蔬菜为生。那天上午他没去上班,在家送我。我母亲叫金玉,特地为我做了一顿好饭菜。当墙上的时钟指向出发的时间时,气氛变得十分尴尬,母亲很勇敢,她什么也没说。父亲坐在那里在看中文报纸,我猜他是假装的。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很崇拜他。他站起身,突然握了握我的手,想说什么,但是又说不出来,就在这一刻,母亲再也忍不住泪水,哭了起来。我是一家的长子,也许一去就不会回来了。这次分离是很困难的。。。他们不辞辛劳,为生存而奋斗,而我却这样离开父母。”
        陆战1师获得祝福:GOOD LUCK        一个周日的上午,在昏暗的天空下,被招入现役的新兵们聚集到小城的体育馆,然后顺着海军预备大道向车站行军。路边的人们停下脚步,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们也站在教堂们外,静静地注视着这些士兵走过,他们的野战军靴踩在碎石路上,嘎嘎做作响。在车站,一名当地小报的记者拍下霍普金斯和他父亲握手告别的镜头,第二天这张照片登了报,标题是“再见,祝你好运,孩子。”        陆战1师中的华裔志愿军战士李中尉 回忆美军海运朝鲜的艰苦生活.
        为了改善伙食,李中尉安排陆战队员们和日本船员交换伙食,用他们的C型战地套餐换取船员们的日本饭菜,但是他很快发现这对双方都是错误的。“他们的饭菜很吝啬,”李中尉说,“我们总是饿着肚子”更糟糕的是,有些陆战队员的消化系统无法接受这些外来食品。作为陆战队中第一位华裔军官的李中尉并不欣赏日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他认为日本人还象野人一样生活,而他的祖先则早就发展精美的饮食文化。
  李中尉眯着眼观察着日本船员,怀疑他们不注意食品卫生,因而造成船上流行痢疾。李中尉不管三七二十一九派一组陆战队员拿起水龙,将船从里到外冲洗了一遍。但是痢疾却没有因此而消失,不久船上的海军卫生兵威廉·戴维斯(Corpsman William Davis)用完了所有的止痛药,不得不到请中尉想办法,不幸的是中尉也没有高招。无奈之余,李抽了一下鼻子说:“一点痢疾整不死人。”  
  就象一名严厉的监工,李中尉每天拉陆战队员们上甲板操练,风雨无阻(据陆战队员们说)。枪械军事亨利.福斯特向中尉闪了闪眼睛,告诉他,假如是在陆地上,肯定有一半士兵逃到山里去了。但是李中尉的幽默感发育不良,以为福斯特是在开玩笑。
  李渴望早日加入战斗,当名垂青史的仁川登陆战打响时,他的排却被安排去打扫运兵舰,这让他非常愤怒。“不象陆军,”他回忆道,“陆战队离开运兵舰时总要把她打扫的干干净净,所以任务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让别人抢在我前面去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使我很气恼。”当然上岸以后,还是有足够的仗让他打。
  占领汉城几天后,李中尉的弟弟过来看望他。他的弟弟叫李周蒙,陆军中尉,在洛东江防线负伤,最近伤愈归队。他们的会面很短暂,哥哥看见弟弟身上的网式吊带很有用,可以用来挂手榴弹,就想要过来,弟弟很高兴地将吊带解下来。就在这时陆战1师第7团B连接到命令,立即上船前往元山。李周蒙从背包中拿出相机,给蹲在机枪旁的兄长拍了张照片,随后兄弟二人就互相告别,各奔戎程,他们都面临着艰苦的战斗。
第二批参与中国内战的朝鲜部队回国的经过  关于中国军队中朝鲜部队回国的情况,过去已知的情况是:1949年5月金日成派人到北平,要求中共允许让林彪部队中的朝鲜官兵回国。        毛泽东与金一会谈后指示在东北的高岗,准备安排驻扎在沈阳和长春的两个朝鲜师回国。        这两个师,即李德山任师长的164师和方虎山任师长的166师,当时均属中共外籍兵团的建制。        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后,7月上旬,金日成决定将这两个师调回朝鲜: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回国时,164师实员10 821人,166师实员10 320人。        会谈时毛泽东还答应,另外还有一支朝鲜族的部队正在南方作战,必要时也可以送他们回国。        1949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林彪。邓子恢。谭震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据最新统计资料,在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服役的朝鲜人有16 000左右。除了分散在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朝鲜人外,还有由他们的人组成的4个外籍兵团营。27个连。9个排。服现役的外籍指挥员有:师级2人。团级5人。营级87 人。连级598人。排级400人。班级1 900人。"        29日,总参谋长聂荣臻给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转发了这封电报,并请求给予指示。毛泽东把这个情况告知了苏联方面。        1950年1月8日,斯大林致电苏联驻朝大使,转述了林彪反映的情况,并要求他拜访金日成,“了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林彪此件的态度”。        金日成的意见是:一。把中国人民军队中上述数量的朝鲜族人按朝鲜部队的编制在中国组成一个步兵师和两个步兵团,其余官兵用于补充摩托车团和机械化旅;二。由于朝鲜驻地困难,金日成想请中国政府在1950年4月以前把这个师和两个团留在中国。  1月14日,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长金光侠等到达北京,与聂荣臻洽谈此事。  1月22日,刘少奇致电毛泽东:“在四野之剩余朝鲜籍战士和干部共14 000余人。金日成已派其作战局长等三人来接收。他们要求将该部战士编为一个师,及其直属部队,要求随带全部武器,数目如下:步枪12 000支,轻机440,重机180,手枪120,迫击炮132门,反坦克炮72门,105榴弹炮36门及若干弹药,除告林准备酌拨外,可否,请主席复示。 ”毛泽东批示:“同意照办。”  据韩国学者考察,这支部队是4月18日到达朝鲜元山的。俄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在这几批从中共回国的朝鲜籍干部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朝鲜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和指挥员:        如崔庸健出任民族保卫相(即国防部长),        武亭 (Му Ден)担任朝鲜人民军炮兵副司令员,        崔仁(Цой Ин)担任副总参谋长,        金翰燮(Ким Хван Хен)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        崔光(Цой Кван)担任第一步兵师师长,        李光武(Ли Гвон Му)担任第四步兵师师长,        金灿德(Ким Чан Дек)担任第五步兵师师长,        方虎山(Пан Хо Сан)担任第六步兵师师长,        班恩(Ван Ен)担任航空兵师师长。联合国对朝鲜战争的通过决议: 武力惩罚朝鲜的共产党        战争爆发后苏联代表没有及时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至6月25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安理会顺利通过了美国的决议案。        该议案谴责“北朝鲜对大韩民国发动的武装进攻”,要求立即停止战争行动,北方军队撤回边界自己的一方,还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支持联合国组织实施这一决议。        6月27日安理会再次通过决议,责成联合国向大韩民国提供可能需要的援助,以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这一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7月7 日,通过了派遣联合国军的决议案。        3个共产党国家密谋发动侵略战争:1 毛泽东离开莫斯科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准备,金日成于1950年4月10日秘密抵达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了十几天的商谈。会谈中,斯大林反复询问金日成有无必胜的把握,美国是否会干涉,如果美国干涉将如何应对。在得到金日成胸有成竹的回答后,斯大林终于同意全力支持朝鲜的军事计划。斯大林最后要求金日成去北京,征求毛泽东对这一计划的意见。2 金日成走后,5月3日,斯大林通报毛泽东,金日成来过莫斯科,具体商谈的问题日后告知。随后,在莫斯科的催促下,金日成于13日秘密抵达北京,讲述了自己的计划。毛泽东最初感到意外,便紧急与莫斯科联系。斯大林5月14日电报答复,说朝鲜的计划已经得到莫斯科同意,但最后的决定权在中国和朝鲜。毛泽东只得表示同意和支持金日成的行动。        联合国决议的出台:        战争爆发的当天,1950年6月25日下午,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阿兰·柯克按照华盛顿的指示,要求紧急会见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得到的答复是:今天是星期日,外交部的领导人都不在莫斯科。        6月26日晚(美国时间27日中午),苏联驻联合国外交官在长岛的斯德哥尔摩饭店举行私人午餐会,这是苏联人在抵制期间定期的社交活动之一,以便与安理会其他成员国保持政治联系。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坐在美国代表格罗斯和苏联代表马立克中间。        午餐快要结束的时候,赖伊告诉马立克说,他同其他外交官将前往安理会举行会议,询问苏联代表是否准备参加,并说:我认为贵国的利益是要求您出席的。格罗斯听后脸色煞白,因为苏联代表出席会议,无疑将使用否决权。但此时马立克摇摇头说:不,我不去。        6月27日一整天,美国大使继续设法约见苏联外长,但始终未获成功。下午5时,柯克派人向苏联外交部转交了美国政府的备忘录,请求苏联政府向北朝鲜政府施加压力,停止军事进攻。        6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向苏联通知了安理会27日的决议。直到这个时候,莫斯科才正式做出反应。同一天,苏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会见美国大使柯克,向他递交了苏联政府关于朝鲜事件对美国备忘录的声明。声明说,对战争负责的应该是南朝鲜当局,苏联政府将继续遵循不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则,而苏联政府无法参加联合国安理会,是因为美国拒绝中国出席,其结果使得安理会不可能做出具有合法效力的决定。同时,苏联政府还通知赖伊,莫斯科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7日的决议。        苏联政府如此迟缓。平静的反应以及在此后所作的公开声明表明:第一,苏联对这场突发的战争并不感到意外;第二,莫斯科坚持认为苏联代表的缺席会使得安理会做出的一切决议都不具合法性(在这一点上斯大林说的是实话,尽管已经毫无意义); 后来苏联返回安理会,只是现实让莫斯科意识到,苏联的缺席并没有对联合国成员国执行安理会决议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使自己因置身联合国之外而无法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        毛泽东党中央中国共产党主动出兵,决战联合国军:        毛泽东确有立即出兵援助朝鲜的意图。9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立即派遣一个五人先遣小组随驻朝鲜武官柴成文赴朝熟悉情况,勘察地形,做战场准备。路过沈阳时,柴成文将毛泽东的一封信交给高岗,信上说,“看来不出兵是不行了,必须抓紧准备”。但是,平壤的态度使得中国很难主动地明确地提出参战的要求。事情耽搁了几天以后,形势更加危急。        9月21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是否邀请中国出兵的问题。在两个半小时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相反意见。朴宪泳。金枓奉。朴一禹(内务相)认为,“情况危急,靠自身的力量已很难与美军对抗,应当向中国政府提出部队援助的请求”。金日成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参战可能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况且中国出兵也解决不了问题,应寄希望于重新创建的人民军部队。他还强调,在苏联军事顾问团和武器援助的情况下,请中国人帮助,会使莫斯科产生“侮辱感”,因此,应暂缓向中国政府求援,而是先征求斯大林的意见。        从10月1日接到斯大林命令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电报,约2个星期,19日志愿军第一批部队渡过鸭绿江.        10月2日毛泽东起草了给斯大林的答复电,表示同意立即出兵,但要求苏联给以武器装备方面的援助。但是,在当天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出现了不同意见,多数领导人主张对出兵的问题应慎重考虑。        会议决定10月4日,5日引入大批毛泽东的嫡系,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        10月5日下午,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积极推动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派兵入朝作战。  10月6日晚毛泽东召见罗申说,他同意斯大林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也认为应该由中苏联手打击美国.菲利波夫:  10月13日21时毛泽东把我叫去宣布了下列事项:  中共中央再次讨论了菲利波夫同志的最近一封电报和我的决定。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我们应当帮助朝鲜人。  鉴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同志马上把周恩来拦在了莫斯科,给他下达了同您讨论朝鲜问题的新指示。  现将谈话的详细内容随本电报一起发出。联合国军队的意图: 1950年12月25日结束战争,使朝鲜国家实现统一.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公元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        当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迎头阻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因此迅速集中其全部部队兵力,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志愿军赶过鸭绿江,统一全朝鲜,并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东线美军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 步7师,还编有英国、土耳其各一个旅沿黄草岭推进。        美军步兵第七师一部沿丰山向北,南韩军首都一师据守明川。        蛰伏在长津湖地区,准备攻击这支强大的”联合国军”部队的是志愿军九兵团。该兵团由20军、26, 27军(12个师)组成。  在11月21日,20军隐蔽进到柳塘里西南,27军潜到柳塘里和新兴里北部,26军作为预备队由厚昌地区向长津湖靠近。九兵团的部队是准备台湾战役的主力,每个军都是四四制加强营甚至都是五五制,共计有近20万人(按照内战期间,中共一个师一般约1.7万人的编制)。中共正规野战部队的编制: 一个师,16个步兵团        师下辖四个步兵旅,旅下辖四个步兵团,团下辖四个步兵营,营下辖四个连,连下辖四个排,排下辖四个班。        像新四军3师(东野2纵) 进军东北时,拥有3旅,9团,3万之众编制与兵力: 33制, 1万; 44制, 2万        三三制,具体为营以下五五制,营以上四四制。对比如下:
班 15 班 10
排 45 排 50
营 405 营 1250
团 1215 团 5000
师 10935 师 20000
        九兵团的部队是准备台湾战役的主力,每个军都是四四制加强营甚至都是五五制,共计不是近15万人, 而应该是24万人。        陆战一师的编制( 3 3编制),属于丙等师团(约1万人);  而对应的共军12个师的各师是 44 编制,属于甲等师团(约2万人)1 指挥官是奥利弗.史密斯少将(Major General Oliver Smith),2 所属3个步兵团,是陆战第1,5和7团,师属炮兵是陆战11团。
3 每个陆战团包括3个步兵营。
  陆战第1团团长是刘易斯·普勒上校(Col. Lewis Puller) 。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唐纳德·施麦克中校(Lt. Col. Donald Schmuck) 。
  第2营营长艾伦·苏特中校(Lt. Col. Allan Sutter) 。
  第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Lt. Col. Thomas Ridge)。
  陆战第5团团长是雷蒙德·默里中校(Lt. Col. Raymond Murray)。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约翰·史迪文斯中校(Lt. Col. John Stevens)。
  第2营营长哈欧德·罗伊斯中校(Lt. Col. Harold Roise) 。
  第3营营长罗伯特·塔普雷特中校(Lt. Col. Robert Taplett) 。
  陆战第7团团长是霍默·利兹伯格上校(Col. Homer Litzenberg)。
  他手下3个步兵营的指挥官是:
  第1营营长雷蒙·戴维斯中校(Lt. Col. Raymond Davis)。
  第2营营长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Lt. Col. Randolph Lockwood)。
  第3营营长威廉·哈里斯中校(and Lt. Col. William Harris)。
        九兵团编制考证: 24万以上---在棉衣短缺的情况下, 已提供的棉衣数量达到22万多套!仍有没有分到的.        一方面,原定计划九兵团补给冬装应该在沈阳、梅河口,而出动计划改变后,物资要从沈阳、梅河口赶运辑安,当然手忙脚乱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确没有库存的配套冬装了。
        此前冬装大约已经配发十三兵团了,因此据东北财政部副部长倪伟的关于军事供应问题的报告,到十一月底尚需赶制四十万套棉衣。所以,九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
        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十一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六百四十一件。
        八日20军到沈阳,将原准备发十三兵团而未运走的三万五千零九十件棉大衣赶运皇姑屯。
        此时沈阳的库存,也罗掘一空了。
        当十日兵团部和27军到沈阳,只有赶制的边防大衣二千九百八十件好发。
        高岗又批示由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十万件中,送给27军三万多件。
        此后,又不得不将剩余的六万多件(另外又拨了三万件)也批给了九兵团(不过奇怪的是,九兵团在这九万件中只挑了六万多件,其余的不要了)。
        此后,各地又紧急送来一些棉大衣。
        至十一月底,总共发给九兵团新旧棉大衣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        九兵团编制以食品考证: 24万以上---在汽车运输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需要的粮食应该严格配给,按照每人每月30斤(高于城市居民的粮食配给量28斤) 计算:由于9兵团每天需要粮食二十四万斤, 则为24万人马.
摘录:
        九兵团三个军加兵直、两个后勤分部每天需要粮食二十四万斤,从入朝到十二月底,需要量九百多万斤,实际运到五百一十多万斤,只占需要量的百分之四十六。        如二分部供应的26、27军,每日需要粮食十六万斤(一个军每天按八万斤粮食计算).        长津湖,伤亡的共军人数,应该在22万以上.        按照志愿军的顽强斗志和战斗力, 以极限1:4 计算, 考虑战后陆战一师剩余战斗力不足5千, 剩余的志愿军应该不足2万.
        死亡的志愿军 = 24万-2万= 22万
        长津湖这一战役, 解放军伤亡数量应该在22万左右; 由于天冻, 医疗落后, 基本上受伤等于死亡.        “宋时轮”领导的参加“长津湖LAKE”的3野组成的第9兵团的志愿军(第20、26、27军)的惨败, 虽然, 没有象180师被俘那样直接让共产党难堪,         但是, 无疑惨败的(内战内行的黄桥新四军、第9兵团)3 野,难逃共产党高层的日后严厉惩罚---各级将领均降一级,所以,在10大元帅授勋时,唯独“3野”惨败异常,级别明显不如1,2,4野。        在10大元帅授勋时,唯独“新四军---3野”惨败异常,级别明显不如1,2,4野。        主要原因: 粟裕, 宋时轮. 使得毛泽东党中央丢尽了FACE
1.  "解放战争":  粟裕的东野,  在南京解放中, 用毫无战斗力的"三姓家奴"吴文化的军队, 充当共产党的解放军先遣队, 导致蒋介石惨痛地说(不无释然和幽默),  国民党是被自己打败的.
2.  "朝鲜战争":  宋时轮的9兵团,  在长津湖的特大惨败, 为共产党赢得 "内战内行(黄桥),外战外行(长津湖)"声誉        黄草岭: 于1950年10月25日~11月7日,在黄草岭地区阻击美军及南朝鲜(韩国)军的战斗。        第42军2个师(4万人) 与 陆战一师第7陆战团(3千人)的战斗力比较        第42军第125师向德川突击,并占领该地,阻敌增援。        东线志愿军第42军的第124师和第126师与北朝鲜人民军一部,在黄草岭,赴战岭以南地区与敌激战旬日以上,凭借野战工事和有利地形.        美陆战1师由阿尔蒙德的美10军节制,于10月28日在元山登陆。        登陆后:1) 陆战1团负责元山的警戒,2) 陆战5团负责咸兴的警戒。3) 陆战7团: 10月31日,鉴于南朝鲜3师26团无法攻下由中国42军124师370团坚守的水洞,陆战1师7团在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命令下开始向北进发,准备接替南朝鲜军的作战任务,打开一条道路,推进到长津湖南端要点下碣隅里。
        此战斗美军死46人,伤262人,平均死一人伤5.69人        街坊军死3000人,伤4000人,平均死一人伤1.333人
        街坊军和美军的死亡交换比例是:3000/46=65.21. 美军死一人,街坊军就得付出65.21人死亡的代价        从咸兴向北,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通往长津湖边。        这条公路从咸兴出发时位于平原上,在水洞南面开始突然爬升进入山中,横贯位于天险草芳岭一带的水洞,然后向北穿过真兴里、三巨里,到达黄草岭下。        继续向北,穿过黄草岭山口,公路在近10公里的距离内以很陡的坡度逐渐上升了1200米的高度,由此便穿过了天险黄草岭,来到了平坦寒冷的盖马高原。        再往北,通过古土里,就到达长津湖南岸小城下碣隅里了。        在地图上,咸兴和下碣隅里的直线距离为70公里。        然而,连接两地的只有一条通过山区、在许多路段狭窄曲折的南北向公路,所以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不止70公里:公路咸兴---真兴里段长56公里,真兴里---古土里段长16公里,古土里---下碣隅里段长18公里,把三者加起来就可以得出两地实际距离为90公里。
        摆在美陆战1师面前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之所以详细介绍这条道路,是因为在之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美陆战1师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将围绕这条公路展开。这条不起眼狭窄的公路虽然只有3米到5.5米宽,却将成为美陆战1师在1950年冬天作战的最重要依据。


真相:黄继光是南朝鲜士兵, 攻击了解放军的地堡?        且10月19日离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参战两周年纪念日很近。国内刚派出一个大型的慰问团来到前线。志愿军领导显然有打一个胜仗给”祖国慰问团”看看、向周年纪念日”献礼”的意图。从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亲自为此战调派喀秋莎火箭炮团的情节看,志司对这一仗很重视也舍得投入。        美韩军在第二天都指出19日晚志愿军的炮火异常猛烈。有的说是朝鲜战争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有的指出志愿军发射的弹药量已经超过了联军。而志愿军投入的兵力,联军估计为两个步兵团。志愿军方面的数字则从三个连到七个连不等。但从四十五师当日伤亡3000多人的情况看,投入两个团的说法是可信的。        秦基伟的文章以及解放军的其他文献中说志愿军在19日半夜”全部恢复了阵地”。并且声称志愿军部队将这些阵地守到20日白天,与敌”激战终日.       《抗美援朝战争史》,是解放军当局出版的关于朝鲜战争的最权威文献。该书根据中央军委决议,以前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为领导组长组织编写,并列入解放军”九五”科研重点课题的项目。其权威性无可质疑。该书第三卷第292页中说:”19日晚,志愿军第四十五师组织第134和第135团共3个连,在火箭炮第209团一次齐放和其他炮火支援下,对占领597.9高地的美军发起反击。在坚守坑道部队的配合下,至20日1时,全歼占据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美军第7师共5个连,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    关于黄继光的阵亡时间,最早提到的是上面那个新华社的”各方仔细核查”版:”这时天快亮了,四十分钟的期限快到了,而我们的突击队还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之下冲不上来”。几十年来此说法基本没变。    中国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说,黄继光出发前”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    1990年邓力群等人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抗美援朝战争》中,说黄继光请求完成爆破任务的时候,”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    2000年12月新华社记者李石元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万说的时间也是”1952年10月20日凌晨”。